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二九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大力自在乐所求无不得

何复胜于彼一切所欲备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大力自在乐彼则无所求

若有求欲者是苦非为乐

于求已过去是则乐于彼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九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车从何处起谁能转于车

车转至何所何故坏磨灭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车从诸业起心识能于车

随因而转至因坏车则亡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九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白佛言。世尊。拘屡陀王女修波罗提沙今日生子。

佛告天子。此则不善。非是善。

时。彼天子即说偈言。

人生子为乐世间有子欢

父母年老衰子则能奉养

瞿昙何故说生子为不善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当知恒无常纯空阴非子

生子常得苦愚者说言乐

是故我说言生子非为善

非善为善像念像不可念

实苦貌似乐放逸所践蹈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九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数所数云何数不隐

云何数中数云何说言说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佛法难测量二流不显现

若彼名及色灭尽悉无余

是名数所数彼数不隐藏

是彼数中数是则说名数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时。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九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物重于地何物高于空

何物疾于风何物多于草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戒德重于地慢高于虚空

忆念疾于风思想多于草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九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戒何威仪何得何为业

慧者云何住云何往生天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远离于杀生持戒自防乐

害心不加生是则生天路

远离不与取与取心欣乐

断除贼盗心是则生天路

不行他所受远离于邪淫

自受知止足是则生天路

自为己及他为财及戏笑

妄语而不为是则生天路

断除于两舌不离他亲友

常念和彼此是则生天路

远离不爱言软语不伤人

常说淳美言是则生天路

不为不诚说无义不饶益

常顺于法言是则生天路

聚落若空地见利言我有

不行此贪想是则生天路

慈心无害想不害于众生

心常无怨结是则生天路

苦业及果报二俱生净信

受持于正见是则生天路

如是诸善法十种净业迹

等受坚固持是则生天路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时。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释提桓因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释提桓因说偈问佛。

何法命不知何法命不觉

何法锁于命何法为命缚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色者命不知诸行命不觉

身锁于其命受缚于命者

释提桓因复说偈言。

色者非为命诸佛之所说

云何而得熟于彼甚深藏

云何段肉住云何知命身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迦罗逻为初迦罗逻生胞

胞生于肉段肉段生坚厚

坚厚生肢节及诸毛发等

色等诸情根渐次成形体

因母饮食等长养彼胎身

尔时。释提桓因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长胜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长胜天子而说偈言。

善学微妙说习近诸沙门

独一无等侣正思惟静默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善学微妙说习近诸沙门

独一无等侣寂默静诸根

时。长胜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尸毗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尸毗天子说偈问佛。

何人应同止何等人共事

应知何等法是转胜非恶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与正士同止正士共其事

应知正士法是转胜非恶

时。彼尸毗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月自在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月自在天子而说偈言。

彼当至究竟如蚊依从草

若得正系念一心善正受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彼当到彼岸如鱼决其网

禅定具足住心常致喜乐

时。彼月自在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毗瘦纽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毗瘦纽天子而说偈言。

供养于如来欢喜常增长

欣乐正法律不放逸随学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如是说法防护不放逸

以不放逸故不随魔自在

于是。毗瘦纽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般阇罗健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般阇罗揵天子而说偈言。

愦乱之处所黠慧者能觉

禅思觉所觉牟尼思惟力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了知愦乱法正觉得涅槃

若得正系念一心善正受

时。般阇罗健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须深天子与五百眷属。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汝何难于尊者舍利弗善说法。心喜乐不。阿难白佛。如是。世尊。何等人不愚.不痴.有智慧。于尊者舍利弗善说法中。心不欣乐。所以者何。彼尊者舍利弗持戒多闻。少欲知足。精勤远离。正念坚住。智慧正受。捷疾智慧.利智慧.出离智慧.决定智慧.大智慧.广智慧.深智慧.无等智慧。智宝成就。善能教化。示教照喜。亦常赞叹示教照喜。常为四众说法不惓。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汝所说。阿难。为何等人不愚.不痴.有智慧。闻尊者舍利弗善说诸法而不欢喜。所以者何。舍利弗比丘持戒多闻。少欲知足。精勤正念。智慧正受。超智.捷智.利智.出智.决定智.大智.广智.深智.无等智。智宝成就。善能教化。示教照喜。亦常赞叹示教照喜。常为四众说法不惓。

