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仪礼图卷三      宋 杨复 撰

士相见礼第三

士相见之礼○摰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曰某也愿见无由逹某子以命命某见【腒其居反干雉也○摰所执以至者君子见于所尊敬必执摰以将其厚意也士挚用雉者取其耿介交有时别有伦也雉必用死者为其不可生服也夏用腒备腐臭也左头头阳也无由逹言久无因縁以自逹也某子今所因縁之姓名以命者称述主人之意○疏曰伦类也交接有时至于别后则雌雄不杂谓春交秋别也士之义亦然又云雉必用死者尚书云一死郑云士执雉也义取耿介为君致死也○刘敞曰摰者致也所以致其志也天子之摰鬯诸侯玉卿羔大夫鴈士雉鬯也者言德之逺闻也玉也者言一度不易也羔也者言柔而有礼也鴈也者言进退知时也雉也者言死其节也故天子以逺德为志诸侯以一度为志卿以有礼为志大夫以进退为志士以死节为志】主人对曰某子命某见吾子有辱请吾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有又也某子命某徃见今吾子又自辱来序其意也走犹徃也】賔对曰某不足以辱命请终赐见【命谓请吾子之就家】主人对曰某不敢为仪固请吾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不敢为仪言不敢外貌为威仪忠诚欲徃也固如故也】賔对曰某不敢为仪固以请【言如固请终赐见】主人对曰某也固辞不得命将走见闻吾子称挚敢辞挚【不得命者不得见许之命也走犹出也称举也辞其摰为其大崇也】賔对曰某不以摰不敢见【见于所尊敬而无挚嫌太简】主人对曰某不足以习礼敢固辞【言不足习礼者不敢当其崇礼来见巳】賔对曰某也不依于摰不敢见固以请【言依于摰谦自卑也】主人对曰某也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出迎于门外再拜賔荅再拜主人揖入门右賔奉摰入门左主人再拜受賔再拜送摰出【右就右也左就左也受摰于庭既拜受送则出矣不受挚于堂下人君也○疏曰凡门出则以西为右以东为左入则以东为右西为左依賔西主东之位也】主人请见賔反见退主人送于门外再拜【请见者为賔崇礼来相接以矜庄欢心未交也賔反见则燕矣下云凡燕见于君至凡侍坐于君子博记反见之燕义臣初见于君再拜奠挚而出○刘敞曰賔至门主人三辞见賔称挚主人三辞摰所以致尊严也】

右请见

陈师道曰宗周之制士见于大夫卿公介以厚其别词以正其名挚以効其情仪以致其敬四者备矣谓之礼成士之相见如女之从人有愿见之心而无自行之义必有绍介为之前焉所以别嫌而慎防也故曰介以厚其别名以举事词以导名名者先王所以定名分也名正则词不悖分定则名不犯故曰词以正其名言不足以尽意名不可以过情又为之摰以成其终故授受焉介以通名傧以将命勤亦至矣然因人而后逹也礼莫重于自尽故祭主于重防主于迎賔主于摰故曰摰以效其情诚发于心而谕于身逹于容色故又有仪焉词以三请摰以三献三揖而升三拜而出礼烦则泰简则野三者礼之中也故曰仪以致其敬是以贵不陵贱下不援上谨其分守顺于时命志不屈而身不辱以成其善当是之世岂特士之自贤而亦有礼为之节也夫周之制礼其所为防至矣及其晚世礼存而俗变犹自是而失身况于礼之亡乎自周之礼亡士知免者寡矣世无君子明礼以正之既相循以为常而史官又载其事故其弊习而不自知也○又曰先王之制士不传摰为臣则不见于王公夫相见所以成礼而其弊必至于自鬻故先王谨其始以为之防而为士者世守焉

