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谢薖

  薖字幼槃,号竹友,逸之从弟,少逸七岁。卒于政和六年(1116)。有竹友词。

  鹊桥仙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菩萨蛮

  陈虚中席上别李商老

  雪消新洗寒林碧。华堂向晚开瑶席。一曲杜韦娘。有人空断肠。

  谪仙同夜宴。晓即归程远。莫放酒尊空。主人陈孟公。

  又

  梅

  相思一夜庭花发。窗前忽认生尘袜。晓起艳寒妆。雪肌生暗香。

  佳人纤手摘。手与花同色。插鬓有谁宜。惟应潘玉儿。

  生查子

  和李商老

  情亲难语离,且尽玻璃盏。双鲤有来时,莫使音书缓。

  征骖去若飞,不道家山远。相见小冯君,笑语迎归雁。

  如梦令

  陈虚中席上作,赠李商老

  人似已圆孤月。心似丁香百结。不见谪仙人,孤负梅花时节。愁绝。愁绝。江上落英如雪。

  浣溪沙

  陈虚中席上和李商老雪词

  柳絮随风散漫飞。檐冰成柱粟生肌。力排寒气赖金卮。

  赋丽谁为梁苑客,调高难和郢中词。且烦呵笔写乌丝。

  偷声木兰花

  梅

  景阳楼上钟声晓。半面啼妆匀未了。斜月纷纷。斜影幽香暗断魂。

  玉颜应在昭阳殿。却向前村深夜见。冰雪肌肤。

  还有斑斑雪点无。

  醉蓬莱

  中秋有怀无逸兄并示何之忱诸友

  望晴峰染黛,暮霭澄空,碧天银汉。圆镜高飞,又一年秋半。皓色谁同,归心暗折,听唳云孤雁。问月停杯,锦袍何处,一尊无伴。

  好在南邻,诗盟酒社,刻烛争成,引觞愁缓。今夕楼中,继阿连清玩。饮剧狂歌,歌终起舞,醉冷光凌乱。乐事难穷,疏星易晓,又成浩叹。

  减字木兰花

  和人梅词

  江边一树。愁绝黄昏谁与度。

  琪树琼枝。不受雄蜂取次欺。

  风前望处。直恐乘风吹得去。

  能动诗情。故与诗人独目成。

  又

  中秋

  寻常三五。坐待丹山飞玉兔。

  试问常娥。底事清光此夜多。

  尊空客满。纵有肃鸟霜鸟无处换。

  不倒金荷。可奈金波潋滟何。

  又

  赠棋妓

  风篁度曲。倦倚银屏初睡足。

  清簟疏帘。金鸭香销懒更添。

  纤纤露玉。风雹纵横飞钿局。

  颦敛双蛾。凝伫无言密意多。

  虞美人

  九日和董彦远

  金钗尽醉何须伴。萸糁浮杯乱。黄花香返岭梅魂。好把一枝斜插、向乌云。

  坡词欲唱无人会。桃叶知何在。与君同咏一联诗。但道老来能趁、菊花时。

  又

  人间离合常相半。璧月宁长满。九秋风露又方阑。何日小窗相对、话悲欢。

  月华临夜宜人醉。老去嗟颜悴。君如玉树照清空。况有凝之道蕴、一尊同。

  蝶恋花

  留董之南过七夕

  一水盈盈牛与女。目送经年,脉脉无由语。后夜鹊桥知暗度。持杯乞与开愁绪。

  君似庾郎愁几许。万斛愁生,更作征人去。留定征鞍君且住。人间岂有无愁处。

  定风波

  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

  牛女心期与目成。弥弥脉脉得盈盈。今夕银河凭鹊度。相遇。玉钩新吐照云屏。

  行旆雍容留宴语。将暮。方携珠袖到山亭。寂寞江天正云雾。回顾。不应中有少微星。

  江神子

  破瓜年纪柳腰身。懒精神。带羞瞋。手把江梅,冰雪鬥清新。不向鸦儿飞处著,留乞与,眼中人。

  水精船里酒粼粼。皱香茵。驻行云。舞罢歌馀,花困不胜春。问著些儿心底事,才靥笑,又眉颦。

  念奴娇

  宜雨亭咏千叶海棠

  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半怯春寒,半便晴色,养得胭脂透。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

  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带艳,娇波双秀。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日还相守。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

猜你喜欢
  卷八百零一·彭定求
  卷五百零三·彭定求
  赵处澹·唐圭璋
  第一卷·佚名
  第一折·关汉卿
  秋岩诗集卷上·陈义高
  卷一百三十·徐世昌
  二集卷十一·乾隆
  卷四·韩淲
  兰臯诗集跋·吴锡畴
  卷一百二·曹学佺
  逸句卷二·陈元龙
  南冠草·夏完淳
  卷一百七十七·陈廷敬
  拜献·徐志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三·彭定求

        卷373_1 【织妇辞】孟郊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卷373_2 【古意】孟郊   荡子守边戍,佳

  • 卷八十六·彭定求

        卷86_1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应制以题坐右】张说   文明遍禹迹,鳏寡达尧心。正在亲人守,能令王泽深。   朝廷多秀士,熔炼比精金。犀节同分命,熊轩各外临。   圣主赋新诗,穆若听薰琴。先言教为本,次言则是钦

