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人物志十三

宗室王公传十一【原封和硕贝勒阿敏 温简固山贝子固尔玛浑 镇国公恭阿 原封和硕贝勒莽古尔泰 原封多罗贝勒德格类】原封和硕贝勒阿敏

阿敏追封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二子初授台吉岁戊申三月

太祖命同长子禇英征乌拉宜罕山城克之斩千人获甲

三百俘其衆以归癸丑正月从

上征乌拉布占泰以三万衆来拒诸将欲战

上止之阿敏与贝勒代善等议决进

上从之克其城遂灭乌拉丙辰岁

太祖建元天命封和硕以齿序阿敏为二贝勒四年三月

上破明兵於萨尔浒山及尚间崖复奉

命御明总兵刘綎於栋鄂路代善等继之阵斩綎阿敏偕大臣扈尔汉击败明游击乔一琦兵一琦奔固拉库崖与朝鲜都元帅姜功烈合营阿敏同诸贝勒攻之功烈降一琦自缢八月从

上征叶赫灭之六年三月从

上取明渖阳辽阳七月镇江城中军陈良策叛投明将毛文龙阿敏迁镇江沿海居民於内地十一月文龙屯朝鲜阿敏渡镇江夜入朝鲜境斩其守将及兵千五百文龙仅以身免十一年四月征喀尔喀巴林部取所属屯寨十月征喀尔喀扎噜特部俘其衆还天聪元年正月

命同贝勒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等征朝鲜濒行谕之曰朝鲜屡世获罪理宜声讨然此行非专伐朝鲜也明毛文龙近彼海岛倚恃披猖纳我叛民故整旅徂征如朝鲜可取则并取之因

亲授方略是月大兵薄义州拔其城分兵捣文龙所居铁山文龙遁海岛师克宣州连定三城次平壤朝鲜王李倧遣使请和阿敏书数其罪七次黄州倧复请和阿敏欲进攻诸贝勒议许盟事详克勤郡王传凯还

上郊劳于武靖营

赐御衣一袭五月从

上征明锦州复围宁远击斩千余人四年正月大兵克永

平滦州迁安三月

命阿敏代贝勒济尔哈朗等驻守师至合略迤西路并招降榛子镇四月谕归降汉文武官曰我国法度从来贿赂不行亷者举之贪者弗录况

皇上简用者俱亷洁忠直之士尔等若有罪虽赂千金无益若无罪即衆贝勒何惧焉五月明监军道张春等围滦州阿敏怯不赴援滦州?阿敏遽弃永平杀降者夜出冷口归六月

上御殿诸贝勒大臣议阿敏十六罪

上命岳托宣示於衆诸贝勒大臣合词请诛阿敏诏特宥其死削爵幽禁崇德五年十一月卒於幽所爵除温简固山贝子固尔玛浑【子瓦二 曾孙鄂齐】

固尔玛浑贝勒阿敏第三子崇德三年九月随睿亲王多尔衮征明由北京至山西复东至济南克城四十余四年四月凯旋

赐駞一马一白金二千是年封辅国公先是内大臣多尔尔济所属蒙古及汉人盗马自伊噜逃

命同镇国公扎喀纳等伺诸藩城间既望见以淖不追而

还八月议削爵

诏予寛免五年六月以父阿敏获罪坐削爵黜宗室顺治五年四月复入宗室封辅国公六年正月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征湖广擒何腾蛟於湘潭进师永兴夺门入固尔玛浑俱在事有功凯旋

赐白金六百十月晋封固山贝子康熙二十年十月卒谥曰温简长子玛尔图封镇国公先卒乃以第四子瓦三降袭辅国公瓦三初於康熙四年正月封三等辅国将军十三年十月随安亲王岳乐征江西进定湖广十八年十一月还京二十年十二月降袭辅国公二十一年八月授宗人府右宗人二十二年三月议瓦三前在长沙退缩罪应削爵

谕曰瓦三才具甚优况其公爵乃伊父贝子固尔玛浑効力年久恩赐之爵着革去右宗人从寛留其公爵二十三年四月任镶蓝旗蒙古都统五月调镶蓝旗满洲都统先是俄罗斯窃据雅克萨尼布楚二城

上命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收其田禾以困之萨布素以失

机请罪是年

命瓦三偕侍郎果丕会萨布素议雅克萨应否攻取嗣奏我兵於来年四月抵雅克萨招抚不就抚则攻其城万一难取即遵前

旨毁田禾以归

上命都统朋春等会剿十二月议政王大臣奏请黑龙江

将士应遣大臣统辖得

旨军机关系紧要非熟练戎行者不可公瓦三素谙行师遣往必能胜任护军统领佟宝佛可托皆堪効力之人可令公瓦三统辖之二十四年正月卒諡曰襄敏以瓦三之次子齐克塔哈袭封辅国公三十二年十二月任宗人府右宗人三十五年正月从

