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名僧传目录

    庄严寺释宝唱撰

名僧传第一(外国法师一)

  汉雒阳兰台寺竺迦摄摩腾一  汉雒阳兰台寺竺法兰二  汉雒阳支楼柯谶三  汉雒阳安世高四  吴建初寺康僧会五  晋长安青门外寺竺法护六  晋建初寺白尸梨蜜七  晋豫章山康僧渊八

名僧传第二(外国法师二)

  伪秦逍遥园佛陀邪舍一  伪秦逍遥园鸠摩罗耆婆二  伪秦西河昙无忏三

名僧传第三(外国法师三)

  王卫军寺僧伽提婆一  伪秦昙摩难提二  伪秦僧伽跋澄三  祇洹寺求那跋摩四  许冈寺僧伽跋摩五  中兴寺求那跋陀六

名僧传第四(神通弘教外国法师四)

  竺佛图澄

名僧传第五(高行上中国法师一)

  晋仓垣水南寺朱仕行一  伪秦长安官寺释道安二

名僧传第六(高行中中国法师第二)

  伪秦飞龙山释僧光一  伪秦飞龙山竺道护二  伪赵长安竺道进三  伪赵炖煌竺法乘四  晋江陵上东寺竺僧辅五  伪秦劳阳释法和六  伪秦中山康法朗七  晋江陵长沙寺释昙翼八  宋江陵竹林寺释昙从九  伪魏释玄高十

名僧传第七(高行下中国法师第三)

  宋余杭方显寺僧詅一  宋江陵辛寺昙鉴二  伪魏昙弘三  宋道场寺僧馥四  宋祇洹寺僧苞五  宋南林寺法业六  宋新安寺法瑶七  宋彭城晋山寺僧钥八  齐灵根寺玄畅九  齐定林上寺僧远十  齐定林上寺僧柔十一  齐山阴城傍寺惠基十二

名僧传第八(隐道上中国法师四)

  晋长安山寺于法兰一  晋长安城西寺帛法祖二  晋剡东仰山寺竺法深三  晋剡白山灵鹫寺于法开四  晋剡石城山寺支道林五  晋於替青山寺竺道旷六  晋酒泉山寺帛法作七  晋吴虎东山竺道一八  晋会稽山寺竺法仰九  晋剡东仰山寺竺法友十  晋长沙麓山寺释法崇十一  晋剡东仰山寺竺法蕰十二  晋剡东仰山寺康法式十三  晋奉高琨瑞山寺竺僧朗十四  晋剡山于道邃十五  晋始宁保山竺法义十六

名僧传第九(隐道中中国法师五)

  晋寻阳庐山释惠远传

名僧传第十(隐道下中国法师六)

  晋故章昆山支昙谛一  晋吴虎丘东竺道宝二  晋蜀郡龙渊寺惠持三  伪秦京兆啇洛山道整四  伪秦覆舟山道立五  晋江夏五层寺法愍六  晋奉高太山寺僧敦七  晋寻阳庐山东寺昙邕八  晋寻阳庐山东寺昙恒九  宋寻阳庐山西寺道生十  宋会稽若邪山悬雷寺道敬十一  宋始兴灵化山寺僧宗十二  宋锺山定林下寺僧镜十三  宋锺山草堂寺僧拔十四  齐锺山药王寺法整十五  齐上虞城山寺僧行十六

名僧传第十一(中国法师七)

  晋高邑竺法雅一  晋淮阳支孝龙二  晋瓦官寺竺僧敷三  晋瓦官寺竺法汰四  晋江陵上明寺释昙微五  晋江陵长沙寺释法遇六  晋河内释惠超七  晋彭城郡竺道融八  晋吴郡台寺释道祖九  晋蜀郡龙渊寺释惠严十  晋江陵长沙寺释僧卫十一

名僧传第十二(中国法师八)

