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日录
序
予在宁夏时,尝默忆,被召以来,道里月日闻见之,概笔录之,以备遗忘。事定,复将所处置兴革,撮要举凡,附录其中。而交际答问之微,亦漫及之。事体所关,庶他日有足徵者耳。既而,敕召还京。此纸藏之巾笥,未尝以出诸人。比部事稍闲,偶取而观曰:是不可弃。乃略加证正,并以北还途中事续焉,以识本末,通谓之《西征日录》。
正德五年五月初一日,兵部差锦衣舍人王诰驰驿,赍文至镇江府属。时贼瑾用事,政令苛急。锦衣使者所至,人心惊动。比开,则吏部公文。有旨起臣一清赴京听用。予病废,久谢巾栉,闻之强起,梳盥拜命于家。自念不即就道则奇祸及焉,然终以见瑾为难。使者密言:“宁夏有变起,公往征,当不顺入京也。敕使且至矣。”予曰:“若是,则其不敢辞。”
初贰日,谒告先垅。
初三日,告祠堂,别诸亲旧。
初四日,锦衣舍人王诰赍敕旨,迎于京口驿,府卫县诸司官皆陪行。吏部侍郎泌水李叔渊以公务道镇江,亦陪予行。开敕于府堂,一清拜稽,跪读之,始知宁夏贼臣都指挥何锦、周昂、丁广辈挟宗室安化王寘鐇以叛,杀镇巡、太监、都御史、总兵等官,伪封官爵,铸章印,传檄召调各路兵马,将谋入寇。廷议推予仍总制陕西、延绥、宁夏、甘肃各路军务,督诸镇守臣,抚谕征剿。叔渊曰:“先生之责不亦艰且大哉!”予曰:“主忧臣辱,某敢不效死。”
初五日,具本差镇江卫百户胡宗随使者赍进谢恩,且报起程期日。
初陆日,雨中渡江至扬州,泥淖深,不能陆行,发舟夜过邵伯湖。
初七日,至高邮,风逆猛甚,舟不可动,乃由陆冒雨将趋天长,行田塍间,马屡蹶,夜黑不辩路,宿田舍。
初八日,过天长,行百余里,村鸡初鸣,暂憩铺中。
初九日,渡河至泗州,望祖陵叩头而去。又行百余里,路黑鸡三鸣,暂憩民店。
初十日,过而去。又行百余里,路黑鸡三鸣,暂憩民店。
初十日,过虹县,宿灵壁。
十一日,至宿州,雨初霁。自渡江至是,凡五日,皆风雨,舆马恒陷深淖中。是日,闻朝廷祗告天地宗庙,削寘鐇属籍,下诏正名讨罪。命御用监太监臣张永总督军务,臣一清就彼提督军务,泾阳伯臣神英佩平虏将军印,充总兵官,统率京营兵三万,会合陕西诸镇兵马,分道进剿,各赐玺书,得专制以军法从事,且命戮止渠魁,胁从罔治。以功赎罪者,得从赏格。薄暮行,宿百鄯道驿。
十二日,至永城,伏睹诏条,宽征缓刑,伸雪冤滞,稍革近时纷更苛察之政,喜曰:“贼不足平矣。”行二站,宿石榴固驿。
十三日,过归德,至宁陵前衢阻河,不可夜行,乃用小舟,夜至睢州。
十四日,过杞县,至陈留县渡口,舟不能进,乃复索轿马。
十五日,雨中由径路至汴城,诸司皆不及知,止接官厅。以戎务不敢,朝王报名急辞,三司以下官吏谒毕即行,宿中牟县。
十六日,过郑州,宿荥阳。
十七日,过汜水巩县,宿偃师。
十八日,过河南府,不入城,止西关清风馆,午餐毕,行二站,至义昌驿,宿焉,是夜,监枪陆太监誾会於驿,知总督张公已到卫辉府。
十九日,过沔池县硖石驿,宿张茅递运所。
二十日,过陕州,至灵宝县,访前尚书许季升。留饭,辞。一茶即别去,户部主事王才、工部主事杨淳来见,宿阌乡县,漏下三鼓矣。
二十一日,入潼关,再会陆太监。予先行至华阴县。
