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胡铨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建炎二年(1132)进士。绍兴七年(1137)以吕祉荐,充枢密院编修官。秦桧主和,铨上封事请斩桧等,初议编管昭州,后改监广州盐仓,明年改威武军判官。十二年又除名,编管新州。十八年,移吉阳军。孝宗即位,复奉议郎,知饶州。召对,除吏部郎,迁秘书少监,又迁起居郎。以官至工部侍郎。淳熙七年卒,年七十九,谥忠简。《宋史》有传。著有《澹庵文集》六卷。

●好事近

胡铨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

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秋月。

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

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胡铨词作鉴赏

此词关系到南渡后一场斗争,因而闻名。绍兴八年秦桧再次入相主和,派主伦往多议和。这事激起了朝野广泛抗议,当时身为枢密院编官的胡铨尤为愤慨,上书高宗说:“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斩三人头(指秦桧、王伦、孙近),竿之藁街。……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戊午上高宗封事》)此书一上,秦桧等人由恐惧而变恼怒,以狂妄凶悖,鼓众劫持“的罪名,将胡铨”除名,编管照州(今广西平)“,四年后又解配新州(今广东新兴)。胡铨逆境中坚守忠节,十年后在新州赋本词,”郡宁张棣缴上之,以谓讥讪,秦愈怒,移送吉阳军(今海南岛崖县)编管“。十年间,秦桧对胡铨的迫害愈演愈烈,直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同时,对反对和议的朝野名士也进行残酷的迫害,著名的诗人、词人王庭珪、张元幹就被流放、削籍,”一时士大夫畏罪箝口“,”忠义之士多避山林间“。(参见《宋史。胡铨传》、《挥尘后录》卷十等)这首词就是在这样气氛下写作的。

上片是说自己无意富贵,却在走上政途,深感懊悔。“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轻”,轻率,鬼使神差似的,这是深深的自责,由现在想到当初的轻率尤为懊悔。“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秋月。”“猿惊鹤怨”用《北山移文》文意。南齐周本隐北山(即钟山),却应诏出仕,也孔稚珪绿山灵草木禽兽的口吻对他进行责备,中有这样的句子:“惠帐空兮兮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薜萝”,幽隐之处,“薜萝秋月”借指隐者徜徉自适的生活,唐张乔《宿齐山僧舍》“晓山月出烟萝”类此。这里是借猿鹤以自责其弃隐而仕,放弃了山中的美景。“空”、“识”两字道出做官却未能遂愿,把自己的悔恨展现得更为强烈。

作者缘何对当官如此懊悔?从上片看,可见他对“薜萝秋月”生活的怀念,对故乡的感怀。身窜南荒,自会产生离乡愁绪。同时他另作了一首《如梦令》,云:“谁念新州人老,几度斜阳芳草。眼前欲晴时,梅雨故来相恼。休恼,休恼,今岁荔枝能好。”正是这种情绪的写照及其自我解脱。但是,这首词超越了这首情绪,他写悔恨写得那么痛切,另有所指。

“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囊锥出头”即“脱颖而出”,索用毛遂自荐典故。要理清两句的意思,弄得清“刚”、“不道”这两个语辞。据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刚”即“硬”,“不道”有“不想”之意。这两句是说:你硬是要头,逞能你也得弄清时节和世道很明显,“出头”是指十年前反对和议、抨击秦桧。这用的是理怨、自责的口吻,还是“悔”。既然悔恨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便学陶渊明“或命巾车,或掉孤舟”,归隐田里了:“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可是,路上有豺狼挡道。想回也难!词就是这样一气呵成当官的悔恨,想归却不能苦闷,这对处于特定境遇中的作者来说,是道出真情实感的流露。但是若只是如此理解,又未免只在皮毛了。只要联系一下写作背景,这首词强烈的讽刺意义就不难看出。

“豺狼当辙”即“豺狼当道”相对,语出《东观汉纪·张纲传》:“豺狼当道,安问狐狸!”“豺狼”与“狐狸”相对,是指权奸、首恶,张纲所谓豺狼,是指独擅朝政的梁冀及其党羽,这里用以指把持朝政的秦桧。张棣说是“讥讪”,秦桧那样恼怒,看出“豺狼当辙”用语的含义。其实所谓“讥讪”,不独这一句,全词无不暗含着对秦桧等人的抨击。“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自责、悔恨是表面的,实际上是在骂那些主和误国、陷害忠良的家秋,朝廷里尽是奸臣,忠正之士想出头也出不了头。上片悔恨“故乡轻别”,“富贵本无心”是暗用了孔子一句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他无意于谋求富贵也不愿担任奸臣。他那般痛心地忏悔,与十年前上书所说:“臣有赴东海而死,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其志向恒一的。上面这些意思都是借用去国怀乡的形式表现了出来的,并不直遂,叫人咀含而不语,其讽刺意味更为犀利。

这首词是作为“罪人”在那险恶的政治气氛下写作的,表现了作者无畏的抗争精神和对国事的深切关注,它与《戊午上高宗封事》同为反和议斗争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忠贞的气节。朱熹赞扬胡铨是“好人才”时说:“如胡邦衡(邦衡,胡铨字)之类,是甚么样有气魄!做出那文字是甚豪壮!”(《朱子语类》卷一百○九)胡铨属于鲁迅所说的中国历史上“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猜你喜欢
  卷一百·彭定求
  解昉·唐圭璋
  论套数第二十四·王骥德
  第三折·贾仲明
  商衟·隋树森
  巻一·黄昇
  卷54 ·佚名
  古诗镜卷二十七·陆时雍
  卷二百三十二·陈思
  卷八十七·陈焯
  御选明诗卷十三·康熙
  唐温如诗鉴赏·佚名
  第六纲 忌病·刘坡公
  幽通赋译文·班固
  七言古诗·刘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达识集·钱德苍

