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场

时间 前场后半月。

地点 济宁州。

人物 

张 千 

李 万 

沈娘子 

沈小霞 冯丹雪(在籍守孝侍郎,生) 老院子 柱 儿(小生)

〔张千、李万引沈小霞、沈娘子上。

沈小霞 (唱)过青山望白云仰天浩叹!

沈娘子 (唱)走得我力尽筋疲两腿酸。

沈小霞 (唱)看前面绿阴阴松林一片,

沈娘子 (唱)休息片刻在大道边。

张千 (念)你们的事,真难办,没见过犯人起解带家眷!

他一会儿要喝水,

你一会儿要吃饭。

磨磨蹭蹭没有完,

简直是成心误期限!(欲打沈小霞)

 〔沈小霞要还击。

李万 (念)走上前,忙解劝,不要翻脸,商量着办!

张千 (念)这趟差事路途远,为省盘川应当把路赶,他们两人又没钱,

中途路上没吃没喝谁来管!

李万 (念)我去说,我去办:你们瞧,济宁州就在前面,赶到城里好打尖,

走不动了就住店。

何必休息在道边,

去到城里多方便!

沈娘子 (唱)他道州城已不远,计上心头暗喜欢!

只要那冯公仗义解危难,我不怕困苦与颠连,

金蝉脱壳将他骗。(向沈小霞示意)

沈小霞 (唱)挣开铁锁报仇冤!

沈娘子 啊,差官!我倒想起来了,济宁城内有位冯侍郎。

张 千 冯丹雪侍郎?我知道!一进南门大街,路西的大红门就是冯宅。

沈娘子 他是我家好友。我想叫秀才前去借些银两,大家使用,岂不甚好?

张千 要借多少呢?

沈娘子 多者五百两,少者二百两。

张千 准能借到吗?

沈娘子 那冯侍郎仗义疏财,定能借到。

张千 可有一节,犯人不能随便去看亲友啊!

沈娘子 银两借到,全数交与差官,买些好酒好饭!

张 千 嗯!你们俩谁去呢?

沈娘子 秀才前去。那冯侍郎乃是秀才父亲的朋友啊。

张 千 李头,你看去得去不得?

沈娘子 啊,张差官,你随秀才前去;李差官与我找一小店等候,万无一失!

李万 这样很好,就走吧!

张千 你同秀才娘子到关厢达顺店等我们吧。嗨,秀才,你真能借到银两吗?

沈小霞 定能借到,走啊!(弄锁链示意)

沈娘子 秀才,那冯伯伯见你项带王法,定说你行为不正,岂肯借钱与你呢?

沈小霞 这个……

李万 我看就暂且摘下来吧!

沈小霞 朝廷王法岂可随便去掉?唉!不必借钱去了!

沈娘子 若是不去,哪能得到银两,大家花用呢?张差官,你看呢?

张千 豁出去了,就先摘下来吧!(替沈小霞去锁链)

沈小霞 多谢差官,走啊!(下)

沈娘子 啊,张差官,万一冯侍郎款待酒饭,你要催促于他,快快回来,免得我在店中不放心啊!

张千 那个自然!李头儿,你可好好地看着她!

沈娘子 张差官,有李差官看着我,不会出一点差错!

张 千 好!嗨,秀才,你等等!(追下)

沈娘子 李差官,我们也走吧!

(唱)但愿得沈秀才随机应变,见了那冯伯伯共报仇冤!

〔同下。

沈小霞 (内唱倒板)

 似鱼儿冲破了千层密网。

 〔沈小霞上。

沈小霞 (唱)跑几步跌一跤意乱心慌!

汗如浆来到了冯家门上!

〔院子上。

院子 你是干什幺的?

沈小霞 求见冯伯父!

院子 你等等!你等等!(拦阻)

〔冯丹雪上。

冯丹雪 何人争吵?

(唱)问贤侄因何故这样慌张?

沈小霞 后面有差人追赶!

冯丹雪 关了大门!

〔院子急下。

冯丹雪 随我来!(同沈小霞入内)

沈小霞 伯父哇!(跪)

冯丹雪 (唱)贤侄你,忍悲痛,快把话讲!

免得我,年迈人,乱猜乱想,失去了主张!

