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七

△初分赞大乘品第十六之二

复次善现,若真如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真如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不思议界虚空界断界离界灭界无性界无相界无作界无为界安隐界寂静界法定法住本无实际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法界乃至实际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内空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内空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布施波罗蜜多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布施波罗蜜多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四静虑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四静虑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四无量四无色定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四无量四无色定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四念住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四念住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空解脱门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空解脱门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无相无愿解脱门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无相无愿解脱门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五眼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五眼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六神通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六神通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佛十力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佛十力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四无所畏乃至一切相智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菩萨十地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菩萨十地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净观地。种性地,第八地法。预流法。一来法。不还法。阿罗汉法。独觉法。菩萨摩诃萨法。三藐三佛陀法。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净观地。种性地,第八地法乃至三藐三佛陀法。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净观地补特伽罗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净观地补特伽罗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种性地补特伽罗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菩萨摩诃萨三藐三佛陀。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种性地补特伽罗乃至三藐三佛陀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得坐妙菩提座中间所起诸心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得坐妙菩提座中间所起诸心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菩萨摩诃萨金刚喻智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菩萨摩诃萨金刚喻智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菩萨摩诃萨金刚喻智所断烦恼习气相续。实有性者,则此能断金刚喻智。不能达彼都无自性断已证得一切智智。以金刚喻智所断烦恼习气相续。非实有性故。此能断金刚喻智能了达彼都无自性断已证得一切智智。善现,若诸如来应正等觉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所庄严身。实有性者,则诸如来应正等觉威光妙德。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诸如来应正等觉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所庄严身非实有性故。诸如来应正等觉威光妙德。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演光明实有性者,则诸如来应正等觉所演光明。不能普照十方各过克伽沙等诸佛世界。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演光明非实有性故。诸如来应正等觉所演光明。悉能普照十方各过克伽沙等诸佛世界。善现,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具六十美妙支音实有性者,则诸如来应正等觉所具六十美妙支音。不能遍告十方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克伽沙等诸佛世界。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具六十美妙支音非实有性故。诸如来应正等觉所具六十美妙支音。皆能遍告十方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克伽沙等诸佛世界。善现。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转法轮实有性者,则诸如来应正等觉所转法轮非极清净。亦非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天魔梵等所不能转。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转法轮非实有性故。诸如来应正等觉所转法轮最极清净。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天魔梵等所不能转。善现,若诸如来应正等觉转妙法轮所被有情实有性者,则诸如来应正等觉所转法轮。不能令彼诸有情类於无馀依妙涅槃界已般今般当般涅槃。以诸如来应正等觉转妙法轮所被有情非实有性故。诸如来应正等觉所转法轮。悉能令彼诸有情类於无馀依妙涅槃界已般今般当般涅槃。善现,由如是等无量因缘故。说大乘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最尊最妙。复次善现,汝言如是大乘与虚空等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所以者何。善现,譬如虚空非有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方分可得。大乘亦尔。非有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方分可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有长短方圆高下邪正形色可得。大乘亦尔。非有长短方圆高下邪正形色可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有青黄赤白黑紫缥等显色可得。大乘亦尔。非有青黄赤白黑紫缥等显色可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大乘亦尔。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增非减非进非退。大乘亦尔。非增非减非进非退。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杂染非清净。大乘亦尔。非杂染非清净。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生非灭非住非异。大乘亦尔。非生非灭非住非异。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善非非善非有记非无记。大乘亦尔。非善非非善非有记非无记。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见非闻非觉非知。大乘亦尔。非见非闻非觉非知。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所知非所达。大乘亦尔。非所知非所达。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遍知非永断非作证非修习。大乘亦尔。非遍知非永断非作证非修习。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异熟非有异熟法。大乘亦尔。非异熟非有异熟法。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有贪法非离贪法。大乘亦尔。非有贪法非离贪法。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有瞋法非离瞋法。大乘亦尔。非有瞋法非离瞋法。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有痴法非离痴法大乘亦尔。非有痴法非离痴法。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堕欲界非堕色界非堕无色界。大乘亦尔。非堕欲界非堕色界非堕无色界。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有初地发心可得乃至非有第十地发心可得。大乘亦尔。非有初地发心可得乃至非有第十地发心可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有净观地种性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可得。大乘亦尔。非有净观地乃至如来地可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有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独觉向独觉果菩萨如来可得。大乘亦尔。非有预流向预流果乃至菩萨如来可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有声闻地独觉地正等觉地可得。大乘亦尔。非有声闻地独觉地正等觉地可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有色非无色。非有见非无见非有对非无对非相应非不相应。大乘亦尔。非有色非无色。非有见非无见非有对非无对。非相应非不相应。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大乘亦尔。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大乘亦尔。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大乘亦尔。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明非暗。大乘亦尔。非明非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蕴处界非离蕴处界。大乘亦尔。非蕴处界。非离蕴处界。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可得非不可得。大乘亦尔。非可得非不可得。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又如虚空非可说非不可说。大乘亦尔。非可说非不可说。故说大乘与虚空等。善现,由如是等无量因缘。故说大乘与虚空等。