  伪秦长安大寺释僧[((素-纟)*力)/石]一  伪秦长安释僧睿二  伪秦长安大寺释景影三  伪秦长安释僧肇四  伪秦长安释道恒五

名僧传第十三(中国法师九)

  宋城都广平寺释僧恭一  宋瓦官寺释法和二  宋彭城寺释僧弼三  宋东阿释惠静四  宋乌衣寺释惠睿五  宋东安寺释惠严六  宋道场寺释惠观七  宋祇洹寺释惠义八  宋广平长乐寺释道誾九  宋寻阳庐山释昙诜十

名僧传第十四(中国法师十)

  宋江陵瑟杷寺惠彻一  宋祇洹寺僧睿二  宋龙光寺宝林三  宋淮南中寺释昙无成四  宋栖玄寺释惠耀五  宋吴虎丘山释道施六  宋中兴寺释惠定七  宋天竺寺释弘称八  宋谢寺释昙无达九  宋淮南中寺释昙因十  宋比多宝寺释静林十一  宋长干寺释道景十二  宋灵味寺释僧合十三  宋庄严寺释僧璩十四  宋舟杨释梵敏十五  宋中兴寺释道温十六  宋中兴寺释僧嵩十七  宋多宝寺释道亮十八  宋天保寺释惠整十九  宋寿阳东山寺释僧导二十  宋江陵上明寺释惠庄二十一

名僧传第十五(中国法师十一)

  宋广陵永福寺惠因一  宋东莞竺僧度二  宋宗熙寺昙瑶三  宋会稽天柱山惠静四  宋山阴若邪山道猷五  宋治城寺惠琳六  宋新安寺道猷七  宋东安寺道猛八  宋长乐寺觉世九

名僧传第十六(中国法师十二)

  宋中兴寺智斌一  宋灵基寺僧瑾二  宋庄严寺昙斌三  宋何园寺惠高四  宋庄严寺昙济五  宋治城寺惠通六  宋东安寺法智七  宋龙光寺法宝八  宋谢寺僧度九  宋中兴寺僧庆十  宋灵基寺道爱十一  宋天竺寺昙渊十二

名僧传第十七(中国法师十三)

  齐新安寺昙度一  伪魏僧渊二  齐庄严寺道惠三  齐高座寺僧成四  齐瓦官寺惠智五  齐天保寺道盛六  齐湘宫寺法鲜七  齐中兴寺僧念八  齐中兴寺道文九  齐草堂寺惠熙十  齐多宝寺弘苑十一  齐长乐寺僧周十二  齐灵基寺智林十三  伪魏法度十四  齐灵基寺昙识十五  齐建元寺惠原十六  齐中兴寺僧锺十七  齐药王寺昙迁十八  齐中兴寺僧表十九  齐灵基寺法湲二十  齐北多宝寺惠隆二十一  齐谢寺惠次二十二  齐何园寺惠隆二十三  伪魏智诞二十四  齐灵基寺僧修二十五  齐谢寺僧最二十六  齐南海三藏寺昙通二十七  齐庄严寺玄趣二十八  齐大昌寺僧宗二十九  伪魏惠记三十  齐中寺法安三十一  齐庄严寺僧达三十二  伪魏道登三十三  齐弥陀寺僧显三十四  齐灵根寺法常三十五  齐中兴寺僧印三十六  齐福寺敏达三十七  齐庄严寺僧宝三十八

名僧传第十八(律师)

  宋寿阳石涧寺卑摩罗叉一  宋长安大寺昙摩流支二  宋江陵辛寺惠猷三  宋吴闲居寺僧业四  宋广陵长乐寺惠询五  宋汴泗道俨六  宋吴闲居寺惠光七  宋江陵枇杷寺僧隐八  宋北法轮寺道远九  宋江陵上明寺成具十  宋闲心寺道荣十一  宋凉洲公府寺法香十二  宋凉洲法力十三  齐瓦官禅房超度十四  齐长干寺法颕十五  宋蜀郡灵建寺法琳十六  齐定林下寺道嵩十七  齐天保寺惠文十八  齐闲心寺僧佑十九  齐安乐寺智称二十