沈小霞 (唱)我的父遭陷害边关命丧,那沈衮好同胞刀下身亡!

杨顺贼派人来将我锁上,与我妻定巧计半路脱身,来寻伯父,搭救小侄,

逃出罗网,待时机血债清偿!

冯丹雪 (唱)闻此言不由我怒火千丈,沈青霞大忠良有此下场!

贤侄你放宽心兵来将挡,有什幺塌天祸老夫承当!

贤侄,你且在这里藏身,切莫悲痛!

沈小霞 恐怕连累伯父!

冯丹雪 哎!说什幺连累不连累!你父被害,并非只因私仇,乃是朝里忠奸之争,我焉肯袖手旁观!家院走上!〔院子上。

院子 唤我何事?

冯丹雪 附耳过来……

院 子 是是是!(下)

冯丹雪 贤侄,随我来!

〔同下。

〔张千急上。

张千 这下子可糟了,城里人多车马多,三闪两闪,会把犯人走丢了!有咧,他反正是去找冯侍郎,就此追上前去。来此已是。,门上有人吗?

〔院子上。

院子 何人在此喧哗?

张千 老头儿,你们这儿刚才来了个姓沈的没有?

院 子 什幺姓沈的呀?全然不知,全然不晓!(要进去)

张 千 你等等!是个穿青衣服的,年轻人。

院子 噢,穿青衣的?年轻人?

张千 对了!他进去啦?

院子 嗯!他进去了。

张千 你叫他出来!

院子 我家主人的朋友,要来就来,要走就走,我怎敢催促!

张千 老头儿,你去叫他一声,我请你喝酒!

院子 午饭己过,晚饭未到,酒幺,不喝!(要走)

张 千 你忙什幺呀?我还有话说!

院子 你可知道这是冯侍郎的宅院,在这里高声喊叫,罗哩罗唆,成何体统!下站!下站!(入内,下)

张 千 嘿!真来得邪门呀!有咧,反正犯人在里边哪,我给他个死等!

〔柱儿穿青衣上,出门。

张千 沈小霞!(急锁上)

柱儿 干什幺?

张千 哟!不是呀!(急去铁链)对不起!

〔柱儿下。

张千 嗨,老头儿,出来!

〔院子上。

院子 你又嚷什幺?

张千 你说有个穿青衣的,他出去了,不是我要的人,白耽误了我的工夫!

院子 他是我家的舅爷。你的人幺,你自己为何不看好?跟我要人,我既不吃官家的饭,管不着呀!(要进去)

张 千 你等等!我就跟你要人,没有不行!他是要犯!

院 子 要“饭”幺,别处去要,干我何事!(入,下)

张 千 (随入)嗨,有个犯人,名叫沈小霞,在这儿没有?〔冯丹雪上。

冯丹雪 何人在此喧嚷?

张千 冯老爷在上,小的奉宣府都督之命,到绍兴拿得要犯沈小霞,经过贵府,他要来拜望。可是,一进去就不出来了,望乞老爷开恩,放他出来,也好趱路。

冯丹雪 你说的是哪个沈小霞啊?

张千 就是沈青霞的少爷。

冯丹雪 你待怎讲?

张千 沈青霞的少爷,沈小霞。

冯丹雪 (扯住张千)走!跟我来!

张千 上哪儿去?

冯丹雪 去到官府,我告你个诬赖好人,敲诈钱财之罪!

张 千 我没有诬赖好人,也没敲诈!

冯丹雪 想那沈小霞既是要犯,又是沈青霞之子,我焉敢与他来往!那沈青霞乃是严府的仇人,人人尽知,我怎敢隐藏他的儿子呢?这要是被人听见,我冯丹雪岂不成了沈青霞一党,开罪严府,那还了得?你分明是敲诈钱财来了,好,好,好,我与你去见州官,把话说个明明白白!

(扯着张千走)

张千 老爷,老爷,小人不敢!

冯丹雪 那幺,你在此作甚?还不与我走了出去!

张 千 这话可不能这幺讲!沈小霞分明是在这里,决非诬赖!

冯丹雪 他不在这里!

张千 老爷,那我可就要……

冯丹雪 要怎幺?

张千 我要搜!

冯丹雪 拿来!