复次善现,汝言:譬如虚空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大乘亦尔。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所以者何。善现,有情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有情。若虚空。若大乘。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复次善现,有情无数无量无边故。当知虚空亦无数无量无边。虚空无数无量无边故。当知大乘亦无数无量无边。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有情无数无量无边。若虚空无数无量无边。若大乘无数无量无边。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复次善现,有情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有情。若虚空。若大乘。若无数。若无量。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无所有故。当知有情亦无所有。有情无所有故。当知命者亦无所有。命者无所有故。当知生者亦无所有。生者无所有故。当知养者亦无所有。养者无所有故。当知士夫亦无所有。士夫无所有故。当知补特伽罗亦无所有。补特伽罗无所有故。当知意生亦无所有。意生无所有故。当知儒童亦无所有。儒童无所有故。当知作者亦无所有。作者无所有故。当知使作者亦无所有。使作者无所有故。当知起者亦无所有。起者无所有故。当知使起者亦无所有。使起者无所有故。当知受者亦无所有。受者无所有故。当知使受者亦无所有。使受者无所有故。当知知者亦无所有。知者无所有故。当知见者亦无所有。见者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虚空。若大乘。若无数。若无量。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真如亦无所有。真如无所有故。当知法界亦无所有。法界无所有故。当知法性亦无所有。法性无所有故。当知不虚妄性亦无所有。不虚妄性无所有故。当知不变异性亦无所有。不变异性无所有故。当知平等性亦无所有。平等性无所有故。当知离生性亦无所有。离生性无所有故。当知不思议界亦无所有。不思议界无所有故。当知虚空界亦无所有。虚空界无所有故。当知断界亦无所有。断界无所有故。当知离界亦无所有。离界无所有故当知灭界亦无所有。灭界无所有故。当知无性界亦无所有。无性界无所有故。当知无相界亦无所有。无相界无所有故。当知无作界亦无所有。无作界无所有故。当知无为界亦无所有。无为界无所有故当知安隐界亦无所有。安隐界无所有故。当知寂静界亦无所有。寂静界无所有故。当知法定亦无所有。法定无所有故。当知法住亦无所有。法住无所有故。当知本无亦无所有。本无无所有故。当知实际亦无所有。实际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真如乃至实际。若虚空。若大乘。若无数。若无量。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色亦无所有。色无所有故。当知受亦无所有。受无所有故。当知想亦无所有。想无所有故。当知行亦无所有。行无所有故。当知识亦无所有。识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色受想行识。若虚空。若大乘。若无数。若无量。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眼处亦无所有。眼处无所有故。当知耳处亦无所有。耳处无所有故。当知鼻处亦无所有。鼻处无所有故。当知舌处亦无所有。舌处无所有故。当知身处亦无所有。身处无所有故。当知意处亦无所有。意处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眼耳鼻舌身意处。若虚空。若大乘。若无数。若无量。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色处亦无所有。色处无所有故。当知声处亦无所有。声处无所有故。当知香处亦无所有。香处无所有故。当知味处亦无所有。味处无所有故。当知触处亦无所有。触处无所有故。当知法处亦无所有。法处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色声香味触法处。若虚空。若大乘。若无数。若无量。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眼界亦无所有。眼界无所有故。当知色界亦无所有。色界无所有故。当知眼识界亦无所有。眼识界无所有故。当知眼触亦无所有。眼触无所有故。当知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亦无所有。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眼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若虚空。