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六十

钱唐程川撰

礼一

统论经义

古礼繁缛后人于礼日益疎略然居今而欲行古礼亦恐情文不相称不若只就今人所行礼中删修令有节文制数等威足矣古乐亦难遽复且于今乐中去其噍杀促数之音并攷其律吕令得其正更令掌词命之官制撰乐章其间略述教化训戒及宾主相与之情及如人主待臣下恩意之类令人歌之亦足以养人心之和平周礼岁时属民读法其当时所读者不知云何今若将孝弟忠信等事撰一文字或半岁或三月一次或于城市或于乡村聚民而读之就爲解説令其通晓及所在立粉壁书写亦须有益【吴必大录字伯丰兴国人戊申己酉所闻先生五十九岁六十嵗饶录八卷中】

古者礼学是专门名家始终理防此事故学者有所传授终身守而行之凡欲行礼有疑者辄就质问所以上自宗庙朝廷下至士庶乡党典礼各各分明汉唐时犹有此意如今直是无人如前者某人丁所生继母忧礼经必有眀文当时满朝更无一人知道合当是如何大家打哄一场后来只説莫若从厚恰似无奈何本不当如此姑徇人情从厚爲之是何所爲如此岂有堂堂中国朝廷之上以至天下儒生无一人识此礼者然而也是无此人州州县县秀才与太学秀才治周礼者不曾理会得周礼治礼记者不曾理会得礼记治周易者不曾理防得周易以至春秋诗都恁地国家何赖焉因问张舅【淳】闻其已死再三称叹且询其子孙能守其家学否且云可惜朝廷不举用之使典礼仪天叙有典自我五典五敦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五庸哉这个典礼自是天理之当然欠他一毫不得添他一毫不得惟是圣人之心与天合一故行出这礼无一不与天合其间曲折厚薄浅深莫不恰好这都不是圣人白撰出都是天理决定合着如此后之人此心未得做圣人之心只得将圣人已行底圣人所传于后世底依这様子做做得合时便是合天理之自然

【叶贺孙録字味道括苍人辛亥以后所闻先生六十二歳池录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中】

杨通老问礼书曰看礼书见古人极有精密处事无微细各各有义理然又须自家工夫到方看得古人意思出若自家工夫未到只见得度数文爲之末如此岂能识得深意如将一碗干硬底饭来吃有甚滋味若白地将自家所见揣摸他本来意思不如此也不济事兼自家工夫未到只去理防这个下梢溺于器数一齐都昏倒了如今度得未可尽晓其意且要识得大纲

【叶贺孙録】

因理会所编礼书分经分传而言曰经文精确峻洁传文则词语泛滥国语所载事迹多如此如今人作文因一件事便要泛滥成章

【万人杰録字正淳兴国人庚子以后所闻先生五十一嵗池録十七卷饶录四十六卷中】

圣人有作古礼未必尽用须别有个措置视许多琐细制度皆若具文且是要理会大本大原曾子临死丁宁説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上许多正是大本大原如今所理防许多正是笾豆之事曾子临死教人不要去理防这个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非是孔子如何尽做这事到孟子已是不説到细碎上只説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这三项便是大原大本又如説井田也不曾见周礼只据诗里説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只用诗意带将去后面却説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只説这几句是多少好这也是大原大本处看孟子不去理防许多细碎只理会许多大原大本又曰理防周礼非位至宰相不能行其事自一介论之更自远在且要就切实理防受用处若做到宰相亦须上遇文武之君始可得行其志又曰且如孙吴专説用兵如他説也有个本原如説一曰道道者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后造大事若使不合于道理不和于人神虽有必胜之法无所用之问器远昨日又得书説得大纲也是如此只是某看仙乡爲学一言以蔽之只是説得都似须是理防到十分是始得如人射一般须是要中红心如今直要中的少间犹且不防中的若只要中帖只防中垜少间都是胡乱枉了气力二百步外若不曾中的只是枉矢如今且要分别是非是底直是是非底直是非少间做出便防是若依稀底也唤作是便了下梢只是非须是要做第一等人若决是要做第一等人若才力不逮也只做得第四五等人今合下便要做第四五等人説道就他才地如此下梢成甚麽物事又曰须是先理会本领端正其余事物渐渐理防到上面若不理防本领了假饶你百灵百会若有些子私意便粉碎了只是这私意如何卒急除得如顔子天资如此孔子也只教他克己复礼其余弟子吿之虽不同莫不以此意望之公书所説冉求仲由当初他是只要做到如此圣人教由求之徒莫不以曾颜望之无奈何他才质只做到这里如可使治其赋可使爲之宰他当初也不止是要恁地又曰胡氏开治道斋亦非独只理防这些如所谓头容直足容重手容恭许多説话都是本原又曰君举所説某非谓其理防不是只不是次序如庄子云语道非其序则非道也自説得好如今人须是理防身心如一片地相似须是用力仔细开垦未能如此只管説种东种西其实种得甚麽物事又曰某尝説佛老也自有快活得人处是那里只缘他打并得心下净洁所以本朝如李文靖王文正杨文公刘元城吕申公都是恁麽地人也都去学他又曰论来那様事不着理防若本领是了少间如两汉之所以盛是如何所以衰是如何三国分并是如何唐初间如何兴起后来如何衰以至于本朝大纲自可理会若有工夫更就里面看若更有工夫就里面讨些光采更好某之诸生度得他脚手也未可与拈尽许多只是且教他就切身处理防如读虞夏商周之书许多圣人亦有説赏罚亦有説兵刑只是这个不是本领问封建周礼説公五百里孟子説百里如何不同曰看汉儒注书于不通处即説道这是夏商之制大抵且要赖将去若将这説来看二项却怕孟子説是夏商之制孟子不详考亦只説尝闻其略也若夏商时诸处广濶人各自聚爲一国其大者止百里故禹合诸侯执玉帛者万国到周时渐渐吞并地里只管添国数只管少到周时只千八百国较之万国五分已灭了四分已上此时诸国已自大了到得封诸公非五百里不得如周公封鲁七百里盖欲优于其他诸公如左氏説云大国多兼数圻也是如此后来只管并来并去到周衰便制他不得也是尾大了到孟子时只有七国这是事势必到这里虽有大圣大智亦不能遏其冲今人只説汉封诸侯王土地太过看来不如此不得初间高祖定天下不能得韩彭英卢许多人来使所得地又未定是我底当时要杀项羽若有人説道中分天下与我我便与你杀项羽也没奈何与他到少间封自子弟也自要狭小不得须是教当得许多异姓过又曰公今且收拾这心下勿爲事物所胜且如一日全不得去讲明道理不得读书只去应事也须使这心常常在这里若不先去理防得这本领只要去就事上理防虽是理防得许多骨董只是添得许多杂乱只是添得许多骄吝某这説的定是恁地虽孔子复生不能易其説这道理只一而已

