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四

 

  卷144_1 【送陆擢】常建

  圣代多才俊,陆生何考槃。南山高松树,不合空摧残。

  九月湖上别,北风秋雨寒。殷勤叹孤凤,早食金琅玕。

  卷144_2 【送李十一尉临溪】常建

  泠泠花下琴,君唱渡江吟。天际一帆影,预悬离别心。

  以言神仙尉,因致瑶华音。回轸抚商调,越溪澄碧林。

  卷144_3 【江上琴兴】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卷144_4 【湖中晚霁】常建

  湖广舟自轻,江天欲澄霁。是时清楚望,气色犹霾曀。

  踟蹰金霞白,波上日初丽。烟虹落镜中,树木生天际。

  杳杳涯欲辨,蒙蒙云复闭。言乘星汉明,又睹寰瀛势。

  微兴从此惬,悠然不知岁。试歌沧浪清,遂觉乾坤细。

  岂念客衣薄,将期永投袂。迟回渔父间,一雁声嘹唳。

  卷144_5 【宿王昌龄隐居】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卷144_6 【送楚十少府】常建

  微风吹霜气,寒影明前除。落日未能别,萧萧林木虚。

  愁烟闭千里,仙尉其何如。因送别鹤操,赠之双鲤鱼。

  鲤鱼在金盘,别鹤哀有馀。心事则如此,请君开素书。

  卷144_7 【张山人弹琴】常建

  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岂惟丘中赏,兼得清烦襟。

  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

  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

  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其将炼金鼎,永矣投吾簪。

  卷144_8 【白湖寺后溪宿云门】常建

  落日山水清,乱流鸣淙淙。旧蒲雨抽节,新花水对窗。

  溪中日已没,归鸟多为双。杉松引直路,出谷临前湖。

  洲渚晚色静,又观花与蒲。入溪复登岭,草浅寒流速。

  圆月明高峰,春山因独宿。松阴澄初夜,曙色分远目。

  日出城南隅,青青媚川陆。乱花覆东郭,碧气销长林。

  四郊一清影,千里归寸心。前瞻王程促,却恋云门深。

  毕景有馀兴,到家弹玉琴。

  卷144_9 【闲斋卧病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二首】常建

  旬时结阴霖,帘外初白日。斋沐清病容,心魂畏虚室。

  闲梅照前户,明镜悲旧质。同袍四五人,何不来问疾。

  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门外绿,小隐湖中花。

  时物堪独往,春帆宜别家。辞君向沧海,烂熳从天涯。

  卷144_10 【塞上曲】常建

  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百战苦不归,刀头怨明月。

  塞云随阵落,寒日傍城没。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

  卷144_11 【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宫人】常建

  溪口水石浅,泠泠明药丛。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

  垂岭枝袅袅,翳泉花濛濛。夤缘斋人目,路尽心弥通。

  盘石横阳崖,前流殊未穷。回潭清云影,瀰漫长天空。

  水边一神女,千岁为玉童。羽毛经汉代,珠翠逃秦宫。

  目觌神已寓,鹤飞言未终。祈君青云秘,愿谒黄仙翁。

  尝以耕玉田,龙鸣西顶中。金梯与天接,几日来相逢。

  卷144_12 【梦太白西峰】常建

  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遗我太白峰,寥寥辞垢氛。

  结宇在星汉,宴林闭氤氲。檐楹覆馀翠,巾舄生片云。

  时往溪水间,孤亭昼仍曛。松峰引天影,石濑清霞文。

  恬目缓舟趣,霁心投鸟群。春风又摇棹,潭岛花纷纷。

  卷144_13 【鄂渚招王昌龄张偾】常建

  刈芦旷野中,沙土飞黄云。天晦无精光,茫茫悲远君。

  楚山隔湘水,湖畔落日曛。春雁又北飞,音书固难闻。

  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午日逐蛟龙,宜为吊冤文。

  翻覆古共然,名宦安足云。贫士任枯槁,捕鱼清江濆。

  有时荷锄犁,旷野自耕耘。不然春山隐,溪涧花氤氲。

