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二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三十

存旧附释音礼记注疏卷第三十九【补本】

君衣狐白至不衣狐白【玉藻】

考异古本注宜武猛下有也字

补遗宋板疏于裘色相近【一叶左六行】于作与 公裼降左【二叶右四行】左作立 以论语云【五行】以作引

君子狐青至之裘不裼

考异古本注青裘相宜下衣之裘下素衣麛裘下缁衣羔裘下锦衣为裼下无文饰下共有也字释文蜡士嫁反元文士作仕

不文饰也不裼

考异古本注文饰之事下有也字疏故袭裘聘【四叶右一行】补本聘作也

裘之裼也见美也

考异古本注见美为敬下有也字

补遗古本注以见美为敬美下有色饰二字

吊则袭不尽饰也

考异古本注丧非所以见美下有也字丧作裘

君在则裼尽饰也

考异古本注臣于君所下有也字

服之袭也充美也

考异古本注于君则袭下有也字

是故尸袭

考异古本注尸尊下有也字

执玉袭

考异补本疏及小则袭【四叶左九行】小作卜

笏天子以至六分而去一

考异古本经士竹本象可也作士以竹本象可也足利本同 入大庙説笏非礼也礼作古补本足利本同注广二寸半下有也字释文去起吕反下注去上则云去饰同正误云当作去见于十八叶左五行

补遗古本经既搢必盥搢下有笏字足利本同释文下注去上则云去饰同【五叶】云作去

而素带终辟

考异古本注宜承朱终辟下有也字释文幧七绡反元文绡作消疏但士带至者【七叶左七行】补本至作

  韠君朱至朱里终辟

考异古本注皆素韠下目韠制下无圜杀下以上为后下士则方下共有也字 颈中央肩两角颈下肩下共有在字足利本同 以系之下系于革带下共有也字绅韠结三齐下有者也二字 其士不命下有也字

疏以大带用纽约其物【十一叶右八行】补本纽作组

补遗古本注此冕爵弁服之韠此下有亦字释文颈古井反【九叶】古作吉疏正义曰上云韠【十一叶右八行】宋板韠作裨下皆同 地色故有外也【左二行】外作内

王后袆衣至皆从男子

考异古本注因以为名也因下有衣字 亦袆衣下有也字 结或为袗袗作衿足利本同 褖或作税下有也字 天子之后夫人及嫔正误及当作九释文阙音屈元文作屈音阙疏彼后所命【十三叶左六行】补本彼作被陈六服之下云素缚【十四叶左一行】缚作纱嘉靖作紴