名僧传第十九(外国禅师上)

  晋长安大寺弗若多罗一  晋西海跋摩瞿沙二  宋西梁洲智山三  宋高昌摩腾掘帝四  宋道场寺佛驮跋陀五  宋江陵辛寺昙摩耶舍六  宋定林寺昙摩蜜多七  宋建康僧伽达多八  宋道林寺畺良耶舍九  宋宗熙寺僧伽罗多哆十

名僧传第二十(中国禅师下)

  晋中山郡柳泉山释令诏一  晋剡石城山帛僧光二  晋始丰赤城山竺昙猷三  晋凉洲惠绍四  晋彭城锺寺法相五  晋始丰赤城山支昙兰六  晋长安大后寺智通七  宋会稽石室静度八  伪魏炖煌道韶九  宋南林寺惠始十  宋凉洲法成十一  宋枳园寺道恭十二  宋枳园寺僧谘十三  宋酒泉惠全十四  宋建康昙泓十五  伪魏长安大寺僧印十六  宋中兴寺惠榄十七  宋欣平龙华寺智寅十八  宋庄严寺僧谦十九  宋灵根寺道忠二十  宋江陵长沙寺法期二十一  宋欣平龙华寺昙智二十二  宋灵根寺惠印二十三  宋城都安乐寺普恒二十四  齐栖静寺僧审二十五  齐招提寺法隐二十六  齐武昌头陀寺法悟二十七  齐灵根寺惠晖二十八  齐龙华寺昙超二十九  齐安固新兴寺道果三十

名僧传第二十一(神力)

  晋雒阳满水寺耆域一  晋雒阳般鸱山楗陀勒二  晋南海罗浮山单道开三  晋雒阳常山竺佛调四  晋[林/必]阳楼至山诃罗竭五  晋襄阳羊舛于寺竺法惠六  晋永兴龙山大寺纳衣七  晋南海罗浮山沙门八  宋雒阳释昙始九  宋延贤寺杯渡十  宋梁洲释智整十一  宋高昌释法朗十二  齐江陵长沙寺释惠远十三  宋寻阳释惠通十四  齐江陵陟[山*巴]寺释僧惠十五

名僧传第二十二(兼学苦节第一)

  晋寻阳庐山西寺惠永一  宋宁蜀江阳寺普明二  宋欣平龙华寺道汪三  宋道场寺法庄四  宋谢寺僧开五  宋彭城寺惠琳六  宋天保寺僧兰七  齐普弘寺惠温八  齐道林寺僧隆九  齐兴皇寺惠坚十  齐西安寺僧侯十一  齐草堂寺法绍十二  齐灵曜寺僧全十三  齐灵根寺惠豫十四  齐奉城寺僧护十五  齐长干寺玄畅十六  齐新安寺玄运十七  齐彭城静林法迁十八  齐建元寺僧嵩十九  齐临沂摄山法度二十  齐江陵四层寺惠敞二十一

名僧传第二十三(感通苦节第二)

  晋洛阳康法持一  晋江左释僧显二  晋河北帛法桥三  晋剡支昙嶷四  晋寻阳庐山陵云寺释惠永五  晋信安释昙彼六  晋长安太后寺释惠精七  晋长安释惠搜八  晋锺山竺昙盖九  晋寻阳释僧济十  晋河阴白马寺释昙邃十一  晋寻阳庐山释僧融十二  晋瓦官寺支法乾十三  晋山阴显义寺竺法纯十四  宋盐官若常山石室释僧秀十五  宋建康释惠简十六  宋南磵寺释道固十七  宋谢寺释僧弘十八  宋寻阳庐山竺惠庆十九  宋瓦官寺释慧果二十

