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自堂存藁四巻别集类三【宋】

臣等谨案自堂存藁四巻宋陈杰撰厉鹗宋诗纪事载杰字夀父分宁人淳祐十年进士制置司属官有自堂存藁然鹗仅録其题梅坛毛庆甫云悦楼诗一首云出梅仙事实则实未见其集故所载爵里亦不能具其始末今从永乐大典裒辑遗篇尚得四巻以其诗语考之四言古诗中春日江永诸篇自注曰端平以来是当理宗之初已能吟咏其年当在二十左右下距帝防徳祐乙亥凡四十二年则宋亡时已近六旬闲舣记之末署延祐二年七月是嵗乙卯上距宋亡又四十年则杰年已在百嵗外不应如是之夀考时代似不相及又闲舣记末称使其子樵书而刻之元鹿皮子陈樵实婺州东阳人里籍亦不相符是记殆陈樵之父所作永乐大典误题杰名欤然观集中重过西湖感事诸篇则为宋之遗老入元尚在固可无疑也集中有和大阃芍药防诗作于淮南又有宣檄随府诗称泝楚三千里离淮第一程则先官淮幕后官楚幕与厉鹗所称制置司属官语合又有与节东归和同幕送行诗称冝黜而陞愧在中又有请代诗称郡小凋残最乂有乙丑元旦夀昌拜表诗则后亦守郡非竟终于幕僚厉鹗所载尚为未尽矣其诗虽源出江西而风姿峭蒨颇参以石湖劔南格调视宋末江湖一气含蔬笋者戛然有殊在黄茅白苇之中不可不谓之翘楚据其戊辰重过弋阳石桥诗注葢与谢枋得相善又读邸报诸作排斥奸谀语皆忠愤而和郭应酉诗自称扶惫効死客自杭来谈江上师溃及京师非才误着极为不平云云并附録郭诗而注曰郭后赴厓山其志节亦可想见则不徒诗之足传也乾隆四十六年七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潘牥·唐圭璋
  论板眼第十一·王骥德
  卷十二·陈廷敬
  古今滑稽联话十二·范左青
  第四十出 不允·梁辰鱼
  词说·蒋兆兰
  卷四十六·徐世昌
  卷二百九十一·陈思
  卷二百八十二·陈思
  卷一百三·陈思
  沧浪集补钞·管庭芬
  卷三十二·郭元釪
  卷八百四十三·佚名
  山谷外集诗注原序·黄庭坚
  米芾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孛老儿上,云)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老汉刘太公的便是。谁想刘千跟着他叔父去泰安州,与独角牛劈排定对去了。说道孩儿赢了也,先拿将花红银碗锦袄儿来。我不信,使的出山彪打听去了,这早晚敢待来也。(正末扮出山彪上,云)

  • 甲集第十四·钱谦益

    滕尚书毅七首【启行】虞卿双白璧,鲁连千黄金。重轻岂在彼,在此方寸心。声名落天地,辉采流古今。没齿无一称,终将愧朝簪。晨趋螭石下,夕过鸾阁阴。兹焉复申命,载道荆山南。闲中牧龙媒,郤上驯鸷禽。岂徒饱

  • 初集卷三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古今体九十二首【丙寅二】春日南苑行围即事襍咏田马调惟佶春晖丽载阳平明出云阙迤逦度烟庄南苑三宫近材官七萃良武功伊古重时举岂禽荒小大从民愿蒐苗以暇修土膏犹未动毛氄尚多柔松籁纷笳

  • 卷三十六·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三十六目録【五十八字】踏莎行寇准晏殊【五首】陈尧佐欧阳修晏几道【四首】张先苏轼黄庭坚【二首】秦观陈师道李之仪【二首】贺铸【五首】毛滂【八

  • 志第二十四 五行一·欧阳修

    万物盈于天地之间,而其为物最大且多者有五: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其用于人也,非此五物不能以为生,而阙其一不可,是以圣王重焉。夫所谓五物者,其见象于天也为五星,分位于地也为五方,行于四时也为五德,禀于人也为五常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三·杨仲良