  • 天台续集别编巻一·李庚

    宋 林表民 编登台州城楼夏 竦【字子乔文庄公】楼压荒城见逺邨倚防衣袂拂苔纹猿啼晚树枝枝雨僧下秋山级级云招客酒旗临岸挂灌田溪水凿渠分洞中应有神僊窟缭乱红霞出紫氛桐栢观鸟道寒藤结洞门苍藓深楼台在山半松桧出

  • 列传第十四 孔季恭 羊玄保 沈昙庆·沈约

    孔靖,字季恭,会稽山阴人也。名与高祖祖讳同,故称字。祖愉,晋车骑将军。父?,散骑常侍。季恭始察郡孝廉,功曹史,着作佐郎,太子舍人,镇军司马,司徒左西掾。未拜,遭母忧。隆安五年,于丧中被起建威将军、山阴令,不就。高祖东征孙恩,屡至

  • 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三十七·柯劭忞

      张荣 邦杰 宏 宓刘鼎 张迪 福   张荣,字世辉,济南历城人。父衍,以周急称于乡里。荣貌奇伟,尝从军,流矢贯眦,使人以足抵其额拔之,神色自若。   金末,山东盗起,荣率乡民据济南黉堂岭,略有章丘、邹平、济阳、长山、辛市

  • 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十六·赵尔巽

      江忠义 周宽世 石清吉 余际昌 林文察 赵德光 张文德   江忠义,字味根,湖南新宁人,忠源从弟。咸丰二年,忠源率楚勇援长沙,忠义年十八,从军,转战湖北、江西。忠源殉难庐州,遂分将其军。五年,从提督和春复庐州,擢知县。七年,

  • 卷十六 本纪十六·赵尔巽

      ◎仁宗本纪   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讳颙琰,高宗第十五子也。母魏佳氏,追尊孝仪皇后。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生。五十四年,封嘉亲王。六十年九月,策立为皇太子,高宗将传位焉,以明年为

  • 卷五三朝典礼之臣纪略·刘若愚

    神庙登极十龄矣。时冯太监保掌司礼监印兼掌东厂,其仆徐爵号"小野",颇通文理,达事情。冯与江陵张相公居正,内外同心,翌戴冲圣,自新郑高相公拱退后,凡江陵在外之相业,圣母圣庙之眷注,皆冯纳约自牖之验也。神庙左右内臣如孙海、客

  •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七·姚之骃

    礼乐门典制礼乐所自 元李好文集宪宗时有日月之祀当羣臣奏对时上问礼乐自何始左右对以尧舜则其立神基肇人极已宏逺矣右为尊 元名臣奏议泰定帝时迁列圣神主于太庙新殿博士刘致议曰国家取唐宋定制为九世遂以旧庙入室为

  • 卷七·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七宋 宋敏求 编帝王尊号册文上应天神龙皇帝册文开元神武皇帝册文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册文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册文太上皇加光天文武大

  • 卷六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六十八郊社考明堂宋寜宗嘉定八年九月祀明堂吴泳缴进明堂御劄状曰臣尝出入礼经读郊特牲谓祭有祈有报有辟焉读周官太祝谓祀有祈福祥有求永正有弭烖兵

  • 卷二十五 公食大夫礼第九·郑玄

    [疏]《公食大夫礼》第九。○郑《目录》云:“主国君以礼食小聘大夫之礼,于五礼属嘉礼。《大戴》第十五,《小戴》第十六,《别录》第九。”○释曰:郑知是“小聘大夫”者,案下文云宰夫自东方,荐豆六,于酱东,设黍稷六簋,又设庶羞十六

  • 卷一百三十 本朝四·黎靖德

      ◎自熙宁至靖康用人   问荆公得君之故。曰:"神宗聪明绝人,与群臣说话,往往领略不去;才与介甫说,便有'於吾言无所不说'底意思,所以君臣相得甚懽。向见何万一之少年时所著数论,其间有说云,本朝自李文靖公王文正公当国以来

  • 论语集说卷九·蔡节

    宋 蔡节 撰阳货第十七【凡二十六章】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子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嵗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 卷之一·铁壁慧机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一嗣法门人幻敏重编上堂崇祯己卯十月望日缙绅四众等请师开法聚云拈疏云云烟蝌蚪篆籀彩毫乃随处无碍大法轮已被高田众檀越转了若也未见未闻且听维那宣读读毕以拄杖击法座云须弥卢退位舜若多潜形

  • 明画录·徐沁

    中国清代徐沁(生卒年不详)编著。中国画史传著作,8卷。约成书于康熙年间。一说当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之后。作者自谓是继《宣和画谱》、《图绘宝鉴》而作。首以时代为序,列明帝及亲王能绘者13人。次以画科分,计有道释

  • 疡科纲要·张山雷

    外科著作。一卷。张寿颐撰撰于1917年。卷上总论外疡的辨证, 辨脉及治疡各类方药。卷下为治疡 验方,止血方及五官科病症验方。首先总论外疡的辨证、辨脉及治疡各类方药;其次为治疡验方、止血方及五官科病证验方,内容简

  • 历代名臣奏议·杨士奇

    明黄淮、杨士奇等辑。三百五十卷,无序。明永乐十四年(1416)内府刊本。黄淮是洪武(1368—1398)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永乐(1403—1424)初曾直文渊阁,历翰林编修、侍读、左庶子、右春坊。仁宗即位(1424),擢通政使兼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