世尊如是.如是向尊者阿难。如是.如是称叹舍利弗所说。如是.如是须深天子眷属内心欢喜。身光增明。清净照耀。

尔时。须深天子内怀欢喜。发身净光照耀已。而说偈言。

舍利弗多闻明智平等慧

持戒善调伏得不起涅槃

持此后边身降伏于魔军

时。彼须深天子及五百眷属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赤马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赤马天子白佛言。世尊。颇有能行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处不。

佛告赤马。无有能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处者。

赤马天子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说斯义。如世尊说言。无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处者。所以者何。世尊。我自忆宿命。名曰赤马。作外道仙人。得神通。离诸爱欲。我时。作是念。我有如是捷疾神足如健士夫。以利箭横射过多罗树影之顷。能登一须弥。至一须弥。足蹑东海。超至西海。我时。作是念。我今成就如是捷疾神力。今日宁可求世界边。作是念已。即便发行。唯除食息便利。减节睡眠。常行百岁。于彼命终。竟不能得过世界边。至不生.不老.不死之处。

佛告赤马。我今但以一寻之身。说于世界.世界集.世界灭.世界灭道迹。赤马天子。何等为世间。谓五受阴。何等为五。色受阴.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识受阴。是名世间。何等为色集。谓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染著。是名世间集。云何为世间灭。若彼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染著。无余断.舍.离.尽.无欲.灭.息没。是名世间灭。何等为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世间灭道迹。

赤马。了知世间。断世间。了知世间集。断世间集。了知世间灭。证世间灭。了知世间灭道迹。修彼灭道迹。赤马。若比丘于世间苦若知.若断。世间集若知.若断。世间灭若知.若证。世间灭道迹若知.若修。赤马。是名得世界边。度世间爱。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未曾远游行而得世界边

无得世界边终不尽苦边

以是故牟尼能知世界边

善解世界边诸梵行已立

于彼世界边平等觉知者

是名贤圣行度世间彼岸

是时。赤马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毗富罗山侧。有六天子。本为外道出家。一名阿毗浮.二名增上阿毗浮.三名能求.四名毗蓝婆.五名阿俱吒.六名迦蓝。来诣佛所。

阿毗浮天子即说偈言。

比丘专至心常修行厌离

于初夜后夜思惟善自摄

见闻其所说不堕于地狱

增上阿毗浮天子复说偈言。

厌离于黑闇心常自摄护

永离于世间言语诤论法

从如来大师禀受沙门法

善摄护世间不令造众恶

能求天子复说偈言。

断截椎打杀供养施迦叶

不见其为恶亦不见为福

毗蓝婆天子复说偈言。

我说彼尼干外道若提子

出家行学道长夜修难行

于大师徒众远离于妄语

我说如是人不远于罗汉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死瘦之野狐常共师子游

终日小羸劣不能为师子

尼干大师众虚妄自称叹

是恶心妄语去罗汉甚远

尔时天魔波旬著阿俱吒天子而说偈言。

精勤弃闇冥常守护远离

深著微妙色贪乐于梵世

我教化斯等令得生梵天

尔时。世尊作是念。若此阿俱吒天子所说偈。此是天魔波旬加其力故。非彼阿俱吒天子自心所说。作是说言。

精勤弃闇冥守护于远离

深著微妙色贪乐于梵世

当教化斯等令得生梵天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若诸所有色于此及与彼

或复虚空中各别光照耀

当知彼一切不离魔魔缚

犹如垂钩饵钩钓于游鱼

时。彼天子咸各念言。今日阿俱吒天子所说偈。沙门瞿昙言是魔所说。何故沙门瞿昙言是魔说。

尔时。世尊知诸天子心中所念。而告之言。今阿俱吒天子所说偈。非彼天子自心所说。时魔波旬加其力故。作是说言。

精勤弃闇冥守护于远离

深著微妙色贪乐于梵天

当教化斯等令得生梵天

是故我说偈

若诸所有色于此及与彼

或复虚空中各别光照耀

当知彼一切不离魔魔缚

犹如垂钩饵钩钓于游鱼

时。诸天子复作是念。奇哉。沙门瞿昙。神力大德。能见天魔波旬。而我等不见。我等当复各各说偈赞叹沙门瞿昙。即说偈言。

断除于一切有身爱贪想

令此善护者除一切妄语

若欲断欲爱应供养大师

断除三有爱破坏于妄语

已断于见贪应供养大师

王舍城第一名毗富罗山雪山诸山最金翅鸟中名

八方及上下一切众生界

于诸天人中等正觉最上

时。诸天子说偈赞佛已。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摩伽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摩伽天子说偈问佛。