名僧传第二十四(遗身苦节三)

  晋罗江霍山僧群一  晋河北昙称二  宋长安寒山僧周三  宋高昌法迎四  宋邺廷尉寺僧富五  伪秦法羽六  宋临川招提寺惠绍七  宋寻阳庐山僧瑜八  宋北竹林寺惠盖九  宋江陵道海十  宋城都义兴寺僧庆十一  宋城都三宝寺僧生十二  宋城都武担寺弘济十三  宋城都香积寺道法十四  宋欣平慈氏寺僧业十五  齐垄西记城寺法光十六  齐交洲仙山寺昙弘十七  齐金刚寺法纻十八  宋晋寿建元寺弘愿十九

名僧传第二十五(〔宋〕索苦节第四)

  晋上虞徐山昙隆一  晋治城寺僧法二  晋武当山普施三  晋於替法恒四  宋东安寺法恭五  宋始丰曝布山僧从六  宋寻阳庐山陵云寺惠安七  宋剡法华台法宗八  宋天保寺玄敦九  宋西凉洲法进传十  宋招提寺惠标十一  宋灵曜寺智玄十二  宋彭城寺僧[雨/复]十三  宋庄严寺僧懿十四  宋招提寺惠宏十五  宋灵基寺道毗十六  宋新安寺惠辨十七  宋庄严寺惠忠十八  齐吴闲心寺法训十九  齐兴福寺僧高二十  齐中僧盛二十一  齐高座寺惠进二十二  齐灵曜寺志道二十三  齐龙华寺僧念二十四  齐瓦官寺法纤二十五  齐定林上寺超弁二十六  齐高昌僧遵二十七  齐灵基寺法明二十八  齐祇洹寺僧志二十九  齐祗洹寺惠志三十  齐庄严寺惠演三十一  齐高昌仙窟寺法惠三十二  齐正胜寺法愿三十三  齐山阴天柱寺法惠三十四  齐欣平等法定三十五  齐欣平龙华寺法卫三十六

名僧传第二十六(寻法出经苦节六)

  晋长安竺佛念一  晋道场寺法显二  晋东安寺竺法维三  晋吴通玄寺僧表四  宋枳园寺智严五  宋道场寺宝云六  宋定林上寺智猛七  宋黄龙法勇八  宋高昌道普九  宋齐昌寺法盛十  齐定林上寺法献十一

名僧传第二十七(造经像苦节六)

  晋吴绍灵寺惠护一  晋山阴嘉祥寺惠虔二  宋瓦官寺僧供三  宋吴虎丘山僧诠四  宋彭城寺僧锺五  宋瓦官寺僧杨六  宋江陵鹿山寺僧亮七  宋安乐寺道静八  宋谢寺僧昌九  宋龙华寺道矫十  齐安乐寺昙副十一

名僧传第二十八(造塔寺苦节七)

  晋安乐寺僧受一  晋瓦官寺惠力二  晋武陵平山惠原三  晋建初寺昙爽四  晋长干寺惠达五  宋白马寺惠光六  宋武陵显宋寺慈钦七  宋始兴虎丘山僧律八  宋城都费寺法智九  宋广陵灵鹫寺净开十  宋宜昌闲居寺昙兰十一  宋延贤寺法意十二  宋江陵多宝寺僧运十三  宋定林下寺僧鉴十四  宋吴县南寺僧智十五  宋江陵长沙寺法翼十六  宋长干寺智爱十七  宋灵曜寺法意十八  宋谢寺僧瞿十九  宋番禺祇洹寺法献二十  宋祇洹寺惠敬二十一

名僧传第二十九(导师)

  宋祇洹寺道照一  宋长干寺昙颕二  宋瓦官寺惠璩三  宋灵味寺僧意四  宋灵味寺昙宋五  宋中寺昙光六  宋兴福寺惠芬七  宋祇洹寺惠明八  齐齐福寺道儒九  齐瓦官寺惠重十  齐闲心寺僧憙十一  齐瓦官寺法觉十二  齐齐隆寺法镜十三

