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

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明治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北京。

大清国大皇帝陛下、大日本国大皇帝陛下均愿妥定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七日,即明治三十八年九月初五日,日俄两国签定和约内所列共同关涉各项事宜,兹照上开宗旨订立条约。为此,大清国大皇帝陛下简授钦差全权大臣军机大臣总理外务部事务和硕亲王、简授钦差全权大臣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会办大臣翟鸿机、简授钦差全权大臣北洋大臣太子少保直隶总督袁世凯;大日本国大皇帝陛下简授特派全权大使外务大臣从三位勋一等男爵小村、寿太郎、特命全权公使从四位勋二等内田康哉为全权大臣,各将所奉全权文凭校阅,认明俱属妥善,会商订定各条款,开列于左:

第一款 中国政府将俄国按照日俄和约第五款及第六款允让日本国之一切概行允诺。

第二款 日本国政府承允,按照中俄两国所订借地及造路原约实力遵行。嗣后遇事,随时与中国政府妥商釐定。

第三款 本条约由签字盖印之时起即当施行,并由大清国大皇帝陛下、大日本国大皇帝陛下御笔批准,由本约盖印之日起两个月以内,应从速将批准约本在北京互换。

为此,两国全权大臣缮备汉文、日本文各二本,即于此约内签名盖印,以昭信守。

大清国钦差全权大臣军机大臣总理外务部事务庆亲王押、钦差全权大臣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会办大臣瞿鸿禨押、钦差全权大臣北洋大臣太子少保直隶总督袁世凯押

大日本国特派全权大使外务大臣从三位勋一等男爵小村寿太郎押、特命全权公使从四位勋二等内田康哉押

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明治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立于北京   

大清国政府、大日本国政府为在东三省地方彼此另有关涉事宜应行定明,以便遵守起见,商定各条款,开列于左:

第一款 中国政府应允,俟日俄两国军队撤退后,从速将下开各地方中国自行开埠通商:

奉天省内之凤凰城、辽阳、新民屯、铁岭、通江子、法库门;

吉林省内之长春(即宽城子)、吉林省城、哈尔滨、宁古塔、珲春、三姓;

黑龙江省内之齐齐哈尔、海拉尔、瑷珲、满洲里。

第二款 因中国政府声明,极盼日俄两国将驻扎东三省军队暨护路兵队从速撤退,日本国政府愿副中国期望,如俄国允将护路兵撤退,或中俄两国另有商订妥善办法,日本国政府允即一律照办。又,如满洲地方平靖,外国人命、产业中国均能保护周密,日本国亦可与俄国将护路兵同时撤退。

第三款 日本国军队一经由东三省某地方撤退,日本国政府应随即将该地名知会中国政府,虽在日俄和约续加条款所订之撤兵限期以内,即如上段所开,一准知会日本军队撤毕,则中国政府可得在各地方酌派军队,以维地方治安。日本军队未撤地方,倘有土匪扰害闾阎,中国地方官亦得以派相当兵队前往剿捕,但不得进距日本驻兵​​界限二十华里以内。

第四款 日本国政府允因军务上所必需,曾经在满洲地方占领或占用之中国公私各产业,在撤兵时悉还中国官民接受。其属无须备用者,即在撤兵以前,亦可交还。

第五款 中国政府为妥行保全东三省各地方阵亡之日本军队将兵坟茔、以及立有忠魂碑之地,务须竭力设法办理。

第六款 中国政府允将由安东县至奉天省城所筑造之行军铁路仍由日本国政府接续经管,改为转运各国工商货物。自此路改良竣工之日起(除因运兵回国耽延十二个月不计外,限以二年为改良竣工之期),以十五年为限,即至光绪四十九年止。届期彼此公请一他国公估人,按该路建置各物件估价售与中国。未售以前,准由中国政府运送兵丁、饷械,可按东省铁路章程办理。至该路改良办法,应由日本承办人员与中国特派人员妥实商议。所有办理该路事务,中国政府援照东省铁路合同,派员查察经理。至该路运转中国官商货物价值,应另订详章。

第七款 中日两国政府为图来往输运均臻兴旺便捷起见,妥订南满洲铁路与中国各铁路接联营业章程,务须从速另订别约。

第八款 中国政府允南满洲铁路所需各项材料,应豁免一切税捐、釐金。

第九款 所有奉省已开办商埠之营口暨虽允开埠尚未开办之安东县、奉天府各地方,其划定日本租界之办法,应由中日两国官员另行妥商釐定。

第十款 中国政府允许设一中日木植公司,在鸭绿江右岸采伐木植。至该地段广狭、年限多寡暨公司如何设立,并一切合办章程,应另订详细合同,总期中日股东利权均摊。

第十一款 满、韩交界陆路通商,彼此应按照相待最优国之例办理。

第十二款 中日两国政府允,凡本日签名盖印之正约暨附约所载各款,遇事均以彼此相待最优之处施行。

本约由本日签名盖印之日起即当施行,并本日签定之正约一经批准,本约亦视同一律批准。

为此,两国全权大臣各奉本国政府合宜委任,缮备汉文、日本文各二本,即于此约内签名盖印,以昭信守。

大清国钦差全权大臣军机大臣总理外务部事务庆亲王押、钦差全权大臣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会办大臣翟鸿禨押、钦差全权大臣北洋大臣太子少保直隶总督袁世凯押

