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事迹辑录
国朝闺秀正始集
顾太清,字子春,汉军人,多罗贝勒奕绘侧室,著有《子春集》。按贝勒别号幻园居士,工诗好学,尤精内典。(恽珠)
名媛诗话
满洲西林太清(春),宗室奕太素贝勒继室,将军载钊、载初之母,著有《天游阁诗稿》。才气横溢,挥笔立成,待人诚信,无骄矜习气。吾入都,晤于云林处,蒙其刮目倾心,遂订交焉。则诗有“巾帼英雄异俗流,江南江北任遨游。萧条行李春明路,半载新诗半载愁”之句。此后倡和,皆即席挥毫,不待铜钵声终,俱已脱稿。《天游阁集》中诗作,全以神行,绝不拘拘绳墨。《题画桃花》云:“柳半垂条草半芽,轻寒轻暖欲烘霞。瑶池自有三千岁,错被人呼薄命花。”《中秋寄仲兄》云:“茫茫四海少朋俦,应似东坡念子由。今岁秋来寒特早,西风和泪寄羊裘。”《题桃源图》云:“一棹春波去路深,夕阳又下碧山岑。重来纵有渔郎问,满涧桃花无处寻。”《自题梅花》云:“风帷小影抱寒梅,忽讶低枝近水开。不许飞花惊鹤梦,月明人逐暗香来。”《游山归答六女叔文》云:“十二十三偏落雨,月明十五涨溪流。贪看秋色归来晚,竟作南山十日留。”《雨后游敬业湖》云:“一泓积水绕灵祠,荷叶荷花香满池。稽首潮音观自在,莫教花叶两离披。”(原注:湖上有祠曰“汇通”,有阁曰“潮音普觉”。)“雨后湖光事事幽,绿杨风软似清秋。永天阔处荷花少,照见当年帝子楼。”(原注:湖南岸临庄敬公主妆楼。)佳句如《瓠□(娄+瓜)》云:“长柄几经劳画手,细腰不待减宫厨。”《次夫子儿示原韵》云“下愚富贵萌骄念,上善工夫好读书。”《经先茔有感》云:“大字已无书屋匾(原注:丙舍有先文端公书‘双藤书屋’),长松半隐墓门墙。”《祝夫子四十寿》云:“万言诗句垂千古,一气洪濛合大钧。”《送钊儿往完县勘地》云:“饱看山水多加饭,乍历程途要早眠。”《海淀车中口占》云:“一条官路朝初散,五月新蜩耳乍明。”《雨中用清闷阁韵》云:“野卉短垣纷落瓣,瓦盆积水小生波。”《梦中得句》云:“种桑未必能供茧,树蕙无非暂养心。”太清诗结句最峭。如《寒江》:“最忆富春滩上客,一竿无恙老羊裘。”《秋柳》云:“难禁最是潇潇雨,冷到红阑第几桥。”妹霞仙(旭)有《延青草阁诗草》。壬寅上巳后七日,太清集同人赏海棠,前数日狂风大作,园中花已零落,诸君即分咏盆中海棠。霞仙是日未到,次日寄四诗至,颇堪压倒元白。
太清之倚声,有《东海渔歌》四卷,巧思慧想,出人意外。《惜分钗 咏空冲》云:“春将至,睛天气,消闲坐看儿童戏。借天风,鼓其中,结彩为绳,截竹为筒。空!空! 人间事,观愚智,大都制器存深意。理无穷,事无终,实则能呜,虚则能容。冲!冲!”《浪淘沙 春日同夫子慈溪纪游》云:“花木自成蹊,春与人宜。清流荇藻荡参差。小鸟避人栖不定,扑乱杨枝。 归骑踏香泥,山影沈西。鸳鸯冲破碧烟飞。三十六双花样好,同浴清溪。”《醉翁操 题云林湖月沁琴图》云:“悠然,长天,澄渊。渺湖烟,无边,清辉怅望兮婵娟。有美兮飞仙,悄无言。扬袖促鸣弦,照垂杨素蟾影偏。 羡君志在,流水高山。问君此际,心共山闲水闲。云自行而天宽,月自明而露漙,新声和且圆。轻徽徐徐弹,法曲散人间,夜深香霭非麝兰。”《南柯子 山行》云:“絺綌生凉意,层舆缓缓游。