名僧传第三十(经师)

  晋建初寺昙药一  晋祇洹寺法平二  晋祇洹寺法等三  宋白马寺超明四  宋白马寺明惠五  宋白马寺僧饶六  宋安乐寺道惠七  宋谢寺智宋八  宋新安寺道综九  宋乌衣寺昙迁十  宋道场寺法畅十一  宋瓦官寺道琰十二  齐东安寺昙智十三  齐安乐寺僧弁十四  齐宁蜀龙渊寺昙冯十五  齐中寺僧琮十六  齐北多宝寺惠忍十七

猜你喜欢
  佛说大乘十法经·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佚名
  卷第十三·佚名
  卷第十六·费隐通容
  法界安立图卷中之上·佚名
  卷第三十八(结字号)·朱时恩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二·宗晓
  伏狮祗园禅师语录卷之上·祇园行刚
  大乘三聚忏悔经·佚名
  筠州九峰虔禅师·惠洪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往生正诀卷第八(一十二章)·优昙普度
  卷第十三·昙噩
  维摩经玄疏卷第五·智顗
  对于邰爽秋庙产兴学运动的修正·太虚
  卷一目·徐昌治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尤袤

    ○韩定辞 定辞为镇州王书记,聘燕帅刘仁恭,舍于宾馆,命幕客马延接。马有诗赠韩云:“燧林芳草绵绵思,尽日相携陟丽谯。别后{山}山上望,羡君时复见王乔。”诗清秀,然意在试其学问。韩于座酬之曰:&l

  • 第十折 奸相忿捷·冯梦龙

    【南吕引上林春】[净、贴众侍姬仆人上][净]不领忠良那生活,西湖上慢摇轻舸。[贴]东君也恁遭逢,白日未教闲过。[净]东风起,莫教吹皱湖心水。湖心水,春花秋月,镜中相拟。[贴]韶光易去凭谁止,欢畅无尽心难死。心难死,子规何事,教人知止。[

  • 卷二·腹痛集·朱祖谋

    虞美人·西斋雨夜送客晚莺帘户飞杯罢。檐语鸣风马。天涯春尽雨声中。一寸烛花犹恋绮筵红。望京楼外浮云满。愁迸看花眼。名台吹冷旧黄金。赚得五陵骄马少年心。鹧鸪天·韩江小舟,庳篷狭舷,制如吾乡乌杉,连朝

  • 卷416 ·佚名

    吴芾 挽李季文二首 吴郡为僚记少时,别来光景迅如飞。 江头我始怀章去,岭外君才解组归。 正望故人诗见过,回思往事遽成非。 死生契潤无穷恨,极目高原泪满衣。 吴芾 挽梁尚书二首 早岁膺宸眷,回

  • 总目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御定全唐诗总目一    总集类太宗【一卷】高宗中宗睿宗【共一卷】明皇【一卷】肃宗德宗文宗宣宗昭宗【共一卷】文德皇后则天皇后徐贤妃上官昭容杨贵妃江妃【共一卷】章怀太子韩王元嘉越

  • 卷十九·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十九 【起己卯晋元帝太兴二年尽丁酉晋成帝咸康三年】凡十九年 【己卯】二年【汉改号赵光初二年○後赵高祖石勒元年旧大国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弘治十二年四月庚寅朔孟夏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吏部言广东南雄府知府林符先任广西按察使因公事诖误降官丁忧去任今已服阕以诏例应对原品调任但见无按察使员缺请调符为浙江布政司右参政仍支正二品俸从之○先是