二十二日,陆太监过华阴先行。予宿华州。始,行事具本题知。先是,陕西总兵官曹雄约会诸镇将官协谋讨贼,师次灵州。宁夏游击将军仇钺初被何锦赚调入城,已而约为内应,纠集义兵,乘间手斩贼师周昂,并杀其党数十人,遂执寘鐇父子眷属械系之,擒何锦、丁广于大霸。余贼悉就缚,诸将罢兵,而道路相传总督率京兵将洗夏城,予恐激成他患。
二十三日,上疏,乞将京军取回,以安反侧之心,以免供亿之费,遣百户韦臣赍牌星驰至宁夏,晓谕本城官舍军民,谓大贼已擒,地方无事,天子遣一二重臣来抚定尔军民。
二十四日,发华州,过渭南县,宿临潼。
二十五日,入陕城。
二十六日,朝王留宴,辞。京使至,知上得捷报,召泾阳伯以其兵还。敕张公仍乘传至宁夏,偕某抚靖地方,起解寘鐇眷属,并逮系诸罪人张公乃罢,遣所部兵归京营,独率麾下数百人,兼程而来。初,所与为乱者惧,不免出危言相恐喝。协从之徒胥怀疑贰,观望以动。阖城凛凛,恐玉石俱焚。裹粮谋出走者踵相接。且大乱之后,官司不能令其下,体统荡然。予乃出给告示,奉宣德意,以为宁夏之变,造恶止是数人,其余俱被逼协,顾恋身家势,非得已。朝廷止诛首恶,不穷胁从,有功者兼许录用。况近日诛贼建功者,亦皆夏城官兵,可见从乱非其本意。自今官舍军民各供乃事,服乃役,庄屯农业,市廛交易,各宁干止,勿疑勿畏。各部领官员加意抚恤,不许听人仇攀诬指。官军体统素定,各遵约束,不许互相猜忌,敢有捏造流言,扇惑人心及以下犯上,不遵纪律者,治以军法割行,按察司刊印百余道。
二十七日,遣千户王臣赍送镇巡官转发各该地方,张挂晓谕。
二十八日,遣官迎张公于潼关。予发陕城,至咸阳河畔,遇张公先所遣旗牌官王献、杨义辈自宁夏还,问之,云:“镇巡续将原谋党恶、夜不收、申居敬等六十人擒获,但余党尚多。”
二十九日,过兴平,至乾州,庆阳王主事纶、盩厔王举人元凯、武功康状元海次第会焉。予以离陕且数岁,恐今昔殊势,问为政寘猛之宜,纶谓今大乱之后,当抚之以宽,手滑之戒,不可不知。元凯亦曰:“先生往日御军,赏重罚亦重。今恐未能如昔日之赏,可如其罚乎?”海从傍笑曰:“今昔势殊,理则一。夫乱,固有以激之者,先生未尝负西人。西人宁忍负公?宜无改旧政,姑息之风,不可长也。”予以为然。
三十日,晨起,驿报敕使至。予迎於郊,至察院开读,又赍内府公文,钦赏白金三十两,大红织金獬豸胸背,纤丝二表里。望阙叩头毕,行至水寿县,雨如注。曹总兵父子来见,道讨贼事甚详。
六月初一日,冒雨至邠州。
初二日,王献复来。过邠,云见张公於渭南,闻夏人不安,出给纸榜百馀言,大意与予前告示同,遣瓛驰往晓谕。是日,将趋庆阳,至泾河,河涨,以木筏渡,水没靴,乃复舣岸,回邠州,取平凉道以往。是夜,宿宜禄驿。
初三日,宿泾州,平凉旧部曲以昔所选中军人马来迎,疲驽居半,精采大非昔比。予问其故,皆泣曰:“自公去镇,岁征戍不得休息,刍粮不时给,或经岁无粮,又科出银物供需索,壮士饥而逃。今多补役充数,马瘦死殆尽,今皆追补者也。”予为之怃然。
初四日,过白水,至平凉,不入城,止高平驿。韩王以下,各遣官劳问,固请一见,辞之,遂檄平凉卫都指挥陶文率前部曲官兵百余骑以从。晡时,发高平。积雨,途泥深数尺,乃舍轿上马,渡泾河,行四十里,雨益急,路黑不能进,将宿安国递运所,屋颓且漏,风凛凛薄人,乃出,宿客店中。