张千 拿什幺?

冯丹雪 公文!

张千 公文批票都在这里!

冯丹雪 要它何用!我问你可有搜查我的公文?

张 千 这个……

冯丹雪 哪个?你既无公文搜查于我,竟敢私入家宅,该当何罪?走,我与你到州官堂上讲话!

张千 老爷!老爷!我丢了犯人,心里着急,冒犯了老爷,千祈恕罪!我走,马上走!(要走)

冯丹雪 回来!你来得,去不得!

张千 怎幺?不许走?

冯丹雪 这丢了犯人,关系甚大,我若放你出去,你到外边信口开河,胡言乱语,岂不坏了我的名誉?走,我与你一同去见州官,交代明白:若是我私藏罪犯,老夫罪有应得;若是你丢了犯人,州官定打折尔的狗腿!走!

张千 老爷!老爷!您饶了我吧!我糊涂无知,冒犯了老爷,您高抬贵手,把我放了吧!我这儿给您磕头啦!

冯丹雪 还不与我滚了出去!

张千 蔗!我就滚!(出门

冯丹雪 真真岂有此理!(下)

张千 哎呀,这可怎幺办呢?当了半辈子差,没吃过这个苦子呀!要人,他不给!搜,又不敢搜!跟他去见官,没有我的便宜!有咧,我坐在这儿死等!……不行啊,肚子直响,得吃点什幺去!……也不行,万一我去吃饭,沈小霞乘机会跑了呢?走不得!不走,肚子又真饿呀!嘿,这算什幺差事呢!

〔院子上。

院子 看天色不早,关上大门,省得不三不四的人在此淘气!

(关门,下)

张千 得!大门关了!看行市,我得在这儿蹲一宵,又冷又饿!不行,得去买点东西吃!(望)那边有个卖烧饼的,去买几个。对,我横着走:一眼看那边,一眼看这边!就这幺办!(横行下)

猜你喜欢
  卷一百零九·彭定求
  丁察院·唐圭璋
  刘子翚·唐圭璋
  浣溪纱·徐志摩
  宇宙·闻一多
  提要·侯克中
  韦庄浣花集原序·韦庄
  惜香乐府卷三·赵长卿
  卷三百三十八·陈思
  卷八十一·陈思
  花儿开过了·闻一多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百六十五·陈廷敬
  御选宋诗卷九·康熙
  卷九·赵执信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六·阮阅

      ●卷四十六·释氏门  韦应物《奉酬〔谢〕处士叔诗》云:“高斋乐宴罢,清夜道相存。”东坡次王巩韵云:“那能废诗酒,亦未妨禅寂。”子由《春尽》诗云:“《楞严》十卷几回读,法酒三升是

  • 第二十八出 帘阻·李渔

    〖中吕过曲·剔银灯〗(净儒巾、员领,带小丑上)笑区区生来命好,不读书居然中了。安排头带乌纱帽,先娶妻后更娶小。买良田,把花园起造。骋尽豪华兴,都在这遭。不须刺股更悬梁,别有求名觅利方。转劣为优人莫测,偷天换日鬼难

  • 第二十出 移防·孔尚任

    ◎甲申六月〖锦上花〗(副净扮高杰领众执械上)策马欲何之?策马欲何之?江锁坚城,弩射雄师。且收兵,且收兵,占住这扬州市。——俺高杰领兵渡江,要抢苏、杭,不料巡抚郑瑄,操舟架炮,堵住江口,没奈何又回扬州;但不知黄、刘三镇,此时何往。

  •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六十四·文艺下·脱脱

        ◎文艺下   ○赵沨 周昂 王庭筠 刘昂 李经 刘从益 吕中孚(张建附) 李纯甫 王郁 宋九嘉 庞铸 李献能 王若虚 王元节 麻九畴 李汾 元德明(子好问)   赵沨,字文孺,东平人。大定二十二年进士,仕至礼部郎

  • 卷一百六十八 表八·赵尔巽

      ◎诸臣封爵世表一   《史记》、《汉书》皆表列侯。明史世表亦及功臣。清于封爵,皆仿古制。世及为礼,视汉特优。非罔替者,甲令按等皆有袭次,不容稍紊。开国所封,沐雨栉风,攀鳞附翼,与汉元功实无差异。其后荡定边徼,开拓