  • 二五五 山西道监察御史戈源奏请将誊录计字议叙不拘年限折·佚名

    二五五 山西道监察御史戈源奏请将誊录计字议叙不拘年限折乾隆四十年四月初二日山西道监察御史臣戈源谨奏,为敬陈管见,仰祈圣裁事。恭惟我皇上稽古右文,爰命儒臣详考旧籍,纂为四库全书,除刊刻流布外,并令校写秘本,以昭垂万世

  • 澄斋日录 光绪廿五年己亥·恽毓鼎

    己亥年四月廿四日晴。一日缮封奏。正折以外洋相逼日深,请速筹战备。附片保举人才(直隶候补道前署广平府知府缪慈,正任通州现署房山县知县荣恒,湖北宜昌游击苏德浦)。廿五日晴。寅初至西苑门外敬递封奏,在朝房恭候。辰初事下

  • 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司马迁

    【索隐】:系家者,记诸侯本系也,言其下及子孙常有国。故孟子曰“陈仲子,齐之系家”。又董仲舒曰“王者封诸侯,非官之也,得以代为家也”。吴太伯,【集解】:韦昭曰:“後武王追封为吴伯,故曰吴太伯。”【索隐】:国语曰“黄池之会,晋

  • 蔡增基·周诒春

    蔡增基 字增基。年二十五岁。生于檀香山。未婚。永久通信处。广东香山上栅村。初学于檀香山麦坚尼高等学校。任广东省议会议员。民国元年。以官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习政治学及国际法。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为

  • (三)思与无思·钱穆

    濂溪《通书》有《思》章,引《洪范》曰:“思曰睿,睿作圣。”继之曰:“无思,本也。”则显与《洪范》义不同。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兼言。季文子三思而行,孔子曰:“再斯可矣”,是孔子又以行思兼言,不专思以为

  • 希叟和尚正宗赞目录·绍昙

    卷第一菩提达磨大师六祖大鉴禅师江西马祖禅师南岳石头禅师南泉愿禅师百丈大智禅师赵州真际禅师黄檗断际禅师睦州陈尊宿德山见性禅师岩头奯禅师雪峰真觉禅师卷第二临济宗临济慧照禅师兴化奖禅师南院颙禅师风穴沼禅师首

  • 代序四 忆弘一大师 钱君匋·李叔同

    钱君匋一九二三年,我在上海艺术师范学校读书,主持校务的丰子恺、刘质平两先生都是弘一法师的入室弟子,他俩终生尊敬弘一上人。我初习书法,临摹北碑,最爱《龙门二十品》,子恺师曾对我说:&ldquo;清末民初,中国出了几位大书家。&

  •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二·佚名

    萧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众僧已受,即推目揵连子帝须为和尚;摩呵提婆为阿阇梨,授十戒;大德末阐提为阿阇梨,与具足戒。是时摩哂陀年满二十,即受具足戒,于戒坛中得三达智,具六神通漏尽罗汉。僧伽蜜多,阿阇梨名阿由波罗,和尚名昙

  • 第四品 王品·佚名

    第八一 陶师经如是我闻。&mdash;&mdash;一时,世尊与大比丘众俱,游方至拘萨罗国。尔时,世尊离道外行,于某场所现微笑。时,尊者阿难思忖:&ldquo;何因、何缘,世尊现微笑耶?无因,如来是不现微笑。&rdquo;尔时,尊者阿难,偏袒一肩,向世

  • 爱之焦点·张资平

    《爱之焦点》写于1922年。Q先生与他表姐N早在小学时候就相爱,后来Q到外地谋生,写信给N表达自己的思念,并勉励她坚定信念,勇敢地追求爱情。然而N经不起物质欲望的诱惑,终于违心嫁给了M。此后不久,M病逝了,Q已与别人定亲,N念起

  •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知礼

    凡六卷。宋代四明知礼述。又称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观经疏妙宗钞、观经妙宗钞、妙宗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知礼的时代,受唐末五代战祸之影响,佛教教学萎顿不振,天台宗分裂为山家、山外二派。属于山家派之知礼于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