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幽通赋评介

《汉书·叙传》说班固“弱冠而孤,作幽通之赋,以致命遂志。”知《幽通赋》是班固青年时代的作品,依其“孤”而丧亲的情况推算,《幽通赋》作于其二十三岁丧父之后,即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54)之后。从《幽通赋》行文可以明显看出,班固模仿《离骚》来抒情叙志。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班固也有“忧愁幽思”,与屈原所不同的是他的“幽思”可致通达,达于神明,达于圣贤,达于精诚,所以“作幽通之赋,以致命遂志。”

《幽通赋》一开篇就如《离骚》一样,叙述了作者的家世,这段家世的介绍并不是恣意敷衍所加,而是与作者下面的述志紧密相关。作者极力推崇祖先之德,宣耀祖先之业,意在表示自己决心要兴废继绝,守成祖业,昭显祖德。

然而,在理想与现实中间,横着一条深深的鸿沟,难以逾越。年轻的作者十分焦虑、异常苦闷:“咨孤蒙之眇眇兮,将圮绝而罔阶。岂余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他叹息自己身孤力单,但念念不忘祖先遗训,他忧虑自己壮志难酬,然而并不绝望。于是他模拟《离骚》,进行奇特的想象,驱使梦境中的神人、山谷、葛蔓,为自己美好的命运前途作预示。班固生活在东汉初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儒家思想深入人心,赋中表露了这位年轻人建功立业的热望和大有作为的雄心,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积极用世的心态。

但是历史上历来多是“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不能不引起作者的深思,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惨痛命运不能不使作者悲伤。(引文出处同上)尤其是西汉末世王莽篡权,动乱不安,祸福莫测,前辈的曲折经历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所以他虽有驰骋于世之心,但仍对前途忧心忡忡。“承灵训其虚徐兮,伫盘桓而且俟。”天地之间,事物变化无常,人生命运不定,宠幸者有时反而见尤,退身者有时反而进阶,采取折中,有时也不免遭受祸殃,“变化故而相诡兮,孰云预其终始?”世事错杂,有时竟与情理乖违,难让人琢磨,其“幽思”可通者,只有守道而俟命。所以作者主张“所贵圣人至论兮,顺天性而断谊”。

班固的《幽通赋》旨在宣扬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在对待生与死的问题上,他与庄子、贾谊不同。庄子、贾谊具有黄老道家思想,《庄子》一书与贾谊《鵩鸟》一赋主张超然物外,齐生死,等祸福,鄙夷功名利禄。而班固主张保身立名,即便舍生取义,也为了“没世而不朽”,他奉信的是儒家思想,就是他所说的“守孔约而不贰”,这是精诚之本,若坚守这种信仰,“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不管什么样的“幽思”都可通达。

《幽通赋》出自“失志贤人”之手(《汉书·艺文志》),它感情真挚深沉,不务虚饰,排遣个人忧愤,诉说社会不平,对贤佞颠倒、世事乖违的社会现实有深切的针砭。全篇以抒情为主,抒发感怀,多借助景物和各种历史事实,气势阔大,曲折跌宕,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主题。语言典雅详赡,一改西汉大赋那种奇诡虚夸风气,描写真实、具体,笔力遒劲老练,显示了班固赋作的特点。此赋系班固早年作品,艺术上难与后来的《两都赋》比肩,典事铺排过多是一大毛病,尤其是掺杂不少僻典,更削弱了其明爽的特征。

猜你喜欢
  熊大经·唐圭璋
  冯去非·唐圭璋
  跋·黄彻
  卷三丁亥·孙元衡
  ◆柳待制贯(待制集)·顾嗣立
  孙季昌·隋树森
  卷二十三·徐世昌
  卷二○·郭则沄
  蜕岩词·张翥
  卷九十九·朱彝尊
  西归集·吴之振
  卷五·高棅
  卷三百六十·陈廷敬
  卷五十一·陈廷敬
  水南词·陈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巻十二·洪迈

      七言  得钱舎人书问眼疾    白居易  春来眼暗少心情㸃尽黄连尚未平惟得君书胜得药开缄未读眼先明  九日寄行简  摘得菊花携得酒远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土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  村居  田园苍莽经春

  • 巻六·孙绍远

    钦定四库全书声画集卷六宋 孙绍逺 编窠石栢石图诗【并序 苏子瞻】陈公弼家藏栢石图其子慥季常传宝之东坡居士作诗以为之铭栢生两石间天命本如此虽云生之艰与石相终始韩子俯仰人但爱平地美土膏杂粪壤成坏几何耳君防

  •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陈寿

    武皇帝二十五男:卞皇后生文皇帝、任城威王彰、陈思王植、萧怀王熊,刘夫人生丰愍王昂、相殇王铄,环夫人生邓哀王冲、彭城王据、燕王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林、中山恭王衮,秦夫人生济阳怀王玹、陈留恭王峻,尹夫人生范阳闵王矩,王昭