初五日,过瓦亭驿,径趋固原,平凉夫马惫甚,而固原之人不虞予之即至也,皆不及迎,去城二十里,州卫官数人迎,伏道左,有惧色,予慰之曰:“我本行速,于汝辈乎何尤?”又行数里,兵备黄副使绣来迎。暮至城南关,都给事中段豸查盘边饷归,适至此,亦出迎,入宿总制府。段来见,留共晚餐,能道延宁事。
初六日,发固原,闻宁夏镇巡官将寘鐇眷属并何锦辈俱械送北行,欲以献俘为功。予以事干宗室,既无上命,岂可擅发?且人心未定,处置少疏,恐生他变。又各犯有原谋胁从,情状不一,不审鞫得实,一概解京,莫适为证,将无可活者矣。乃遣官赍钧帖,驰往止之,如已渡河,则收系灵州以待。是时,张公已宿平凉,闻之怒,亦遣旗牌官往止之。暮宿镇戎千户所,沿途皆牧马营堡,牧卒壮老填衢,诉曰:“自公之去,我辈疲於力役,疲於科取,不得牧马,马死,鞭追急,人无完肤,逃且半,见在者不能存,将尽逃矣。”或曰:“公初以牧马招我,今百差丛集,较诸征戍之兵,顾加苦焉。公来矣,其为我处之。”言已,哭声震地。予姑应之,曰:“西事方剧,徐当为尔处分。”
初七日,至平肤千户所,有城翼然,城之外有关,室庐栉比,烟火数百家,贸易交匝。先是,镇戎至韦州二百里,莽无人烟,虏骑突入,莫之阻遏。予巡抚时,始申余肃敏前议,奏增筑土城,置所设官吏,编集新军,给地耕牧,为长守计。凡今成绩,予实经理之,隐然为固原一屏障,自是虏骑不敢越之,而南恐我兵议其后也。予午餐毕,将发。张公所遣官朱德、谷大中暨其兄富谒予,传言留待议事。
初九日,予迎张公于郊,至官厅,开敕宣读毕,延入后堂,厉声曰:“宁夏镇巡将王府宫眷,不待吾至,先发过河,可乎?”予云:“论法,诚不可。但各官无别意,只因人心惊疑,恐生他变。早发出门一日,省一日干系而已。又曰:“闻此事皆是陈侍郎张主欲以为功。”曰:“此恐不然,贼平是四月二十三日,后获夜不收、申居敬是五月二十一日。陈待郎六月初二日方到宁夏,岂敢以为己功?况镇巡御史三司官俱在,岂可独归咎一人?”张公曰:“陈有倚仗,乃敢。”予曰:“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此皆反贼,各官所行,纵有不是,朝廷或不深责,况传闻之言,未必皆实,到彼再看如何?”张公意解,乃曰:“各官连连奏捷,只是要封侯封伯。”予曰:“譬如人家父母心上有事,为子孙者一闻好消息,便当急报以宽父母之忧,岂有隐而不报之理。”张公曰:“固然。”
初十日,予先行至韦州,陈侍郎遣官赍送符验一道,总制军务;关防一颗,令旗令牌十面,副至,予收领,具本题知。先是,予总制之命,瑾屈於众议,不得已而从之。然度予必辞,故奏遣陈先往,暂行总制事,待予至,交代即回,实托陈为心膂,冀其成功,将柄用之。宁夏副总兵仇钺、阎纲、参将保鑅迎谒道左,皆故部曲。予以仇新建大功,稍优礼之。二将进曰:“钺匪公荐拔,则混处常流,安得至此!”钺顿首谢。初,钺在宁夏部领中以骁勇闻。予察其忠实可用,荐充游击将军,统新募义兵三千员名,听调杀贼,授敕行事,竟以是成功。
十一日,会陈於小盐池。驿报张公将至,予偕陈迎之郊。至驿中相见,张公诘陈前事,陈欲释其怒,遂言:“老太监之来,风声甚大。虽未至地方,前日所遣旗牌官督令镇巡将申居敬等捕获,人心始安,不然事变,未可知。”张公曰:“今早,尔差人赍来揭帖,亦有是言?吾岂欲以是为功?吾性非贪功者。”且欲陈仍回宁夏。陈辞,以为既与杨总制交代,似难复回。予曰:“渠已得代,复回无名。张公曰:“诺。”予与张公遂偕西行,陈东归庆阳。而所谓揭帖者不及见,不知其何说也。是夜,宿石沟驿。