连林梨枣缀枝头。几处背阴篱落挂牵牛。 远岫云初敛,斜阳雨乍收。牧踪樵径渐深幽。昨夜骤添溪水软绕村流。”《早春怨 春夜》云:“杨柳风斜,黄昏人静,睡稳栖鸦。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 红楼不闭窗纱,被一缕、春痕暗遮。澹澹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已亥秋,余与太清、屏山、云林、伯芳结“秋江吟社”,初集“牵牛花”,用《鹊桥仙》调。太清结句云:“枉将名字列天星,任尘世、相思不管。”云林云:“金风玉器夕逢秋,也不见、花开并蒂。”盖二人已赋悼亡也。余后半阕云:“花擎翠盏,藤垂金缕,消受早凉如水。红闺儿女问芳名,含笑向、渡河星指。”虚白老人大为称赏。(沈善宝)
天咫偶闻
八旗人才,国初最盛,乾嘉而后已少逊矣。余思辑刻八旗人著述,曾记书目一纸,闺秀著作内有顾太清《子春集》。
太平湖在内城西南隅角楼下,太平街之极西也。平流十顷,地疑兴庆之宫;高柳数章,人误曲江之苑。当夕阳衔堞,水影涵楼,上下都作胭脂色,尤令过者流连不能去。其北即醇邸故府。(震钧)
栖霞阁野乘
奕绘号太素,为荣恪郡王绵亿之子,封贝勒,有《明善堂集》。侧福晋即太清西林春,著《天游阁集》者也。太清姓顾,吴门人,才色双绝。贝勒性爱才,座客常满。其管宗人府时,龚定庵为宗人府主事,常以白事诣邸中,贝勒爱其才,尊为上宾,由是得出入府第,与太清唱和。太清尝与贝勒雪中并辔游西山,作内家装,于马上拨铁琵琶,手白如玉,见者咸谓王嫱重生。又贝勒所作词名《西山樵唱》,太清词名《东海渔歌》。(孙静庵)
紫藤馆诗草
《哭砚》云:余家有罗纹砚,乃本生显妣爱新觉罗伯夫人之所遗。……砚乃匳中物也。方四寸有余,青质白纹,背有铭二。其太素道人,乃先外祖多罗只勒讳奕绘;太清道人,外祖母西林夫人也。砚在余家六十余年,乃于宣统元年六月初十日黄昏时,为奴子祥儿失手坠地,伤其一角,声如细磁,脆如玻璃。余闻之痛惜己极,不觉自批己之颊曰:“此非奴之过也。”因作诗以哭之。(自注:外祖母性西林觉罗,鄂文端公之族人,幼育于姑母顾氏家,故又姓顾。)诗云:“呜呼砚兮,与君不永终兮。实吾母之所赐兮,其伤心为何如兮。砚兮砚兮,予终身不能释然矣。”(敦礼臣)
书太清事
太素贝勒(奕绘),荣纯亲王(永琪)之孙也。风流文采,结识名流。侧室顾太清氏,才华绝世,所为词曰《东海渔歌》,与贝勒之《西山樵唱》,取名对偶。闺房韵事,堪媲赵管。乃世传龚定庵自珍事,多涉及之。且有举定庵诗词以证之者,扑朔迷离,语殊无据。定庵文人,狂放不羁,或其幻想偶寄,因成蜚语。市虎三人,流为掌故。遂使一代词人,蒙诬地下。其与易安居士相同,不仅才华已也。至其身世,尤传说纷纭,或言铁岭,或谓吴越,莫衷一是。而其所以名西林春,知者尤鲜。盖太清本鄂文端公(尔泰)曾孙女,西林觉罗氏。幼经变故,养于顾氏。顾氏为荣邸之包衣人,遂被选为侧辐晋。及贝勒卒后,抚孤成立。杨鉴资姻叔(名涑,雪桥老人锺义哲嗣)云:“某公髫龄曾亲见之。于同末光初之际,时已垂老。”则大归之说,荒诞不经,当无辩也。甲子后,雪桥老人始闻其始末于贝勒后人恒公名煦者,与世传不同如此,可谓信而有徵。今墓在西山南谷,附于太素贝勒园寝。其署复姓西林,名春,正复姓之一证也。(载《词学季刊》第一卷第四号补白。曼殊启功)
