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行为学与唯根论及唯身论

──十六年四月在闽南佛学院讲──

近于第八卷第一期海潮音中,余尝发表“行为学与心理学”一文,于行为学与心理学之界说,已曾论及。今将其与佛法之关系,更为诸君一略述焉。

凡出世法非越世间法而成就,所谓“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者也。兹所云:“此”、即指心,或阿赖耶言。所谓“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者是也。是以世出世法皆依心言,故世之讲心学者皆与佛法有关,而今之行为派心理学,与佛法尤有深切之关系也。所谓‘行为’者,即科学所谓有机体──佛法谓为有根身──受外境刺激而起反应之活动也。如被人击,而发生反击或因人问闻而应之者皆是也。故此派所谓心理者,谓:除“有机体受外境刺激之反应活动”外,别无所谓心理作用者在。其谓思想、言语皆为行为,惟思想无声,言语有声而有差别耳。据是以观,若人身死,心亦随灭。如此、则佛家所云“生死轮回”之说,云何可通?生死轮回既无,涅槃亦无,吾人于此不可不留意焉!盖今此行为派心理学,既取销心理,仅承认有“有机体受刺激而反应之活动”,生死轮回既无,亦无解脱生死之涅槃法,此为佛法之大难关;此若不通,佛法无从安立。故余近作“行为学与心理学”,对此问题曾一论及也。余意以为行为是行为,心理是心理,二者虽不无关联,要未可以行为代心理也。以有机体──或有根身──不唯是物质,乃精神与物质所和合,所谓五阴和合者是也。是以五阴中既有色阴之物质,亦有受想行识四阴之精神;所谓生死轮回者,即五阴相续流转耳。既有相续流转,亦自有解脱生死之涅槃法可言也。楞严经云:

‘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回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花。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华严、楞伽、深密等,说唯心、唯识,只二三言,推演而成唯识论。今楞严云生死涅槃均唯六根。亦可谓之为“唯根论”。唯识不唯前六,亦摄第八及第七识;第七识即第六所依之根,摄根于识,扩充识之范围,成唯识论。但楞严所云根大,亦扩充根之范围,至识大之范围则特缩小。盖楞严经最特殊者,在讲七大,其余经论唯讲六大,而楞严则在空大之后、识大之前,加一根大。而此根大非唯物质,亦指前五识现量,同时意识、及七八识而言。立表如次:

  五 色 根┐    前 五 识│    同时意识├根    第 七 识│    第 八 识┘

故云:生死涅槃,皆唯六根。至其所云识大,则专指独头意识比、非量而言,偏就各种分别而谓之识。余书讲六大,无根大,故识大之范围特大。若能据此,更取其他材料组织成编,可成“唯根论”云。依此唯根论,以廓大有机体之行为,亦可成立生死涅槃唯有机体。交光法师所云‘用根不用识’,亦指此大范围之根以言耳。所谓根尘同源者,根身器界同陀那变缘也。缚脱无二者,杂染清净同陀那也。识性虚妄如空华者,独头意识性虚妄也。由尘发知,由环境刺激而起反应行为也。因根有相,由有机体反应而有思想知识等所知相也。此所云相见,唯根尘所发,宛然行为派所谓:“有机体受环境刺激而反应之活动”,及由此反应刺激之活动而成知识等。至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意在去独头意识之比、非量,而取诸识现量,故于根大特注意焉。即此唯根论言,可见以根尘反应刺激之相见行为曰心理,佛法中亦尝有其义;而佛法生死涅槃之说,亦于焉成立。