补遗古本注天子之后夫人及嫔及作九足利本同疏命妇人助□【十四叶右一行】宋板人作入 其六朝皆以素纱【左一行】朝作服

凡侍于君至在外不俟车

考异古本注使者拥节下有也字 必有执授之者执下有随字补本足利本同疏此觧聴立也【十六叶右六行】补本立作上 急缓不出于三节【十六叶左一行】节作耳

士于大夫至答之拜则走

考异古本经答之拜则走无之字足利本同

士于君所言大夫

考异古本注存亦名下有也字

于大夫所至临文不讳

考异古本注先君之名下祭羣神下上不讳下下未知者下共有也字

古之君子至而綦组绶

考异古本注物也宜逸下有者字 路门外之乐节至应门谓之趋作路门外之乐节也门外谓之趋补本足利本同谨按正嘉二本也误作宅万厯崇祯本妄改宅门外三字作至应门当以古本为正也 楚荠之荠下登堂之乐节下锵声貌下共有也字 不使鸣焉焉作也 亦结左下齐服端下共有也字 凡谓天子以至士作凡谓天子以下至士也足利本下字同 緼赤黄下有色也二字 循而无穷下有也字释文齐依注作齐谨按下齐恐荠误 僻四亦反元文四作匹 瓀徐又作礝同礝作瑌疏天子佩白玉下至于是【十九叶左五行】补本于作士 故爵常为韠【二十一叶右四行】常作韦 凡佩玉必上系于冲下垂二道【六行】冲作衡二作三 云纯常作缁郑以经云组朱组者是色【二十一叶左三行】郑作者者作皆 以义为丝【六行】义作纯 綦苍文色【七行】文作艾説文云綦苍艾【八行】艾作文嘉靖同谨按作艾为是补遗释文齐依注作齐【十八叶】下齐作荠疏孚尹旁达【十九叶左四行】宋板尹作筠 无由入就身也【二十叶左二行】就作于郑不复见毛也【四行】见作易 是以之去朝【九行】以作臣出所处而君在也者【二十一叶右一行】也作焉 故读为纯缁【左五行】为纯作纯为 象环五色【八行】色作寸

童子之节也至从人而入

考异古本注将冠者采衣紒也采上有五字 余束约组之余纽也纽作组补本足利本同 无箴功下有也字 皆为幼小小作少足利本同 裘帛温温上有太字疏谓絇束带之余组【二十二叶左三行】补本絇作约 若身无勤劳之事【四行】无作充 并絇带之纽【六行】絇作约 欲遂服本服之缌耳【九行】欲作故 虽有服缌犹免【二十三叶右一行】有作不

补遗古本经聴事不麻事下有则字疏谓其事之切迫【二十二叶左四行】宋板谓作为

侍食于先生至妇人不彻

经主人自致其酱则客自彻之正误致当作置考异古本酱作爵注彻奠于序端序作席端下有也字不备礼下同疏饱犹食美【二十三叶左九行】补本食美作美食

补遗古本经主人自致其酱作主人置其爵

食桃李至走则拥之

考异古本注恭也作恭敬也足利本同 此补脱重下有者也二字释文先悉荐反元文荐作见

补遗释文刌寸本反【二十四叶】反下有切也二字

孔子食于季氏

补遗宋板疏至肩则 乃飱【二十五叶右二行】则下有饱字

君赐车马至小人不同日

考异古本注君有命乃服之下慎于尊卑下共有也字

凡献于君至君之答已也

考异古本注变动至尊下有也字

补遗宋板疏荤为姜之属也【二十六叶左一行】为作谓 造酱齐以致命【三行】造作操

大夫拜赐至则称父拜之

考异古本经士于大夫不承贺不下有敢字注少仪曰君将适他下有国字足利本同 承受也承下有犹字不聴大夫亲来贺己巳作也 不敢变动尊也也上有

者字 事统于尊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者字同疏尊卑近故受也【二十八叶右二行】补本卑作相

补遗宋板疏出赐士【二十七叶左一行】赐作则

礼不盛至乘路车不式

考异古本经礼不盛下有者字注不崇曲敬下有礼也二字

父命呼唯至气存焉尔

经手执业则受之正误受当作投考异古本注至敬下巵匜之属下共有也字

补遗古本经手执业则受之受作投足利本同

君入门至私事自闑东

考异古本注摈者亦然下有也字

君与尸行至蹜蹜如也

考异古本经圈豚行豚作遯蹜蹜如也上有足字注蹈半迹下迹闲容迹下欲或为数下着徐趋之事下共有也字 皆如与尸之行迹也正误当作皆如与尸行之节也 尊处亦尚徐也徐下有行字释文蹈呼报反谨按呼恐徒误 豚本又作豕同谨按豕恐遯误古本经豚作遯正嘉豕作豚亦似非 齐本又作齐同元文下齐作疏圈转也豚□也【三十一叶左三行】补本□作循补遗古本注皆如与尸之行迹也作皆如与尸行之节也足利本同释文蹈呼报反【三十叶】呼作徒 豚本又作豕【同上】豚作腞豕作豚

