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六

 

  卷146_1 【古塞下曲】陶翰

  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

  騂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

  卷146_2 【燕歌行】陶翰

  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家在辽水头,边风意气多。

  出身为汉将,正值戎未和。雪中凌天山,冰上渡交河。

  大小百馀战,封侯竟蹉跎。归来灞陵下,故旧无相过。

  雄剑委尘匣,空门垂雀罗。玉簪还赵女,宝瑟付齐娥。

  昔日不为乐,时哉今奈何。

  卷146_3 【望太华赠卢司仓】陶翰

  行吏到西华,乃观三峰壮。削成元气中,杰出天河上。

  如有飞动色,不知青冥状。巨灵安在哉,厥迹犹可望。

  方此顾行旅,末由饬仙装。葱茏记星坛,明灭数云嶂。

  良友垂真契,宿心所微尚。敢投归山吟,霞径一相访。

  卷146_4 【赠郑员外】陶翰

  骢马拂绣裳,按兵辽水阳。西分雁门骑,北逐楼烦王。

  闻道五军集,相邀百战场。风沙暗天起,虏骑森已行。

  儒服揖诸将,雄谋吞大荒。金门来见谒,朱绂生辉光。

  数年侍御史,稍迁尚书郎。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何必守章句,终年事铅黄。同时献赋客,尚在东陵傍。

  卷146_5 【赠房侍御(时房公在新安)】陶翰

  志士固不羁,与道常周旋。进则天下仰,已之能晏然。

  褐衣东府召,执简南台先。雄义每特立,犯颜岂图全。

  谪居东南远,逸气吟芳荃。适会寥廓趣,清波更夤缘。

  扁舟入五湖,发缆洞庭前。浩荡临海曲,迢遥济江壖。

  征奇忽忘返,遇兴将弥年。乃悟范生智,足明渔父贤。

  郡临新安渚,佳赏此城偏。日夕对层岫,云霞映晴川。

  闲居恋秋色,偃卧含贞坚。倚伏聊自化,行藏互推迁。

  君其振羽翮,岁晏将冲天。

  卷146_6 【晚出伊阙寄河南裴中丞】陶翰

  退无偃息资,进无当代策。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

  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长川黯已空,千里寒气白。

  家本渭水西,异日同所适。秉志师禽尚,微言祖庄易。

  一辞林壑间,共系风尘役。交朋忽先进,天道何纷剧。

  岂念嘉遁时,依依偶沮溺。

  卷146_7 【送朱大出关】陶翰

  楚客西上书,十年不得意。平生相知者,晚节心各异。

  长揖五侯门,拂衣谢中贵。丈夫多别离,各有四方事。

  拔剑因高歌,萧萧北风至。故人有斗酒,是夜共君醉。

  努力强加餐,当年莫相弃。

  卷146_8 【宿天竺寺】陶翰

  松柏乱岩口,山西微径通。天开一峰见,宫阙生虚空。

  正殿倚霞壁,千楼标石丛。夜来猿鸟静,钟梵响云中。

  岑翠映湖月,泉声乱溪风。心超诸境外,了与悬解同。

  明发唯改视,朝日长崖东。湖色浓荡漾,海光渐曈朦。

  葛仙迹尚在,许氏道犹崇。独往古来事,幽怀期二公。

  卷146_9 【出萧关怀古】陶翰

  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悠悠五原上,永眺关河前。

  北虏三十万,此中常控弦。秦城亘宇宙,汉帝理旌旃。

  刁斗鸣不息,羽书日夜传。五军计莫就,三策议空全。

  大漠横万里,萧条绝人烟。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

  怆矣苦寒奏,怀哉式微篇。更悲秦楼月,夜夜出胡天。

  卷146_10 【南楚怀古】陶翰

  南国久芜漫,我来空郁陶。君看章华宫,处处生黄蒿。

  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精魂托古木,宝玉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独馀湘水上,千载闻离骚。