上征噶尔丹护军统领鄂克济哈统领正红旗营三十九

年四月濬永定河

命齐克塔哈分董其事四十年正月任正黄旗蒙古都统四十六月五月以钻营削爵以固尔玛浑之孙鄂斐袭辅国公鄂斐玛尔图第四子初於康熙六年三月封三等奉国将军三十三年五月任镶蓝旗蒙古副都统三十五年正月从

上征噶尔丹同康亲王杰书统领镶蓝旗营三十八年调正红旗蒙古副都统三十九年调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四十二年擢正黄旗汉军都统寻调正黄旗满洲都统四十一年授领侍卫内大臣四十六年袭封辅国公四十七年任宗人府左宗人五十二年八月卒至雍正二年以鄂斐第五子鄂齐袭鄂齐初於康熙三十八年封奉恩将军四十八年缘事削爵寻授散秩大臣雍正三年五月任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十一月以陕甘总督岳锺琪奏请将罗隆宗诸部给达赖喇嘛管理遣大臣往谕

命鄂齐偕学士班第会提督周瑛详筹妥办嗣鄂齐奏臣至西藏审视情形首领办事者互不睦请降

旨谕达赖喇嘛等和衷共事

诏允之十二月

谕曰鄂齐自委任以来竭力行走差往西藏办事明白着将伊父鄂斐未袭之辅国公爵给与承袭四年十月擢镶黄旗汉军都统五年七月晋镇国公十一月调天津水师营都统六年九月以兵丁滋事削爵授三等侍卫効力七年二月任正红旗满洲副都统

十月奏请八旗训练必弓箭相称娴熟中的为要除官射用披子箭外常箭俱用骲头则指发与梅针箭同视制披子箭价亦省议从之九年八月署镶红旗蒙古都统十一年正月革任爵除

镇国公恭阿

恭阿贝勒阿敏第四子阿敏既获罪恭阿废为庶人後复入宗室顺治五年九月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征湖广六年正月大军抵长沙擒明桂王朱由榔之总督何腾蛟等进剿广西合兵定道州及黎平府先後克六十余城恭阿俱在事有功十月封镇国公十一月卒於军八年闰二月以恭阿之长子法塞降袭辅国公康熙四十九年正月卒十月以法塞长子原封三等奉国将军阿裕尔仍降袭三等奉国将军五十八年卒十二月以闲散宗室德色勒之长子苏赫讷降袭奉恩将军阿裕尔之孙也雍正二年七月卒爵除

原封和硕贝勒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

太祖高皇帝第五子岁壬子九月从

上征乌拉克城六莽古尔泰等请渡水进击

上止之曰我且削其外城无仆无以为主无民无以为君遂毁所得六城移驻富勒哈河越日於乌拉河建木城留兵千守之天命元年授和硕贝勒以齿为序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四年三月明总兵杜松等率师六万出抚顺关

上亲统师迎击莽古尔泰从至界藩设伏萨尔浒谷口明兵过将半尾击之我师据界藩之吉林崖明兵营萨尔浒山以二万衆来攻吉林莽古尔泰同大贝勒代善等以兵千卫吉林复合力攻萨尔浒山破之又破明兵於尚间崖时明总兵刘綎出寛甸略栋鄂

上命同代善等御之至瓦尔哈什窝集击败明兵二万阵

斩綎事详礼烈亲王传八月从

上征叶赫围其城其贝勒布扬古及弟布尔杭古降叶赫

平五年八月

上征明由懿路蒲河进明兵出渖阳城者各引退谕莽古尔泰领本部追之莽古尔泰遂率健鋭百人追败总兵李秉诚副将赵率教兵越渖阳城东至浑河始返六年七月镇江城降将陈良策叛投明总兵毛文龙莽古尔泰同代善迁金州民於复州十年正月明葺城守旅顺口攻克之殱其衆十一月率师援科尔沁解其围十一年四月

