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名僧传抄

《名僧传》凡三十卷。梁代宝唱撰。集录东汉至齐粱间之高僧、硕德四二五人之事迹。本书着成后不久,慧皎之高僧传问世,而世人多用慧皎所着之传,故本书流布不广,终至散轶。今卍续藏第一三四册所收之名僧传抄一卷,仅存载本书之目录,及本书部分之要文。本书共分八科:(一)外国法师,竺迦摄摩腾以下十八人。收于初四卷。(二)中国法师,朱士行以下一六三人。收于卷五至卷十七。(三)律师,卑摩罗叉以下二十人。收于卷十八。(四)禅师,弗若多罗以下四十人。收于卷十九、卷二十。(五)神力,耆域以下十五人。收于卷二十一。(六)苦节,惠永以下一三九人。收于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八。(七)导师,道照以下十三人。收于卷二十九。(八)经师,昙药以下十七人。收于卷三十。据续高僧传卷一载,本书系由梁天监九年(510)开始撰集,至天监十三年完成。于隋唐之顷,本书尚存于世,在隋唐两代之经籍志中皆著录之;又续高僧传卷一中,亦载有本书之序略,后始渐散轶。此外,本书亦曾流传于日本。

《名僧传抄》全部章节目录

(1)名僧传抄目次
(2)名僧传目录
(3)名僧传抄

猜你喜欢
  鞞摩肃经·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观心释·智旭
  决定总持经·佚名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佚名
  无字宝箧经·佚名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佚名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佚名
  秘密相经·佚名
  十八臂陀罗尼经·佚名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坚慧
  摄大乘论释·无性
  大乘玄论·吉藏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佚名
  弥沙塞五分戒本·佚名
  永嘉禅宗集注·传灯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吴礼之·唐圭璋

      礼之字子和,钱塘(今杭州)人。有顺受老人词五卷。   浣溪纱   橄榄   南国风流是故乡。   红监落子不因霜。   于中小底最珍藏。   荐酒荐茶些子涩,   透心透顶十分香。   可人回味越思量。   喜迁

  • 卷九·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九 宋 王十朋 撰 贻赠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倬超然台在密州】 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演後汉郑玄传玄梦见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岁在辰来年岁在已既悟以?合之知命当终注引北齐刘书

  • 卷三百四十三·列传第一百二·脱脱

        元绛 许将 邓润甫 林希 蒋之奇 陆佃 吴居厚 温益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

  • 卷二十六·凌雪

    列传四十 奸佞传 马士英、阮大铖、杨文骢、刘承胤、马吉翔列传四十奸佞传马士英、阮大铖、杨文骢、刘承胤、马吉翔马士英,字瑶草,贵阳人;万历己未进士。天启中,以郎中出知严州、河间、大同三府,迁阳和道副使。崇祯五年,擢右

  • 第十八卷元至元·缪荃孙

    世祖至元十三年四月庚辰,先是,宋丞相文天祥至镇江,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安抚使苗再成出迎,喜且泣日:“两淮兵足以兴复,特二阃少隙,不能合从耳。”时犹未知夏贵纳款,故再成以二阃为言。天祥问,“计将安出?”再成曰:“今先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四·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王文正公曽行状富弼故推诚保德崇仁守正协恭忠亮翼戴功臣资政殿大学士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仆射判郓州上柱国沂国公食邑一万二千五百戸食实封五千一百戸赠侍中曽祖铎累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越国公曽祖母赵氏

  • 外集卷十二·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二 宋 李幼武 纂集 朱熹 晦庵先生徽国文公 字元晦间自称曰仲晦世为徽人居紫阳山下父韦斋官游建之政和遂居焉先生年十四韦斋殁托孤於少傅刘子羽因居崇安县屏山下从游於刘子翬绍

  • 晋安郡王禄公墓识语·林献堂

    晋安郡王禄公墓,在福建泉州府惠安县涂岭官路大路顶;坐干向巽,穴名「龙马毓奇」。墓顶岩石,古篆有「林始祖讳禄公九龙穴」。墓明器尚存石将军二,石羊二。墓上有碑文镌「晋安郡王林公诰封贵人孔氏墓」,系明嘉

  • 留正传·脱脱

    留正字仲至,泉州永春人。他的六世祖留从效,事奉宋太祖,为清远军节度使,被封为鄂国公。绍兴十三年(1143),留正考中进士,被授予南恩州阳江尉、清海军节度判官之职。龚茂良驻守番禺,留正说:“法律规定:抢劫之赃物满了五贯要判死刑

  • 第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政制改革·吕思勉

    春秋战国时代,政治制度,亦有很大的变迁。古代说天子是感天而生的,迷信的色彩很重。注149到春秋战国时,儒家就有立君所以为民,民贵君轻诸说。怕旧说的势力,一时不能打倒,则又创“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说,以与之调和。

  • 卷八·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八      宋 杨简 撰唐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蟋

  • 卷八·库勒纳

    <经部,书类,日讲书经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书经解义卷八康诰武王封其同母弟康叔为卫侯作诰以晓谕之史臣记其辞以康诰名篇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此二节书是武王将告康叔以治国之道先歴呼之以

  • 大射仪·佚名

    大射的礼仪:国君发布命令:准备射箭。冢宰告诉百官将有射箭的事。射人告诉各公卿大夫准备射箭的事;司士告诉士人和辅佐的人准备射箭的事。射箭前三天,宰夫告诉宰和司马。射人在射箭前一天查看射箭工具、器皿洗涤和场地扫除

  • 碧岩录卷第一·圆悟克勤

      师住澧州夹山灵泉禅院评唱雪窦显和尚颂古语要  垂示云。隔山见烟。早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举一明三。目机铢两。是衲僧家寻常茶饭。至于截断众流。东涌西没。逆顺纵横。与夺自在。正当恁么时。且道。是

  • 卷第十九(第三诵之六)·佚名

    十诵律卷第十九(第三诵之六)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四波罗提舍尼法佛在舍卫国。时世饥俭。华色比丘尼有德。多知多识能多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诸所须物。是比丘尼晨朝早起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见诸比丘众舍卫城乞

  • 纲目续麟·张自勋

    明张自勋撰。二十卷,又《校正凡例》、《附录》各一卷,《汇览》三卷。成于崇祯十六年(1643)。是书摘列《通鉴纲目》及考异、书法、发明、考证之文,而一一辨正其是非。《校正凡例》列朱熹凡例与刘友益书法凡例,而各著所疑。

  • 大悲经·佚名

    佛教经典。北齐那连提耶舍译。五卷。共十三品。宣说佛临涅槃时,以法付迦叶、阿难等,并宣示供养舍利之功德及结集之法。

  • 受用三水要行法·义净

    全一卷。又称受用三水要法。唐代义净(635~713)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揭示僧俗日常所用三种水之性质及使用法等。三水,即:(一)时水,指沙弥俗人以手滤漉,观知无虫,而于午前任受饮用之水。(二)非时水,指时与非时皆可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