首页 / 正文

量处轻重仪

二卷。唐代释道宣撰。《量处轻重仪》作于唐贞观十一年 (637),乾封二年(667)重修。在自序中,详明亡五众物量处轻重。立制听二门,制门分三,谓三衣坐具灌水袋。听门分四,称之为百一诸长粪扫衣,檀越施亡五众物。在明亡五众物中,更张十门。即:制人僧余处不得,封亡者分法不同,同治共财不同,嘱授是非,负愤还否,定物重轻,具德赏劳,分物时节,正分加法,杂明受物。此仪专详断割重轻之条,细明十三之别。即:一、僧伽蓝,二、属僧伽蓝园田果树,三、别房,四、别房物,五、瓶瓮斧釜灯台,六、重物,七、床褥,八、氍毹,九、守僧伽蓝人,十、车舆,十一、澡灌、锡杖、扇,十二、杂作器具,十三、衣钵坐具缄筒。其物品重轻,均依位次就人,使其物用有据,法规遵行。四科条理有:一、局限常住僧物,二、四方常住僧物,三、四方现前僧物,四、当分现前僧物。卷末以仪门作结,依类广释。大意有:一、制令畜物人轻,告明僧人不宜以物质为重;二、制不令畜物人重,说明万法皆空,贵在人修善法;三、听开畜物通轻重,明示以仪之规,分晓畜物轻重,安份守己,听法自便。在收诸类中,以三例分之,即:一、性轻性重,二、事轻事重,三、用轻用重。此仪划清了对待精神与物质的佛家立场和观点,“于是迷悟两开”;规定了成文义理,使“明乎此者,庶可以执物案文”;明示了物品轻重以位就人,使之僧举有据遵行,“足镜规猷”。其具有很大指导作用和深远影响。现有天津刻经处刻本。

《量处轻重仪》全部章节目录

(1)新刻量处轻重仪序
(2)量处轻重仪(谓亡五众物也)本
(3)量处轻重仪末
(4)新刻轻重仪后序

猜你喜欢
  大悲经·佚名
  大鱼事经·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佚名
  大乘稻秆经·佚名
  胜鬘宝窟·吉藏
  宝行王正论·龙树
  圣多罗菩萨经·佚名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轨仪·佚名
  清净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佚名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元晓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佚名
  五灯严统解惑篇·费隐通容
  毗尼日用切要·读体
  禅门宝藏录·真静天頙
  一切善见律注·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四集卷一百·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一百古今体八十一首【癸卯八】实胜寺天聪建年後蒙古日觐来【科尔沁於  太祖时久归附  太宗天聪元年蒙古敖汉部奈曼部来归嗣是喀尔喀巴林喀喇沁扎噜特土默特诸部相率朝贡】是皆奉佛者梵宇

  • 卷393 ·佚名

    王禹偁 寄献翰林宋舍人 金鼎盐梅偶未和,位高犹说野情多。 宫墙月上开琴匣,道院风清响药罗。 留客旋烧含露笋,倩僧教种耐霜莎。 孤寒知有为霖望,未忍江头钓渌波。 王禹偁 寄献仆射相公 三朝文

  • 御选宋诗卷五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御选宋诗卷五十四七言律诗十岳珂春波堂小饮懐棠湖旧隐平生到处西湖长眼底波光日日新图在辋川非旧隐梦囬笠泽是前身一江细雨欹青菊万里雄风起白苹独立苍茫动归兴钓矶须理未垂纶太平兴国宫槐影西清舞翠

  • ●卷一百九十二·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二。   起绍兴九年正月,尽其月。   金人退还河南地。   金人以东西南三京寿春府宿亳单曹州及陕西就西地归於有司。   韩世忠加少师扬武翊运功臣(旧校云:按世忠赐号扬武翊运功臣在绍兴六年四月甲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张岱

    烈皇后本纪烈皇后周氏,顺天籍,南直人。天启四年,册为信王妃。七年,信王嗣统,后正位宫中。后与烈皇帝同起藩邸,一反熹宗所为:宫中常服布衣、茹蔬食,与先帝同尚节俭;一切女红纺织,皆身自为之。崇祯甲申,闯贼薄都城,帝率亲军四百余骑