雪桥诗话
潘绂庭先生《赠子章贝勒奕绘》云:“昨承高轩过,今登大雅堂。诗宗韩吏部,篆学蔡中郎。爱士论真品,观书味古香。玉台仙眷属,韵事共流芳。”谓太清夫人工诗画也。太清顾氏,字子春,有集。贝勒为荣纯亲王孙。荣府尝自制真松烟墨,光黑迥异徽制。姚文僖诗:“荣王好古法古制,支竈爇松成麝气。千槌万杵苦费功,工多质良自矜贵。持磨古砚昵相受,浓不增胶清自黝。含睛点漆妙各臻,元乌玉金世稀有。”(杨锺义)
清词玉屑
龚定庵识太素贝勒,因得与太清以诗唱和。其诗所谓“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者,世遂有窥帘赠枕之疑。固不足按。
太清春,吴人,侍太素为侧室。每相从,并辔游西山,多倡随之什。而其集罕传,十年前于友人处见有《东海渔歌》、《西山樵唱》合刊,审为近人所得钞本。
太清又善画,近见夏闰庵藏其《杏花小帧》。盖道光丁酉八月追忆山南野渡杏花而作,春明词侣各有题咏。(郭则沄)
知寒轩谈荟
蛰云所述:顾太清词,盖采自《东海渔歌》,词家况夔笙刊行本也。余曩居连岛,与六桥都护三多时共往还,都护以佑孚斋王孙“乘槎载妓图”见示,中有太清手题《齐天乐》一阕,为《渔歌》集内所未裁。
太清姓顾氏,或谓顾八代之裔,或称江南顾氏,皆非也。尝读敦礼臣观察《紫藤馆诗钞》,其《哭砚》诗序云,余家有罗纹砚二,乃本生显妣爱新觉罗伯夫人所遗,实匲中物也。背有铭,一书太素道人,为先外祖多罗贝勒讳奕绘;一署太清道人,则外祖母为西林夫人也。又注云:外祖母姓西林觉罗,鄂文端公之族人,幼育于姑母顾氏家,故又姓顾。乡人杨子勤太守跋其图云:老人为西林鄂文端公曾孙女,寄食于顾氏,顾为荣邸侍卫,因被选为幻园贝勒侧福晋。纪鹏上公贝勒玄孙,尝与同直行朝,言之甚悉云云。幻园,奕绘字也。据此,纪鹏上公、礼臣观察俱系贝勒内外孙辈,其言自当可信。所谓顾姓者,固决非江南顾氏;若顾文端公之裔,则其氏为伊尔根觉罗,又焉得称西林族望哉?贝勒薨后,太清颇为家人所厄,以太福晋命出邸,赁居于西城养马营。余居养马营逾三十年,迄莫知太清遗宅所在,亦憾事也。(郭则沄)
晚晴簃诗汇
贝勒奕绘,字子章,号幻园,又号太素道人,荣纯亲王永琪孙。诗话云:幻园斐然著述才,尝撰《子章子》,未刊行。侧室顾春太清,雅善诗词,尝相酬唱,极闺门之乐。卷八
顾太清,字子春,漠军旗人,多罗贝勒奕绘侧室,有《天游阁集》。诗话云: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临桂况夔笙舍人周颐,于光绪已丑得《天游阁诗》写本,其词名《东海渔歌》,夔笙初未求得。宣统已酉,黄陂陈士可毅得诗五卷,缺第四卷;词四卷,缺第二卷。诗在四十前,多偕游之作。及称未亡,家难旋起,携子女移居邸外,有诗纪事。嗣是抚孤感逝,涉笔皆哀。其《论陈云伯诗》有云“绮语永沈黑暗狱”,端严可想。诗注述南谷墓庐事云:“主人皆有诗,载《明善堂流水编》第十五卷。太清有《金缕曲》(为阮相国题宋本《金石录》),共后半云:“南渡君臣荒唐甚,谁写乱离怀抱。抱遗憾、讹言颠倒。赖有先生为昭雪,算生年、特纪伊人老。”自注:“相传易安改适事,相国及静春居刘夫人辩之最详”云云。仁和吴伯宛谓:“才嫒不幸,大抵如斯,异代相怜,端在同病。”《松邻遗集》有《天游阁诗 集词集宋词选跋》卷一八八(徐世昌)