十二日,至大沙井,总兵官杨英见。又行二十里,镇守太监张弼来迎。比至灵州东关,巡抚都御史马炳然来迎。见毕,皆前迎张公。予宿守备衙,张公宿州衙。予往会事,镇巡按巡等官谒见张公,数其擅发宗室宫口眷,众果归咎於陈。予谓此非细故,业已会行,错则皆错,岂独陈侍郎一人之过?是时,寘鐇父子宫眷并何锦、申居敬辈俱分系千户所狱,并驿递空仓数处。张公约往视之,寘鐇指诸儿孙诉,无衣被。问之,镇巡云:“府第物皆没官,别难措置。”张公曰:“不然。彼固有罪,系出宗枝,当生致之庙阙,岂可令其瘦死?”命各取其所收衣鞋、被褥,数事给之。何锦见予,哭曰:“我公不去镇,锦辈岂得至此?”予数之曰:“朝廷何负汝辈,敢为背逆。”锦曰:“本镇官兵遭镇巡诛求逼迫,怨深入骨。故得乘之为乱,实欲为下人息肩。”予曰:“既欲作好男子,何不奏发其罪,待朝廷诛之。”锦曰:“彼动以刘瑾为词,发之无益,徒自速祸。”张公微笑。时瑾焰犹烈,予不敢有言。申居敬等皆大号曰:“我辈昔皆公所选战锋精兵,为官司剥削所苦,又误听周昂之言,至此实不与反谋。”愿宽其族。张公又命守臣选壮健女妇数十人,伴监其妃嫔及诸宫人,不许男女混处。据镇巡公移逮上当千余人,予虑其事同情异,宜有区别。又恐有律不该连坐之人混逮其间,乃会张公,檄镇守、抚按督同三司官审,取各的确供词,分别首谋、共谋、随从等第,稽册按籍询其族邻老长。於是堂侄以下,于婿许嫁之女并顾工人役出之,凡百余人。惟申居敬等六十家及平虏城官舍徐钦、程保等一十一家,法当连坐。予谓申居敬等一闻周昂逆谋,即有乐从之意,杀人劫财,乘机为乱,若欲比诸胁从,则情重法轻。但举事之日方预其谋,义兵一动当即戢止,比之元谋、首恶似有不同。徐钦、程保等听调从逆,但事后方入城,不曾相助,杀掠俱止,宜逮其身而系其家属以俟。请诛正犯而徙其妻子。奏下,法司议丛所拟全活者百余家。初,诇事者报贼党未获尚多。张公在途,调取固靖兰州官军三千员名,并陕西游兵三千,至是俱集灵州,夏城复惊。老稚妇女走避山野,留壮者持刃居守。予告张公曰:“地方已不用兵,调来人马徒费刍粮,宜即散遣之。张公曰:“人心难保,逆党不尽殄除,将遗后患。予曰:“公谓逆党犹有几何?”曰:“访有姓名者百三十人。”予曰:“夏城大变之时,迫胁为乱者何止数千,但节奉诏敕惟首恶不宥,胁从之徒悉与放免。今何锦、周昂、丁广三首恶既已擒斩,寘鐇等眷属已拘解,又擒斩同谋正犯百十余人,亦足彰天讨正国法,此外漏网虽不能无,只可一切置之不问。若再行寻究,则人人自危,纵不敢称兵相向,大众一呼,逃往山后套中,如何收拾。吾辈此来,正须安静地方。敕旨谆谆以抚安军民为主,若激成他变,何以复天子之命?”张公默然。予恐其意不解,作一书投之。次日,乃曰:“先生言是,但远调而来,待吾赏劳毕,遣之。”予曰:“不知赏劳当用若干,令巡抚查支无碍,官钱送用。”张公笑曰:“吾岂肯用此地官钱,返留形迹在此。所司乘机将别生弊端。”遂将自带钱物,量途程远近给赏官军有差,各遣回营。适山后节报声息,予与张公议,令仇钺、史镛回镇城。予因檄仇钺领兵於宁夏北路,史镛于南路,各按伏。夏城之人闻河东兵马已掣散,而二将分兵各按边堡,知其为北虏也,始帖然宁妥。逃者归,室家相庆,无复惊疑。诸罪人既鞫既明,传之槛车,以归于京师。