    摄生咏  《孙真人铭》云:“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虚心易役,气弱病相侵。勿使悲欢极,当今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夜寝伤雷鼓(谓叩齿),晨兴漱玉津(谓咽吐)。妖身难犯已,精气自全身。若要无百病,常当节五辛。安

  • ●第二十五出 病禳·孟称舜

    〔丑上〕受人之托,必当忠人之事。我替申家官人说亲不遂,官人因而成病。悄地唤我商议,意待再去见小姐。怕老员外不允,托我对员外说,唤个师婆禳解。那时只云中鬼,到外方躲避才好。为此特和张师婆母子商量去。〔外旦上〕【水底

  • 洪咨夔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嘉定二年(1209)进士。授如皋主簿,试饶州教授。嘉定间,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与之帅成都,又荐为籍田令、通判成都府。理宗即位,召除秘书郎。宝庆元年(1225),迁金部员外

  • 列传五·薛居正

    李存信,本姓张,父君政,回鹘部人也。大中初,随怀化郡王李思忠内附,因家云中之合罗川。存信通黠多数,会四夷语,别六蕃书,善战,识兵势。初为献祖亲信,从武皇入关平贼,始补军职,赐姓名。大顺中,累迁至马步都校,与李存孝击张浚军于平阳。

  • 第五十八回 胡世宁创议弃边陲 邵元节祈嗣邀殊宠·蔡东藩

      却说卢苏、王受,系岑猛余党,既陷田州,并寇思恩。右江一带,人情汹汹,或说岑猛未死,或说猛党勾结安南,已陷思恩州,正是市中有虎,杯影成蛇。姚镆力不能制。飞檄调兵,藩臬诸司,与镆有隙,叉倡言“猛实未诛,镆为所给”等语。御史石

  • 卷九·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九      宋 萧常 撰列传四 关羽字云长一字长生河东解人亡命涿郡昭烈起兵羽与张飞从之昭烈为平原相以二人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寝处同所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

  • 一四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请添派刘凤诰等三员校勘石经折·佚名

    一四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请添派刘凤诰等三员校勘石经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臣和珅等谨奏,为奏闻事。臣等奉旨校勘石经,除派出五员外,命臣等添拟三人,以足八员之数。钦此。臣等公同商酌,淹通经学者,殊难其选。【真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八·佚名

    宪宗三韩愈【沈颜 石介 范文正公 李汉 栁子厚 东坡 少游 皮日休 李翱】孟郊 张籍【李翱 昌黎 六一】欧阳詹【昌黎 曾子固】韩愈沈颜登华旨曰尝读李肇国史谱云韩文公登华岳之巅顾视其险絶恐栗度不可下乃发

  • 伯颜传·宋濂

    伯颜,姓蔑儿吉碍氏,曾祖父探马哈儿,任宿卫。祖父称海,随宪宗伐宋,为国捐躯。父谨只儿,在隆福太后宫中总领宿卫。伯颜抱负远大,沉着果断。十五岁时奉成宗之命侍奉太子武宗。大德三年(1299),随武宗征海都。五年又随武宗征迭怯里

  • 四十年·佚名

    (甲申)四十年清乾隆二十九年春正月1月2日○甲寅,上御崇賢門,賜入直軍餠肉,歲首犒饋,例也。○敍削職諸臣。卽前以臺臣違牌,入於大處分者也。至是以經歲始敍,凡百有二十餘人。1月3日○乙卯,上具冕旒法服,祗謁太廟,改具袞服,拜璿源殿

  • 卷四十四·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四十四宋 陈经 撰毕命【周书】此篇当知商之余民三纪之后世变风移与周公君陈之时大异毕公之化尤难于其终盖当是时为善者众易以劝也为恶者寡易以惩也故康王所以命毕公

  • 卷一·杨甲

    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一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右太极图周敦实茂叔传二程先生茂叔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隂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隂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

  • 叙官·佚名

    王建立国都,辨别方向并确定[宗庙和朝廷的]位置,划分都城与郊野的界限,分设官职,用作民众的榜样。于是设立夏官司马,让他率领下属而掌管天下的政典,以辅佐王使天下各国政治公平。政官的属官有:大司马,由卿一人担任;小司马,由中大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阅东方杂志漫感·太虚

    本刊(海潮音)二十四卷未间断,今年东方杂志三十九卷又在重庆复刊了。复刊号上的“耶律楚材逝世七百年纪念”:‘公文集卷十二为子铸作诗三十首,句云:“十二学诗书,二十应制策,禅理穷究竟,方年二十七”,是公至二十七岁始穷究佛理也

  •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七·佚名

      尔时优波摩那比丘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几佛过去。佛告优波摩那比丘。比丘。譬如恒河沙世界。下至水际上尽有顶满中微尘。比丘。有人于中取尔所微尘。过恒河沙世界下一微尘。如是过

  • 佛说五大施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佛世尊。一时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苾刍众俱。  佛告诸苾刍言。有五种大施。今为汝说。何等为五。所谓一不杀生。是为大施。二不偷盗。三不邪

  • 琉璃王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舍卫国波斯匿之子,嗣王位,灭迦毗罗国释种,堕于地狱之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