骨董琐记
“双溪垂钓图”,道光癸巳,费小楼为孙子琴作。题咏甚多,有宗室奕绘题一律云:“少年曾钓双溪水,一住西湖二十年。年时一去不复返,双溪之水流依然。垂垂杨柳图中见,缓缓归期梦里传。得意莫生乡国感,为君三复帝京篇。”款署“为孙子琴妹丈题句,效黄鹤楼题。太素道人奕绘。”下钤“太素道人”及“子章”两印。引首曰“幻园”。又西林春题《渔家乐》云:“垂柳西风吹不起,一竿闲钓双溪水。濠上高怀差可拟,烟光里,必有金鳞鲤。 智者从来无彼此,溪山住处皆堪止。打点琴书游帝里,随缘耳,神仙眷属谁如子。”款署“奉题子琴妹丈清照,西林春”。钤二印,曰“太清之印”,曰“西林春印”。引首印曰“天游”。卷七(邓之诚)
骨董琐记三记
奕绘、太清春合题《黄慎山水册子》。(以下引诗略)
道光十四年甲午,太素道人次韵。印章曰“奕绘”,朱白文;曰“奕绘之印”,白文;曰“子章子”,白文。甲午上元同次黄子韵。印章曰“臣清之印”,白文;曰“清吟”、曰“长生”,朱文。考《玉牒》第五册,荣亲王下贝勒奕绘媵妾顾氏。顾文真(按:真,可能为“星”字之误。)之女,疑王府包衣也。卷三(邓之诚)
近词丛话
太清两林春,姓顾氏,苏州人。才色双绝,为贝勒奕绘之侧幅晋,有《天游阁集》。所作词名《东海渔歌》,兹录其三阕焉。慈溪记游调寄《浪淘沙》云(词文略),山行调寄《南柯子》云(词文略),春夜调寄《早春怨》云(词文略)。太清尝与贝勒雪中并辔游西山,作内家妆束,披红斗篷,于马上拨铁琵琶,手洁白如玉,见者咸谓为王嫱重生也。
或曰龚定庵尝通殷勤于太清,事为贝勒所知,大怒,立逼太清归,而索龚于客邸,将杀之,龚孑身逃以免。然其事末可尽信。(徐珂)
玉栖述雅
闺秀词,心思致密,往往赋物擅长。词题尤有绝韵者。西林顾太清春《东海渔歌 定风波》序云:“古春轩老人有《消夏集》,徵咏夜来香,鹦哥纫素馨以为架,盖云林手制也。”歇拍云:“闲向绿槐阴里挂,长夏。悄无人处一声蝉。”此则以意境胜,无庸刻画为工也。(况周颐)
兰云菱寝楼笔记
曩阅某词话云:本朝铁岭人词,“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直窥北宋堂奥。太清春《天游阁诗》写本,岁已丑余得于厂肆地摊。词名《东海渔歌》,求之十年不可得,仅从沈善宝(钱塘人,武凌云继室,有《鸿雪楼词》。)《闺秀词话》中得见五阕,录其四如左。忆与半塘同官京师时,以不得渔樵二歌为恨事,朱希真《樵歌》及《东海渔歌》也。余出都后,半塘竟得《樵歌》付梓,而《渔歌》至今杳然。就令它日得之,安能起半塘与共赏会耶!此余所为有椎琴之痛也。(况周颐)
小三吾亭词话
幼遐论词,尝以不得见渔樵二歌为恨,谓朱希真《樵歌》及顾春《东海渔歌》也。顾春字太清,为贝勒奕绘侧室。论满洲人词者,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去夏余从后斋将军假得《明善堂诗》,曾刺取太清春遗事,赋六绝句。今年乃得见《东海渔歌》(凡四卷,缺第二卷),惜幼遐客死扬州,不获共欣赏也。(冒广生)