二十二日,张公及予渡河入城,农不废耕,市不易肆,老少聚观如堵墙。
次日,朝庆王赐宴,以戎事辞,成,礼而退。乃大集官吏、旗甲、乡老、士庶宣布:皇上恩德,问其疾苦,禁所与为虏者将釐革之。众踊跃欢呼,咸以手加额曰:“不图今日复睹天日。”
一日,予告张公曰:“恩威当并行不悖。大变之后,堂陛陵夷,不复知上下之分,恐渐不可制。维时造伪命伪符,手刃大臣者,戕杀主将而夺其家者,有遗奸焉,将无以善后,宜密令所司捕之。”张公笑曰:“如胁从何?且与先生灵州之言异矣。”予曰:“始至,人心未定,当示之以宽;今恩泽已覃,众志既定,所当诛者才十数人耳,无他顾虑,况好生者天子之德,执法者人臣之义。吾侪受命专制,须权其轻重,岂可胶于一定,以遗患将来?”张公曰:“诺。”乃密谕镇巡捕得指挥冯经等,悉伏厥辜,传而上之,与论称快。
张公一日又曰:“访得总兵杨英、仇钺乘机将安化府第金帛并犯家财物取以自私,各数万两。杨英又将应捕人犯得钱纵释,此法不可恕。”予曰:“某亦闻之,但无实可据,恐是仇人怨家流言相传。大功既成,则小节似不必深究,且反逆之徒皆得以胁从释放,而以暗昧不明之事追究一二有功将官,非惟体面不宜,又似与反贼报仇。”张公首肯,久之曰:“然。”然初公总督命下,西人震慑畏罪,然雅性静重,所过秋毫无犯,与将士同甘苦,行不乘舆,暑不张盖,日给公廪数升,余虽片楮茎蔬,无所取用,恒以己赀散给群下徒隶,厮役无不沾惠。驻灵州及夏城两浃旬,所随从贵近数十辈,部曲五百余人,寂然遵约束,无敢哗者。居人若罔闻知。又尝语及庆府事,予谓庆王当寘鐇反逆之时,不能密谕诸王併力战守,及播告本镇官兵协谋讨贼,顾日往朝贺行君臣礼,将祖宗所赐宝纛仪仗送与僭用。又倾其所有金银币帛资给乱兵,失诸侯维藩之义。且事起,交结变生,饮宴间当为后防,遂会奏以闻请。敕切责警戒及申明禁例,通行天下以杜交结之弊,防祸乱之萌。又以宁夏东路典武营密迩河套,武备单弱,请以寘鐇典伏,所官军编充兴武营,戎伍皆荷俞允,遂削。庆府护卫逮其承奉长史等官,于京皆谪戍边。
七月初二日,张公北还渡河。予以会处事未竟,送之灵州。
初三日,至石沟,将处置宁夏事情,各遣官会奏。
初四日,别於驿中,予欲郊饯之,以雨而止。比行,谓予曰:“先生自爱,某当具述先生贤劳,不敢隐蔽。”予曰:“不然,”某病废之余,朝廷以戎事起用,义不敢辞,强自鞭策,昨在夏城病,脾不能食,赖公药而愈。兹幸地方无事,便须上疏,乞骸骨。公善为调护,使得早归江南,无他望也。”张公笑曰:“吾平生不敢欺君。”遂上马去。予还灵州,差指挥符深进缴提督军务,敕专行总制事。灵州土人素苦汉官科虐。予昔时多所釐革故辙,寻踵作且益甚焉,至是纷相诉讦。予以大乱之后,为除其害而不深究其人,减科徭十之二,禁泛滥接递以恤人马。
初八日,阅土汉官兵於教场。
初十日,巡视各边堡,阅敕旧筑边墙,自红山至横城高厚坚完,俨然巨障,惜成功之难,叹前志之未遂,感而赋诗,有“老去寸心犹不死,仗谁经略了余忠”之句。
