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氏长庆集序

白氏长庆集序

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居易字乐天乐天始言试指之无二字能不悞【原注事具乐天与余书内】始既言读书勤敏与他儿异五六岁识声韵十五志诗赋二十七举进士【按公贞元十五年举进士年二十八十六年及第此云二十七传写之误也说详本传注】贞元末进士尚驰竞不尚文就中六籍尤摈落礼部侍郎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乐天一举擢上第明年中拔萃甲科【按此序各本皆互异疑有传写脱悮如乐天十六年进士第十八年登拔萃科凿然可据此云二十七举进士是次年登第为十五年矣明年中拔萃是十六年矣元白书判同年校正同省又同登元和元年制科公作元相墓志云二十四试判入等二十八应制科入三等又元集同州刺史谢表云年二十四登乙科授校书郎二十八蒙制举首选是首尾凡五年盖贞元十八年壬午至元和元年丙戌相去正是五年若乐天十六年中拔萃去元和元年首尾七年矣以元证白可以知诸本之误总之旧本为妄人改尽此殆误以及第之年为判选之年也】由是性习相近远求玄珠斩白蛇等赋洎百道判新进士竞相传於京师矣会宪宗皇帝册召天下士乐天对诏称旨又登甲科未几选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言得失因为贺雨诗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前後多以诗章相赠答会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体及杂体前後数十轴是後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効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而乐天秦中吟贺雨讽谕等篇时人罕能知者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於缮写摸勒衒卖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原注杨越间多作书摸勒乐天及予杂诗卖於市肆之中也】其甚者至於盗窃名姓苟求自售杂乱间厠无可奈何予尝於平水市中【原注镜湖傍草市名】见村校诸童竞习歌咏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又鸡林贾人求市颇切自云本国宰相每以百金换一篇其甚伪者宰相辄能辨别之自篇章以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长庆四年乐天自杭州刺史以右庶子诏还予时刺会稽因得尽徵其文手自排纂成五十卷凡二千一百九十一首【按旧书本传载此序作二千二百五十一首】前辈多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皇帝明年当改元长庆讫於是矣因号曰白氏长庆集【按长庆四年正月穆宗崩太子即位是为敬宗明年正月改元宝历序作於长庆四年冬故曰明年当改元即位必踰年改元礼也时本明年下有秋字又删去讫字矣字误】大凡人之文各有所长乐天之长可以为多矣夫以讽谕之诗长於激闲适之诗长於遣感伤之诗长於切五字律诗百言而上长於赡五字七字百言而下长於情赋赞箴戒之类长於当碑记叙事制诰长於实啓奏表状长於直书檄词策剖判长於尽总而言之不亦多乎哉至於乐天之官族景行与予之交分浅深非序文之要也故不尽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五·彭定求
  沈括·唐圭璋
  卷四十二·阮阅
  ●西楼记目录·袁于令
  第三出 夏公命将·王世贞
  第四折·杨显之
  提要·高正臣
  卷二百四十一·曹学佺
  卷四百六十五·陈廷敬
  致吴景超·闻一多
  景淳诗评·佚名
  夫妻乐业·佚名
  程珌词作鉴赏·佚名
  胡铨词作鉴赏·佚名
  提要·陈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七·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 唐百家诗选卷十七 宋 王安石 编 李远五首【字求古大中中为忠州刺史】 赠写御真李长史 玉坐烟销砚水清龙髯不动彩毫轻乍分隆准山河秀初点重瞳日月明宫女卷帘皆暗认侍臣开殿尽遥惊六朝供奉应无敌始觉僧

  • 第六十八回 赵立中炮失楚州 刘豫降虏称齐帝·蔡东藩

      却说金兀朮驱众杀出,时已天晓,韩世忠夫妇,早已起来,忙即戎装披挂,准备迎敌。世忠已轻视兀朮,不甚注意,惟饬令各舟将士,照常截击,看那敌舟往来,却比前轻捷,才觉有些惊异。蓦闻一声胡哨,敌舟里面,都跳出弓弩手,更迭注射。正想用

  •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六五四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请通饬铲削志乘所载应销各书名目及诗文折·佚名

    六五四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请通饬铲削志乘所载应销各书名目及诗文折乾隆四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安徽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请通饬修葺志乘,以黜伪妄事。窃查明末野史及国初人所著悖谬各书,仰蒙圣训,搜查销毁。并钦奉谕旨,以钱谦

