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

列传

唐 【六十二】

○唐六十二

白志贞

  裴延龄

  崔损

韦渠牟

  李齐运

  李实

皇甫镈

  王播【起  龟式】  杜元颖

白志贞

裴延龄

崔损

韦渠牟

李齐运

李实

皇甫镈

王播

杜元颖

△白志贞

白志贞者本名琇珪故太原吏也事节度使李光弼硁硁自力有智数光弼善之使与帐下议代宗素闻及光弼卒擢累司农卿在官十年

德宗以为敏遂倚腹心进授神策军使赐今名善窥亿帝指故言无不从从狩奉天以为行在都知兵马使惧李怀光暴其恶乃与赵赞卢杞等

抑怀光不使朝怀光反论斥其奸贬恩州司马赞播州司马稍徙阆州别驾贞元二年起为果州刺史宰相李勉固谏不许明年拜浙西观察使

死于官

△裴延龄

裴延龄河东人干元末为汜水尉贼陷东都去客江夏华州刺史董晋表署判官策迁太常博士卢杞秉政引为膳部员外郎集贤院直学

士崔造表知东都度支院召为祠部郎中不待命辄还集贤院宰相张延赏疾其轻率出为昭应令与尉交诉所赇京兆尹郑叔则佑尉而御史

中丞窦参善延龄卒逐尹德宗用参辅政即擢延龄司农少卿会班宏卒假领度支延龄素不善财计乃广钩距取宿奸老吏与谋以固帝幸因

建言左藏天下岁入不赀耗登不可校请列别舍以检盈虚于是以天下宿负八百万缗析为负库抽贯三百万缗为剩库样物三十万缗为季

库帛以素出以色入者为月库帝皆可之然天下负皆穷人偿入无期抽贯与给皆尽样物与帛固有籍延龄但多其簿最吏员以诡帝于财用

无所加也俄以户部侍郎为真又请以京兆苗钱市草千万俾民输诸苑宰相陆贽等以为非是不从京右偏故有萑苇地数顷延龄妄言长安

咸阳间得陂艿数百顷愿以为内厩牧地水甘草荐与苑厩等帝以问宰相皆曰当无有帝遣使按覆果诈延龄大惭帝不责也又请后官阙不

即补收其禀以实帑簿造神龙佛祠须材五十尺者延龄妄奏同州得大谷木数千章度皆八十尺帝曰吾闻开元时近山无巨木求之岚胜间

今何地之近材之良邪延龄曰异材瑰产处处有之待圣主乃出今生近辅岂开元所当得也帝悦是时陆贽为宰相帝素所信重极论其谲妄

不可任帝以为排媢愈益厚延龄太府卿韦少华劾其侵削兆民为天子取怨于下又引建中横敛多积致播迁者其言甚深切帝得奏不悦会

盐铁使张滂京兆尹李充司农卿李铦皆指延龄专以憸伪罔上帝怒乃罢贽宰相左除滂等官时大旱人情愁惴延龄言贽等失权怨望显言

岁饥民流度支粮刍乏以激怒众士他日帝畋苑中而神策军诉度支不赋厩刍者天子惑延龄言乃下诏斥逐贽等朝廷震恐延龄恃得君谓

必辅政少所降下至嫚骂迩臣时人侧目属疾卧第载度支官物输之家死年六十九人语以相安唯帝悼不已册赠太子太傅上柱国元和中

有司谥曰缪

△崔损

崔损字至无系本博陵大厯间中进士博学宏辞补校书郎咸阳尉避亲改大理评事累劳至右谏议大夫于时宰相赵憬卒卢迈属疾裴

延龄素善损荐之德宗贞元十二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始中书虚位十口议者谓选有德及用损中外怅失踰年进门下侍郎以便柔