若大乘。若无数。若无量。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耳界亦无所有。耳界无所有故。当知声界亦无所有。声界无所有故。当知耳识界亦无所有。耳识界无所有故。当知耳触亦无所有。耳触无所有故。当知耳触为缘所生诸受亦无所有。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耳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若虚空。若大乘。若无数。若无量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鼻界亦无所有。鼻界无所有故。当知香界亦无所有。香界无所有故。当知鼻识界亦无所有。鼻识界无所有故。当知鼻触亦无所有。鼻触无所有故。当知鼻触为缘所生诸受亦无所有。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鼻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若虚空。若大乘。若无数。若无量。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舌界亦无所有。舌界无所有故。当知味界亦无所有。味界无所有故。当知舌识界亦无所有。舌识界无所有故。当知舌触亦无所有。舌触无所有故。当知舌触为缘所生诸受亦无所有。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舌界乃至舌触为缘所生诸受。若虚空。若大乘。若无数。若无量。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身界亦无所有。身界无所有故。当知触界亦无所有。触界无所有故。当知身识界亦无所有。身识界无所有故。当知身触亦无所有。身触无所有故。当知身触为缘所生诸受亦无所有。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身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若虚空。若大乘。若无数。若无量。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意界亦无所有。意界无所有故。当知法界亦无所有。法界无所有故。当知意识界亦无所有。意识界无所有故。当知意触亦无所有。意触无所有故。当知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亦无所有。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意界。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若虚空。若大乘。若无数。若无量。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地界亦无所有。地界无所有故。当知水界亦无所有。水界无所有故。当知火界亦无所有。火界无所有故。当知风界亦无所有。风界无所有故。当知空界亦无所有。空界无所有故。当知识界亦无所有。识界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地水火风空识界。若虚空。若大乘。若无数。若无量。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苦圣谛亦无所有。苦圣谛无所有故。当知集圣谛亦无所有。集圣谛无所有故。当知灭圣谛亦无所有。灭圣谛无所有故。当知道圣谛亦无所有。道圣谛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苦集灭道圣谛。若虚空。若大乘。若无数。若无量。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复次善现,我乃至见者无所有故。当知无明亦无所有。无明无所有故。当知行亦无所有。行无所有故。当知识亦无所有。识无所有故。当知名色亦无所有。名色无所有故。当知六处亦无所有。六处无所有故。当知触亦无所有。触无所有故。当知受亦无所有。受无所有故。当知爱亦无所有。爱无所有故。当知取亦无所有。取无所有故。当知有亦无所有。有无所有故。当知生亦无所有。生无所有故。当知老死愁叹苦忧恼亦无所有。老死愁叹苦忧恼无所有故。当知虚空亦无所有。虚空无所有故。当知大乘亦无所有。大乘无所有故。当知无数亦无所有。无数无所有故。当知无量亦无所有。无量无所有故。当知无边亦无所有。无边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法亦无所有。由如是义故。说大乘普能含受无数无量无边有情。何以故?善现,若我乃至见者,若无明。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若虚空。若大乘。若无数。若无量。若无边。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无所有不可得故。