杀何得安眠杀何得善乐

为杀何等人瞿昙所赞叹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杀于嗔恚而得安隐眠

杀于嗔恚者令人得欢喜

嗔恚为毒本杀者我所叹

杀彼嗔恚已长夜无忧患

于时。摩伽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弥耆迦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弥耆迦天子说偈问佛。

明照有几种能照明世间

唯愿世尊说何等明最上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有三种光明能照耀世间

昼以日为照月以照其夜

灯火昼夜照照彼彼色像

上下及诸方众生悉蒙照

人天光明中佛光明为上

佛说此经已。弥耆迦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一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陀摩尼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陀摩尼天子而说偈言。

为婆罗门事学断莫疲惓

断除诸爱欲不求受后身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婆罗门无事所作事已作

乃至不得岸昼夜常勤跪

已到彼岸住于岸复何跪

此是婆罗门专精漏尽禅

一切诸忧恼炽然永已断

是则到彼岸涅槃无所求

时。陀摩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一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多罗揵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断几舍几法几法上增修

超越几积聚名比丘度流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断五舍于五五法上增修

超五种积聚名比丘度流

时。彼陀摩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一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迦摩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迦摩天子白佛言。甚难。世尊。甚难。善逝。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所学为甚难具足戒三昧

远离于非家闲居寂静乐

迦摩天子白佛言。世尊。静默甚难得。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得所难得学具足戒三昧

昼夜常专精修习意所乐

迦摩天子白佛言。世尊。正受心难得。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难住正受住诸根心决定

能断死魔縻圣者随欲进

迦摩天子复白佛言。世尊。险道甚难行。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难涉之险道当行安乐进

非圣堕于彼足上头向下

贤圣乘正直险路自然平

佛说此经已。迦摩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一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迦摩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迦摩天子说偈问佛。

贪恚何所因不乐身毛竖

恐怖从何起觉想由何生

犹如鸠摩罗依倚于乳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爱生自身长如尼拘律树处处随所著如榛绵丛林

若知彼因者发悟令开觉

度生死海流不复更受有

时。迦摩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一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栴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栴檀天子说偈问佛。

闻瞿昙大智无障碍知见

何所住何学不遭他世恶

尔时。世尊说偈答曰。

摄持身口意不造三恶法

处在于居家广集于群宾

信惠财法施以法立一切

住彼学彼法则无他世畏

佛说是经已。栴檀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一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栴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谁度于诸流昼夜勤不懈

不攀无住处云何不没溺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

内思惟正念能度难度流

不染此欲想超度彼色爱

贪喜悉已尽不入于难测

时。彼栴檀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一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迦叶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迦叶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今当说比丘及比丘功德。

佛告天子。随汝所说。

时。迦叶天子而说偈言。

比丘修正念其身善解脱

昼夜常勤求坏有诸功德

了知于世间灭除一切有

比丘得无忧心无所染著

世尊。是名比丘。是名比丘功德。

佛告迦叶。善哉。善哉。如汝所说。

迦叶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一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迦叶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迦叶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今当说比丘及比丘所说。

佛告迦叶天子。随所乐说。

时。彼迦叶天子而说偈言。

比丘守正念其心善解脱

昼夜常勤求逮得离尘垢

晓了知世间于尘离尘垢

比丘无忧患心无所染著

世尊。是名比丘。是名比丘所说。

佛告迦叶。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迦叶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一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人间游行。日暮与五百比丘于屈摩夜叉鬼住处宿。时。屈摩夜叉鬼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

时。屈摩夜叉鬼白佛言。世尊。今请世尊与诸大众于此夜宿。

尔时。世尊默然受请。

是时。屈摩夜叉鬼知世尊默然受请已。化作五百重阁房舍。卧床.坐床.踞床。俱褶褥枕。各五百具。悉皆化成。化作五百灯明。无诸烟炎。悉化现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劝请世尊。令入其舍。令诸比丘次受房舍及诸卧具。周遍受已。还至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贤德有正念贤德常正念