  • 后晋纪三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天福四年(己亥、939)·司马光

    后晋纪三后晋高祖天福四年(己亥,公元939年) [1]春,正月,辛亥,以澶州防御使太原张从恩为枢密副使。 [1]春季,正月,辛亥(初九),后晋高祖任用澶州防御使太原人张从恩为枢密副使。 [2]朔方节度使张希崇卒,羌胡寇钞,无复畏惮。甲寅,以义

  • 卷九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九十七王礼考乘舆车旗卤簿元元史舆服志曰国初车舆亦从旧俗世祖混一天下近取远法至英宗亲祀太庙复置卤簿今考之当时天子之五辂与腰舆象轿以及仪卫队

  • 163.杜甫写“诗史”·林汉达

    安史之乱结束了。这对于饱受战乱痛苦、盼望安定的百姓来说,毕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当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过流亡生活的诗人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欣喜若狂,泪流满面。杜甫,字子美。他跟李白一样,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

  • 第一章 总论·梁启超

      原父母与子之爱理:夫大地之内,自太古以至于今,未有能离乎父子之道者也。夫父母与子之爱,天性也,人之本也,非人所强为也。今观乎鸟之养其雏也,衔枝而先为之巢,啄虫而亲为之哺,雌雄殷勤,拔来报往;其有羽毛,则教之飞,雌则巢内,雄

  • 分塞令第十五·尉缭

    本篇主要论述军队营区的划分、警戒、禁令以及营区各级官吏的权限、其目的在于维持营区秩序和防止奸细潜入。69、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分地,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将有分地,帅有分地,伯有分地,皆营其沟域,而明其塞

  •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二六)大品行欲经第十(第三念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给孤独居士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白曰。世尊。世中为有几人行欲。世尊告曰。居士。世中凡有

  • 佛地经论卷第五·佚名

        亲光菩萨等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经曰。又如圆镜周莹其面。于一切处为诸影像遍起依缘。如是如来大圆镜。智不断无量众行善莹。为诸智影遍起依缘。谓声闻乘诸智影像。独一觉乘诸智影像。无上

  • 沙弥罗经·佚名

    失译附三秦录  昔有小儿。名曰沙弥罗。年始七岁。意好道德。随一沙门。为作弟子。处在山中。给师所使。诵念经法。心不懈怠。至年八岁。得阿罗汉。道眼能洞视。所见无极。耳能彻听。天上天下。所为善恶。皆悉闻之。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九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九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诸恶中初明观境中。云夫善恶无定等者。先明通相善恶也。此则未可尽为观境。何者。展转相望得善恶名。是则人谁无善谁不有恶。是故不以为今观境。言宁起等者。心凶为恶

  • 传法正宗记·契嵩

    传法正宗记宋 契嵩宋 契嵩编传法正宗记上皇帝书十二月日。杭州灵隐永安兰若传法沙门赐紫臣僧契嵩。谨昧死上书。皇帝陛下。臣闻。事天者必因于山。事地者必因于泽。然其所因高深。则其所事者易至也。若陛下之崇高深明

  • 卷第四(译经后汉)·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四(译经后汉)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后汉录者。光武皇帝第四子庄继立。谥为孝明帝。至永平七年夜梦金人身长丈六。项佩日轮飞空而至。光明赫奕照于殿庭。旦集群臣令占所梦。通人傅毅进奉对云。臣

  • 水浒传注略·程穆衡

    浒传注略,清程穆衡著,王开沃补,手稿本,共有二卷四册,即是清道光二十五年王氏听香阁刻王开沃补注本。郑振铎《西谛书话》 曾言:“为章回小说作注者,于此书外,未之前闻。程穆衡引书凡数百种;自史汉一下至耐得翁《都城纪胜》、吴

  • 经历·邹韬奋

    长篇自传。邹韬奋著。1937年4月生活书店出版。后来,重庆生活书店和上海韬奋出版社曾多次再版。解放后,收入《韬奋文集》第3卷里。《经历》分为两部分,有59个小题; 第一部分是《二十年来的经历》内有51题;第二部分是《

  • 盂兰盆经赞述·佚名

    又名《盂兰盆经疏》。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注进法相宗章疏》、《东域传灯目录》等谓唐慧沼、慧净曾各撰《盂兰盆经赞述》一卷,故疑此《赞述》即其中一人所作。此推断如成立,则此卷是现存关于《盂兰盆经》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