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七十二

洪武五年二月己卯朔  上谕群臣曰凡居官者任之大小虽不同要皆尽其职而已昔范文正公居位凡日之所为必求与日相称或有不及明日必补之其心始安贤人君子于国家尽心如此朝廷岂有废事天下安得不治元之将亡内外诸官皆安于苟且不脩职事惟日食肥甘因循度日凡生民疾苦政事得失略不究心由是纲纪废弛民心日离遂至土崩此皆近事可为明鉴朕每夜不安寝未明视朝常恐天下之事或有废怠不举民受其弊卿等当体朕怀夙夜尽心能脩厥职则无负国家异日名垂青史岂不羙乎

○潮州盗发据揭阳潮阳二县潮阳卫指挥佥事王友等率兵讨之斩伪元帅三人获贼众一千一百六十余人马百匹牛千头余党悉定

○庚辰诏建皇姊陇西长公主茔庙碑亭其制视功臣之封王者

○辛巳命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移通泰等州批验所于仪真县仍锍浚运河以便旅

○户部言辽东军卫粮储涉海转运动经数月宜樽节支给庶免军士乏食今拟官员月俸在京支给其辽东仓量给与之指挥使月米五石同知四石佥事三石千户二石百户一石五斗诏从之又奏苏湖等府渔人人舟车不应徭役者凡一万三千九百九十户宜令充漕运夫  上命有田者仍令应役无田者充运夫

○壬午  上谓群臣曰朝廷设官各有定分上不陵下下不謟上恪守乃职是为正人昔寇准在相位丁谓为参政尝会食羹污准须谓起拂之准正色曰岂有身为执正亲为宰相拂须邪谓惭而退是谓以謟事准准以正待之君子小人可见矣又闻前元国初风宪体制甚严尝有宪官寝疾掾史往候之宪官力疾强起扶杖而行因以杖授吏吏拱手却立不受如是者再三宪官悟其意乃止明日见吏逊辞谢之吏曰然某为吏属非公家僮不敢避劳虑伤礼体尔以此观之则宪吏亦正人也尔等宜鉴于此邪者戒之正者效之可也

○癸未临濠府火

○丙戌安南陈叔明遣其臣阮汝霖来朝奉表贡驯象礼部以受其表将入见主事曾鲁耴其副视之曰前王乃陈日熞今表曰叔明必有以也亟白尚书诘之盖叔明逼死日熞而夺其位惧朝廷致伐故托脩贡以觇意汝霖不敢隐具言之  上曰岛夷何狡狯如是却其贡不受

○户部奏太源河曲等县有咸卤之地居民岁纳盐粮米六万五千九百余石近为胡虏侵掠加以旱暯相仍民多逃亡负粮二千五百八十余石诏悉蠲之

○丁亥朝日仪与四年九月祭星辰同迎神执事者不斟酒亚献终献各执事者以爵受酒奠于神位前其祝文曰混沌之初两仪无象神光未著及穹壤既立神光运行照临下土万象昭明形影俱分四时序而天地位民物蒙恩凡有国者咸脩祀事今当仲春式遵古典谨以玉帛牲齐用伸祭告

○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乐舞器物陈设几案一用新定之礼

○戊子祭大社大稷

○己丑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堭旗纛诸神

○享先农

○庚寅并长淮大河二卫分司为大河卫指挥使司

○置赣州卫

○辛卯置四川等处茶盐都转运司于成都以治书御史刘贞为转运使其所属盐课司一十五处岁办大引盐三万七千八百四十二引有奇

○置秦州茶马司设司令正六品司丞正七品

○以郭桓为山西按察司佥事

○壬辰河州卫指挥使司佥事朵儿只汪家奴来朝贡名马蕃犬诏赐文绮袭衣

○容美洞宣抚使田光宝遣其子答谷什用等来朝贡方物赐光宝文绮二疋答谷什用等衣人一袭仍改羙洞军民宣抚司为长官司秩正六品以光宝为长官

○京师火燔龙江鹰扬二卫军士庐舍仓粮兵器

○广东有盗掠阳江县官军捕灭之

○癸巳给辽东卫军士战袄凡五千六百七十五人

○京师火燔广武西安天长三卫军士庐舍仓粮兵器男女有死伤者

○甲午京师国子街虹桥广洋卫并火燔军民庐舍人有死伤者

○丙申羽林左卫总旗陈云言江西永新诸县民有为陈氏周左丞偏校士卒者凡三千三百七十人乞取为军  上不许且诏今后有以陈氏张氏之军相告者禁之虽已告者亦免取云又乞归永新招集旧军  上曰斯人若还乡里必将挟私报怨以殃吾民不听