正念安隐眠此世及他世

贤德有正念贤德常正念

正念安隐眠其心常寂止

贤德有正念贤德常正念

正念安隐眠舍降伏他军

贤德有正念贤德常正念

不杀不教杀不伏不教伏

慈心于一切心不怀怨结

尔时。世尊告屈摩夜叉鬼。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时。屈摩夜叉鬼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还自所住处。

(一三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鸠罗山。尊者那伽波罗为亲侍者。

尔时。世尊于夜闇时。天小微雨。电光睒现。出于房外。露地经行。

是时。天帝释作是念。今日世尊住摩鸠罗山。尊者那伽波罗亲侍供养。其夜闇冥。天时微雨。电光睒现。世尊出房。露地经行。我当化作毗琉璃重阁。执持重阁。随佛经行。作是念已。即便化作鞞琉璃重阁。持诣佛所。稽首佛足。随佛经行。

尔时。摩竭提国人若男若女。夜啼之时。以摩鸠罗鬼恐之即止。亲侍供养弟子之法。待师禅觉。然后乃眠。尔时。世尊为天帝释夜经行久。

尔时。尊者那伽波罗作是念。世尊今夜经行至久。我今当作摩鸠罗鬼形而恐怖之。时。那伽波罗比丘即反被俱执。长毛在外。往在世尊经行道头。白佛言。摩鸠罗鬼来。摩鸠罗鬼来。

尔时。世尊告那伽波罗比丘。汝那伽波罗愚痴人。以摩鸠罗鬼神像恐怖佛耶。不能动如来.应.等正觉一毛发也。如来.应.等正觉久离恐怖。

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世尊正法.律中亦复有此人耶。

佛言。憍尸迦。瞿昙家中极大广阔。斯等于未来世亦当使得清净之法。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复婆罗门于自所得法

得到于彼岸若一毗舍遮及与摩鸠罗皆悉超过去

若复婆罗门于自所行法

一切诸受觉观察皆已灭

若复婆罗门自法度彼岸

一切诸因缘皆悉已灭尽

若复婆罗门自法度彼岸

一切诸人我皆悉已灭尽

若复婆罗门自法度彼岸

于生老病死皆悉已超过

佛说此经已。释提桓因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三二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尊者阿那律陀于摩竭提国人间游行。到毕陵伽鬼子母住处宿。时。尊者阿那律陀夜后分时。端身正坐。诵忧陀那.波罗延那.见真谛.诸上座所说偈.比丘尼所说偈.尸路偈.义品.牟尼偈.修多罗。悉皆广诵。

尔时。毕陵伽鬼子夜啼。毕陵伽鬼子母为其子说偈呵止言。

毕陵伽鬼子汝今莫得啼

当听彼比丘诵习法句偈若知法句者能自护持戒

远离于杀生实言不妄语

能自舍非义解脱鬼神道

毕陵伽鬼子母说是偈时。毕陵伽鬼子啼声即止。

(一三二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人间游行。与大众俱。到富那婆薮鬼子母住处宿。

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四圣谛相应法。所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尔时。富那婆薮鬼母。儿富那婆薮及鬼女郁多罗。二鬼小儿夜啼。时。富那婆薮鬼母教其男女故。而说偈言。

汝富那婆薮郁多罗莫啼令我得听闻如来所说法

非父母能令其子解脱苦

闻如来说法其苦得解脱

世人随爱欲为众苦所迫

如来为说法令破坏生死

我今欲闻法汝等当默然

时富那婆薮鬼女郁多罗

悉受其母语默然而静听

语母言善哉我亦乐闻法

此正觉世尊于摩竭胜山

为诸众生类演说脱苦法

说苦及苦因苦灭灭苦道

从此四圣谛安隐趣涅槃

母今但善听世尊所说法

时。富那婆薮鬼母即说偈言。

奇哉智慧子善能随我心

汝富那婆薮善叹佛导师

汝富那婆薮及汝郁多罗

当生随喜心我已见圣谛

时。富那婆薮鬼母说是偈时。鬼子男女随喜默然。

(一三二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人间游行。与诸大众至摩尼遮罗鬼住处夜宿。

尔时。摩尼遮罗鬼会诸鬼神。集在一处。

时。有一女人。持香花鬘饰.饮食。至彼摩尼遮罗鬼神住处。彼女人遥见世尊在摩尼遮罗鬼神住处坐。见已。作是念。我今现见摩尼遮罗鬼神。即说偈言。

善哉摩尼遮住摩伽陀国

摩伽陀国人所求悉如愿

云何于此世常得安乐住

后世复云何而得生天乐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莫放逸慢恣用摩尼鬼为

若自修所作能得生天乐

时。彼女人作是念。此非摩尼遮罗鬼。是沙门瞿昙。如是知已。即以香花鬘饰供养世尊。稽首礼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何道趣安乐当修何等行

