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艮斋诗集卷十一

元 侯克中 撰

题刘同知宪明竹林归隐图

深跃高飞鱼与鸢有余不足夔怜蚿山林廊庙听所遇穷达富贵无非天燕山刘君英且贤知几识变能方圆从军少日尚意气驰马试劒三十年一日取史读是非剖判如目前晚年力穷经信如食蜜无中边民生性皆善为恶非本然或拘气禀异或为外物迁苟能克尽已之慾天理亦复纯而全圣人大道直如弦公能了了知其传沉酣玩味亦已久得鱼得兔忘蹄筌庄生齐物论老氏谷神篇静中胸次清如水一读径造玄中玄黄尘岁月催华颠便欲归去栖林泉太行之阳竹林外有水可钓陆可佃云林四时风景妍更须画手烦龙眠笔端造化写元气未信淇川输川我生不辰私自怜拟鬻琴书买钓船爱水爱山平日事此生此疾何时痊几时归梦迷风烟羡君去我如登仙临风握手一杯酒与君共结苏门缘

西园月下唫

西园寂寂花冥冥银河影落寒无声乾坤一雨开晚晴西风满意新凉生此身不为尘?婴恍如梦到芙蓉城花边不见人吹笙但觉一天风露清吾有美酒同谁倾月华照破幽人情此乐自足娱生平岂以富贵为峥嵘今日布衣吾何轻明日锦衣吾何荣谁为白屋谁公卿高门未必皆豪英老怀素不求功名悦亲亦欲长安行出门道路多榛荆豺狼踪迹何纵横兴来吸酒如长鲸醉中不觉新诗成雄鸡一声天下明

秋夜

森森秋气寒摩空秋光山色空蒙中西风满地槐隂浓莫凉石井凋疎桐飘飘高兴凌苍穹月波冷浸姮娥宫草根啾唧鸣寒蛩云间断续闻秋鸿自伤踪迹何飘蓬红尘鞍马长西东世间奔走多儿童羣乌谁与分雌雄山头有苗高且崇下?涧底百尺松良才偶处荆棘丛岁寒岂与高莱同我知富贵皆王公谁云草泽无英雄不堪衰朽临青铜学书学劒今何功安得猛士持神锋奋然跨海诛长虹拟倾银汉浇尘胸瓦鉢不贵黄金锺无何乡里谁相从高情赖有无名公天根月窟人中龙肯来为我开朦胧相逢却衰顔红黄花篱落生春风

和薄薄酒

薄薄酒可自娱麤麤布尽自如薄酒麤衣乐有余狂兴饮乾毕卓瓮醉魂犹绕黄公垆醒来许再饮醉倒不须扶汨罗江上独醒客何似高阳一酒徒诗思逸酒肠寛可嗟人世多悲欢莫种子孙祸空令肝胆酸不听是非徒劳洗耳不招尘土何必弹冠闲身凖拟菟裘老不受人间富贵瞒问苍天何匆匆造物戏我如儿童浮云富贵犹敝屣但求梦里无相逢衣虽麤一重不煖添一重酒虽薄一锺不醉复一锺莫言薄酒难成醉但愿清尊常不空金乌催玉兔春燕随秋鸿尽他短髪星星白放我衰顔日日红我嗟人宠辱人笑我疎慵弃财如土羡庞公积金买祸悲石崇荣辱事古今同老鹤固当巢云松丹凤只合栖梧桐万事不须多计较醉乡深处无西东黄尘十丈埋英雄空闻汉殿并秦宫断碑仆碣衰草没坏阶颓址愁烟蒙感慨落谁诗笔底兴亡付我酒杯中一声长啸潜蛟龙九霄豪气盘长虹浩歌归去谁相从止有碧山明月野塘风

燕山行

燕山八月秋风高萧萧飒飒吹麻袍风云入梦唤不去自知伎俩如铅刀人生若春草世事皆秋毫倏春忽秋变寒暑欲粘日月奈何不解煎神胶贤愚贵贱共一世老死不识谁英豪鱼龙混人海兰蕙杂蓬蒿江山浩荡不知几千里一身奔走何劬劳我欲住西山西山当路猛虎长咆哮我欲隐东海东海蛟螭日夜翻风涛隐水住山俱不可何如养拙作鸠巢我篱以翠竹结屋以白茅闲花野菜满前後矮槐高柳罗周遭麤衣粝食有余乐客至竈冷无烹炮兴来花底餔醨糟醒来牕下读离骚凭谁说与三闾老莫谓刘伶非尔曹从兹可结忘年交

秋宵步月

澄澄金气浮天河月华桂影高婆娑严霜到水凋池荷西风落叶虚庭柯百年无奈四时速一事不成双髩皤长绳不系西飞日浮世空随东逝波英雄尽向黄尘老古今不觉青山磨张良重死轻相印范蠡全身老渔蓑李斯谗喙遭显戮楚客独醒投汨罗千古是非无处问丈夫毕竟当如何我有藜杖芒鞋敝緼袍王孙绣鞍骄马鸣玉珂我独弹铗悲来歌王孙蹄去醉顔酡我非孤癖絶交游苍松元不招阳和衡门尽日无人过举杯月里邀姮娥未必姮娥不世情画楼高处清光多