宏明集九卷、广宏明集二十二卷,有范缜所著神灭论,其内容亦主张唯物,其谓精神即形体之作用,亦同行为派之所谓心理。如云:‘如刀有割物之用,杯有盛茶之用,故有形体方有精神也’。当时有反对者,难云:‘若如此说,设形体灭坏则精神亦随灭,如此、则人同木石,死如灯灭。三世因果,将云何通’?答云:‘石之形体,有石之用,木之形体,有木之用,羊等形体,亦各有其作用,人之形体,自有人之作用,如何以人与物较耶?乃至圣人是圣人形体,与凡夫不同。唯各有其形体,故各有其作用,不可谓离去形体,另有精神在也’!问云:‘然则人死岂不同于木石耶’?答云:‘死人有死人体用,活人有活人体用,岂可以死人体用难活人之体用耶?活人形体,自有活人之精神也’。问曰:‘人死精神已灭而形体渐坏,乃至成为白骨,形体犹存。若如汝说,形神同存,则白骨亦应有精神作用’?答曰:‘物之灭也,有顿有渐,如灯光顿灭而烟则渐灭,故人之精神虽顿灭,而形体则渐灭也’。总观其说,亦有相当理由存在,不易颠覆;且与行为心理,仿佛相似。谓人受人之环境刺激,即生人之反应,羊受羊之环境刺激,即成羊之心理。二者精神皆以形体不同而异,形体渐坏,精神先灭。此说可谓为唯身论。

然则人死如灯灭,佛法生死轮回之说,宁不破产耶?须知石之体不同木之体,牛羊之体不同木石之体,人之身体又不同牛羊木石等身体。惟其不同之原因又何在耶?不惟以其组织之不同,亦以其原素为有异耳。无情木石之形体为四大所组成,有情牛羊之身体为五蕴──色心──法所组成,故其所生皆为众缘和合;无情为四大和合之假相,有情为五蕴和合之假相,而有情又有三界、六趣之异,此皆有漏和合之身。而菩萨等为无漏五蕴之身,佛为清净无漏五蕴法身,故唯各有其身耳。而身实不灭,不过因缘聚散,另变成一种组织而已。身不灭故,神亦不灭,依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故若以唯身论解释行为派心理学,亦可依之建立世出世之佛法也。(蕙庭记)(见海刊八卷六期)

  


猜你喜欢
  阿閦佛国经弟子学成品第三·佚名
  第十二卷·圆瑛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下(入藏录)·圆照
  卷第二十四·晦翁悟明
  卷之五·密云圆悟
  卷第二·佚名
  论复性书院讲录·太虚
  卷第五十四·佚名
  卷五百八十二·佚名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大智度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第五十四章 三王章·佚名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上·佚名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目录·宗赜慈觉
  阿育王经 第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梅坡·唐圭璋

      本书旧据南京图书馆藏一百二十七卷本翰墨全书抄附之郎瑛所考人名,以梅坡为萧育。今案人号梅城者,不下四五人。从梅城不知为何人俟考。   鹊桥仙   三月廿一   华桐日永,泛兰风细,节近朱明十日。玉麟何事吐书来,

  • 钟过·唐圭璋

      过字改之,号梅心,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中宝祐三年(1255)解试。   步蟾宫   东风又送酴醾信。早吹得、愁成潘鬓。花开犹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   水边珠翠香成阵。也消得、燕窥莺认。归来沉醉月朦胧,觉花气、

  • 第十出 盟谑·李渔

    〖越调引子·霜天晓角〗(老旦上)《楞严》辍讲,法忏钟初响。曾约双车再枉,安排香积茶汤。——今日十月初一,本庵起建道场,与施主追荐亡灵。徒弟们,预先闹起坛来,待我接了范大娘、曹小姐就来开忏。(内应,闹坛介)〖

  • 卷之六·高启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五言古诗赋得贞娘墓送蟾上人之虎丘色相终壊㓕佳人能久妍断碑山寺里小冢竹林邉兰叶春风带苔花暮雨钿情留呉

  • 三集卷七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七十一古今体一百四十三首【戊子三】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遂由万泉庄进宫之作庆节都过归夀萱【夀萱春咏堂在畅春园  圣母宴息之地也御园度节罢奉归前园岁以为常】