此世常安隐后世生天乐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布施善调心乐执护诸根

正见修贤行亲近于沙门

以正命自活他世生天乐

何用三十三诸天之苦网

但当一其心断除于爱欲

我当说离垢甘露法善听

时。彼女人闻世尊说法。示教照喜。如佛常法。谓布施.持戒。生天之福。欲味.欲患。烦恼清净。出要.远离。功德福利。次第演说清净佛法。譬如鲜净白[疊*毛]。易染其色。时。彼女人亦复如是。即于坐上。于四圣谛得平等观苦.集.灭.道。

时。彼女人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于他。于正法.律得无所畏。即从座起。整衣服。合掌白佛。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从今日。尽寿命。归佛.归法.归比丘僧。

时。彼女人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而去。

(一三二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人间游行。到针毛鬼住处夜宿。尔时。针毛鬼会诸鬼神。集在一处。

时。有炎鬼见世尊在针毛鬼住处夜宿。见已。往诣针毛鬼所。语针毛鬼言。聚落主。汝今大得善利。今如来.应.等正觉于汝室宿。

针毛鬼言。今当试看。为是如来.为非。

时。针毛鬼与诸鬼神集会已。还归自舍。束身冲佛。尔时。世尊却身避之。如是再三。束身冲佛。佛亦再三却身避之。

尔时。针毛鬼言。沙门怖耶。

佛言。聚落主。我不怖也。但汝触恶。

针毛鬼言。今有所问。当为我说。能令我喜者善。不能令我喜者。当坏汝心。裂汝胸。令汝热血从其面出。捉汝两手掷恒水彼岸。

佛告针毛鬼。聚落主。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能坏如来.应.等正觉心者。能裂其胸者。能令热血从面出者。执其两臂掷著恒水彼岸者。汝今但问。当为汝说。令汝欢喜。

时。针毛鬼说偈问佛。

一切贪恚心以何为其因

不乐身毛竖恐怖从何起

意念诸觉想为从何所起

犹如新生儿依倚于乳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爱生自身长如尼拘律树

展转相拘引如藤绵丛林

若知彼所因当令鬼觉悟

度生死海流不复重增有

尔时。针毛鬼闻世尊说偈。心得欢喜。向佛悔过。受持三归。

佛说此经已。针毛鬼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猜你喜欢
  佛说大爱陀罗尼经·佚名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十五·三峰法藏
  菩萨行与新生活运动·太虚
  第十九卷·佚名
  答李汝清问(八则)·太虚
  卷第三十九·佚名
  卷第七·佚名
  ◎修学篇 佛法基础·虚云
  临 别 开 示·太虚
  卷五·佚名
  翻译名义集卷第三·法云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五·唐慧琳
  说法品第十之一·佚名
  忆念品第十五·佚名
  回诤论·龙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许左之·唐圭璋

      左之,绍兴间天台人。   失调名   谁知花有主。误入花深入。放直下、酒杯干、便归去。   又   忆你当初,惜我不去。伤我如今,留你不住。

  • 康仲伯·唐圭璋

      忆真妃   匆匆一望关河。听离歌。艇子急催双桨、下清波。   淋浪醉。阑干泪。奈情何。明日画桥西畔、暮云多。

  • 答辩·闻一多

    挂彩的荣华我当不起,滑有圆光往我头上箍,旌旗铙鼓不是我的份,我道上不许和黄土铺,不许矜骄镀我成金身,我拒绝“成功”见我一面;双手掀住挣扎的纷忙,我猜着黎明,也不要看。锦袍的庄严交给别人,流的快乐得让给我。上帝许我纯钢的

