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五

 

  卷145_1 【从军行】杜頠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候,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辕时伫立。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平川冰霰溢。夜闻汉使归,独向刀环泣。

  卷145_2 【故绛行】杜頠

  君不见铜鞮观,数里城池已芜漫。君不见h6祁宫,

  几重台榭亦微濛。介马兵车全盛时,歌童舞女妖艳姿。

  一代繁华皆共绝,九原唯望冢累累。

  卷145_3 【少年行三首】李嶷

  十八羽林郎,戎衣侍汉王。臂鹰金殿侧,挟弹玉舆傍。

  驰道春风起,陪游出建章。

  侍猎长杨下,承恩更射飞。尘生马影灭,箭落雁行稀。

  薄暮随天仗,联翩入琐闱。

  玉剑膝边横,金杯马上倾。朝游茂陵道,夜宿凤凰城。

  豪吏多猜忌,无劳问姓名。

  卷145_4 【淮南秋夜呈周侃(一作呈同僚)】李嶷

  天净河汉高,夜闲砧杵发。清秋忽如此,离恨应难歇。

  风乱池上萍,露光竹间月。与君共游处,勿作他乡别。

  卷145_5 【林园秋夜作】李嶷

  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

  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

  卷145_6 【读前汉外戚传】李嶷

  人录尚书事,家临御路傍。凿池通渭水,避暑借明光。

  印绶妻封邑,轩车子拜郎。宠因宫掖里,势极必先亡。

  卷145_7 【春怨】崔亘

  夜尽梦初惊,纱窗早雾明。晓妆脂粉薄,春服绮罗轻。

  妾有今朝恨,君无旧日情。愁来理弦管,皆是断肠声。

  卷145_8 【古歌二首】蒋维翰

  美人怨何深,含情倚金阁。不嚬复不语,红泪双双落。

  美人闭红烛,独坐裁新锦。频放剪刀声,夜寒知未寝。

  卷145_9 【春夜裁缝】蒋维翰

  珠箔因风起,飞蛾入最能。不教人夜作,方便杀明灯。

  卷145_10 【春女怨】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儿家门户寻常闭,春色因何入得来。

  卷145_11 【怨歌】蒋维翰

  百尺珠楼临狭斜,新妆能唱美人车。

  皆言贱妾红颜好,要自狂夫不忆家。

  卷145_12 【小山歌】万楚

  人说淮南有小山,淮王昔日此登仙。城中鸡犬皆飞去,

  山上坛场今宛然。世人贵身不贵寿,共笑华阳洞天口。

  不知金石变长年,谩在人间恋携手。君能举帆至淮南,

  家住盱眙余先谙。桐柏乱流平入海,茱萸一曲沸成潭。

  忆记来时魂悄悄,想见仙山众峰小。今日长歌思不堪,

  君行为报三青鸟。

  卷145_13 【题江潮庄壁】万楚

  田家喜秋熟,岁晏林叶稀。禾黍积场圃,楂梨垂户扉。

  野闲犬时吠,日暮牛自归。时复落花酒,茅斋堪解衣。

  卷145_14 【咏帘】万楚

  玳瑁昔称华,玲珑薄绛纱。钩衔门势曲,节乱水纹斜。

  日弄长飞鸟,风摇不卷花。自当分内外,非是为骄奢。

  卷145_15 【茱萸女】万楚

  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

  插枝著高髻,结子置长裾。作性常迟缓,非关诧丈夫。

  平明折林樾,日入返城隅。侠客要罗袖,行人挑短书。

  蛾眉自有主,年少莫踟蹰。

  卷145_16 【五日观妓】万楚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眉黛夺将萱草色,

  红裙妒杀石榴花。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卷145_17 【骢马】万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