  山鹿自有场,贤达亦顾群。二贤归去来,世上徒纷纷。

  卷144_14 【春词二首(乐府诗题作陌上桑)】常建

  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日高红妆卧,倚对春光迟。

  宁知傍淇水,騕褭黄金羁。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蚕饥,盈盈娇路傍。

  卷144_15 【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常建

  夜寒宿芦苇,晓色明西林。初日在川上,便澄游子心。

  秦天无纤翳,郊野浮春阴。波静随钓鱼,舟小绿水深。

  出浦见千里,旷然谐远寻。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

  卷144_16 【古意】常建

  牧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萧条愁杀人,蝉鸣白杨树。

  回头望京邑,合沓生尘雾。富贵安可常,归来保贞素。

  卷144_17 【宿五度溪仙人得道处】常建

  五度溪上花,生根依两崖。二月寻片云,愿宿秦人家。

  上见悬崖崩,下见白水湍。仙人弹棋处,石上青萝盘。

  无处求玉童,翳翳唯林峦。前溪遇新月,聊取玉琴弹。

  卷144_18 【西山】常建

  一身为轻舟,落日西山际。常随去帆影,远接长天势。

  物象归馀清,林峦分夕丽。亭亭碧流暗,日入孤霞继。

  渚日远阴映,湖云尚明霁。林昏楚色来,岸远荆门闭。

  至夜转清迥,萧萧北风厉。沙边雁鹭泊,宿处蒹葭蔽。

  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泠然夜遂深,白露沾人袂。

  卷144_19 【春词】常建

  阶下草犹短,墙头梨花白。织女高楼上,停梭顾行客。

  问君在何所,青鸟舒锦翮。

  卷144_20 【赠三侍御】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干。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

  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

  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

  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翮望绝霄,见欲凌云端。

  层台何其高,山石流洪湍。固知非天池,鸣跃同所欢。

  谁念独枯槁,四十长江干。责躬贵知己,效拙从一官。

  折翮悲高风,苦饥候朝餐。湖月映大海,天空何漫漫。

  托身未知所,谋道庶不刊。吟彼乔木诗,一夕常三叹。

  卷144_21 【第三峰】常建

  西山第三顶,茅宇依双松。杳杳欲至天,云梯升几重。

  莹魄澄玉虚,以求鸾鹤踪。逶迤非天人,执节乘赤龙。

  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孤辉上烟雾,馀影明心胸。

  愿与黄麒麟,欲飞而莫从。因寂清万象,轻云自中峰。

  山暝学栖鸟,月来随暗蛩。寻空静馀响,袅袅云溪钟。

  卷144_22 【古兴】常建

  汉上逢老翁,江口为僵尸。白发沾黄泥,遗骸集乌鸱。

  机巧自此忘,精魄今何之。风吹钓竿折,鱼跃安能施。

  白水明汀洲,菰蒲冒深陂。唯留扁舟影,系在长江湄。

  突兀枯松枝,悠扬女萝丝。托身难凭依,生死焉相知。

  遍观今时人,举世皆尔为。将军死重围,汉卒犹争驰。

  百马同一衔,万轮同一规。名与身孰亲,君子宜固思。

  卷144_23 【高楼夜弹筝】常建

  高楼百馀尺,直上江水平。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

  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

  卷144_24 【客有自燕而归哀其老而赠之】常建

  羸马朝自燕,一身为二连。忆亲拜孤冢,移葬双陵前。

  幽愿从此毕,剑心因获全。孟冬寒气盛,抚辔告言旋。

  碣石海北门,馀寇惟朝鲜。离离一寒骑,袅袅驰白天。

  生别皆自取,况为士卒先。寸心渔阳兴,落日旌竿悬。

  卷144_25 【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常建

  夕映翠山深,馀晖在龙窟。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西浮入天色,南望对云阙。因忆莓苔峰,初阳濯玄发。