艮斋诗集卷十一

 

猜你喜欢
  元诗选三集丙集目录·顾嗣立
  第四折·郑廷玉
  龚鼎孳诗集六·龚鼎孳
  卷一·杨慎
  二薇亭诗集·徐玑
  夜是·戴望舒
  二集卷五十四·乾隆
  卷180 ·佚名
  七言巻六十二·洪迈
  卷八十二·朱彝尊
  横浦集补钞·管庭芬
  卷九百·佚名
  给左明先生·闻一多
  《鸿雪轩纪艶四种》题词·张次溪
  虚舟集原序·王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文选顔鲍谢诗评卷三·方回

    元 方回 撰行旅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一首谢灵运述职期防暑理棹变金素秋岸澄夕隂火旻团朝露辛苦谁为情游子值颓暮爱似庄念昔久敬曾存故如何懐土心持此谢逺度李牧愧长袖郤克慙躧歩良时不见遗丑状不成恶曰余亦

  • 卷十 五十首·赵崇祚

    毛秘书熙震 十三首河满子二首 小重山一首 定西番一首 木兰花一首 后庭花三首 酒泉子二首 菩萨蛮三首李秀才洵 三十七首浣溪沙四首 渔歌子四首 巫山一段云二首 临江仙二首 南乡子十首 女冠子二首 酒泉子

  • 卷四百七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七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十三 张邦奇【字常甫鄞县人】 感遇 湛湛湖中水濯濯明芙蕖关关对鸣鸠洋洋双鲤鱼步屧随薰风欲去还踌躇须臾两玉童飘颻

  • 卷五百四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一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一作向】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赠赵协律晳俱识孙公与谢公二年歌哭处还【一作皆

  •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丁未朔以金润复为礼部郎中润湖广人先任礼部郎中坐事谪都察院鞫狱尝奏事殿中应对称旨至是 上顾问廷臣曰向有戴巾奏事者颇有条理久不在列其人何在吏部以其名对 上曰此人才可用遂命复旧职○山

  • 卷之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十一卷 仕绩 二·缪荃孙

    江 宁 府 二 明周 贞周贞,字文典,江宁人。吴元年为大理卿,诏同李善长等定律令,贞上疏曰:立法贵简易,使人易晓。若条绪烦多,或一事而两端,可轻可重,吏得夤缘为奸,则所以禁残暴者,反以贼良善,非良法也。上嘉纳之

  • 序·施琅

    ●富序自郑氏窃发海滨,江以南遭蹂躏者,盖数十年于此矣。我太祖、太宗,受命于天,肇基王迹;而世祖章皇帝以文武圣神,抚有天下,既治且安。迨今上皇帝,以尧舜之资,继成康之业,民和年丰,几致刑措。即三孽抗颜,鼎沸海内,而庙堂筭胜,不一二

  • 王轨传·令狐德棻

    王轨,太原祁地人,小名沙门,是汉朝司徒王允的后代。世代都是州郡第一大族。祖辈都在魏国当官,赐姓乌丸氏。父亲王光,自幼雄健英武,有将帅的才能谋略。每次参加征战,都立有战功。太祖了解他勇敢果断,待他十分优厚。官至骠骑大将

  • 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七章 张弓·林语堂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语译天道的作用,好像把弦系在弓上一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七章 太上·林语堂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语译最上等的国君治理天下,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人民各顺其性,各安其生,所以人民不知有国君的存在;次一等的

  • 佛说善法方便陀罗尼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竭提界寂灭道场菩提树下。与比丘僧大众俱集。其名曰大智舍利弗。长老目揵连。长老阿难。大声闻等。及诸菩萨摩诃萨众。金刚幢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如是贤劫诸大菩萨摩

  • 俱舍论记 第三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三卷沙门释光述分别根品第二之一分别根品者。胜用增上故名为根。此品广明故名分别。所以界后次明根者。界品明诸法体。根品明诸法用。依体起用故次明根问此品广明有为作用。何故以根标名解云此品虽

  •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一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一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七论法多种者嗢柁南曰论体论处所  论据论庄严论负论出离  论多所作法论曰。论法有七种。一论体性。二论处所。三论所依。四论庄严

  •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长老阿难。为旃陀梨女咒术所收尔时长老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强为他收去。婆伽婆我今强为他收去修伽陀。尔时婆伽婆告长老阿难

  •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佚名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假托玉皇降授金明七真。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神符类。吉冈义丰《三洞奉道科诫仪范の成立について》认为本箓出自梁孝元帝承圣元年(552年)。述以灵

  • 再生缘·陈端生

    弹词作品。清陈端生作。八十回。道光元年(1821)侯芝序宝宁堂刊本。又四卷八十回,有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作者乾隆三十三年(1768)至三十五年完成第一至十六卷,四十九年方补写第十七卷,但终未完成全帙。后梁德绳在其夫许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法藏

    全一卷。略称般若心经略疏。唐代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为般若心经之注疏。书中分教兴、藏摄、宗趣、释题等四门。卷首并附自序。本书之注疏本有题正记三卷(仲希)、连珠记二卷(师会)、探要钞二卷‘普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