  • ●革除遗事六·黄佐

    耿炳文李景隆王纯郑赐黄福尹昌隆茹瑺罗义薛嵓陈瑛张显宗李友直胡广○耿炳文耿炳文,濠州人。父君用,元末从高庙取滁、和,积功为明威将军,管军总管。其后,克采石,取金陵,日有功,炳文皆从焉。丙申岁,与张士诚战宜兴,君用贾勇先登

  • ◎兔官僚·李定夷

    百顺胡同韵秀堂迟喜者,廿年之老私坊也(即男相公堂子也),故已数年,有子名迟俊者,色艺不佳,因而庸碌无闻。迟俊生二子,长名大盒,次名二盒,在未取消私坊以前,曾在各园唱演花衫戏,艺皆平常,无足道者。惟二盒颇饶姿色,当时甚蒙士大夫之赏

  • 崔信明传·刘昫

    崔信明,青州益都县人,后魏七兵尚书崔光伯曾孙。祖父崔纟舀,北海郡太守。信明五月五日太阳正当午时出生,有几只体形很小,五色生辉的奇异小雀,停歇在庭院里的树枝上,扇动羽翼齐声鸣啭,鸣声清亮宛转。隋朝太史令史良出使到青州,正

  • 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孙中山

    一 國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以建設中華民國。二 建設之首要在民生。故對於全國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當與人民協力,共謀農業之發展,以足民食;共謀織造之發展,以裕民衣;建築大計劃之各式屋舍,以樂民居;修治道

  • 华严隆禅师·惠洪

    禅师名道隆。不知何许人。至和初。游京师。客景德寺。曰纵观都市。归尝二鼓。谨门者呵之不悛。一夕还不得入。卧门之下 仁宗梦至景德寺门。见龙蟠地。惊觉。中夜遣中使。往视之。乃一僧熟睡已再鼾。撼之惊矍。问名字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一·唐慧琳

        大唐沙门慧苑撰  音新译大方广佛花严经音义卷上(并序)  经从第一卷尽第十六  原夫第一胜义寔离言之法性等流真教诚有海之方舟故以名句字声作别相之本质色香味触为住持之自体嗟乎超绝言虑之旨洽悟见闻之

  • 与竺摩书(二通)·太虚

    一竺摩慧鉴:来信并各诗,均阅悉,殊为喜慰!此时出版刊物,港澳为易,但邮递甚难,故潮音不拟迁移,只得在后方勉延残喘。余暂住缙云,藉应时变。弘师六秩征文启事,已付登,勿念。如晤剑老,便为致意!华院希力促芝峰代主,汝亦参加!自由史观甚简

  • 佛说如意宝总持王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睹史多天宫中。与妙住等无数千菩萨摩诃萨俱。是诸菩萨摩诃萨。皆得具足诸法转不退轮。一生当得无上正等正觉。是时复有无量天众并诸营从亦来

  • 十二门论疏 第四卷·吉藏

    十二门论疏 第四卷观相门第四所以有此门者有通别二义。通意有三。一者根性不同悟入各异。自有闻求四缘无四不悟闻捡三相无三而得道。故说三相门。二者欲通释诸方等经。经中自有明四缘毕竟空。自有明三相毕竟空

  • 华严游心法界记·法藏

      唐 法藏撰创镌华严游心法界记序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而性亦非一也。盖世间之性贤与不肖也。贤无事。而不肖凿也。出世之性三衍。定性局。不定通。而进者性如。尽者性藏已。若夫出出世之性谓七大焉。三千焉。

  • 太上宣慈助化章·杜光庭

    题广成先生杜光庭集。书五卷,为唐五代道士杜光庭编集的正一道上章的章文。卷一收救急解计章和南岳魏夫人生算度厄章,章文内容主要是乞求延命度厄,解除死籍,定上生名。卷二有道士悔谢章、道士解过章、道士迁考章、道士

  • 伤寒论条辨·方有执

    伤寒类著作。明方有执撰。八卷。有执字仲行,歙县 (今属安徽)人。推崇张仲景,精研《伤寒论》,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已失原貌,而成无己注释,又多窜乱,遂对《伤寒论》逐条考订,重新编次,故名“条辨”。书成于万历

  • 安禄山事迹·姚汝能

    唐姚汝能(一作龙)撰。三卷。汝能曾官华阴县尉。是编记武则天长安三年迄代宗宝应元年(703—762)安禄山事迹和安史之乱的经过。全书以史家笔法,记重大历史事件情节,分纲列目,兼有议论,详于正史。上卷记安禄山始生至得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