孽海花闲话
定庵集中,《忆太平湖之丁香花》云:“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忆北方狮子猫》云:“故侯门第歌钟歇,犹办晨餐二寸鱼。”确为太清作,然亦不过遐想。宣统初,作者作此书时,邓秋枚借余所评太清《天游阁集》,于神州国光社出版,内载余因见太素集《上元侍宴》诗自注有“邸西为太平湖,邸东为太平街”语,赋诗云(见后,略)。不意作者拾掇入书,唐突至此,我当堕拔舌地狱矣。(胃广生)
心史丛刊三集
《丁香花》云:高宗第五子荣纯亲王,瑜贵妃所生,子绵亿降袭郡王,是为荣恪郡王。恪王子即奕绘贝勒。盖自荣邸受封,至此三世,此亦当时一荣国府也。贝勒笃好风雅,著有《明善堂集》,自号太素道人,又号幻园居士,名奕绘。《太清集》有与子章联句诗,子章疑为太素之字。生于嘉庆四年已未,至嘉庆乙亥、丙子间,恪王薨,贝勒袭爵,时年十七八。道光五年乙酉秋,授散秩大臣,时年二十七。明年丙戌,管理宗学。十年庚寅秋,管理御书处及武英殿修书处。是年冬,授正白旗汉军都统,时年三十二。至十五年乙未罢官,专意享闲散之福,时年三十七。又三年为道光十八年戊戌,年四十而卒。
贝勒生长富贵,酷嗜吟咏,所著《明善堂集》,内分诗词两种,诗曰《流水编》,词曰《南谷樵唱》。有侧室曰顾太清,名春,字子春,号曰太清。盖与太素为偶,世常称之曰太清春。太清工词翰,篇什为世所宝。世之爱重太清,什伯于太素也。昔王幼遐侍御,毕生专力于词,论词至满洲人,常曰:“满洲词人,男有成容若,女有太清春而已。”太清常自举其族望曰西林,自署名曰太清西林春。其姓顾,乃见之恽珠所选《国朝闺秀正始集》,集有《顾子春小传》。顾诗集名《子春集》,今传刻之本名《天游阁集》,盖与《正始集》所截不侔。意当时《太清集》尚来定今名也,抑太清尚有词集名《东海渔歌》,或总名为《子春集》,而诗称《天游阁》,词称《东海渔歌》耳。
《东海渔歌》与《南谷樵唱》相配,亦即太清配太素之意,想见闺房唱和韵事。然南谷乃贝勒自营之佳城,别墅存焉。取名词集,乃实有其地。太清专就对偶求之,以东海对南谷,以渔歌对樵唱,意惟以示其唱随之雅与好合之致焉耳。太清后亦从葬南谷。冒鹤亭《太清遗事诗》有云:“太平湖畔太平街,南谷春深葬夜来。人是倾城姓倾国,丁香花发一低徊。”是诗首句言其生时之邸;第二句言其死后之葬地;三句上半言其貌,下半取再顾倾人国之意,关合其姓;四句乃掀然大波,为人间一宗公案。此余之所以有此篇之作,冀为昔人白其食射以留名士美人之真相者也。(孟森)
丁香花按语
按:冒君于报章见此稿,郎来访,云:《天游阁集》后所引况氏笔记(按:系指况周颐之《兰云菱寝楼笔记》),实系旧笔。既得《东海渔歌》,后付梓时忘未删除。又《渔歌》所阙第二卷,近又得之,补印入集,板存西泠印社云云。至太清事迹,冒君谓“无以难我,然终信其旧闻为不误,并非由己始倡此言。”《丁香花》诗以“缟衣人”三字,指为定公眷属,冒君谓“用诗语为解,会意甚正当,故无可非难。”至“长安俊物”一语,当时本关合定公诗,语甚含蓄,经仆揭山,遂尔辽露,言次若有微愠也。定公与太清事,今京师士大夫多争其确者,如罗瘿公之流是已。存此与世人永久质之。一时喜新好异之谈,固未能以此折其雅兴耳。(孟森)