  • 死尸·徐志摩

    "Une Charogne"我爱,记得那一天好天气 你我在路旁见着那东西; 横躺在乱石与蔓草里, 一具溃烂的尸体。 它直开着腿,荡妇似的放肆, 泄漏着秽气,沾恶腥的粘味, 它那痈溃的胸腹也无有遮盖, 没忌惮的淫秽。 火热的阳光照临着这腐溃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四)·陈寅恪

    ◎第三期自崇祯十四年辛已夏河东君与牧斋结褵于茸城起,至崇祯十六年癸未冬绛云楼落成时止,将近三年,此期间之岁月虽不可谓之甚短,但其间仅有两大事可纪:一为河东君之患病,一为绛云楼之建造。河东君之患病约历二年,则又占此期

  • 卷之一千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三七○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一三七○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署江西巡抚臣姚棻跪奏,为遵例具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附载《发明》、《广义》各条,语多偏谬,遵照钦定改本,于坊版内一律铲改,刷

  • 前集卷九·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九 宋 朱子 纂集 田锡 字表圣嘉州人中进士第事太宗真宗位至谏议大夫 公自布衣已有意於风化上书阙下请复乡饮籍田礼及知睦州下车建孔子祠教民兴学表请入纸国子学印经籍给诸生诏赐之

  • 卷二十四·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二十四乾隆二十一年春正月庚午传谕喀尔喀王公等上谕军机大臣曰自办理准噶尔以来喀尔喀王公等朕或施恩加封或按律治罪皆视其功过斟酌至当初不因喀尔喀系旧日臣仆有意苛求亦未尝任其希

  • 绎史卷二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列国传世鲁【姬姓侯爵周公子鲁公伯禽封于曲阜传至隐公元年为春秋托始】史记鲁公伯禽防子考公酋立【帝王世纪伯禽以成王元年封四十六年康王十六年防 汉书鲁公伯禽推即位四十六年至康王十六年而薨故传

  • 刘元进传·魏徵

    余杭人刘元进,从小就喜欢侠义,被州里尊崇。 他两手各长一尺多,两臂下垂后,手指超过膝盖。 炀帝发起辽东战争,百姓騷动不安。 元进自以为相貌非常,陰有异志,于是聚集亡命之徒。 刚好炀帝再征辽东,征兵于吴州、会稽,士卒们都互相

  • 卷二十二 秉德唐古辩谋逆·李有棠

    〔乌达等附〕熙宗皇统七年冬十一月乙亥,兵部尚书秉德进三角羊。擢为参知政事。秉德,本名伊逊,宗翰子也。初为西南招讨使,改汴京留守。丁母忧,起复。至是由兵部尚书,拜参政。八年夏四月辛丑,遣秉德与乌凌阿富勒呼等廉察官吏,使

  • 卷96·陈邦瞻

    ○史嵩之起复理宗绍定五年春正月,以史嵩之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襄阳府。端平元年六月,以入蔡功加史嵩之兵部尚书。九月,京湖制置使史嵩之罢。三年二月,以史嵩之为淮西制置使。嘉熙二年二月,诏史嵩之以参知政事督视京西、荆湖

  • 十二年(上)·佚名

    (丁丑)十二年大明正德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丁丑朔,上率百官,行望闕禮,遂進賀于大妃殿,受賀,設進豐呈于宣政殿,餉宗宰二品以上、承政院、弘文館、臺諫及入番諸將、史官等于仁政殿庭。○太白晝見。○全羅道觀察使南袞狀啓:金堤居

  • 毗耶娑问经卷上·佚名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游阿逾阇强伽河岸。与大比丘众俱。彼比丘众。所作已办尽一切漏。无有障碍离有不退。勤为禅诵加趺而坐。随何处坐有在地处二人相随如法语论。群行如鹅如鸳

  • 佛本行经·佚名

    一名佛本行赞传,西土贤圣撰集,刘宋宝云译,七卷。偈赞佛一代行状之偈文也。因缘品第一。阿育王时,密迹金刚,为诸天颂佛始末。称叹如来品第二。降胎品第三。如来生品第四。梵志占相品第五。阿夷决疑品第六。入誉论品第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