君子之容至燕居告温温

考异古本注遫犹蹙蹙也无一蹙字 敬慎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温温恭人下有也字释文齐遫又则皆反本又音速元文则作侧本又音速作下音速补遗足利本注告谓敎使也使下有人字疏寻常舒持【三十二叶左六行】宋板持作迟 齐为裳下缉【七行】为作谓

凡祭容貌顔色

考异古本注如覩其人其作彼

丧容累累至言容茧茧

考异古本经视容瞿瞿视作目释文颠字又作颠补本颠作巅 思自嗣反元文自作息

戎容暨暨至玉色

考异古本注讇为倾身以自下也为作谓足利本同自作有谨按惟崇祯本作自 其息若阳气之体物也体作休补本足利本同 色不变也足利本色作正释文自下户嫁反元文自作有

凡自称至摈者亦曰孤

考异古本注分陜者下有也字疏则曰臣某子某男某【三十五叶右七行】补本作则曰臣某子某某男某

上大夫曰至为賔也

考异古本注传遽以车马给死者也死作使补本足利本同 于齐之类下有也字疏出使他国在于摈馆【三十六叶右九行】补本摈作賔

补遗宋板疏为对已君也【三十六叶左六行】为作谓下为对已君也同 公事至賔也【三十七叶右五行】事作士下公家之事同 若已师告籴【同上】已作乞 使公事【八行】事作士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二

猜你喜欢
  ●毛詩多識卷十二·多隆阿
  卷一·陆九渊
  锋芒毕露就是祸·孔子
  理学类编卷八·张九韶
  卷一百二十二·山井鼎
  卷三十五·胡广
  第十一卦:《泰卦》·佚名
  卷二·吕祖谦
  三守·韩非
  比论孟庄两家论人生修养·钱穆
  仲子闕里誌·冯云鹓
  礼记要义卷第三十二·魏了翁
  墨子卷五·墨子
  三十九、云门话堕·慧开
  生命之研究·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续词品·杨夔生

    轻逸悠悠长林,蒙蒙晓晖。天风徐来,一叶独飞。望之弥远,识之自微。疑蝶入梦,如花堕衣。幽弦再终,白云愈稀。千里飘忽,鹤翅不肥。绵邈秋水楼台,澹不可画。时逢幽人,载歌其下。明星未稀,美此良夜。惝恍从之,梦与烟借。荷香沈浮,若出

  • 罪与罚(二)·徐志摩

    “你——你问我为什么对你脸红?这是天良,朋友,天良的火烧,好,交给你了,记下我的口供,满铺着谎的床上哪睡得着?“你先不用问她们那都是谁,回头你——(你有水不?我喝一口。单这一提,我的天良就直追,逼

  • 跋尾·朱祖谋

    彊村词剩二卷,归安朱先生语业删余稿也。先生既于光绪乙巳薙存丁酉以来所为词,刻彊村词三卷,前集别集各一卷,而三卷末有丁未年作。是此集虽开雕于乙巳,亦续有增益,以汔于宣统辛亥,足成四卷,而汰其前集别集不复附印,世几不获见先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杨仲良

      哲宗皇帝   绍述苏辙罢政附   绍圣元年二月丁未,资政殿学士、通奉大夫、守户部尚书李清臣特授正议大夫、守中书侍郎,端明殿学士、右正议大夫、守兵部尚书邓温伯特授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清臣首昌绍述,温伯和

  • 刑部左侍郎杭奕禄等奏折 二、曾静等供词及押解犯人进·雍正

      编者按:这是曾静遣徒张熙投书案在湖南审讯时的最后一份奏折。此案涉及人员均已在各省被捕,雍正下旨全部押送北京。所以,本案即进入京审的第二阶段。此后的奏折,则转向追查制造谣言的犯人为主了。  【原文】  臣杭

  • 第九十二回 识番情指日解围 违妇言上书惹祸·蔡东藩

      却说黄河为害,非自汉始,历代以来,常忧溃决,至汉朝开国后,也溃决了好几次。文帝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武帝时河徙顿丘,又决濮阳,元封二年,曾发卒数万人,塞瓠子河,筑宣房宫,后来馆陶县又报河决,分为屯氏河,东北入海,不再堵塞。至元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五十四·徐乾学