十二日,复入夏城,遵奉敕谕,督同镇巡访求各营卫部领之贤否,而更置之。然后约法定令以从,人便谓边军之困本山什差繁重,而私役买闲为弊居多,且屯军地去粮存以为恒患,逃逋累万数。而湖地草滩半为将领所据,返累军供采取以自封殖。法之当行,莫急于此。于是镇守太监张弼闻之,退出所役正军三百名。总兵杨英、仇钺、游击将军史镛、监枪少监马良,各有退革共二千余人。杨英又将所收草滩湖地呈退三之二。仇钺以下,退有差尽归之官,以助边储,乃行。巡抚将木镇马步军士稽查实数,造册在官,凡有征调,全队以出。一切杂差,循次拨用,无得脱者,赋役始均。又通行各城堡,一体查处,禁革条阵,地方急务十数事,上之不能悉记。其大者,如请蠲宁夏各路早伤税粮以恤困穷,溥赏赉恩典以安反侧,乞旌骂贼而死都指挥杨忠、李睿,逃难而殒百户张钦等。门间仍荫恤其儿男,以励臣节。改调管粮参政等官及复设按察司佥事,监理边储。极论各城堡粮储缺乏,请发内帑如旧例,召商输纳以免派买累民之患,皆与瑾意相忤。比瑾败诛,该部覆奏皆报,允可。又奏总兵杨英丧失之余士,心不附但人才难得,用之他镇,犹有可观,乞将杨英取回调用。并荐副总兵仇钺威名素著,参将保鑅志节兼优,游击将军史镛才略出众,皆可大用。
十八日,大阅镇兵于教场,示以纪律及申明赏罚条格,俾遵行之。
二十四日,发夏城,巡视各城堡,杨英、史镛从。是夜宿大霸。
次日,夙兴广武营协同孙隆来迎。循边墙而南,分守西路参将冯祯迎於途,因令杨英回镇。将至广武,达贼自沙窝出,可百十骑,猝与相遇,遣冯祯、孙隆追之。予按兵徐行,入广武,贼奔北出边墙。日已暮,遣旗牌戒无穷追,收兵回营。
二十六日,宿枣园堡。
二十七日,至宁夏中卫,冯祯分守且久,旌旗卒伍精采非他镇可及。予嘉奖之。
次日,阅武教场,祯子冯大经骑射为第一。时庄浪、凉州守将节报虏寇犯边,河西城堡多失守,道路不通。
二十九日,予发中卫,渡河,遵草地而东,野宿两日。
八月初一日,至靖虏卫,条陈河西事宜,欲调延、宁、陕西三镇兵马,分道而进。驱逐出境,远遁。然后修复沿边旧守墩台城堡,以图经久无患。庄浪参将鲁经告急,乃选靖虏、兰州健兵一千,令指挥陈松统领驰往援之。兵至而贼遁。自固原至兰州,边城粮草所在缺乏,河西尤空虚,军士多枵腹,生怨语。乃量发各帑藏官银,议令兵备、守巡二司官分路招籴,酌量城堡大小,事势缓急,分派运纳,以暂纾目前。随将议处储蓄数事,差人驰奏。又奏劾固原守备赵洪贪婪剥害,洮州守备高谦柔懦不立,俱当黜革,举指挥赵济、路英等代其任。
十三日,自靖虏发程,阅视乾盐池、西安州、海剌都一带城堡关隘。
十四日,宿黑水苑。
十五日,至固原,指挥路英归,自京师赍捧奖励敕书至。
十六日,郊迎,开读于总制府,具本差百户韦臣赍奏谢恩,且以衰病不堪供职,奏乞昭旧致仕。路英因言瑾贼得宁夏诸奏,大怒。即欲有所处分,其所亲厚者以为不可。又欲改巡抚,宁夏众谓事体非宜,议未决。予笑曰:“官爵职任本出朝廷,总制巡抚皆无不可。若许归休老,计之得者也。”是时,延绥镇巡奏,欲因烧荒会诸镇兵,搜索河套零贼。予上疏,以为汉中流贼未平,调去沿边官军数多,边城空虚,边储缺乏,而河西达贼日肆抢攘,又恐河冻之后,大贼踏水入套,各镇兵马正当蓄养锋锐以俟。今乃无故出境穷搜,纵得数辈老弱残败余寇,何补於事?而往回动经旬月,糜费粮料,伤损马匹,所得不偿所失。且舍门庭侵犯之虏,而寻伏藏逃难之贼,取笑外夷。又遗书当道,极论其事,竟寝不行。