逊愿中帝意怜遇弥渥卒赠太子太傅谥曰靖

△韦渠牟

韦渠牟京兆万年人工部侍郎述从子也少警悟工为诗李白异之授以古乐府去为道士不终更为浮屠巳而复冠浙西韩滉表试校书

郎进至四门博士迁秘书郎进诗七百言未浃旬擢右补阙内供奉始同列易之后数遣中人专召渠牟繇是皆属目岁中至谏议大夫渠牟为

人佻躁志向浮浅特用憸巧中帝意为帝所倚信颇张威福以动天下士之浮竞甘进者争出其门赫然势焰可炙再擢太常卿卒年五十三赠

刑部尚书谥曰忠

△李齐运

李齐运蒋王恽孙始补寍王府东阁祭酒擢累监察御史复辟江淮都统李峘府由工部郎中为长安令政颇修办擢京兆少尹出为河中

尹晋绛慈隰观察使德宗出狩李怀光还兵奔难昼夜驰及河中齐运悉所赋劳军牛酒丰甘人人喜悦及怀光反还守河中齐运弃城走诏拜

京兆尹时李晟壁渭桥齐运发民筑城保督刍粟以饷晟贼平颇有功万年丞源邃不事齐运怒捽辱之死于廷邃家告冤御史大夫崔纵请穷

治帝不许御史联章深劾齐运诉于帝言为朋党所挤天子使宰相谕谏官御史后毋得羣署章以劾然卒不直邃冤久之大蝗旱齐运不能政

乃以韩洄代之改宗正卿闲厩宫苑使进至礼部尚书宰相内殿对巳齐运常次进帝与参决大事既无学暗于大体第以甘言阿匼而巳卒年

七十二赠尚书左仆射

△李实

李实道王元庆四世孙以荫仕嗣曹王皋辟署江西府判官迁蕲州刺史皋节度山东南道复从之皋卒实知后务刻薄军费士怨怒欲杀

之夜缒亡归京师累进司农卿擢拜京兆尹封嗣道王怙宠而愎不循法度贞元二十年早关辅饥实方务聚敛以结恩怙权作威公卿为谗短

迁斥者甚众诏书蠲人逋租实格诏固敛畿民大困官吏皆被榜罚掊取二十万缗吏乞贷毫厘辄死顺宗在谅闇不踰月实杀数十人于府贬

通州长史市人争怀瓦石邀劫之实惧夜遁去长安中相贺以赦令内移死虢州

△皇甫镈

皇甫镈泾州临泾人贞元初第进士又擢制科为监察御史居丧游处不度下除詹事府司直久之迁吏部员外郎典南曹钤制史奸稍知

名进郎中迁累司农卿判度支改户部侍郎宪宗方伐蔡急于用度镈裒会严亟以办济师帝悦进兼御史大夫蔡平之明年遂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犹领度支裴度极论镈奸邪苛刻不可任用不纳镈乃益以巧媚自固建损内外宫禀佐国用给事中崔植上还诏书乃止帝斥内帑所余