    元纪二【起黓敦牂七月尽阏逄涒滩十二月凡二年有竒】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十九年秋七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立行枢宻院于掦州鄂州 高丽国王请自造船一百五十艘助征日本 戊辰令防古军守江南者更番还家 壬申立马湖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五·佚名

    嘉靖三十三年十月戊辰朔时享 太庙命英国公张溶代○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颁赐群臣○己巳 孝洁皇后忌辰 内殿行祭礼遣清平伯吴家彦祭 陵寝○命镇边城右参将王臣充副总兵镇守居庸昌平以原任大同总兵张坚充右参将代之○诏发

  • 第二牌式、仪注式光绪五年闰三月五日一一一○二-一·佚名

    新竹知县刘莅任,阅城牌示及仪注钦加同知衔、署理新竹县正堂刘为示知事。本县定于本月初六日阅城,合行示知遵照,毋违。特示。一、牌式照得是日阅城,先发头、二、三炮,书差齐集伺候,请大老爷穿补服升舆,开

  • 卷四十二之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二之三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文公二年春王二月丁丑作僖公主【案此后世祔庙除几筵之所以不一其説也左氏则以三年为防谷梁则以练为防而仪礼士虞礼记云卒哭明日以其班祔郑康成注祔已主反于寝郑

  • 王睿传·魏收

    王睿,字洛城,自称是太原晋陽人。六世祖王横,系张轨的参军。东晋动乱之时,其子孙就居住在武威的姑臧。父亲王桥,字法生,懂得天文卜筮。凉州平定后,移居京城,家中贫穷,靠天文历法之术维持生活。历任官职,终为侍御中散。天安初年(4

  • 虞世基传·李延寿

    虞世基字懋世,会稽余姚人。父亲虞荔,《南史》中有传。  虞世基自幼恬淡安静,喜怒都不在脸上表现出来。学识广博,才能超人,兼长草书、隶书。陈朝中书令孔奂见到虞世基,赞叹说:“南方杰出优秀人才中崇贵的人,就属于这个人了。

  • 教子·石成金

    世上接续宗祀,保守家业,扬名显亲,光前耀后,全靠在子孙身上。子孙贤,则家道昌盛;子孙不贤,则家道消败。这子孙关系甚是重大。无论贫富贵贱,为父祖的俱该把子孙加意爱惜。但是为父祖者不知爱惜之道,所以把子孙都耽误坏了。何谓爱

  • 目录·陈天祥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四书辨疑目録     四书类卷一大学在亲民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顾諟天之明命汤之盘铭作新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

  • 卷首上·王鸿绪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首上凡例一历代史志所载诗经传受源流及先儒讲论六义之体读诗之法与评议诸家经解是非得失者采为纲领一朱子表章圣经惟诗集传与周易本义为成书尤生平精意所属今标以为宗而自汉迄明诸儒先

  • 卷十七·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十七新安首源姚际恒着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雝。[评]全在意象之间,绝不着。我。客。戾。止。亦。有。斯。容。本韵。○比而赋也。在、彼、无、恶,在、此、无、斁、中庸作「射」,音。庶、几、夙

  • 卷第二十三(第四诵之三)·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十三(第四诵之三)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七法中自恣法第三佛在舍卫国。诸比丘夏安居时。先作如是制限。长老。我等不共语言不相问讯。是诸比丘作是制已。一处夏安居。先作如是法。若有初乞食还敷独坐床

  • 陆氏南唐书·陆游

    十八卷,音释一卷,宋陆游撰。陆游(1125-1210)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绍兴二十四(1154),应试礼部,因论恢复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陆游出任枢密院编修官并赐进士出身。乾道间入蜀为夔州通判,先后为王炎及范成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