○宣宁进忠宣抚使田惟戴来朝赐袭衣文绮惟戴寻病卒敕有司具殓还其柩以其子茂常袭职

○丁酉高丽国王王颛遣其密直副使韩邦彦奉表贡金龙舡台双盏莲花台双盏金龙头镫银龙头镫六面壶玳瑁刀鞘笔鞘细布文席豹皮之属

○庚子礼部奏旧祭马祖先牧马步红社今拟止设一坛祭司马一神每岁止于仲春一祭从之

○诏中书省臣礼官所拟文武官命妇服餙用大衣霞帔既合古制霞帔以金绣之文为等第若民间妇人礼服惟以素染色絁不用文绣

○大同府云内州旱诏悉免所负盐粮

○壬寅西蕃十八族千户包完卜癿等来朝贡马诏赐文绮衣服靴袜有差

○甲辰初将营治晋王宫城  上谕中书省臣曰山西之民累年劳于边饷顷者复遭岁旱晋王宫殿其俟明年农隙然后营建至是工部奏请籍山西诸郡洪武二年至四年已役里甲殷实之家候秋成兴筑从之

○以四川大宁州之平利洵阳石泉三县隶狭西汉中府

○乙巳诏发河南卫兵二万人从征西将军冯胜北征人给布二疋为行帐复诏大都督同知何文辉领山东步骑二万八千人从左副将军李文忠出应昌

○给北平山西狭西诸卫戍卒战袄十六万有奇

○户部奏四川民总八万四千余户其伪夏故官占为庄户者凡二万三千余户宜令户满三丁者佥一军其不及者为民从之

○户部言四川盐井计一千四百五十六已开煎三百八十其未开者一千七十六处遂命会计各郡邑军民岁食及盐马司市马岁额之数煎办余井并塞之

○羽林左卫军人张子英诣阙诉其父与子及弟皆隶军伍一家凡四人诏免其父与弟为民

○以故广西行省参政蔡仙子椿为水军右卫指挥使椿年尚幼  上念其父功以全俸给之不预政事

○户部言四川产巴茶凡四百七十七处茶二百三十八万六千九百四十三株茶户三百一十五宜依定制每茶十株官耴其一徵茶二两无户茶园令人薅种以十分为率官取其八岁计得茶万九千二百八十斤令有司贮候西蕃易马从之

○丁未大将军徐达师至山西境遣都督蓝玉先出鴈门于是玉军进至野马川遇胡寇追至乱山寇反兵接战玉击败之

○河南行省参知政事杨训文卒训文潼川人为元淮海书院山长遇乱不能去王师下扬州闻其名徵起之命为起居注两迁中书省左司郎中改太常卿知湖州移知汀州府入为礼部尚书改户部拜河南行省参政至是卒人称其有学行政事云

○日中有黑子

○是月建申明亭  上以田野之民不知禁令往往误犯刑宪乃命有司于内外府州县及其乡之里社皆立申明亭凡境内人民有犯书其过名榜于亭上使人有所惩戒

猜你喜欢
  周本纪第十一·欧阳修
  卷七十二·志第二十五·律历五·脱脱
  七国考卷十四·董说
  贫士传上卷·黄姬水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六·佚名
  卷之九十六·佚名
  卷之六十七·佚名
  一百八十二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序·缪荃孙
  卷七十二·佚名
  于·魏徵
  中国历史上之名将·钱穆
  卷十七·佚名
  晋纪(陆机)·干宝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一·阮阅

      ●卷三十一·诗累门  隋炀帝善属文,不欲人出其右。薛道衡由是得罪,后因事诛之,曰:“更能作‘空梁燕落泥’否?”尝为《燕歌行》,文士皆和之,著作郎王胄独不和焉,每衔之。终坐此见害,而诵其警句

  • 御选明诗卷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帝制太祖皇帝神凤操钧天奏兮列丹墀俄翩翩兮凤凰仪敛翺翔兮栖梧枝彼观德兮真为我辞钟山赓呉沉韵嵯峨倚空碧环山皆拱伏遥岑如劔防迩洞非茅屋青松秀紫崖白石生?谷岩畔毓灵芝峯顶森神木时时风雨

  • 星阁史论·赵青藜

    项羽本纪书法论 思深哉史公之跻项羽于本纪也而后人反用为讥议岂以史公之意为伸项以绌刘哉吾谓史公实援楚以例秦耳盖秦之以诈力并天下也天下人之所不欲予也天下人之所不欲予即史公之所不得而予也然秦既以诈力并天下也