  卷146_11 【经杀子谷】陶翰

  扶苏秦帝子,举代称其贤。百万犹在握,可争天下权。

  束身就一剑,壮志皆弃捐。塞下有遗迹,千龄人共传。

  疏芜尽荒草,寂历空寒烟。到此尽垂泪,非我独潸然。

  卷146_12 【早过临淮】陶翰

  夜来三渚风,晨过临淮岛。湖中海气白,城上楚云早。

  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川路日浩荡,惄焉心如捣。

  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

  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

  卷146_13 【乘潮至渔浦作】陶翰

  舣棹乘早潮,潮来如风雨。樟台忽已隐,界峰莫及睹。

  崩腾心为失,浩荡目无主。豗cI浪始闻,漾漾入鱼浦。

  云景共澄霁,江山相吞吐。伟哉造化工,此事从终古。

  流沫诚足诫,商歌调易若。颇因忠信全,客心犹栩栩。

  卷146_14 【秋山夕兴】陶翰

  山月松筱下,月明山景鲜。聊为高秋酌,复此清夜弦。

  晤语方获志,栖心亦弥年。尚言兴未逸,更理逍遥篇。

  卷146_15 【送集贤学士伊阙史少府敕放归江东觐省(一作綦毋潜诗)】陶翰

  墨客钟张侣,材高吴越珍。千门来谒帝,驷马去荣亲。

  吏邑沿清洛,乡山指白蘋。归期应不远,当及未央春。

  卷146_16 【送金卿归新罗】陶翰

  奉义朝中国,殊恩及远臣。乡心遥渡海,客路再经春。

  落日谁同望,孤舟独可亲。拂波衔木鸟,偶宿泣珠人。

  礼乐夷风变,衣冠汉制新。青云已干吕,知汝重来宾。

  卷146_17 【柳陌听早莺】陶翰

  忽来枝上啭,还似谷中声。乍使香闺静,偏伤远客情。

  间关难辨处,断续若频惊。玉勒留将久,青楼梦不成。

  千门候晓发,万井报春生。徒有知音赏,惭非皋鹤鸣。

  

猜你喜欢
  卷二百零八·彭定求
  东冈·唐圭璋
  白石道人歌曲卷二·姜夔
  第二场·老舍
  第五十回 泄机密醉后狂言 识仇人心中暗喜·萧晶玉
  第十七出 调勘·姚茂良
  序·朱权
  姚燧·隋树森
  东山诗选卷上·葛绍体
  传奇汇考标目卷下·佚名
  余集卷十三·乾隆
  卷三十七·陈焯
  卷五十二·徐倬
  卷十六·查慎行
  74.张祜:诗十首·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六十四·吴景旭

      壬前集下  金诗  桃源  元德明【遗山之父】桃源行云忆昔携家窜岩谷秦人半向长城哭回头尘土失咸阳缯弋徒劳羡鸿鹄  吴旦生曰秦人半向长城哭下得浑然王荆公桃源行云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髙斋诗话以

  • 第二十三出 传捷·李渔

    (外、末、小生扮报人,持鞭、带包袱上)买报虽然费小财,一钱使去万钱回。休言我辈心肠狠,多少人家盼不来。——咱们非别,京报人的便是。今岁乃大比之年,例该我们报捷。只因御驾亲征,被北人掳去,直待新主龙飞,方才揭晓,故

  • ●卷九·葛立方

    徐师川诗云:“楚汉纷争辩士忧,东归那复割鸿沟。郑君立义不名籍,项伯何颜肯姓刘。”谓项伯籍之近族,乃附刘而背项,郑君已为汉臣,乃达汉而思楚也。余尝论之曰①,方刘、项之势,雌雄未决也,其间岂无容容狡诈之士,首鼠两端

  • 卷432 ·佚名

    徐锐 妙相寺方丈 脚力无穷为好山,直须勾引到禅关。 柳堤雪后摇金缕,竹径风前弄翠环。 宦业始知红叶落,清游终羡白云闲。 此来不见文殊面,多谢岩花慰我颜。 徐瑞 壁侍者来访作此赠之 俗论行地

  • 卷七百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十三喻坦之喻坦之与许棠张乔郑谷张蠙等同时号十哲诗一卷陈情献中丞孤拙竟何营徒希折桂名始终谁肯荐得失自难明贡乏雄文献归无瘠土耕沧江长发梦紫陌久慙行意纵求知切才惟惧鉴精五言非琢玉

  • 卷六十三·志第十六·五行二上·脱脱

        ◎五行二上   ○火上   炎上,火之性也。火失其性,则为灾眚。旧说以恒燠、草妖、羽虫之孽,羊祸、赤眚、赤祥之类皆属之火,今从之。   建隆元年,宿州火,燔民舍万余区。二年三月,内酒坊火,燔舍百八十区,酒工

