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释门自镜录

凡二卷。唐代怀信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搜集有关因果报应之故事,以警劝世人。分为十类,计有七十三条、雅诰二章、事迹七十一人(附见十四人)。所集以南北朝至唐代之事迹为多,为了解此期佛教信仰之珍贵资料。本书并保留他书所未载之资料,如有关三阶教徒之事迹。本书传至日本后,庆证寺僧玄智曾作续补,附于卷下末。

《释门自镜录》全部章节目录

(1)释门自镜录序
(2)释门自镜录条目
(3)释门自镜录卷上
(4)释门自镜录卷下
(5)续补

猜你喜欢
  大明度经·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玄义·智旭
  占察善恶业报经·佚名
  中阴经·佚名
  梵天火罗九曜·一行
  维摩经玄疏·智顗
  金毗罗童子威德经·佚名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佚名
  般若灯论释·清辨
  胜军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佚名
  叶衣观自在菩萨经·佚名
  辩伪录·祥迈
  历朝释氏资鉴·佚名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佚名
  斌雅禅师语录·斌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六·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六第六段 说五胡 点绛唇暮鼓晨钟。春花秋月何时了,七颠八倒,往事知多少。 昨日今朝,镜里容颜老。千年调,一场谈笑,几个人知道。 诗曰:百岁光阴似水流,千年计策为谁忧。儿孙自有儿孙

  • 提要·黄庚

    (臣)等谨案月屋漫稿一巻元黄庚撰庚字星甫天台人生于宋末入元不仕后来选诗者以其为宋遗民并载入宋诗中然观其集首自序乃泰定丁夘所作时元统一海内已五十七年不得仍系之宋人今故仍题作元人从浙江通志文苑传例也庚尝客山阴

  • 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六八○ 陕甘总督勒尔谨奏遵旨查核省志及府州县志书情形折·佚名

    六八○ 陕甘总督勒尔谨奏遵旨查核省志及府州县志书情形折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初六日陕甘总督臣勒尔谨跪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承准大学士于敏中字寄,钦奉上谕:钱谦益、屈大均、金堡等所撰诗文,久经饬禁,以裨世教而正人心。今

  • 一八六 我的工作三·周作人

    一九五〇年一月承蒙出版总署署长叶圣陶君和秘书金灿然君的过访,叶君是本来认识的,他这回是来叫我翻译书,没有说定什么书,就是说译希腊文罢了。过了几天郑西谛君替我从中法大学图书馆借来一册《伊索寓言》,差人送了来,那是希

  • 卷七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七十七雍正七年正月上谕二十二道初五日奉上谕台湾地方远隔重洋全在道府厅县各得其人而该员又须熟悉其风土情形殚心办理於地方始有裨益向例文员俱以三年为满後经原任总督满保条奏请将

  • 實性第三十六·苏舆

      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今謂性已善,不幾於無教而如其自然!又不順於為政為道矣。且名者性之實,實者性之質。質無教之時,何遽能善?善如米,性如禾。禾雖出米,而禾未可謂米也。性雖出善,而性未可謂善也。米與善,人之繼天而

  • 卷二十·佚名

    △恚品第二十一除恚去憍慢,超度诸结使。不染着名色,除有何有哉。除恚去憍慢者,夫人瞋恚败善行人。所以竞利多少亡家破国种族灭尽皆由恚。以憍慢灭已灭当灭。是故说除恚去憍慢也。超度诸结使者,瞋恚憍慢结使为本。除本则无

  • 解脫道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阿羅漢優波底沙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行門品之五   問云何慈何修何相何[一]味.何起.何功德.云何修行。答.如父母唯有一子情所愛念見子   起慈起饒益心.如是於一切衆生慈心饒益心此謂慈.彼修住不亂

  • 中国哲学史评·太虚

    冯君友兰所著中国哲学史,曩尝稍一翻涉,顷始阅尽,其殊胜处诚有如审查者所言;然于佛学未能与子学俱重,故于向来之儒道拘蔽,未尽解脱,以视蔡孑民先生“不以一派之哲学,一家之教义梏其心”,似有未逮。中国民族文化,哲学乃是主脑,竖承

  • 行为学与唯根论及唯身论·太虚

    ──十六年四月在闽南佛学院讲──近于第八卷第一期海潮音中,余尝发表“行为学与心理学”一文,于行为学与心理学之界说,已曾论及。今将其与佛法之关系,更为诸君一略述焉。凡出世法非越世间法而成就,所谓“由此有诸趣,及涅槃

  • 佛法总抉择谈·太虚

    ──十一年十二月作──昔基师既著唯识料简,于法苑义林复有总料简章之作。顷获读竟无居士之唯识抉择谈,十之八九,与吾意吻合无间。然以之专谈唯识一宗,虽无不可,而置之佛法总聚中,则犹须为抉择之抉择焉!故今之佛法总抉择谈,即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四·佚名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平等品第六尔时,胜天王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法性平等。何者是平等?等何法故名为平等?”佛告胜天王言:“大王!等观诸法不生不灭,自性寂

  • 卷第三十五·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三十五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第二离垢地。所以来者。论云如是已证正位。依出世间道。因清净戒。说

  • 缘缘堂随笔·丰子恺

    中国现代散文家丰子恺的散文集。1931年出版,内收散文20篇。在集中,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小事的观察和描写,抨击了世俗中人性的自私与虚伪,表达了对淳朴人性的向往以及企图超越现实人生的思想。作品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

  • 笔梦叙·佚名

    笔记。清佚名撰。一卷。作者姓氏事迹均不详。约九千字。内容叙述清侍御钱岱一生富贵逸乐生活及最终风流云散的凄凉境况,旨在阐发人生如梦思想。文笔凝炼、叙事生动。有民国年上海文明书局《说库》本。

  • 蜕岩词·张翥

    二卷。元张翥 (1287—1368)撰。张翥字仲举,号蜕庵,晋宁 (今属山西临汾) 人。著有《蜕庵集》,本编附载诗集之后而自为卷帙。《宋史》张翥本传称,张翥长于诗,其近体长短句尤工。殁后无子,其遗稿不传。传者有乐府律诗仅

  • 慈悲道场忏法·佚名

    梁志公宝唱等集。归依三宝第一。断疑第二。忏悔第三。发菩提心第四。发愿第五。发回向心第六。显果报第七。出地狱第八。解怨释结第九。自庆第十。警缘三宝第十一。忏主谢大众第十二。总发大愿第十三。奉为天道礼佛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