诏度支评直镈贵售之以给边兵故缯陈彩触手辄坏士怨怒聚焚之裴度以其事闻镈指所著鞾曰此内库所出牢韧可服彼言不可用诈也

帝信之镈衔度乃与李逢吉令狐楚合挤之出度太原又以崔羣有天下重望劲正敢言后议帝号镈乃谮羣抑损徽称帝怒逐羣湖南镈罢度

支进门下侍郎平章事尝与金吾将军李道古共荐方士柳泌浮屠大通为长年药帝惑之穆宗在东宫闻其奸妄始听政集羣臣于月华门贬

镈崖州司户参军死镈弟镛字龢卿第进士镈为相时任河南少尹见权宠太盛每极言之镈不悦乃求分司为太子右庶子镈败朝廷贤之授

国子祭酒开成初以太子少保卒镛能属文工诗为人寡言正色衣冠甚伟不屑世务所交皆知名士著书数十篇

△王播

王播字明扬其先太原人父恕为扬州仓曹参军遂家焉播贞元中与弟炎起皆有名并擢进士而播举贤良方正异等补盩厔尉以善治

狱御史中丞李汶荐为监察御史厯侍御史李实为京兆尹与播遇诸衢故事尹当避道揖实不肯播移文诋之实大怒表播为三原令将折之

播受命趋府谢如礼邑中豪强犯法未尝辄贷岁终课最实重其才更荐之德宗将擢以要近会母丧解还除驾部员外郎迁工部郎中知御史

杂事刺举不阿有能称厯虢州刺史李巽领盐铁奏以副己擢御史中丞岁终改京兆尹盗贼弭息宪宗以为能进刑部侍郎领诸道盐铁转运

使时讨淮西切于馈饷播引程异自副异尤通万货盈虚使驰传江淮裒财用以给军兴兵得无乏帝嘉其功超拜礼部尚书稍以赀贿结宦要

中外以为言播荐皇甫镈及镈用事更忌播而以异代使播罢守本官久之检校户部尚书为剑南西川节度使穆宗立逐镈播求还长庆初召

为刑部尚书复领盐铁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权幸竞进播赖其力至宰相专务将迎居位无所裨益复失河北众望不厌乃以检

校尚书右仆射出为淮南节度使仍领使职是时南方旱歉人相食播掊敛不少衰民皆怨之敬宗即位即拜检校司空以王涯代使播失职见

王守澄方得君厚以金谢守澄乘间荐之天子有意复用播于是谏议大夫独孤朗等见延英言播倾邪关通帝左右状帝冲闇不内其言遂复

领使天下公议益不与文宗立就进检校司徒太和元年入朝拜左仆射复辅政累封太原郡公居位四年卒年七十二赠太尉谥曰敬

王起

王龟

王式

王起

起字举之释褐校书郎补蓝田尉李吉甫辟为淮南掌书记以殿中侍御史入兼集贤殿直学士元和末累迁中书舍人数上疏谏穆宗畋

游事岁中考第一拜礼部侍郎李■〈宀介〉叛与播俱上疏请诏王智兴讨之卒定其乱赐金紫拜河南尹进吏部侍郎方播以仆射居相避

选曹改兵部为集贤殿学士拜陕虢观察使时亳州刺史李繁以擅诛贼抵罪起言繁父有功而二千石不宜偿贼死不报入拜尚书左丞以户

部尚书判度支灵武邠寍多旷土奏为营田以省馈挽厯河中节度使方蝗旱粟价腾踊起下令家得储三十斛斥其余以市否者死神策士怙

势不从寘于法繇是廥积咸出民赖以生召授兵部尚书以检校尚书右仆射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滨汉塘堰联属吏弗完治起至部先修复与

民约为水令遂无凶年李训为宰相起门生也欲引与共政即加银青光禄大夫复以兵部尚书召判户部训败起素长厚人不以训诿之止罢

其判俄加皇太子侍读帝题诗太子笏以赐开成三年入翰林为侍讲学士改太子少师起治生无检所得禄赐为僮婢盗有贫不能自存帝知

之诏月益仙韶院钱三十万议者谓与玩臣分给可耻也起赖其入不克让武宗立为章陵卤簿使东都留守召为吏部尚书判太常卿帝患选

士不得才特命起典贡举进尚书左仆射封魏郡公凡四举士皆知名者人伏其鉴擢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宣宗初检校司空