上征喀尔喀巴林部

命代善诸贝勒略西拉木伦诸贝勒以马乏不能进莽古尔泰独领兵夜渡击之俘获无算天聪元年五月攻明右屯卫又以偏师卫塔山粮运三年十月从

上征明贝勒阿巴泰阿济格先从龙井关入斩明汉儿庄副将易爱等莽古尔泰偕贝勒多尔衮多铎至其守将遂以城降并招抚潘家口守备金有光中军范明良蒋进乔翌日

上统师克洪山口趋遵化莽古尔泰自汉儿庄合营败明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兵擒其副将臧调元旋奉

命赴通州视渡口是月大军进薄京城明诸道兵入援屯广渠门外莽古尔泰分遣护军前行令阿巴泰阿济格等攻之追杀至城壕莽古尔泰与贝勒多铎留後值明溃卒来犯击殱之十二月从

上视蓟州破明山海关援兵四年二月克永平遵化适与

明兵遇败之五年三月

命诸贝勒直言时政莽古尔泰奏曰谳狱据供词以定是非未敢明知枉断惟恐日久怠生臣与诸贝勒大臣倍加策励八月从

上围明大凌河城正蓝旗兵围其南莽古尔泰军其中为策应九月败明监军道张春总兵吴襄等援兵事详礼烈亲王传十月议莽古尔泰於

御前露刃大不敬罚银万两撤五佐领归公六年五月从上征察哈尔林丹汗遁移师征明归化城略大同宣府七

月师还十二月薨年四十六

上临哭丙夜始还翌日设

幄议祭奠焉是夜乃

还宫九年十二月以所属追首其罪削爵黜宗室详德格

类传

原封多罗贝勒德格类

德格类

太祖高皇帝第十子初授台吉天命六年二月大军略明奉集保将旋有小卒指明兵所在德格类同台吉岳托硕托击败明兵二百追逼明总兵李秉诚营其衆二千溃遁三月同台吉寨桑古閲三岔河桥至海州城中官民张乐舆迎德格类令军毋扰民夺财物士皆登城宿勿入民室次日安抚居民而还八年四月同台吉阿巴泰征喀尔喀扎噜特部十一年十月复随大贝勒代善征扎噜特部是年封多罗贝勒天聪三年九月同贝勒济尔哈朗等略明锦州焚其积聚俘获无算五年六月

命诸贝勒直言时政德格类奏曰国家要在慎选正直任以国事屏谗邪远奸佞则贤不肖皆知取法臣等与诸贝勒皆以公正自持効忠竭力至谳狱或刑罚不中请即罢斥另选良臣任法司则政简刑清国家何忧不太平七月初设六部

命理户部事八月从

上围明大凌河城正蓝旗兵围其南德格类军其中为策应九月败明监军道张春总兵吴襄等援兵事详礼烈亲王传十月明总兵祖大夀降同贝勒阿巴泰夜袭锦州击斩甚衆事详饶余敏郡王传六年五月同贝勒济尔哈朗等俘察哈尔部衆於归化城及黄河诸路九月同贝勒岳托等拓疆自耀州展至盖州迤南七年六月攻旅顺口克之八年五月从大军征明六月招抚蒙古来归户衆七月克独石口进攻赤城未拔入保安州会大军於应州师还九年十月薨年四十

上临哭丙夜乃还设

幄而居撤馔三日诸贝勒大臣劝慰再三始

还宫十二月同母兄莽古尔泰为属下冷僧机所告以大逆削爵除籍德格类其母弟曾与谋亦追削贝勒黜宗室爵除顺治九年冷僧机以奸恶伏诛

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三十三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司马迁
  列传第三十三 邵续 李矩 段匹磾 魏浚(族子该 郭默)·房玄龄
  卷二百四十二·列传一百三十九·柯劭忞
  卷七十四 志四十九·赵尔巽
  第五十五回 平叛军太尉建功 保孱王邻封乞命·蔡东藩
  元明事类钞卷三·姚之骃
  卷十八·李斗
  大事记卷一·吕祖谦
  一五○一 办理军机处为移送文溯阁《盐铁论》原书事致盛京将军等咨文·佚名
  六四二 谕校阅全书错误之倪承宽等着分别罚俸或销去纪录·佚名
  史记集解卷二十一·裴骃
  宣帝纪·令狐德棻
  郭登传·张廷玉
  隋纪七 炀皇帝下大业十二年(丙子、616)·司马光
  卷二百·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蜡书·姚茂良