  • 御选明诗卷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五乐府歌行二黄肃仙人篇翩翩骑白鹿言上泰山顶俯观浮世中不见百年影道逢古时人緑发被两领授我采药诀延年保寿命我闻再拜跪问是何方求抚我挟我肘与我上天游天上多桂树枝叶何脩脩折取忽盈筥馨香沾

  • 卷三百五·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宦官二·张廷玉

        ◎宦官二   ○李芳 冯保 张鲸 陈增 梁永 陈矩 王安魏忠贤 王体乾 崔文升 张彝宪 高起潜 王承恩 方正化   李芳,穆宗朝内官监太监也。帝初立,芳以能持正见信任。初,世宗时,匠役徐杲以营造躐官工部尚书,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三·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七年八月按是月辛卯朔壬辰张浚奏探报伪齐签军自六十以上则减之五十以下则增之科条之烦民不堪命出军之际自经于沟渎者不可胜计上蹙额叹息曰朕之赤子至于如此当思有以拯救之可谕江淮诸郡凡归附者加意抚

  • 卷之三十·佚名

    洪武元年二月壬寅朔中书省臣李善长傅瓛翰林学士陶安等进郊社宗庙议先是 上敕礼官及翰林太常诸儒臣曰自昔圣帝明王之有天下莫严于祭祀故当有事内必致其诚敬外必备其仪文所以交神明也朕诞膺天命统一海宇首建郊社宗庙以

  •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宇文述传·李延寿

    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高祖亻君与敦、曾祖长寿、祖孤,仕于魏朝,都是担任沃野镇军主。父宇文盛,仕于周朝,位居上柱国、大宗伯。  宇文述少年时骁悍英勇,擅长骑马射箭。十一岁时,有一个相面的人对宇文述说“:公子善自珍重

  • 卷二十上·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二十上    宋 沈枢 撰北伐门 东晋蔡谟议北伐之计 咸康五年征西将军庾亮欲开复中原上疏言蜀甚弱而胡尚强欲帅大衆十万移镇石城遣诸军罗布江沔为伐赵之规成帝下

  • 张仪为秦连横齐王·佚名

    【提要】 任何事物都有不可察觉的内在缺点和裂痕,有细小的缝隙,就可以象山涧一样发展成大裂隙、大山谷。这是鬼谷子先生的著名观点。他的学生张仪利用齐国的裂隙,将尚在迟疑中的齐国拉入了连横的阵营。 【原文】 张仪为

  • 逢遇篇第一·王充

    【题解】这是一篇解释仕宦遭遇的文章。作者解释了为什么才能低下、操行恶劣的人能受到君主赏识重用,而才高行洁的人却被轻视排斥的社会现象。王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分析,指出一个人能否做官,官阶的高低,并

  • 卷十六·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六    元 王天与 撰高宗肜日第十五      商书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汉孔氏曰耳不聪之异雊鸣唐孔氏曰经言肜日有雊雉不知祭何庙鸣何处故序言

  • 五经异义·许慎

    《异义》:第五田税。今《春秋》公羊说,十一而税,过于十一,大桀小桀;减于十一,大貉小貉。十一税,天子之正。(〔蒙案〕当作天下之中正,文见《公羊》宣十五年传。)十一行而颂声作,故(〔蒙案〕故当为古,字误)周礼,国中园廛之赋,二十而税一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如来不思议品弟四之七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四无所畏不可思议。诸住信菩萨。应发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舍利子。如来无所畏法。其有

  • 梅溪集·王十朋

    五十四卷。宋王十朋撰。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 (今浙江乐清县)人。绍兴二十七年 (1157)进士,授绍兴府签判,除著作郎。孝宗即位,知严州,除侍御史。上疏论史浩八大罪,使浩出知绍兴府。张浚北伐失利,主和者乘机

  • 三辅黄图·佚名

    城镇志。南北朝佚名撰。成书约在南北朝前。并杂用晋以后至唐时地名。二万三千余字。书名最早见于《水经注》,《隋书·经籍志》亦著录。原书一卷,今本为六卷三十六篇。记载秦汉时期长安的城池、宫观、陵庙、明堂、辟雍

  • 长沙药解·黄元御

    本草类著作。清黄元御撰。四卷。元御有《素问悬解》已著录。载药一百六十一种,方二百四十四首。卷一论述甘草、白术、人参等三十余种药物和由之而组成的九十四方;卷二论述当归、阿胶、地黄等五十种药物和由之而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