  暮到河源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卷145_18 【题情人药栏】万楚

  敛眉语芳草,何许太无情。正见离人别,春心相向生。

  卷145_19 【河上逢落花】万楚

  河水浮落花,花流东不息。应见浣纱人,为道长相忆。

  卷145_20 【宁王山池】范朝

  水势临阶转,峰形对路开。槎从天上得,石是海边来。

  瑞草分丛种,祥花间色栽。旧传词赋客,唯见有邹枚。

  卷145_21 【题石瓮寺】范朝

  胜境宜长望,迟春好散愁。关连四塞起,河带八川流。

  复磴承香阁,重岩映彩楼。为临温液近,偏美圣君游。

  卷145_22 【田家】杨颜

  小园足生事,寻胜日倾壶。莳蔬利于鬻,才青摘已无。

  四邻依野竹,日夕采其枯。田家心适时,春色遍桑榆。

  卷145_23 【后庭怨】王諲

  君不见红闺少女端正时,夭夭桃李仙容姿。

  幸得君王怜巧笑,披香殿里荐蛾眉。蛾眉双双人共进,

  常恐妾身从此摈。甄妃为妒出层宫,班女因猜下长信。

  长信宫门闭不开,昭阳歌吹风送来。梦中魂魄犹言是,

  觉后精神尚未回。念君娇爱无终始,使妾长啼后庭里。

  独立每看斜日尽,孤眠直至残灯死。秋日闻虫翡翠帘,

  春晴照面鸳鸯水。红颜旧来花不胜,白发如今雪相似。

  传闻纨扇恩未歇,预想蛾眉上初月。如君贵伪不贵真,

  还同弃妾逐新人。借问南山松叶意,何如北砌槿花新。

  卷145_24 【夜坐看搊筝】王諲

  调筝夜坐灯光里,却挂罗帷露纤指。朱弦一一声不同,

  玉柱连连影相似。不知何处学新声,曲曲弹来未睹名。

  应是石家金谷里,流传未满洛阳城。

  卷145_25 【长信怨】王諲

  飞燕倚身轻,争人巧笑名。生君弃妾意,增妾怨君情。

  日落昭阳壁,秋来长信城。寥寥金殿里,歌吹夜无声。

  卷145_26 【闺情】王諲

  日暮裁缝歇,深嫌气力微。才能收箧笥,懒起下帘帷。

  怨坐空然烛,愁眠不解衣。昨来频梦见,夫婿莫应知。

  卷145_27 【十五夜观灯】王諲

  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

  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应须尽记取,说向不来人。

  卷145_28 【除夜(一作史青诗)】王諲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卷145_29 【闻漏】王岳灵

  建礼含香处,重城待漏臣。徐闻传凤诏,晓唱辨鸡人。

  银箭残将尽,铜壶漏更新。催筹当午夜,移刻及三辰。

  杳杳从天远,泠泠出禁频。直疑残漏曙,肃肃对钩陈。

  卷145_30 【送沈芳谒李观察求仕进】周万

  往日长安路,欢游不惜年。为贪卢女曲,用尽沈郎钱。

  身老方投刺,途穷始著鞭。犹闻有知己,此去不徒然。

  

猜你喜欢
  陶明淑·唐圭璋
  ●卷四·宋一·王奕清
  第二十一出 媚座·孔尚任
  第二折·王仲文
  新乐府(续前卷)·白居易
  卷十六·白居易
  醒呀!·闻一多
  卷二十九·梅鼎祚
  卷四百四十·陈廷敬
  卷三百十九·陈廷敬
  卷二百九十三·陈廷敬
  卷二百八十·陈廷敬
  卷五百二十六·佚名
  剧说卷三·焦循
  薛逢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中·叶梦得

      杨大年、刘子仪皆喜唐彦谦诗,以其用事精巧,对偶亲切。黄鲁直诗体虽不类,然亦不以杨、刘为过。如彦谦〈题汉高庙〉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虽是着题,然语皆歇后。一抔事无两出,或可略土字;如三尺,则三尺律、

  • 近光集卷一·周伯琦

    (元)周伯琦 撰岁庚辰四月廿七日车驾北巡次大口有旨伯琦由编修官升除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眀日署事扈从上京乗舆清暑记初程诏选文臣扈从行三字氷衔儒服贵千年汗简史家名下抡葑菲惭庸学再上蓬瀛荷圣情风动四方

  • 卷八十八·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八十八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十五 任昉【字彦昇乐安博昌人雅善属文尤长载笔沈约一代词宗深所推挹仕齐为竟陵王记室参军司徒长史武帝践祚拜黄门侍郎掌着作出为义