主人复见之以其摰曰向者吾子辱使某见请还摰于将命者【还音旋○复见之者礼尚徃来也以其摰谓向时所执来者也向囊也将犹传也传命者谓摈相者○疏曰五等诸侯身自出朝及遣臣出聘圭璋重不可遥复朝聘讫即还之璧琮财物故不还彼朝聘用玉自为一礼有不还之义其在国之臣自执摰相见虽禽摰皆还之臣见于君则不还义与朝聘异不可相决也出接賔曰摈入诏礼曰相一也故聘礼与冠义皆云每一门止一相是谓摈介为相也】主人对曰某也既得见矣敢辞【譲其来答已也○疏曰上言主人者据前为主人而言此云主人者谓前賔今在其家而说也】賔对曰某也非敢求见请还摰于将命者【言不敢求见嫌防主人不敢当也○疏曰賔主频见是防故不敢当相见之法直云还摰而已】主人对曰某也既得见矣敢固辞【固如故也】賔对曰某不敢以闻固以请于将命者【言不敢以闻又益不敢当○疏曰上云非敢求见此云不敢以闻耳闻疏于目见故云又益不敢当也】主人对曰某也固辞不得命敢不从賔奉摰入主人再拜受賔再拜送摰出主人送于门外再拜

右复见

士见于大夫终辞其摰于其入也一拜其辱也賔退送再拜【终辞其摰以将不亲答也凡不荅而受其摰唯君于臣耳大夫于士不出迎入一拜正礼也送再拜尊贤】

右士见大夫

若尝为臣者则礼辞其摰曰某也辞不得命不敢固辞【礼辞一辞其摰而许也将不荅而听其以摰入有臣道也】賔入奠摰再拜主人荅壹拜【奠挚尊卑异不亲授也】賔出使摈者还其摰于门外曰某也使某还摰【还其摰者辟正君也】賔对曰某也既得见矣敢辞摈者对曰某也命某某非敢为仪也敢以请【还摰者请使受之】賔对曰某也夫子之贱私不足以践礼敢固辞【家臣称私践行也言某臣也不足以行賔客礼】摈者对曰某也使某不敢为仪也固以请賔对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从再拜受【受其摰而去之○疏曰以其尝为臣为轻既不受其摰又相见无飨燕之礼故郑云去之】

右尝为臣者见

下大夫相见以鴈饰之以布维之以索如执雉【索悉各反○鴈取知时飞翔有行列也饰之以布谓裁缝衣其身也维谓繋聫其足】上大夫相见以羔饰之以布四维之结于面左头如麛执之【麛莫兮反○上大夫卿也羔取其从帅羣而不党也面前也繋聨四足交出背上于胷前结之也如麛执之者秋献麛有成礼如之或曰麛孤之摰也其礼盖谓左执前足右执后足○疏曰秋行犊麛则献当在秋时也国皆有三卿五大夫言上大夫据三卿则此下是五大夫也三卿宜六大夫而五者何休云司马事省阙一大夫】如士相见之礼【大夫虽摰异其仪犹如云】

右大夫相见

始见于君执摰至下容弥蹙【下谓君所也蹙犹促也促恭慤貌也其为恭士大夫一也】○庶人见于君不为容进退走【容谓趋翔】○士大夫则奠挚再拜稽首君荅壹拜【言君荅士大夫一拜则于庶人不荅之庶人之摰鹜○疏曰君于士不荅拜此得与大夫同荅壹拜者士贱君不荅拜此以新升为士故荅拜聘礼问劳云荅士拜者亦以新使反故拜之】

右士大夫庶人见君

若他邦之人则使摈者还其摰曰寡君使某还挚賔对曰君不有其外臣臣不敢辞再拜稽首受

右他邦人见君

凡燕见于君必辩君之南面若不得则正方不疑君【辩犹正也君南面则臣见正北面君或时不然当正东面若正西面不得疑君所处邪郷之此谓特见图事非立賔主之燕也疑度之】君在堂升见无方阶辩君所在【升见升堂见于君也君近东则升东阶君近西则升西阶】

右燕见君

凡言非对也妥而后传言【凡言谓已为君言事也妥安坐也传言犹出言也若君问可对则对不待安坐也】与君言言使臣与大人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传陈燕见言语之仪也言使臣者使臣之礼也大人卿大夫也言事君者臣事君以忠也祥善也居官谓士以下】

右相见而言

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卒视面毋改众皆若是【始视面谓观其顔色可传言未也中视抱容其思之且为敬也卒视面察其纳已言否也毋改谓传言见荅应之间当正容体以待之母自变动为嫌懈惰不虚心也众谓诸卿大夫同在此者皆若是其视之仪无异也】若父则游目毋上于面毋下于带【子于父主孝不主敬所视广也因观安否何如也】若不言立则视足坐则视膝【不言则伺其行起而已】