  泉萝两幽映,松鹤间清越。碧海莹子神,玉膏泽人骨。

  忽然为枯木,微兴遂如兀。应寂中有天,明心外无物。

  环回从所泛,夜静犹不歇。澹然意无限,身与波上月。

  卷144_26 【张天师草堂】常建

  灵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花药绕方丈,瀑泉飞至门。

  四气闭炎热,两崖改明昏。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无喧。万壑应鸣磬,诸峰接一魂。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时节开玉书,窅映飞天言。

  心化便无影,目精焉累烦。忽而与霄汉,寥落空南轩。

  卷144_27 【古意三首】常建

  二妃方访舜,万里南方悬。远道隔江汉,孤舟无岁年。

  不知苍梧处,气尽呼青天。愁泪变楚竹,蛾眉丧湘川。

  后人立为庙,累世称其贤。过客设祠祭,狐狸来坐边。

  怀古未忍还,猿吟彻空山。

  明月照高阁,彩女褰罗幕。歌舞临碧云,箫声沸珠箔。

  青鸾临南海,天上双白鹤。万里齐翼飞,意求君门乐。

  玉霄九重闭,金锁夜不开。两翅自无力,愁鸣云外来。

  态深入空贵,世屈无良媒。俯仰顾中禁,东飞白玉台。

  楚王竟何去,独自留巫山。偏使世人见,迢迢江汉间。

  驻舟春溪里,皆愿拜灵颜。寤寐见神女,金沙鸣珮环。

  闲艳绝世姿,令人气力微。含笑竟不语,化作朝云飞。

  卷144_28 【渔浦】常建

  春至百草绿,陂泽闻鶬鹒。别家投钓翁,今世沧浪情。

  沤纻为缊袍,折麻为长缨。荣誉失本真,怪人浮此生。

  碧水月自阔,安流净而平。扁舟与天际,独往谁能名。

  卷144_29 【空灵山应田叟】常建

  湖南无村落,山舍多黄茆。淳朴如太古,其人居鸟巢。

  牧童唱巴歌,野老亦献嘲。泊舟问溪口,言语皆哑咬。

  土俗不尚农,岂暇论肥硗。莫徭射禽兽,浮客烹鱼鲛。

  余亦罘罝人,获麋今尚苞。敬君中国来,愿以充其庖。

  日入闻虎斗,空山满咆哮。怀人虽共安,异域终难交。

  白水可洗心,采薇可为肴。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

  卷144_30 【太公哀晚遇】常建

  日出渭流白,文王畋猎时。钓翁在芦苇,川泽无熊罴。

  诏书起遗贤,匹马令致辞。因称江海人,臣老筋力衰。

  迟迟诣天车,快快悟灵龟。兵马更不猎,君臣皆共怡。

  同车至咸阳,心影无磷缁。四牡玉墀下,一言为帝师。

  王侯拥朱门,轩盖曜长逵。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

  落日悬桑榆,光景有顿亏。倏忽天地人,虽贵将何为。

  卷144_31 【昭君墓】常建

  汉宫岂不死,异域伤独没。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

  回车夜出塞,立马皆不发。共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

  卷144_32 【吊王将军墓】常建

  嫖姚北伐时,深入强千里。战馀落日黄,军败鼓声死。

  尝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

  卷144_33 【古意】常建

  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辘轳青丝索。仙人骑凤披彩霞,

  挽上银瓶照天阁。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

  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

  卷144_34 【古兴】常建

  辘轳井上双梧桐,飞鸟衔花日将没。深闺女儿莫愁年,

  玉指泠泠怨金碧。石榴裙裾蛱蝶飞,见人不语颦蛾眉。

  青丝素丝红绿丝,织成锦衾当为谁。

  卷144_35 【张公子行(一作古意)】常建

  日出乘钓舟,袅袅持钓竿。涉淇傍荷花,骢马闲金鞍。

  侠客白云中,腰间悬辘轳。出门事嫖姚,为君西击胡。

  胡兵汉骑相驰逐,转战孤军西海北。百尺旌竿沉黑云,

  边笳落日不堪闻。

  卷144_36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卷144_37 【送李大都护】常建

  单于虽不战,都护事边深。君执幕中秘,能为高士心。

  海头近初月,碛里多愁阴。西望郭犹子,将分泪满襟。

  卷144_38 【潭州留别】常建

  贤达不相识,偶然交已深。宿帆谒郡佐,怅别依禅林。

  湘水流入海,楚云千里心。望君杉松夜,山月清猿吟。