以疾愿代不许卒年八十八赠太尉谥曰文懿炎终太常博士子铎镣自有传起子龟式

王龟

龟字大年性高简博知书传无贵冑气武宗雅知之以左拾遗召入谢自陈病不任职诏许终父丧召为右补阙再擢屯田员外郎称疾去

崔玙观察宣歙表为副龟乐宛陵山水故从之入为祠部郎中史馆修撰咸通中知制诰铎为相改太常少卿同州刺史牙将白约素暴横尝哗

言月禀薄以动士心为乱龟捕杀之人皆震栗徙浙东观察使初式临州有惠政人闻其至欢迎之卒赠工部尚书子荛力学有文辞以铎当国

不贡进士终右司员外郎

王式

式以荫为太子正字擢贤良方正科累迁殿中侍御史少节俭巧于宦因郑注以交王守澄中丞归融劾之出为江陵少尹大中中为晋州

刺史会河曲大歉民流徙它州不纳独式劳恤之活数千人时特峨胡亦饥将入寇汾浍闻式严备不敢道境以善最称徙安南都护政有威惠

占城真腊慕义悉入献亦还所掠王民寍国剧贼仇甫 【按通鉴作裘甫】 乱明越观察使郑祗德不能讨宰相选式往代讨平之加检校右

散骑常侍咸通三年徐州银刀军乱以式检校工部尚书徙武寍节度使诏许滑兵自随视事三日悉以计诛乱兵会诏降武寍为团练罢归终

左金吾大将军

△杜元颖

杜元颖如晦五世孙贞元末及进士第又擢宏词数从使府辟署稍以右补阙为翰林学士敏文辞宪宗特所赏叹吴元济平论书诏勤迁

司勋员外郎知制诰穆宗以元颖多识朝章尤被宠拜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为学士承旨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安县男自帝即位不阅

岁至宰相搢绅骇异甫再朞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敬宗骄僻元颖每欲中帝意以固幸乃巧索珍异献之百工造作无程敛取苛重

至削军食以助裒畜又给与不时戎人寒饥乃仰足蛮徼于是人人咨苦反为蛮内觇戎备不修太和三年南诏乘虚袭戎巂等州诸屯闻贼至

辄溃戍者为向导遂入成都已傅城元颖尚不知乃率左右婴牙城以守贼大掠焚郛郭残之留数日去蜀之宝货工巧子女尽矣初元颖计迫

将挺身走会救至乃止由是贬邵州刺史议者不厌斥为循州司马死于贬所年六十四将终表丐赠官乞归葬诏赠湖州刺史元颖与李德裕

善会昌初德裕当国因赦令复其官弟元绛终太子宾客元绛子审权自有传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猜你喜欢
  契丹國志卷之一·叶隆礼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六·杨士奇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梁本)·佚名
  序·佚名
  卷之一千十七·佚名
  卷之九百十四·佚名
  ●圣谕(敕书二通)臣李瑶恭录·温睿临
  论励臣之道·陈亮
  第二十九册 天命六年十一月·佚名
  卷三十三·傅恒
  第三十八章 豫东大战·冯玉祥
  燕召公世家第四·司马迁
  中山君飨都士·佚名
  书介庵王公奏稿后·王恕
  卷十四·曾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钱外仁·唐圭璋

      孝宗时有钱端礼,字处和。处仁或为其兄弟辈。又据词中“穹庐”云云,处仁当为南宋人。   念奴娇   勋门积庆,为皇家此日,重生贤辅。崧岳储神须信道,非特当年申甫。清白传芳,高明驰誉,材更兼文武。黑头年少,风云还会龙虎

  • 五言巻二十三·洪迈

      五言〈原缺〉

  • 巻八·刘履

    钦定四库全书风雅翼卷八元 刘履 编选诗补注八齐梁诗谢朓【他雕士了二反】字晖宋仆射景仁之从孙少有美名齐随王子隆镇荆州以为文学未防求还都除新安王记室寻兼尚书殿中郎宣城王鸾辅政以为骠骑谘议掌中书诏诰转中书

  • 御定千叟宴诗巻二·康熙

    【计诗三百二十首】人瑞自居击壤羣世间仁夀赖吾君好生大徳合天地愿得三多迈放勲【其一】去年藏里凯歌回赐宴今朝赏宴陪万里辛勤瞬息过欢声载道似春雷【其二】风土人情各自殊微臣游遍世间途愿将省下期颐嵗捧进彤墀添夀

  • 后汉光武皇帝纪四卷第四·袁宏

      二年(丙戌、二六)  春正月甲子朔,日有蚀之。本志曰〔一〕:“日者阳精,人君之象也。君道亏,故日为之蚀。诸侯顺从,则为王者。诸侯专权,则疑在日〔二〕。于是在危十度〔三〕,齐之分野,张步未宾之应也。” 〔一〕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六·佚名

