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庚

  庚字子西,眉州丹棱人。生于熙宁四年(1071)。年十四,能诗文。绍圣间,登进士,官博士。张商英荐其才,除提举京畿常增。商英罢,亦贬惠州。宣和三年(1121)卒,年五十一。有眉山集。

  诉衷情

  旅愁

  平生不会敛眉头。诸事等闲休。元来却到愁处,须著与他愁。

  残照外,大江流。去悠悠。风悲兰杜,烟淡沧浪,何处扁舟。

猜你喜欢
  无名氏·唐圭璋
  俞国宝·唐圭璋
  马瑊·唐圭璋
  卷下·张戒
  第十六出 途分·李渔
  ◆清辉主人沈右(清辉楼稿)·顾嗣立
  荆溪林下偶谈卷三·吴子良
  明纪弹词注卷之上·杨慎
  东坡诗钞·吴之振
  卷四百五十六·陈廷敬
  卷五百五十四·佚名
  后集卷八·蔡正孙
  朱淑真词作鉴赏·佚名
  芸隠横舟稿原序·施枢
  野古集附録·龚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一十一·彭定求

        卷511_1 【洛阳感寓】张祜   扰扰都城晓四开,不关名利也尘埃。千门甲第身遥入,   万里铭旌死后来。洛水暮烟横莽苍,邙山秋日露崔嵬。   须知此事堪为镜,莫遣黄金漫作堆。   卷511_2 【从军行】张祜  

  • 卷三百九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九十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二十四 谢孟安 拙吟一首奉寄叔固贤表 忆昨与君别春风三月时感君不我弃祖饯当路歧斗酒不成欢挥手重致词别来今几月两地遥相思人生贵知己爱我其有谁惟君

  • 卷三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二刘迥刘迥字阳卿知几子以刚直称大历初吉州刺史终谏议大夫给事中集五卷今存诗四首烂柯山四首【按此诗见信安志烂柯山石刻并见者李幼卿李深谢勮羊滔薛戎五人或一时同咏或先後继唱皆列於

  •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七诸家姓名爵里朱治【字子暇嘉兴人天启辛酉举人选授肇庆通判】杨文骢【字龙友贵阳人天启辛酉举人崇祯中知永嘉县厯官都御史有洵美堂集】郑龙采【字圣昭归安人天启辛酉举人官川知县有

  • 列传第三十一 严棱 毛修之 唐和 刘休宾 房法寿·魏收

    严棱,冯翊临晋人。遇乱避地河南,刘裕以为广威将军、陈留太守,戍仓垣。泰常中,山阳公奚斤南讨,军至颍川,棱率文武五百人诣斤降,驿送棱朝太宗于冀州。嘉其诚款,拜平远将军,赐爵郃阳侯,假荆州刺史。随驾南讨,还为上客。及世祖践阼,以

  • 卷四百十 列传一百九十七·赵尔巽

      彭玉麟 杨岳斌王明山 孙昌凯 杨明海 谢濬畲   彭玉麟,字雪琴,湖南衡阳人。父鸣九,官安徽合肥梁园巡检。玉麟年十六,父卒,族人夺其田产,避居郡城,为协标书识以养母。知府高人鉴见其文,奇之,招入署读书,为附生。新宁匪乱,从

  • 卷之二十八上·佚名

    吴元年十二月癸卯朔日有食之上御白虎殿谕群臣曰自古忠贤之士大概有三辅国安邦孜孜图治从容委曲劝君为善君虽未听言必再三人君感悟而听用之则朝廷尊安庶务咸理至于进用贤能使野无遗逸黜退邪佞处置当法而人不敢怨此上等

  •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谈狐三·李定夷

    北京西园王某,江南籍。以典业兴家,赀财颇富。去年六月,祖父剑三暴疾卒。越四日,其父庚生亦无故身亡。不久,其母韦氏又与外祖母同日去世。维时上惟祖母刘氏,中惟幼姑运贞,下惟王某。刘氏见家运如此衰败,愤不欲生,将家堂神主抛弃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七·佚名

    通论诸公即位正不正【东坡】鲁之失国【颍滨】鲁用郊【东坡】鲁犹三望【东坡】雩闵雨【东坡 刘蕡】大夫无遂事【东坡】诸公即位正不正东坡曰始终受授之际春秋之所甚谨也无事而书首时事在二月而书二月在三月而书三月者

  • 卷十六·王溥

    后唐长兴二年八月敕:“御史台每月支钱三百千,充曹司人力纸笔粮课。其大理元支二百千,刑部一同,未曾支给,宜于两班罚钱及三京诸道赃罚钱内,每月支钱一百千,赐大理寺、刑部两司。其刑部官吏不多,兼使纸笔校少,宜于所赐钱内,三分支

  • 卷三·陈确

    性解上孔子曰,性相近;孟子又道性善,论自此大定,学者可不复语性矣。荀、韩之说,未尽蠲告子之惑;至於诸儒,惝恍弥甚。故某尝云:孔子之旨,得孟子而益明;孔、孟之心,迄诸儒而转晦。皆由未解孟子性善之说、与易继善成性之说故也。子言

  • 春秋集传详説卷六·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庄公中【是嵗荘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此敌讐也讐伐我而败之我之所得为也左氏诈战之例本不可用而况以此施之敌讐之师乎胡氏曰齐师伐鲁经不书伐责鲁也诈战为败败之者为主故书鲁

  • 异出菩萨本起经·佚名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释迦文佛。前世宿命为人时。在夫娄多摩国。世世为善。无数世乃得为佛。佛为菩萨时。名摩纳。居山中。衣鹿皮衣。时入城。城名钵摩诃。王名耆耶。菩萨见城中匆匆。因问道中行者言。今日城中。何以匆匆

  • 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上·灌顶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夫正道幽寂无始无终。妙理虚玄非新非故。无始而言其始者。谓之无明生死。无终而语其终者。即是种智涅槃。无明生死本自有之名之为故。种智涅槃修因方克目之为新。此经乃于非始之始。分别佛性三因之殊

  • 薛文清公从政录·薛瑄

    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惟亲历者知其味。余忝清要,日夜思念,于职事万无一尽,况敢恣肆于礼法之外乎?

  • 洞玄灵宝定观经注·泠虚子

    洞玄灵宝定观经注。原不题撰者,经文约出於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又据徒跋,注文当系唐代道士泠虚子撰。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参校本:《云笈七签》卷十七。经文与《太上洞玄灵宝观妙经》大同小异,可能为不同

  • 受岁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受岁,指夏安居后,比丘增一戒腊。本经内容即叙述目连尊者为诸比丘说夏安居结束后,所行‘自恣’戒仪之意义。比丘若谦抑自省,坦陈自己所犯之过错,请大众予以纠正,大众即欢喜举出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