  卷144_39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常建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急,清吹袅灯频。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卷144_40 【泊舟盱眙】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卷144_41 【江行】常建

  平湖四无际,此夜泛孤舟。明月异方意,吴歌令客愁。

  乡园碧云外,兄弟渌江头。万里无归信,伤心看斗牛。

  卷144_42 【燕居】常建

  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

  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啸傲转无欲,不知成陆沉。

  卷144_43 【送宇文六】常建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卷144_44 【落第长安】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卷144_45 【塞下】常建

  铁马胡裘出汉营,分麾百道救龙城。

  左贤未遁旌竿折,过在将军不在兵。

  卷144_46 【题法院】常建

  胜景门闲对远山,竹深松老半含烟。

  皓月殿中三度磬,水晶宫里一僧禅。

  卷144_47 【岭猿】常建

  杳杳袅袅清且切,鹧鸪飞处又斜阳。

  相思岭上相思泪,不到三声合断肠。

  卷144_48 【三日寻李九庄】常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卷144_49 【塞下曲四首】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龙斗雌雄势已分,山崩鬼哭恨将军。

  黄河直北千馀里,冤气苍茫成黑云。

  因嫁单于怨在边,蛾眉万古葬胡天。

  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

  卷144_50 【戏题湖上】常建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卷144_51 【吴故宫】常建

  越女歌长君且听,芙蓉香满水边城。

  岂知一日终非主,犹自如今有怨声。

  

猜你喜欢
  纳兰词卷四·纳兰性德
  卷一百五十八·彭定求
  卷一百零三·彭定求
  孙道绚·唐圭璋
  青幕子妇·唐圭璋
  第十卷·佚名
  卷之三庙祀--上·梁章钜
  第四十一回 赠灵药幸保金躯 劫行囊误入宝殿·萧晶玉
  杜鹃·徐志摩
  卷三十一·王奕清
  “我要你”·徐志摩
  诚斋集补钞·吴之振
  苇碧轩诗钞·吴之振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张说
  心泉学诗稿巻一·蒲寿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埴·唐圭璋

      诗渊第二十三册引“宋张埴情性集”书生村诗卷一首,中有“我看后村诗,未许后生到”之句。其年代较刘克庄为晚。埴字养直,号卢滨,吉水人。早游湖湘间,有诗名。有以奇士目之者。见光绪吉水县志卷三十七张埴传。   失调

  • 李义山·唐圭璋

      义山字伯高,号后林,丰城人,一云嘉鱼人。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大宗正丞兼金部郎中、知吉州。湖南提举摄帅漕,江东提刑、守池州,刻罢。经赦,主管玉局观。   祝英台近   寿张路钤四月初一   夏初临,春正满,花事在红药

  • 卷二十四·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二十四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进三大礼赋表【朱注唐祀南郊即祠太清宫太庙谓之三大礼 旧书文苑本传天寳末献三大礼赋 新唐书本传天寳十三载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 鲁訔曰公奏三大礼赋

  • 卷二百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杜俨杜俨新安丞诗一首客中作书剑催人不暂闲洛阳羁旅复秦关容顔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赵良器赵良器兵部员外诗二首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圣祖发神谋灵符叶帝求一人光锡命万国荷时休雷解圜