清代名人传咯
奕绘(字子章,号太素道人、幻园居士),一七九九年二月二十日——一八三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宗室,诗人,高宗皇帝的曾孙。他的祖父永琪(号筠亭,谥纯,一七四一——一七六六),是高宗的第五子,一七六五年封荣亲王。其父绵亿(谥恪,一七六四——一八一五),成年时于一七八四年封为贝勒,一七九九年晋为荣郡王。奕绘一八一五年袭贝勒。他学识渊博,尤擅长书法,精于古玩鉴赏,并通晓建筑设计,但以他的诗最负盛名。他留下一部诗集《流水编》和一部词集《南谷樵唱》,这两部集作合称《阴善堂集》或《子章子》。他曾任侍卫处协助事务侍卫班领(一八二五——一八三五)并同时兼领数职。他一八三五年致仕,三年后去世。
奕绘纳著名女诗人顾太清(字子春,号云槎外史,一七九九—— )为妾,人又称顾为太清春或西林春。她出身于汉人或是旗人家庭仍是悬案。她不仅能诗,兼擅绘画,并收藏艺术品。她和奕绘在一起生活美满,生有七个孩子(按:实为三男二女共五个孩子)。奕绘死后,奕绘之子,正室所生的载钧(死于一八五七年)袭贝子爵。此子与太清不协,因而把她从府中赶出,迫其另租民房。顾太清虽然遭此巨变,仍尽力将子女抚养成人,从而能与各门联姻。一八七五年她双目失明,翌年她仍然在世。她何年去世不详。
顾太清的词与著名大词人性德和厉鹗之作齐名。她的词简洁动人,用韵奇特,选字丰富多彩。她的诗集名《天游阁集》,七卷。一九一零年冒广生据一部残稿(但阙词集)将此书编为五卷出版(按:实际上只有四卷)。一九一四年他刊出她的一部词集,题名《东海渔歌》,计四卷(按:实际上只有三卷)。据日本学者铃木虎雄所记,他看到过《天游阁集》一部手稿,计七卷诗及六卷词。据说已佚失的《东海渔歌》卷二,已刊于《词学季刊》(第一卷第二期一九三三年八月)。这本杂志第二十六页记载说:根据奕绘的后裔名叫恒煦的说法,顾太清是鄂尔泰的曾孙女,为汉军旗的顾家所养,奕绘家是顾家所在旗的佐领。前面提到的这本杂志(第二卷第一、二期)刊出奕绘的词,题名《写春精舍词》。这几首词据说是来自奕绘的手稿,这本杂志后来的一期(第二卷第四期)刊出据信是顾太清的宵像。
有一则毫无根据的传闻,大意是说龚自珍与顾太清相爱,传闻的起因可能是这两位作者的诗都曾描写过一丛紫丁香。这丛丁香长在太平湖畔,此湖位于北京内城西南角,而奕绘的府第就在那一带。这座府第后来归奕譞所有,后来因此称为“七爷府”。德宗皇帝就诞生在这里,后来成为民国大学的校舍。(美 恒慕义主编,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译)
清代名人轶事——龚定庵
阅近人笔记,载龚与明善堂主人事。按主人名奕绘,号太素,为荣恪郡王绵亿之子。封贝勒,著有《明善堂集》。侧福晋者,郎太清西林春,著《天游阁集》者也。太清姓顾,吴门人,才色双绝。贝勒元配妙华夫人殁后,宠专房。贝勒由散秩大臣,管宗人府及御书处,又管武英殿修书处,旋改正白旗汉军都统。性爱才,座客常满。其管宗人府时,龚方为宗人府主事,常以白事诣邸中,贝勒爱其才,尊为上宾。由是得出入府第,与太清通殷勤,时相唱和。