  • 卷二百七·列传第九十四·逆臣·宋濂

        ◎逆臣   铁失者,当英宗即位之初,以翰林学士承旨、宣徽院使为太医院使。未逾月,特命领中都威卫指挥使。明年,改元至治,有珍珠燕服之赐。三月,特授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仍金虎符、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依前太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李罕之传·薛居正

    李罕之,陈州项城人。父亲李文,一生种田。李罕之勇敢敏捷,力气可抵数人。小时学做儒士,不成,又削发为僧,因他无赖流浪,到哪里都不被收容。曾到酸枣县要饭,从早到晚,没有人给他,于是把瓦钵朝地下一摔,撕烂并扔掉僧衣,跑去做强盗。正

  • 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佚名

    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明治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北京。大清国大皇帝陛下、大日本国大皇帝陛下均愿妥定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七日,即明治三十八年九月初五日,日俄两国签定和约内所列共同关

  • 卷一百四十二·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二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三十存旧附释音礼记注疏卷第三十九【补本】君衣狐白至不衣狐白【玉藻】考异古本注宜武猛下有也字补遗宋板疏于裘色相近【一叶左六行】于作与 

  • 序·宗喀巴

    太虚比因西藏学者法尊译出黄衣士宗喀巴祖师所造《菩提道次第广论》,教授世苑汉藏院学僧,将梓行而问世。余为参订其译文,阅至「如是以诸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须趣入密咒,以能速满二资粮故。设逾共道非所堪能,或由种性功能虚劣

  • 续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序·佚名

    西京东禅定沙门智首撰世雄息化。律藏枝分。遂使天竺圣人。随部别释。自佛教东流。年代绵久。西土律论。颇传此方。然此萨婆多即解其十诵。智首宿缘积善。早预缁门。始进戒品。即为毗尼藏学。至于诸律诸论每备披寻。常

  • 梵语杂名·佚名

    翻经大德兼翰林待诏光定寺归兹国沙门 礼言集睿山沙门 真源较有情身分天泥嚩又素罗人摩拏史也二合又娜罗众誐你难又若曩肉么娑皮折[口*束*頁]么血噜地罗脓布野筋萨曩庾骨阿悉地你髓末热[日*若]毛噜去引忙唾施[款-欠+

  • 卷第二(地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二(地字号) 甲子(周昭王三十六年起)庚辰(周穆王元年)癸亥(周穆王四十四年止) (壬申)释迦牟尼佛示现出家 佛年十七。王娶婆罗门女耶输陀罗。为太子妃复增二妃。一名瞿夷。二名鹿野。太子虽有三妃於静夜中

  • 晏子春秋集释·吴则虞

    训诂著作。8卷。吴则虞著。中华书局1962年初版。正文沿用湖南思贤书局清人苏舆校本,断句参用明人杨慎本、凌澄初本,及王舟瑶圈点本。吸取前人四十余种笔记、校证、注释的研究成果,并以案语形式著录己见。证引广博,折

  • 史鉴节要便读·鲍东里

    清鲍东里撰。六卷。四言韵语童蒙读本。起太古开辟,迄南明灭亡。旁注史事,既便记诵,亦可考史。道光年间成书,有同治年间刊本。《史鉴节要便读》是晚清时儿童学习中国历史的教科书。

  • 丹阳真人直言·马钰

    丹阳真人直官。金马钰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金马钰示门人之言。教人以清静无为作修行之纲,养气全神。

  •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佚名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原系《玉清隐书》中一篇,后分出单行。底本出处:《 正统道藏》正一部。述符字,并劝人佩符、存思、诵咒。

  • 韬奋漫笔·邹韬奋

    1933年11月上海生活书店初版,收文52篇。1936年3月重印,改名《漫笔》。著者于1928年11月至1933年7月间发表于《生活周刊》上的随笔、杂感编集。收《生活周刊究竟是谁?》、《一个小巧妙》、《可敬的老司务》、《硬性读物与

  • 汉皋诗话·佚名

    诗话著作。宋张某撰。张某,佚其名,北宋末或南宋初人。《汉皋诗话》原书久佚,卷数不详。今传《说郛》本系节编本,仅十一则。罗根泽辑补二则,得十三则;郭绍虞辑补四则,得十五则。其论诗多偏于考据注释,尤以校正杜诗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