  • ●卷一百七十三·徐梦莘

      炎兴下帙七十三。   起绍兴七年正月十五日丁丑,尽其日。   汪丞相伯彦奏对臣谨奉明诏而言曰:盖闻舜好问而为五帝之盛帝汤好问而为三王之显王後这取威定霸以成帝王之业者莫不皆有谘访如汉祖赖威定霸以成帝王之业

  • 第十三回 说燕将厮卒救王 入赵宫叛臣弑主·蔡东藩

      却说陈胜为张楚王,曾遣魏人周市,北略魏地。见前文第十回。市引兵至狄城,狄令拟婴城固守。适有故齐王遗族田儋,充当城守,独与从弟田荣田横等,潜谋自立。当即想出一法,佯把家奴缚住,说他有通敌情事,押解县署,自率少年同往,请

  • 卷七十五·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七十五乾隆二十四年闰六月甲辰谕定边将军兆惠等相机追贼众上谕军机大臣曰据兆惠等询问来降回人知波罗泥都将喀什噶尔人众驱出肆行抢掠霍集占于四月间迁移家口辎重于叶尔羌之西恐同

  • 南唐书卷九·马令

    宋 马令 撰列传第四周本舒州宿松人汉南郡太守瑜之后祠庙陇亩皆在子孙守故土者犹数十户本少孤贫尝在田里独格猛虎唐末大乱投杨行宻军中以勇敢闻常先登深入防犯矢石身无完肌及归营自烧铁烙其创饮防言笑自若军猛将皆服

  • 卽位年·佚名

    六月6月8日○癸卯,初八日癸卯,肅宗大王昇遐于慶德宮隆福殿。6月13日○戊申,是日,成服。大臣率百官,以淺淡袍、烏帽帶,朝哭於崇政殿庭訖,釋袍、帽、帶,服斬衰。冠梁,以品秩增殺,而達官之長,皆受杖,成服于殿庭。蓋遵甲午年間,大行特

  • 卷六二·邱濬

    ▲内外群祀之礼 《舜典》:遍(周也)于群神。孔安国曰:“群神谓丘陵、坟衍,古之圣贤皆祭之。” 孔颖达曰:“遍于群神则神无不遍,《周礼》大司乐云:‘凡六乐者,一变而致川泽之壒(同祇),再变而致山林之壒,三变而致

  • 优婆夷志·圆信

        径山语风老人 圆信 较定    无地地主人 郭凝之 汇编庞行婆庞行婆。入鹿门寺设斋。维那请意旨。婆拈梳子插向髻后曰。回向了也。便出去。后闻居士与灵照化去曰。这愚痴女。与无知老汉。不报而去。是可

  • 第五十七章 征服鲁哈那之敌·佚名

    名鲁伽住于玛伽库多鲁沙之将军为真实而刚勇之人,以挫周罗人之骄傲(一)[彼]熟知旧惯仪礼克脱民众,于鲁哈那地方即王位住于加奢罗村。(二)其时有名之器提大威力者之王子,谓彼代代[血]统有其他之荣华。(三)知名玛那之加沙婆王之[王]子为

  • 第五品 婆罗门品·佚名

    第九一 梵摩经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于毗提诃国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游方。尔时,于弥萨罗住有梵摩婆罗门,已年老、长寿、高龄、经多岁月,已至颓龄,年纪百二十岁。通达三吠陀、语汇、法式、语分别及第五之古传说

  • 岫岩志略·李翰颖

    地方志。清咸丰七年(1857)台隆阿等修,李翰颖等撰,有二者序。隆阿字湘眉,满洲镶黄旗人。官通判。翰颖字芝岩, 辽宁辽阳人。贡生。著有《蕊峰集》。奉檄纂修,咸丰七年(1857)成书。约五万字。凡十卷:沿革、营建、舆地、

  • 文博士·老舍

    现代长篇小说。老舍著。香港作者书社1940年11月初版。内收《序》1篇 。作品初载1936年10月1 6日至1937年7月《论语》第98至115期,原题《选民》。小说描述一 位洋博士回国后的“谋事”经过。文 博士是一 位留美学生。在

  • 冷庐杂识·陆以湉

    笔记。近代陆以湉著。八卷。全书系据作者读书所得以及日常见闻随手记录而成,内容以清代学者文士的学术、文艺撰述成就、言行事迹为多,对他们的师承交游关系、学术源流等的记载,可以作人物传记的补充史料。对清代以前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