右相见而视

凡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以食具告改居则请退可也【君子谓卿大夫及国中贤者也志倦则欠体倦则伸问日晏近于久也具犹辩也改居谓自变动也】夜侍坐问夜膳荤请退可也【问夜问其时数也膳荤谓食之荤辛物葱薤之属食之以止卧】

右侍坐于君子

若君赐之食则君祭先饭徧尝膳饮而俟君命之食然后食【君祭先饭食其祭食臣先饭示为君尝食也食谓君与之礼食膳谓进庶羞既尝庶羞则饮俟君之徧尝也】若有将食者则俟君之食然后食【将食犹进食谓膳宰也膳宰进食则臣不尝食周礼膳夫品尝食王乃食】若君赐之爵则下席再拜稽首受爵升席祭卒爵而俟君卒爵然后授虚爵【受爵者于尊所至于授爵坐授人耳必俟君卒爵者若欲其釂然也】

右君赐食赐爵

退坐取屦隐辟而后屦君为之兴则曰君无为兴臣不敢辞君若降送之则不敢顾辞遂出【谓君若食之饮之而退也隐辟俛而逡遁兴起也辞君兴而不敢辞其降于已大崇不敢当也】大夫则辞退下比及门三辞【下亦降也】

右见君见大夫退

若先生异爵者请见之则辞辞不得命则曰某无以见辞不得命将走见先见之【先生致仕者也异爵谓卿大夫也辞辞其自降而来走犹出也先见之者出先拜也曲礼曰主人敬賔则先拜賔】

右先生异爵者见

非以君命使则不称寡大夫士则曰寡君之老【谓摈賛者辞也不称寡君不言寡君之某言姓名而已大夫卿士其使则皆曰寡君之某檀弓曰仕而未有禄者君有馈焉曰献使焉曰寡君之老】

右称寡君不称寡君

凡执币者不趋容弥蹙以为仪【不趋主慎也以进而益恭为威仪耳】执玉者则唯舒武举前曵踵【唯舒者重玉器尤慎也武迹也举前曵踵备跲也○朱先生曰陆佃读武字絶句谓容弥蹙同惟武则舒陆说近是】

右执币执玉

凡自称于君士大夫则曰下臣宅者在邦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茅之臣庶人则曰刺草之臣他国之人则曰外臣【宅者谓致仕居宅或在国中或在野周礼载师有宅田刺犹刬除也】

右自称于君

仪礼图卷三

猜你喜欢
  卷十九 十九之四·孔颖达
  天论篇第十七·荀况
  卷六·胡彦升
  卷十一·李光坡
  卷三十八·真德秀
  第81章·老子
  卷十四·季本
  现证品第四·佚名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佚名
  卷五十八·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唐慧琳
  妙玄节要跋·智旭
  有情生命的竖穷横遍·太虚
  谒太虚大师·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徐陵

    ○古诗八首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馀。将缣来比素,新人不

  • 古诗镜卷五·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五 明 陆时雍 编 魏第二 陈思王植【字子建太祖子文帝同母弟也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寻徙封临淄文帝即位命诸侯并就国黄初二年贬安乡侯改封鄄城二年立为鄄城王四年徙封雍丘明帝太和元年改封浚仪

  • 卷一百四十七·志第一百·仪卫五·脱脱

        ◎仪卫五   ○绍兴卤簿 皇太后皇后卤簿 皇太子卤簿 妃附 王公以下卤簿   绍兴卤簿。宋初,大驾用一万一千二百二十二人。宣和,增用二万六十一人。建炎初,裁定一千三百三十五人。绍兴初,用宋初之数,十六

  • 卷六·秦四·佚名

    秦取楚汉中秦取楚汉中,再战于蓝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至邓,楚王引归。后三国谋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说薛公曰:“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公攻秦,虽蓝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必救己也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佚名