    万历三十二年五月辛亥朔大学士沈一贯等言御史乔应甲等奉差已久印信已领计日辞朝值妖书事起特留缉问今罪人正法狱事已讫臣等悬念四方深忧治纪各差事重难以久旷伏乞允发遣行未报○以蓟镇副总兵王国栋为洮岷副总兵浙江温

  • ●平闽纪卷之三·杨捷

    三韩杨捷元凯着奏疏飞报杀贼等事疏贼盛兵单等事疏遵谕自陈等事疏塘报剿贼等事疏将备署事等事疏飞报恢复等事疏飞报克复等事疏汇报招抚等事疏恭报回泉日期疏恭谢天恩疏闽疆已荷等事疏地方已定等事疏圣主恩遇有加等事疏

  • 第三六红禀光绪七年十月七日一一二○四-二二·佚名

    木匠首萧秋月禀请退办,新竹知县徐不准具禀台下木匠首萧秋月,禀为将情禀明,恩准退办,以回内渡事。缘月充当木匠首,小心奉公,迨至宪恩莅任以来,月所有应缴眠床、枋箱架等物,经已备缴,足用无误。兹本月间,接到

  • 卷八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八十六 【起戊午宋神宗元丰元年○止丁丑宋哲宗绍圣四年】凡二十年 表例说 见第八十三及八十四八十五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八十六>

  • 汉纪四十八 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丁未、167)·司马光

    汉纪四十八 汉桓帝永康元年(丁未,公元167年) [1]春,正月,东羌先零围,掠云阳,当煎诸种复反。段击之于鸾鸟,大破之,西羌遂定。 [1]春季,正月,东羌先零部包围县,劫掠云阳县。当煎等诸部羌民再度起兵反叛。护羌校尉段率军在鸾鸟县

  • 三十九年(下)·佚名

    秋七月7月1日○朔戊辰,上在貞陵洞行宮○朝,王世子問安。○大司諫黃暹啓曰:「伏見,委官箚中:『人言,推究非宜云,是以臣等論啓,爲非宜也。』委官箚子批答有『推詰不嚴』之敎。臣旣參鞫,則不免有失,而頃日引避,慮煩不及,昨日同僚偕避

  • 曾子本孝第五十·戴德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与?孝子不登高,不履危,痹亦弗凭;不苟笑,不苟訾,隐不命,临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孝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故恶言不出于口,烦言不及于己。故孝子之事亲也,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以徼幸;孝子游之,暴人违之;出

  • 八大人觉经略解·智旭

    大文为三。初总标。二别明。三结叹。今初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不论在家出家。但是归依于佛。即为佛之弟子。既为佛子。即应恒修此八种觉。言常于昼夜者。明其功无间断。言至心者。明其亲切真诚。言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四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四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第二一切禅。于中又二。一世间。二出世间。世及出世。各有三种。一现法乐。二出生三昧功德。三利益众生。第三难禅有三。一舍禅而生欲界难。二具一切功德过二乘上难。

  • 上清太玄集·侯善渊

    上清太玄集,金朝全真道士侯善渊(号太玄子)撰。十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收录侯善渊所撰论文六篇,铭文二十一篇,诗词千余首。其论文铭文皆阐述道德清静之玄理,以老庄思想为本,兼融儒理佛法。大旨以重玄为宗,谓太易之先

  • 神女赋·宋玉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粱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它是《高唐赋》的姐妹篇。神女“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

  • 高士传·皇甫谧

    古代人物文学传记。晋代皇甫谧著。作者自序说:“自三代秦汉,达乎魏兴受命,中贤之主未尝不聘岩穴之隐,追遁世之民。”“然则高让之士,王政所先,厉浊激贪之务也。”又说:“谧采古今八代之士,身不属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自尧至魏凡

  • 过庭录·范公偁

    宋代笔记。宋范公偁撰。有《稗海》本、 《说郛》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等,以后者为常见。 《四库全书总目》说: “其书多述祖德,皆绍兴丁卯、戊辰间闻之其父,故命曰‘过庭’。”书中对其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