猜你喜欢
  缘起·智旭
  云外泽禅师语录原序·佚名
  佛说尼拘陀梵志经卷上·佚名
  劝发菩提心集卷下·慧沼
  卷第二十三·佚名
  道行经持品第八·佚名
  俱舍论疏 第十八卷·法宝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道谦
  卷十七·佚名
  在贝勒纳斯国民党主席普拉卡沙先生欢迎会与尼赫鲁先生谈话·太虚
  卷第二十四·道宣
  致班禅熊希龄函·太虚
  下部赞·佚名
  卷第十四·佚名
  杂阿毗昙心论 第五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八歌 山歌越唱越好听·刘半农

    山歌越唱越好听,诗书越读越聪明,老酒越陈越好吃,私情越做越恩情。

  • 第四歌 郎关姐来姐关郎·刘半农

    郎关姐来姐关郎,钥匙关锁锁关簧。钥匙常关三簧六叶襄阳锁,姐倪常关我情郎。襄阳,亦作相思。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六十一景泰五年秋七月庚戌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门之神 命各边总兵官严督官军趁时刈草 南京大理寺左少卿廖庄言 太上皇帝在南宫臣为远臣未知 皇上于万几之暇曾时时朝见以敦友爱之情

  • ●郭青螺先生崇论卷之五·李衷纯

    纪信韩成论四皓论景帝论魏丙论苏武洪皓论光武论谯周论魏论陆机论嵇绍论潘岳论○纪信韩成论古今人臣死国难者、史志所载、无代无之顾首阳之饿。植万世义士之标。而无捄于啇。燕市之刭。收宋家养士之效。而无禆于赵。若

  • 一百六十 内务府奏曹寅家人呈报修建西花园工程用银摺·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据曹寅家人陈佐呈称:康熙五十一年五月间,奉大人谕,除原任郎中、现放分司乌罗图奏报者外,倘有查算未尽,遗漏之处,著尔明白写出呈报等语。查我主人修建房屋、挖河等项工程所用银两,除原任郎中、现放

  • 二○一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察访干碍藏书情形折·佚名

    二○一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察访干碍藏书情形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初七日广西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恭折覆奏事。准大学士兼两广总督李侍尧札称,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奉上谕:前曾谕令各督抚采访遗书,汇

  • 窦默传·宋濂

    窦默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广平肥乡人。幼好读书,志向坚定。蒙古军伐金,默被俘。同时被俘者三十人,皆被杀,只有窦默逃脱返乡。家为战乱破坏,母亲尚在,惊恐之余,母子二人均得病,母亲病亡,他带病葬母。蒙军再来,他南逃渡过黄河,依靠母

  • 燕市货声·蔡省吾

    元旦牛儿芒儿,过年的小黄历! (《春牛图》一文钱两张,自十月间卖,年外打春间必卖)吃的香,嚼的脆,茶果! (卖一正月)香蕈蘑菇馅的,素包子…… (挑两套细长笼屉。 咸、同年间,一叟长卖通年,自元旦开张,一文钱

  • 卷二·班固

    ○五祀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ニ也。所以祭何?人之所处出入、所饮食,故为神而祭之。何以知五祀谓门、户、井、灶、中ニ也?《月令》曰:“其祀户。”又曰:“其祀灶。”“其祀中ニ。”“其祀门。”“其祀井。”独大

  • 卷十一 善说·刘向

    孙卿曰:“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谕之,分别以明之,欢欣愤满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行矣。”夫是之谓能贵其所贵。传曰:“唯君子为能贵其所贵也。”诗云:“无易由言,无曰苟矣。”鬼谷

  • 第十四章 30·辜鸿铭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辜讲有一次孔子说:“聪明而高尚的人可能在三方面闻名于世,而这三方面我却未能在自己身上体现出来:作为道德高尚的人,应当无忧无虑;作为通情

  • 卷一百八十八·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遗卷一百八十八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孟子第二存旧古本篇题同第一卷但足利本作孟子卷第二梁恵王章句下凡十六章无后汉太常等数字以下仿此庄暴见孟子至同乐则王矣【梁恵王下】考异古本文由古之

  • 卷六 女/孙/伯叔父/侄·司马光

    女子也应学诗书【原文】《礼》: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

  • 大智度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菩薩第八   復有菩薩摩訶薩   問曰.若從上數應先菩薩次第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菩薩次佛故.若從下數   應先優婆夷次第優婆塞比丘尼比丘菩薩.今何以

  •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甚深秘密中秘密诸佛大集会安住一切如来三摩地大曼拏罗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一切如来神通加持一切如来金刚三业一切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三卷·佚名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三卷尊婆须蜜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心揵度首又世尊言。彼心意执持不去乎手。非二心齐等。云何心意执持不去乎手。摩诃僧耆作是说。心自然持。问摄不善心非善摄不善。昙摩啒作是说。

  • 安南志略·黎崱

    元黎崱(字景高,号东山、静乐)撰。20卷。主要记述古代交州地区的社会、政治、民族、地理、物产、风俗、文化和越南丁、黎、李、陈4个封建王朝的历史及与中国宋朝、元朝的往来,辑录有西汉至元朝至元年间历代中国封建王朝

  • 黄金世界·碧荷馆主人

    长编小说。清末碧荷馆主人撰。二十回。多数篇幅描写国内商、学界反华工禁约运动,而以描写华工苦难生活和反抗斗争部分最有意义。美国殖民主义者来广东贩买“猪仔”(蔑称华工),途中对华工倍加摧残,华工生活不如牛马,展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