    万历二十四年十二月癸亥朔总督三边尚书李汶辞免恩荫 上以其边功懋著加恩已有成命不允辞○兵部题套虏畏威悔祸乞恩纳款急宜议处以安重镇事谓卜酋既已叩阙庄明缘何不至着宰二酋先经议款缘何复犯宁镇乞从长计议得旨套虏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万历十二年四月丁未朔 上亲享 太庙○先是以杨巍言调丁此吕给事中王士性御史江东之李植杨四知等交章劾巍语侵首辅 上乃传谕大学士余有丁许国拟温旨令元辅尽心赞理而放高启愚留此吕独未及巍于是二臣言臣等恭阅前<婠勶

  • 一百一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料理史册竣事即将入觐摺·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目下缘料理各项文册,现在扬州日夜督催,俟事竣拜本后,即起身赴京复命。谨具摺奏闻,伏乞睿鉴。

  • 第一章商事总论·佚名

    第一节 商事官厅第二节 郊第三节 特许营业第四节 官办第一节商事官厅第一厘金税则大清国福建通商百货行商厘金章程一、查闽省百货行厘金旧章,南台局向照海关税则,每百两抽收银八十三两,又加二耗,又加抽军饷银八十三两

  • 二五二 浙江巡抚三宝奏陈续获应毁各书及遵旨再行逐户购觅折(附清单一)·佚名

    二五二 浙江巡抚三宝奏陈续获应毁各书及遵旨再行逐户购觅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年三月十九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续行查缴应毁各书,恭折具奏事。窃照妄诞不经之书,实为人心风俗之害,必须销毁尽净,庶足以杜绝邪言。前经臣查

  • 胡适留学日记台北版自记·胡适

    这几十万字的日记,最初用《藏晖室札记》的标题,由亚东图书馆出版;后来改称《胡适留学日记》,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现在仍用《胡适留学日记》的标题,由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我借这个机会,改正这里面几个错误:一、页七九七,《读〈

  • 李纲传·欧阳修

    李纲别名文纪,观州..县人。他年轻时意气风发,崇尚气节。原名叫瑗,敬仰东汉张纲的人品就改名叫纲。在北周任齐王宇文宪的参军。宣帝宇文斌贝准备杀害宇文宪,召集官员属吏罗织罪名,李纲誓死不说屈服的话。宇文宪遇害后,用敞车

  • 第十四章 2·辜鸿铭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辜讲同一个学生(原宪)继续问:“如果有人不以野心、虚荣、嫉妒及自私作为行动的动力,那么他是否可以称为有道德的人呢?” “你所说的,”孔子回答,“或许

  • 卷十一·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十一安溪 李光坡 撰郊特牲第十一陸氏曰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 坡謂此篇雖多記祭事中如旅幣庭燎覲禮之類亦博異聞不專於祭雖以類相從亦各自成一節非如禮器上下文意一貫則冠婚二段廣記及

  • 卷五百五十·佚名

    △第四分空相品第十八之二尔时善现便白佛言:如世尊说诸行皆是分别所作。从妄想生都非实有。以何因缘此诸菩萨所获功德无量无边。佛告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然诸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亦说诸行分别所作。空无所有虚妄不

  • 答 某 师 书·太虚

    某十年来所持论旨,在并宏大乘各宗,以通达其平等而标显其殊胜,平等达则障蔽除,殊胜显则信行起,义若相反,事固相成,言之间有抑扬,亦明其短长互见,无可高下而已。夫揉曲木欲令其直,必反其直而曲之而后能直。贤家判教,对大乘性相,抑之

  • 四分律卷第四十六(三分之十)·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覆藏揵度第十三尔时世尊在舍卫国。时六群比丘自行覆藏,更互与覆藏羯磨、本日治、摩那埵、出罪羯磨。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自行覆藏与他覆藏羯磨、本日治、摩那埵、出罪。”彼行本日治

  • 灵宝大炼内旨行持机要·佚名

    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间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此书言「壶中造化」之法,即灵宝道士炼度己身罪魂,使超升上天之法术。其法先礼拜诵经,然后引炁直人丹田,聚九炁之光而结一婴儿,状同己身。婴

  • 琼琚佩语·魏裔介

    《琼琚佩语》的作者是清初时期的参政大臣魏裔介,魏裔介是清顺治三年的进士,曾官拜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入保和殿大学士,魏裔介入阁处理国家大事之时年仅四十余岁,当时须发皆黑,所以得以“乌头宰相”之美称。魏裔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