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朕惟帝王为政,贤哲修身,莫不本于德而成于学。如大匠以规矩而成方圆,乐师以六律而正五音。凡古人嘉言善行,载于典籍者,皆修己治人之方,可施于今者也。

朕孜孜图治,学于古训,览《四书》、《五经》、《通鉴》等编,得其梗概,推之《十三经》、《二十一史》及诸子之不悖于圣经者,莫不根极理道,成一家言。

但卷帙浩繁,若以之教人,恐末能一时尽解其义,亦未能一时尽得其书。因思夫记事宜提其要,纂言当钩其玄。乃采集诸书中之关于政事者,为三十篇。

又虑其涣而无统,于是每篇贯以大义,联以文词,于忠臣、孝子、贤人、廉吏,略举事迹,其奸贪、不尚、悸乱者亦载其内,使法戒炯然。加之训诂,详其证据。譬之萃众以为裘,范六金而成鼎。旨约而易明,文简而易阅,名曰《资政要览》。

观是书者,熟思而体之,可以为笃行之善人;推类而广之,可以为博雅之君子。毋徒求之语言文字之间,则朕谆谆教喻之心,庶乎其不虚矣。

顺治十二年正月吉日序

猜你喜欢
  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司马迁
  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九·赵尔巽
  卷三百三十三 元豐六年(癸亥,1083)·李焘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四·杨仲良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三·李心传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二·乾隆
  ●绎史摭遗卷二·温睿临
  防开列校刻通志诸臣职名·郑樵
  九○ 两江总督高晋奏觅得徐干学所刻经学各书开单呈览折·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佚名
  南唐书卷二十九·马令
  十、延师课读·包天笑
  卷一百四十七·雍正
  通制条格卷第三·拜住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孙默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十五家词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二十四     休宁孙默编彭孙遹延露词上诗何以余哉小楼昨夜哀江头之余也水殿风来清平调之余也红藕香残古别离之余也将军白发从军行之余也今宵酒醒子夜懊

  • 七言巻六十三·洪迈

      七言  东林寺寄包侍郎      灵澈  古殿清阴山木春池邉跂石一观身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

  • 卷三百七十五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四月丙申盡是月乙巳   四月丙申,吏部言:「應大小使臣磨勘,投納文字,內有不圓,但有照驗,並依承務郎以上條貫,委尚書相度,並不取索。」從之。   陝西轉運司言:「本路近歲賊盜多出商山,乞將商、虢二州及永興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正统九年五月庚戌朔内使陈景先送女官吴淑清还扬州索取府卫白金彩叚等物及干私事越期而还 上命锦衣卫鞫实监禁之○辛亥升都指挥佥事陈友为都督佥事宁夏右参将指挥使王荣为都指挥同知复充军立功陈斌署都指挥佥事仍听宁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二·佚名

    泰昌元年十月甲辰朔祭享 太庙以 梓官在殡遣宁晋伯刘天锡代○神宗显皇帝 孝端显皇后梓宫次两水河○谕吏部朕承嗣大统加恩元辅方从哲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进建极殿大学士荫一子尚宝司司丞次辅刘一燝韩爌各加升太子

  • 卷之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萧世怡传·令狐德棻

    萧世怡,梁武帝之弟鄱阳王萧恢之子。由于名字犯太祖讳,所以只称其字。自幼聪明颖慧,博览经史。梁大同元年(535),封丰城县侯,食邑五百户。授给事中,转任太子洗马。随即入宫值班,转任太子中舍人。又出任持节、仁威将军、谯州刺

  • 杨守谦传·张廷玉

    杨守谦,字允亨,徐州人。他父亲杨志学,字逊夫,弘治六年(1493)进士。巡抚大同、宁夏,边关人民爱戴他。累官刑部尚书,死后,谥号康惠。杨守谦考取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官屯田主事。改职方,历郎中,练习兵计。出任陕西副使,改任督学政

  • 齐欲攻宋秦令起贾禁之·佚名

    【提要】 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一切以现实的利益作为进行外交的标准和圭臬。赵国合纵攻秦失败之后,苏秦再一次将合纵的希望寄托在齐国身上,凭着他的凌厉词锋和对国际斗争的真知灼见,说服赵国驾

  • 巻二十七·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巻二十七治河雍正元年癸卯正月癸未上谕大学士等前年因黄河冲决皇考特遣牛钮齐苏勒等堵筑修理堤工一切完竣交与杨宗义乃杨宗义不能时时加谨防守致修筑之处

  • 附錄·佚名

    ○隆慶五年四月二十日春秋館奉敎撰進。前後官竝錄。監館事: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右議政兼領經筵事江寧君臣洪暹。知館事:崇政大夫議政府左贊成兼判義禁府事知經筵事錦陽君臣吳謙。知館事:崇政大夫判中樞府事兼知經筵事

  • 卷六十五 易一·黎靖德

      ◎纲领上之上   △阴阳   阴阳只是一气,阳之退,便是阴之生。不是阳退了,又别有个阴生。〔淳〕   阴阳做一个看亦得,做两个看亦得。做两个看,是"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做一个看,只是一个消长。〔文蔚〕   阴阳各有清

  • 思辨録辑要卷三十五·陆世仪

    史籍类通书向以为未全之书今读其前二十卷首尾辞意连络其篇章次第俱有意非未全之书也二十一卷后似稍未连贯然意思亦俱一片如所引诸卦俱与图说意连属葢有得于图而以诸卦证之非泛说诸卦也虽有散逸似亦不多西铭文字便有做

  • 墨子卷十三·墨子

    钦定四库全书墨子卷十三鲁问第四十九鲁君谓子墨子曰吾恐齐之攻吾也可救乎子墨子曰可昔者三代之圣王禹汤文武百里之诸侯也説忠行义取天下三代之暴王桀纣幽厉讐怨行暴失天下吾愿主君之上者尊天事鬼下者爱利百姓厚为皮币

  • 太 虚 自 传·太虚

    ──二十八年初稿三十四年秋修正──弁言  一 生长  二 出家与受戒读经  三 学教参禅与阅藏  四 新学及革命思想的侵入  五 学生教员与法师方丈  六 我与辛亥革命时的佛教  七 民初间思想行动的

  • 卷之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撄宁静禅师语录撄宁禅师住黎川罗汉禅寺语录卷之二门人德因 编侍者德玹记录师受苏州府吴江县黎里镇缙绅工部金同太史张刑部韦鸿胪朱文学毛秦沈周吴众檀信并法侣剖初元超等请入院。师指山门云玄珠斫象拈

  • 小清华园诗谈·王寿昌

    清代诗论著作。2卷。王寿昌著。王氏有感于时人论诗之弊,故“取古人及唐人诗类而系之,以为初学楷式”。 上卷首设总论,概述诗之要领,有“四正”、“六要”、“四清”、“三真”等,共28条。其中多儒家诗教观点,如言“诗有五可

  • 应庵昙华禅师语录·应庵昙华

    凡十卷。又作应庵和尚语录。宋代应庵昙华撰,守诠等编,孝宗乾道二年(1166)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内容包括卷一至卷六之住妙严禅院、住天童山景德禅寺第十四会之语录,卷七至卷九之法语、书,卷十之颂古、真赞、偈颂、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