龚《杂诗》中,所谓“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即指此事。闻太清好著白衣,故云云。太清貌绝美,尝与贝勒雪中并辔游西山,作内家妆,披红斗篷,于马上拨铁琵琶,手如白玉,见者咸目为王嫱重生。又闻贝勒所作词名《西山樵唱》,太清词名《东海渔歌》,当时特取其对偶云。某说部中,见有龚集外诗一首,此诗旧藏蒋剑人家,后归王紫佺,皆与龚子孝拱相友善,决为龚作无疑。诗云:“未定公刘马,先宰郑伯羊。海棠颠未已,狮子吼何狂。杨叛春天曲,蓝桥昨夜霜。微云才一抹,佳婿忆秦郎。”又题友人扇一绝云:“女儿公子各风华,争羡皇都选婚家。三代以来春数点,二南卷里有桃花。”(按:此诗题为《书魏槃仲扇》,见集外未刻诗。)情辞惝恍,他人断无此思想,无此笔墨也。
定庵以道光十九年,年四十八乞休,二十一年,五十岁殁于丹阳。其殁也,实以暴疾,外间颇有异词。初定庵官京曹时,常为明善堂主人上客。主人之侧福晋西林春太清,慕其才,颇有暧昧事。人谓定庵集中《游仙》诸诗,及词中《桂殿秋》、《忆瑶姬》、《梦玉人引》诸阕,惝恍迷离,实皆为此事发也。后稍为主人所觉,定庵急引疾归,而卒不免,盖主人阴遣客鸩之也。或又谓:定庵晚年,所眷灵箫,实别有所私。定庵一日往灵箫处,适遇其人,因语灵箫与之绝,箫阳诺之,而踪迹愈密。半岁后,定庵一日又见其人从灵箫家中出,因怀鸩以往,语灵箫,其人倘再至者,即以此药之。药方固出禁中,服之不即死,死亦无伤痕可验也。灵箫受药,即置酒中以进,定庵饮之,归即不快,数日遂卒。(葛虚存编)
满族女词人顾太清和《东海渔歌》
顾太清,姓西林觉罗氏,是清代有名的大学士鄂尔泰的侄子甘肃巡抚鄂昌的孙女。鄂昌因胡中藻诗钞狱得罪赐死,家产籍没,家道中落。鄂昌的儿子鄂实峰以游幕为生,后来移家香山,娶香山富察氏女,生一子二女,长女即太清,本名春,字梅仙,号太清。严格说,应当写作西林春才正确,若用字称,也应写作西林太清。至于姓顾是因为太清入为贝勒奕绘侧室,呈报宗人府时,假托的姓氏(冒护卫顾文星之女)。这一点连太清的外孙富察敦崇《哭砚诗》注中所称“外祖母姓西林觉罗氏……幼育于祖母顾氏,故又姓顾”也不对。富察敦崇有意掩没事实,故意这样写。主要目的是当时避忌和鄂昌的关系。所以词人正确的姓氏、名号和旗分,应写作:西林春,字梅仙,号太清,满洲镶蓝旗人。但因为中外沿用“顾太清”之名久而广泛,也可以写作:西林春(即顾太清),姓西林觉罗氏,因系鄂昌之裔,改姓顾氏。字梅仙,号太清,常自署名太清春,晚年也自署太清老人椿。
奕绘与太清由诗词唱和,而互相倾慕,由倾慕到成为夫妻,很经过一番波折。主要是因为太清乃“罪人之后”的关系,受到舆论和家庭的压力。最后由于二位词人的冲破一切阻力,才使太清改换姓氏,成为奕绘的侧室。
奕绘在清宗室中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和王引之合编过《康熙字典考证》。他的著作很多,有《子章子》、《妙莲集》、《集陶集》、《明善堂文集》、《明善堂文集流水编》等,《南谷樵唱》包括在《流水编》中(按:此词集不包括在《流水编》中,而是《明善堂文集》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又善篆书,在管钦天监事务时,又向西洋传教士学了拉丁文,家中藏书极富。