  • 友林乙稿·史弥宁

    宋 史弥宁 撰青山青山见我喜可掬我喜青山重盍簮石鼎车声煎玉乳竹鑪云缕试花沈三杯暖热渊明酒一曲凄清叔夜琴莫恠相看能冷淡交游如此却情深觅句山院清吟雪作堆锦囊开口等诗来尚嫌句里欠平淡忍冷巡檐看老梅客舍瓦池片

  • 列传第十三 王诞 王华 王惠 王彧·李延寿

    卢循据广州,以诞爲其平南府长史,甚宾礼之。诞久客思归,乃说循曰:“下官与刘镇军情味不浅,若得北归,必蒙任寄。”时广州刺史吴隐之亦爲循所拘留,诞又曰:“将军今留吴公,公私非计。孙伯符岂不欲留华子鱼,但以一境不容二君耳。”于

  • ●明朝小史卷十七 崇祯纪·吕毖

    ○信夫子 帝初封为信王,入继大统,奸邪为之一清。四海之内,咸称之曰信天子,言真可为天子也。 ○能作时艺 帝平日笃于读书,诗文靡不善。及在位时,尝作四书时艺示群臣,因而颁行天下,士子咸诵习焉。 ○梅篮 帝在位时,宫中有女,名阿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八·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今献备遗卷二十四·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王恕王恕字宗贯陜西三原人也正统戊辰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授大理左评事升寺副上言刑罚不中者六事命着为令出知扬州府岁饥发廪不俟报迁江西右布政使剿平流贼呉广华寻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南阳荆襄流民南阳豪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九·佚名

    光绪六年(庚辰) 大官过境 广储军火 纪论辨琉球事 台湾近事 台湾邮报 闽浙督何(璟)奏为遵旨覆陈折(六月初二日京报) 琉球琐记 闽水师彭(楚汉)奏出洋督缉日期并督操轮船缘由(六月十三日京报) 淡水地震 六月分教职单(六月二十六日京

  • 野史无文卷十九(阙)·郑达

    本朝灾祥(阙)

  • 云杜故事·易本烺

    清 京山易本烺撰仪征阮文达公揅经室集有所藏秦汉六朝唐廿八名印记其公子常生释注之第十四印曰王匡起兵绿林攻莽者注引汉书王莽传事予辑京山金石志首载西汉三王城故碑可谓古矣然城碑久亡仅存目录而王匡名印历数千年犹

  • 通政司·佚名

    本司官职专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实封建言陈情伸诉及军情声息灾异等事  出纳帝命凡有帝命□□详审覆奏允当然后施行  通达下情凡有四方陈情建言伸诉冤枉民间疾苦善恶等事知必随即奏闻及告

  • 卷第五·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五〈起和銅三年正月、盡五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日本根子天津御代豊國成姫天皇〈元明天皇第■三〉三年春正月壬子朔。天皇御大極殿受朝。隼人蝦

  • 杂记上·戴圣

    诸侯行而死于馆,则其复如于其国。如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其輤有裧,缁布裳帷素锦以为屋而行。至于庙门,不毁墙遂入适所殡,唯輤为说于庙门外。大夫、士死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如于馆死,则其复如于家。大

  • 卷二百九十二·佚名

    △初分著不著相品第三十六之六憍尸迦。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执是八解脱是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不执由八解脱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不执属八解脱属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不执依八解脱依八胜处

  •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四·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宝积经从五十六尽九十一凡三十六卷经  大宝积经第五十六卷(胎藏会第十四两卷此下卷)  劫比罗(梵语城名也旧曰迦维或云迦毗罗或云迦毗罗卫皆讹略不正也具足应言劫比罗缚窣睹即

  • 大乘庄严经论 第一卷·无著

    大乘庄严经论 第一卷太子右庶子安平男臣李百药奉 敕序臣闻。天帝受无上之法。景福会昌。轮王致正真之道。神祇合德。是则圣人执契。玄化潜通。至诚所感。冥功斯应。皇情西顾。法海东流。如开洪范之图。似得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