  • 卷八 前赵录八·崔鸿

    刘宣 刘宣字士则渊之从祖也初为北部都尉右贤王朴钝少言好学修洁师事乐安孙炎沉精积思不舍昼夜好读毛诗左氏传炎每叹曰宣若遇汉武当踰于金日磾也学成而返不出门闾者盖数年每读汉书至萧何邓禹传

  • 第二十七回 发三箭薛礼定天山 统六师李勣灭高丽·蔡东藩

      却说铁勒诸部归唐后,相安无事,约有数年,至龙朔纪元,回纥部酋比粟,始纠合仆骨同罗两部众,前来犯边。高宗命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及燕然都护刘审礼为副,鸿胪卿萧嗣业,为仙萼道行军总管,右

  • 序·顺治

    朕惟帝王为政,贤哲修身,莫不本于德而成于学。如大匠以规矩而成方圆,乐师以六律而正五音。凡古人嘉言善行,载于典籍者,皆修己治人之方,可施于今者也。朕孜孜图治,学于古训,览《四书》、《五经》、《通鉴》等编,得其梗概,推之《十

  • 卷十·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十叶赫地方赫舍里氏盖喀穆      瑚禄喀塔哈      舒赛赫勒       武尔佳齐巴达尔堪     音达浑泰布以上俱有传阿普代      奋泰布占       

  • 卷六十七 杨胡朱梅云传 第三十七·班固

    (杨王孙,胡建,朱云,梅福)【原文】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余,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

  • 帝系五·徐松

    宗室杂录【经进总类会要】:神宗元丰元年正月二十六日,诏:「定王宗朴定王:原作「康王」。按据《宋史》卷二四五《宗室传》,宗朴生前封濮阳郡王,死后追封定王,并无康王之封,今改。,先帝近亲,其子仲容、仲任仲容、仲任:按据《宋史》

  • 提要·项霦

    孝经述注一卷【臣】等谨案孝经述注一卷明项霦撰霦始末无可考惟江西志载项霦浙江临海人洪武间为按察司佥事与黄昭原序所言合当即其人也是编用古文孝经本其所诠释不务为深奥之论而循文衍义按章标防词意颇为简明犹説经家

  • 卷三·胡士行

    <经部,书类,胡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三    宋 胡士行 撰禹贡第一         夏书此书首列九州界次言治水经歴又次言田赋髙下土贡有无终言朝觐贡赋达帝都之道而独以贡言者禹治水后因定贡赋法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九·念常

      ⊙(庚申) 宋(姓刘氏都建康)雷氏曰(高少文武前明后顺宋朝八主合六十年)高祖武皇帝。裕改永初(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汉高弟。楚元王交二十世孙。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帝仕晋为太尉。有雄才大略而

  • 黄帝阴符经注·刘处玄

    一卷。金刘处玄(1147—1203)撰。刘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又称刘长生,清人避玄字讳,称刘处元。东莱 (今属山东)人,王重阳弟子,全真道随山派创建人,全真道称为北七真之一。撰有《仙药集》、《至真语录》、《阴符经注》

  • 九华诗集·陈岩

    宋诗别集。1卷。陈岩著。本书为专门题咏安徽省九华山的名胜和物产的专集。原作甚多,已有散佚,此本为元至大年间方时发收集遗留作品210篇重刊的。《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皆七言绝句,凡咏名胜者二百另七首,咏物产者三

  • 因话录·赵璘

    轶事小说集。唐赵璘撰。全书六卷,分为宫、商、角、徵、羽五个部分。第一卷为宫部,记叙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宪宗、文宗、武宗、宣宗诸帝王及后妃的一些生活琐事。第二、三卷为商部,记叙王公官宦之琐事。第四卷为角

  • 徐闇公先生年谱·陈乃干

    本书(一册一○四面六二、四○○字)不分卷,陈乃干、陈洙纂辑。乃干,浙江海宁人;洙,江苏江浦人。两人阅历不详。此谱成于民国十四年,刊在徐着「钓璜堂存稿」之前。按暗公名孚远,暗公其号,晚号复斋,松江华亭人;明末几社六于之一。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