太清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除了自己已有的学问外,在与奕绘的谈论中,得到了很多教益,迅速扩大了知识面。又加奕绘交游很广,如和阮元、潘世恩、王引之等当代学术界名流都有来往,太清便也和这些人的内眷时相唱和。就是这些外部条件使太清成为清代第一流的女词人。
太清生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五日,死于光绪三年十一月初三日,享年七十九岁,凡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金启孙)
清代女词人顾太清的书法
……至于传世的顾太清书迹,远比有印本的《天游阁集》、《东海渔歌》少得多。见于著录的太清遗墨,除前引况蕙风所称的《天游阁集》手稿外,别有:一、清阮元旧藏宋刊《金石录》,有太清亲笔题跋;二、番禺叶恭绰先生所藏宋赵子固画兰二幅长卷,有太清题诗;三、清文廷式曾得太清手书《金缕曲 题行有恒堂诗集》稿。诸家著录虽盛称太清“楷书秀整”、“书法秀丽”、“书法亦雅静”云云,然均未能影刊真迹,使人不能见其本真。一九八八年,广东省文史研究馆为纪念建馆三十五周年,曾举办馆藏书画展览,极为罕见的顾太清书法真迹才首次与广大观众见面,并于同年八月由该馆编印出版《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建馆三十五周年纪念册》一书,顾太清在道光十七年(按:应为二十七年)丁未( 一八四七年)所书团扇,便收入纪念册中。这一团扇写《消寒》诗六首,俱作小行书,笔法清隽美秀。其诗云:(诗文从略)道光丁未夏日,录旧作《消寒》诗六首,书于红雨轩北窗,太清西林春。(按:《消寒》诗写于道光二十二年壬寅,故称旧作。原为九首,此处所书为六首。)
此为太清四十八岁(按:应为四十九岁)时书,距太素逝世已九年,空寂悲凉境际跃然纸上。在此书件名款下,加钤“太清”白文印、“西林春”朱文印各一方。笔法醇厚清华,意态安祥雅静,从晋唐中来而不尽拘于点画法式,体势自然,天真焕发,通篇神韵渊永,无琢磨求工之态。似不曾受宋以后人书影响,更无干禄书柔甜俗媚之习。这一书件笔法近龚定庵书风,而以谨重为别致,堪称为文人书之高者。此件原是叶恭绰先生珍藏品,后归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其初为邓之诚(文如)先生故物。原件裱为挂轴,民国初年在邓家时,曾遍徵题咏。有曾习经、张尔田、崇彝、陈庆、林止、丁传靖、叶恭绰、冼玉清等人题跋十四事。(王贵忱)
猜你喜欢 阮槃溪·唐圭璋 ●卷一·陈衍 ●秋爽斋诗话(经生)·蒋箸超 解人颐 懿行集·钱德苍 第二出 名逋·李渔 第四折·佚名 第一幕·林徽因 卷十一·侯克中 五言巻十二·洪迈 卷八·梅鼎祚 偶然·徐志摩 卷八百七十六·佚名 卷三百七十二·佚名 反离骚·扬雄 雍熈乐府卷之四·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