  • 雍正实录卷之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四百七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九月。甲申。谕军机大臣等、毓贤前次奏请前来行在。当谕令毋庸来见。现闻将抵西安。殊堪诧异。毓贤办事操切。屡被倢■<曰融>■<石木>劾。情形甚重。业经开缺。应即革职。听候查办。着岑春火滟宣

  • 通志卷八十三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六上梁吴平侯景【子励 劝 勔 勃 弟昌 昻 昱】文帝十男长沙宣武王懿【子业 孙孝俨 业弟藻 猷猷子韶 骏 猷弟朗 渊明】永阳昭王敷 衡阳宣王畅 桂阳简王融

  •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司马迁

    宋尚斋何平译注【说明】本传除记述季布、栾布二人的生平事迹外,还记载了季心和丁鲍的事迹。季布和丁鲍曾是项羽的部下,在楚汉战争中替项羽攻打刘邦,这本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在刘邦战胜项羽后,他们都遭了殃。刘邦出千金悬赏

  • 韩愈传·刘昫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名仲卿,无声名地位。韩愈三岁时便成了孤儿,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大历至贞元之间(766~805),文章大多崇尚仿古,模拟扬雄、董仲舒的著述风格,而独孤及、梁肃学

  • 卷一·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一     明 黄佐 撰官制因革圣祖高皇帝定天下之初首阐人文建翰林院吴元年五月己亥设本院学士正三品侍讲学士正四品直学士正五品修撰典簿正七品编修正八品洪武三年正月戊申定本院学士承旨正

  • 告子言性正确·李宗吾

    人性*本是无善无恶,也即是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告子的说法,任从何方面考察,都是合的。他说:“性*犹湍水也。”湍水之变化,即是力之变化。我们说:“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告子在二千多年以前,早用“性*犹湍水也”五字把

  • 古乐经传卷五·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附乐记乐教篇孟子今之乐由古之乐子夏对魏文侯分别古乐今乐而孟子谓今之乐由古之乐何哉愚谓必有孟子之意以为乐之本然后子夏之説可得而申也三代以下礼乐不兴其间在上之人颇有留意于斯者又为儒者迂大繁难

  • 不退转品第十五·佚名

    善业问佛。不退转闿士大士当何以比观其行相知是。佛言:如逮得禅者不动不遥如应仪地。如缘一觉地。如佛地。如本无终不动。佛说本无。闻者不言非虚空本无本无是所有。本无如本亦不言非。如闻已若转於馀处。闻终不疑不言

  • 卷五十五·佚名

    释如幻品第二十八(经作幻听品)【经】尔时,诸天子心念:“应用何等人听须菩提所说?”须菩提知诸天子心所念,语诸天子言:“如幻化人听法,我应用如是人。何以故?如是人无闻、无听、无知、无证故。”诸天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五·圆晖

      从此大文第五。明得三律仪别。就中一明得处时同异。二明有情支因。三明得恶处中。此下第一明得处时同异。论云。此别解脱。静虑无漏。三种律仪。从彼得一。亦得余二不。不尔云何。颂曰。  从一切二现  得欲界

  • 卷下·佚名

    嘉兴大藏经 华岩还初佛禅师语录华岩还初佛禅师语录卷下门人寂遐等编机缘师乃蜀省富顺县人父姓高母杨氏第四子于二十五依师翁圣可和尚雉落师初参灵峰大师问如何是观自在峰坐定云自在观音师云在甚么处峰云当面不识师便

  • 第八章 般多伟须提瓦之即位·佚名

    彼毗阇耶大王达最后年如斯思惟:“余年已老,但余无儿。艰难中克取国土亦余之死后则有溃乱。为此国将呼余之弟须蜜多罗。”(一、二)由此,与诸大臣协议送书面于彼处,送书面后不久而毗阇耶则升天上。(三)彼死而彼大臣等

  • 近百年湖南学风·钱基博

    思想史著作。钱基博著。全书9篇,为作者抗日战争时避兵湖南所作。在第一篇“导言”中追溯了屈原、周敦颐、王夫之对湖南学风之影响。在第2~8篇中,分别介绍了汤鹏、魏源、罗泽南、李续宾、王錱、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

  • 皇明祖训·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对后继诸皇帝的训话集,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据《明史·太祖纪》记载: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六月,太祖谕群臣曰:“朕起兵至今四十余年,灼见情伪,惩创奸顽,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鉴于此,太祖训导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