    〔末上〕珠幌斜连云母帐。玉钩半卷水晶帘。轻烟袅袅归香阁。日影腾腾转画檐。自家秦丞相府中院子。且说我那丞相。眞个是官高极品。累代名家。身居八座之尊。班列羣僚之上。巍巍架海紫金梁。兀兀擎天碧玉柱。早间蒙

  • 卷一百五十四·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五十四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十 襍解【下】 兔葵燕麦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序云唯兎葵燕麦动揺春风耳今人多引用之予读北史邢劭传载劭一书云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

  • 卷二十三·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三李白【四】近体诗【四】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秖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曽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劒直爲斩楼兰骏马似风飇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 十一集 四卷·钱德苍

    杂剧磨房(丑上)闲来无事嬉打哄,只见婆娘打老公。吾问婆娘因何事?灶下没了一个吹火筒。正是: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妈妈不贤,恼恨心头。自家孔怀。哥哥孔亨,他上京求取功名,一去杳无音信,妈妈将嫂嫂打在磨房中挨磨。吾想他弓鞋脚小,怎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三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十三卷 清举人 (四)·缪荃孙

    [嘉庆戊午科] 江宁府 金德荣 上元人。 陈克鸣 上元人。 陈 哲 上元人。 谭清瑞 上元人。 尉迟楫 上元人。 谌配道 江

  • 慕容白曜传·李延寿

    慕容白曜是慕容晃的玄孙。他的父亲慕容琚,任官时以清廉著称,赐爵高都侯。慕容琚在任尚书左丞时去世,谥号“简”。  白曜年轻时为中书吏,因淳厚、正直,做了宫中给事并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后来又升迁为北部尚书。文成帝死后,慕

  • 杨文忠三録巻七·杨廷和

    明 杨廷和 撰辞谢録三具官臣杨廷和谨奏为陈情恳乞圣恩早赐放归田里事臣于去年十月到京具疏乞休节该钦奉圣防宜即日入阁照旧供职再不必辞钦此时圣驾在外未敢再辞已于十一月二十日到任勉强办事已经三月縁臣禀赋素弱年

  • 刘景山·周诒春

    刘景山 字竹君。年三十二岁。生于直隶天津。兄景春。业商。本籍住址。天津西头小伙巷九道湾旁。已婚。女三。初学于天津普通学堂。天津府中学堂。北洋大学堂。光緖三十一年。以官费游美。入本薛文尼大学。习经济学。

  • 论语注疏解经序·邢昺

    翰林侍讲学士朝请大夫守国子祭酒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邢邴等奉敕校定◎序解○正义曰:案《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

  • 卷三·佚名

    复次大王。其上即是三十三天所居之处。彼有龙王住於水际。所谓难陀龙王。乌波难陀龙王。阿说多哩龙王。母唧邻那龙王。摩那斯龙王。伊罗钵怛罗龙王等。住寿经劫护持世间力无能敌。是诸龙王与坚首天持鬘天常骄天四大王

  •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卷中·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根本真言品第二  三昧耶经中。略说出无动明王根本秘要成就一切事业。为欲令诸修行者显发诸佛实智故。三世诸佛应正等觉者。皆由成就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于菩提树下现证最胜

  • 卷之八·牧云通门

    嘉兴大藏经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牧云和尚懒斋别集卷之八东吴 毛晋子晋 编阅鄂州 记室智时 较订偈戊寅初住铜井山胜露居士伯明吴先生以四偈贻岫于有林下风味援笔次韵闲山隔乎闹市颓房带以疏楞翻忆古人树下安然坐卧

  • 荒政丛书·俞森

    清俞森编。系宋代董煟、明代林希元、屠隆、周孔教、钟化明、刘世教及清代魏禧七家著述及俞森所撰《常平仓考》、《义仓考》、《社仓考》的汇刊本,计五卷。末附俞森撰《郧襄赈济事宜》及《捕蝗集要》。其中俞森撰《三

  • 丽情集·张君房

    宋代文言传奇小说集。北宋张君房纂辑。是书专录“古今情感事”,故名。原本二十卷,《郡斋读书志》著录,今已佚。《类说》、 《绀珠集》均收有此书,但均为摘引片断, 不是原文。宛委山堂本《说郛》所收,与《绀珠集》大致相同,似

  • 张英家训·张英

    清朝名臣张英(1637-1708)的家训包括《聪训斋语》《恒产琐言》,是明清家训代表作之一。张英出生在书香门第,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张英家训》的主体思想大体可总结为三部分:修身之道、齐家之道、养生之道。修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