大日本国特派全权大使外务大臣从三位勋一等男爵小村寿太郎印、特命全权公使从四位勋二等内田康哉印

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明治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立于北京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三·脱脱
  卷三百二十八·列卷第八十七·脱脱
  卷第二百六十五 唐紀八十一·司马光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二·汪楫
  中兴小纪卷一·熊克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司马光
  卷四十二·傅恒
  ·乡试各生赴省有遭风淹没请恤片·丁曰健
  彭汝砺传·脱脱
  卷二十五·阿桂
  卷十八下·沈枢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卷七·李之芳
  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卷二百八十四·佚名
  卷一百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良玉·唐圭璋

      良玉,宋宗室。属太宗六子镇王元偓房。见宋史卷二百三十三宗室世系表十九。   满庭芳   红杏香中,绿杨影里,画桥春水泠泠。深沉院满,风送卖花声。又是清明近也,粉墙畔,时有迁莺。当此际,人传天上,特降玉麒麟。   风

  • 施乘之·唐圭璋

      清平乐   元夕   风消云缕。一碧无今古。欲坏上元天不许。晴了晚来些雨。   莫言冷落山家。山翁本厌繁华。试问莲灯千炬,何如月上梅花。

  • 第六出 怅眺·汤显祖

    【番卜算】〔丑扮韩秀才上〕家世大唐年,寄籍潮阳县。越王台上海连天, 可是鹏程便?“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甲子海门开。越王歌舞今何在?时有鹧鸪 飞去来。”自家

  • 日涉园集巻三·李彭

    宋 李彭 撰五言古诗修源修源寒皎镜湛湛有余地居然起滩瀬无复保夷粹人实不易知出处非细事悬知成小草何苦辞逺志饥求仁者粟不用滥乞米清言岂置患髙谊世所韪君防陆平原华亭思鹤唳季野虽不言四时气亦备一饱防有时幽园动

  • 卷二十六 武宗·王夫之

      〖一〗   呜呼!士生无道之世,而欲自拔于流俗,盖亦难矣。文宗凭几之际,李玨等扳敬宗子成美而立之,仇士良废成美,立武宗。武宗立,玨与杨嗣复以是窜逐,于是而李宗闵之党不容于朝,政柄之归必于李德裕,此屈伸之势所必然者也。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七月癸丑朔以孟秋时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恭代○赐吏部尚书孙鑨乘传回籍○升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黄凤翔为南京礼部尚书山西左布政使陆万垓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推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孟一脉为应天府

  • 卷之二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顺治十五年。戊戌。春。正月。戊戌朔。上在南苑。免行庆贺礼。  ○朝鲜国王李淏遣陪臣沈之源、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并谢恩。附贡方物、及□山戊不□贡。宴赉如例。  ○己亥。顺天府进春。  ○庚子。上

  • 一一七四 河南巡抚毕沅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七部折·佚名

    一一七四 河南巡抚毕沅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七部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河南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例汇奏事。案查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

  • 卷三十四·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三十四吴扎库氏洪尼雅喀     齐绶以上俱有传星萨那      玛宁硕翁科      苏克图理穆克登      萨哈连拉塔以上俱附载卦尔察地方锡克特理氏伊讷克    

  • 通制条格卷第十四·拜住

     仓库  关防至元二十八年,中书省奏准《至元新格》:诸出纳之法,须仓库官面视称量检数, 【目】 【自】 【[一]据《元典章》卷二十一(户部卷之七)《仓库至元新格》改。】 提举、监支纳以下,攒典、合干人以上,皆得互相觉察

  • 卷一百四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二刑部十七杂犯明律拆毁申明亭凡拆毁申明亭房屋及毁板榜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夫匠军士病给医药凡军士在镇守之处丁夫杂匠在工役之所而有疾病当该官司不为请给医药救疗者笞四十因而致死者杖八

  • 四年·佚名

    (辛未)四年大明隆慶五年三月3月1日○朔壬戌,以盧守愼爲大司憲。守愼旣免喪,上素聞其賢,虛己而待之,進授憲長。守愼又力辭,乞歸省病母,上曰:「卿不可一日不在左右,將母上京,以全忠孝可也。」仍令沿路,輿馬護送,守愼感恩流涕,以其母亦

  • 书义矜式卷一·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虞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勲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圣人之功无不至者圣人之徳无不至也夫圣人功徳莫盛于尧故史臣叙于书首意曰粤若稽古昔有放勲如尧者勲以功言放谓功无不至也钦明文思安安

  • 法外有情·孔子

    【原文】 孟氏①使阳肤②为士师③,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④,则哀矜而勿喜。” 【注释】 ①孟氏:即孟孙氏,鲁国专权的大夫之一。②阳肤:据说是曾子的学生。③士师:法官。④情:指犯罪的真情。 【译文

  • 卷之四十七·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四十七智朋友之智《後汉书》:锺皓以笃行称,与荀淑并为士大夫所归慕。李膺常叹曰:荀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同郡陈皇,年不及,皓引与为友。皓为郡功曹,会辟司徒府,临辞,太守问:谁可代卿者。对曰:明府必欲得人,西门亭长

  • 卷首—像赞传图·周梦颜

      像赞  昆山安士先生,所著数种书,尔旦读而受其益者,诚非浅鲜矣!昔世尊为半偈故,犹舍身供养。若先生之恩,尔旦则茫然不知何以报也。汪子石心,以绘像索题,惊喜瞻礼之余,敬为四言二十韵,不足道先生之万一,惟欲推广著书之意,重为

  •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法忏·佚名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法忏。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有张陵元时封号,本忏当出自元明时期。忏身心口三业十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