  • 卷七十八·志第三十一·律历十一·脱脱

        ◎律历十一   ○观天历   步交会   交终分:三十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一、秒九千九百四十四。   交终日:二十七、余二千五百五十一、秒九千九百四十四。   交中日:一十三、余七千二百九十、秒九千九

  • 卷十六·本纪第十六·脱脱

        圣宗七   七年春正月甲辰,如达离山。二月乙丑朔,拜日,如浑河。三月辛丑,命东北越里笃、剖阿里、奥里米、蒲奴里、铁骊等五部岁贡貂皮六万五千,马三百。丙午,乌古部节度使萧普达讨叛命敌烈,灭之。夏四月,拜日

  • ○清末雀戏三则·许指严

    麻雀之戏,不知始于何时,在南方先有一种纸牌,状绝与今之麻雀牌相类,亦为五木之遗制,殆即麻雀牌所自昉也。京师则于光绪末叶,甲午战事罢后始渐行;庚子、辛丑回銮而后,斯大盛矣。当其盛时,上自宫廷阀阅,下至肩舆负贩之流,罔不乐从。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万历十九年正月戊戌朔元旦免庆贺大学士申时行等恭诣会极门行礼是日赐辅臣上尊珍馔○己亥大学士申时行等上<锍-釒>曰岁暮 大祫 圣体违和遣官代摄此出一时权宜今孟春时享大典乞亲赐举行 上谕以二十九日守岁朕朝见

  • ●辽阳闻见录卷上·顾云

    上元顾云石公 光绪二十年夏朝鲜全州乱驻朝鲜道员袁世凯具其事请增兵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奏以直隶提督叶志超统兵往世凯言兵毋须多故志超以千五人自海道入军牙山时五月甲申也旋益千八百人全贼窜出州城志超遣抚余党

  • 七○八 浙江巡抚李质颖奏查缴违碍书籍并缮清单呈览折(附清单一)·佚名

    七○八 浙江巡抚李质颖奏查缴违碍书籍并缮清单呈览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初八日浙江巡抚臣李质颖谨奏,为查缴违碍书籍,恭折奏闻事。窃照浙江省先后查缴过违碍书籍一十八次,节经奏明解送军机处查收,分别销毁在案。臣

  • 平定两金川方略艺文一·阿桂

    平定两金川铙歌十六章【谨序】大 学 士【臣】于敏中定西将军阿桂以乾隆乙未十二月尽得金川之地遂进兵围噶拉依贼巢丙申二月四日克之获逆酋索诺木暨其兄弟属党槛车献俘越八日露布驰达行在上适以告功珠丘礼成驻蓟州之

  • 御题大金徳运图説【有序】·佚名

    大金发祥于爱新水爱新者国语金也故建国即以金为号乃因金色白遂欲从而尚之妄矣且五徳之运説本无稽纵如所言亦取其或生或克议者以宋为火徳辽为水徳大金当为金徳夫宋虽南迁正统自宜归之宋至元而宋始亡辽金固未可当正统也

  • 卷二百八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一舆地考【十三】湖南省【臣】等谨按禹贡荆州先之以江汉朝宗而即继之九江孔殷水经谓九江在长沙下隽县西北楚地记谓巴陵潇湘之渊在九江之间至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八上·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上 吴元年十二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上御白虎殿,谕群臣曰:自古忠贤之士,大概有三:“辅国安邦,孜孜图治,从容委曲,劝君为善,君虽未听言,必再三,人君感悟而听用之,则朝廷尊安,庶务咸理,至于进用贤能,使野无

  • 礼记要义卷第十四·魏了翁

    明堂位一郑氏以周公称天子称王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

  • 卷四百九十七·佚名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十六复次舍利子,尊者所问。何缘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者,舍利子,以诸菩萨摩诃萨名唯客摄故。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缘故说以诸菩萨摩诃萨名唯客所摄。善现答言:如一切法名唯客所摄。於十方

  • 卷第十五(列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十五(列字号) 甲子(秦始皇十年起)壬辰(秦二世元年)乙未(汉高祖元年)丁未(汉惠帝元年)甲寅(吕太后元年)壬戌(汉文帝元年)癸亥(汉文帝二年止) 汉刘姓。西汉起高祖元年乙未。止更始二年甲申。十四帝。合二

  • 燕京岁时记·富察敦崇

    风俗志。清富察敦崇编写。富察敦崇,满族人。所编是书以一年从始到末的顺序介绍各时的节令、风俗、禁忌和各种仪礼娱乐活动。其中有一月的元旦,八宝荷包、祭财神、破五、人日、打春、灯节、筵九、打鬼、大钟寺、白云观、

  • 狮吼记·汪廷讷

    明代传奇剧本。汪廷讷撰。《曲品》著录。本事见宋人笔记《调谑篇》。写黄州人陈慥妇柳氏奇妒,陈进京访友,与苏轼携妓赏春,一年未归。柳氏派人捎信,言已为其娶妾4人。陈归见妾,乃4个丑妇。柳氏梳妆,陈打扇取悦她,反遭责骂。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