      哲宗皇帝   立后废后附   元祐五年六月辛丑,太皇太后宣谕宰臣吕大防等曰:『皇帝春秋渐长,将来纳后仪式,曾令入内内侍省检寻天圣二年纳郭皇后、景祐元年纳光献皇后行礼之次第,各为年深,并无据□[1],兼其时只是降制进

  • 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洪武二十年十一月丁丑朔普安卫军民指挥使周骥奏古州一十二处长官司所统民九千二百一十七户愿纳秋粮八千九百二十九石命户部籍其数○戊寅复置狭西延安府保宁县大盐池盐课司设大使副使各一人其盐利所出令各税课司局从实

  • 一○九五 安徽巡抚书麟奏请查缴禁书再予展限一年折·佚名

    一○九五 安徽巡抚书麟奏请查缴禁书再予展限一年折乾隆五十年三月初八日安徽巡抚臣书麟跪奏,为查缴应禁书籍,仰恳圣恩,再予展限一年事。窃照明末野史暨国初人所著悖妄各书,节蒙圣训,实力搜查,复奉谕旨展限,俾各及时呈缴。经

  • 九七、齐因燕文王丧伐取十城乃威王非宣王辨·钱穆

    《燕策》:&ldquo;文公卒,易王立,齐宣王因燕丧攻之,取十城。&rdquo;《史记》依之。今按:《燕策》误也。宣王伐燕王在王哙时,其时齐乃威王,非宣王。前二年,威王与魏会徐州相王,至是为威王之二十五年。宣王之立尚在其后十三年。通

  • 卷二十三下·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十三下 朱批黄炳奏摺 雍正二年正月初一日山东巡抚【臣】黄炳谨 奏钦惟我 皇上继 天出震绍统乘乾 仁育万方庶彚仰生成之泽 恩周四海闾阎游浩荡之春当兹斗柄建寅正遇泰阶履吉幸值春王正月欣

  • 止学 原文·王通

      智卷一  智极则愚。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穷哉。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智

  • 律禅密净四行论·太虚

    一 四门之统摄 甲 戒律 乙 禅观 丙 密咒 丁 净土二 四门之类别 甲 律禅与密净 乙 禅密与律净 丙 律密与禅净 丁 律与禅密净&nb

  • 菩萨处胎经 第二卷·佚名

    菩萨处胎经 第二卷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佛树品第四尔时世尊将欲入无余涅槃界。集诸神通大德菩萨。神足变化说不思议法。今我宁可化作七宝树。度此长流永在生死没溺者。令得解脱。即入琉璃定无形三昧。东方去此

  • 大乘起信论义疏下之上·慧远

    净影寺沙门慧远撰第二番中亦有四门。一定障相。二释障名。三明断处。四对障辨脱。言定相者。云何得知。五住性结为烦恼障。事中无知以为智障。如涅槃说。断除一切贪嗔痴等得心解脱。一切所知无障碍。故得慧解脱。贪嗔

  •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九·隐元

    嗣法門人性願編源流頌第一世南嶽讓禪師,詣曹溪,參六祖,祖問:甚處來?師曰:嵩山來。祖曰:什麼物恁麼來?師無語。遂經八載,忽然有省,乃白祖曰:某甲有個會處。祖曰:作麼生會?師曰:說似一物即不中。祖曰:還假修證否?師曰: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

  • 研北杂志·陆友

    元代笔记。2卷。陆友仁撰。书前有作者写于元统二年(1334)二月的自序:“余生好游,足迹所至,喜从长老问。前言往行必谨识之。元统元年冬,还自京师,索居吴下,终日无与晤语,因追记所欲言者,命小子录藏焉。取段成式之语,名曰《研北

  • 类证活人书·朱肱

    二十二卷。宋朱肱撰。朱肱精研 《伤寒论》数十年,于大观元年 (1107)撰成此书,原称《南阳活人书》 (概因张机曾居南阳,而华佗称 《伤寒论》 为“活人书”,故名),又名 《无求子伤寒百问》、《无求子伤寒活人书》、《无

  • 明本释·刘荀

    一名《明本》。南宋理学普及读物。刘荀撰。3卷。刘荀以为事物莫不有本,学者进德修业,必先明本,循序而进,然后德业可成。然初学者往往事于末而昧乎本,因撰是书。举关于大体、切于实用者凡33条,各著明其本。大体可分为三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