十七日,得吏兵二部咨,有旨命巡抚宁夏都御史马炳然还乡终制,而不补其缺。令予专在宁夏居住抚驭,盖阴夺总制之权也。予遂发固原,复诣宁夏,过监池,商人遮道诉,称公昔掌盐法时,每引一道,许载盐六百石,车脚填委,商得厚利。今拘以禁例,每引止许载三百石,车脚不至,群商坐视无可为者。又言前此捞盐积多,输运不及,辄为暴雨所冲。予叹天地自然之利,官不善取而自弃之,顾为私贩之资,是诚可惜。然以御史有专职,未可径行,许为具奏议处。
九月初一日,至灵州,马都御史先在被候交代。予接管巡抚文卷,三边军务,惟征调军马重事仍听节制。
初六日,予饯马都宪于郊,还至行台,忽报前所差赍奏韦百户复来。予惊问其故,云:“八月二十九日至陕城,闻瑾贼已被执,下诏狱事多更变,归请进止。”予惊喜,谓天启圣衷,罪人斯得,更化之机在是矣。但前疏已定,义无可改,因复遣之。
初七日,承差牛学至,自京得邸报,知一清被敕召还京。
初八日,陕西镇守官差人赍公文抄,蒙内府揭帖,钦奉圣旨,赏臣一清银五十两,纻丝四表里,羊一只,酒十瓶,某拜稽受命。即以羊酒飨诸部曲。至暮而罢,荣君赐也。然明文未至,恐旷日废事。
初十日,予入夏城,仍经理巡抚政务。
十二日,得部咨,乃行。
二十日,拜敕于固原,属痰火旧疾举作,不能兼程,且前上乞休疏未报,迤逦而东以俟命。途中复上疏,请开盐课,以实边储,及疏荐西方将官杨宏、冯祯、时源、陈珣、安国辈并堪任游击守备者各数人。又荐左布政使燕忠,当瑾贼气烟薰灼之时,独无附丽干谒。
二十六日,至泾州,得邸报,被推为户部尚书,寻以宁夏抚定功,加太子少保,赏白金五十两,纻丝伍表里。
十月初一日,过陕城。初五日,出潼关,痰大作失声。
十五日,至卫辉,复上疏,申前请乞致仕。是日,刘司徒用齐会于卫源驿,道户部事甚详。
十八日,会丛侍郎及户部委官袁主事者三人于宜沟,盖前所奏缺之。户部覆请得旨,命丛以户侍兼宪职往督理之。
二十四日,至邯郸县,得部咨,知所上乞归第一章不允。门生张知府潜闲住,郭御史郛迎见,送至临洺驿。
二十九日,至保定府,又得部咨,所上乞归第二章复不见允,仍催促赴京。
十一月初一日,至安肃县,门生王侍郎寅自易州出厂来会。
初四日,至都城宣武关外,假宿永庆寺中,痰嗽犹未止。公卿大夫士枉顾无虚日,终为病所困,不能趋朝。又上疏,备陈前后,恳悃乞恩放回休致,温旨褒答,不允,延医问药又十余日,稍愈,入宿东朝房。
十九日,赴鸿胪寺报名。
二十日,陛见。
二十二日,谢恩。
二十五日,赐玉带於左顺门。是日到任,始治部事。
猜你喜欢 志第六 礼乐六·欧阳修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纂修凡例·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五·佚名 卷二十三·傅恒 一一七 蔡孑民三·周作人 引用书目·李天根 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陈寿 萧会理传·李延寿 高勋传·脱脱 卷七十·佚名 卷二十四、兄弟猜忌及大臣之逐戮·黄鸿寿 奏谳书八·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四十·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