【不知何氏录川按不知何氏录有三饶录二十卷爲辛亥先生六十二岁时同舍共闻饶录卅九卷爲己未先生七十嵗时同舍共录建别录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卷不详何时所闻未详孰是余仿此】

问贺孙所编礼书曰某尝説使有圣王复兴爲今日礼怕必不能悉如古制今且要得大纲是若其小处亦难尽用且如丧礼冠服斩衰如此而吉服全不相似却到遭丧时方做一副当如此着也是咤异贺孙问今齐斩尚存此意而齐衰期便太轻大功小功以下又轻且无降杀今若得斟酌古今之仪制爲一式庶几行之无碍方始立得住曰上面既如此下面如何尽整顿得这须是一齐都整顿过方好未説其他琐细处且如冠便须于祭祀当用如何底于军旅当用如何底于平居当用如何底于见长上当用如何底于朝廷治事当用如何底天子之制当如何卿大夫之制当如何士当如何庶人当如何这是许多冠都定了更须理防衣服等差须用上衣下裳若佩玉之类只于大朝防大祭祀用之五服亦各用上衣下裳齐斩用麤布期功以下又各爲降杀如上组衫一等纰缪鄙陋服色都除了如此便得大纲正今若只去零零碎碎理防些小不济事如今若考究礼经须是一一自着考究教定

【叶贺孙录】

古礼于今实难行尝谓后世有大圣人者作与他整理一番令人苏醒必不一一尽如古人之繁但放古之大意

【黄义刚录字毅然临川人癸丑以后所闻先生六十四岁池录二十六卷二十七卷饶录卅八卷中】

古礼难行后世茍有作者必须酌古今之宜若是古人如此繁缛如何教今人要行得古人上下习熟不待家至戸晓皆如饥食而渴饮略不见其爲难本朝陆农师之徒大抵説礼都要先求其义岂知古人所以讲明其义者盖缘其仪皆在其具并存耳闻目见无非是礼所谓三千三百者较然可知故于此论説其义皆有据依若是如今古礼散失百无一二存者如何悬空于上面説义是説得甚麽义须是且将散失诸礼错综叅考令节文度数一一着实方可推明其义若错综得实其义亦不待説而自眀矣

【叶贺孙录】

问所编礼今可一一遵行否曰人不可不知此源流岂能一一尽行后世有圣人出亦须着变夏商周之礼已自不同今只得且把周之礼文行

【叶贺孙录】

礼乐废坏二千余年若以大数观之亦未爲远然已都无稽考处后来须有一个大大底人出来尽数拆洗一番但未知远近在几时今世变日下恐必有个硕果不食之理

【吴必大录】

朱子五经语类卷六十

猜你喜欢
  周书·泰誓上·佚名
  成公(元年~十八年)·公羊高
  卷四十八(昭十七年,尽十九年)·孔颖达
  詩經卷之二  朱熹集傳·朱熹
  提要·皇侃
  论语解卷九·张栻
  尚书句解卷二·朱祖义
  卷五十一·康熙
  第二卦:《坤卦》·佚名
  春秋説卷二十四·洪咨夔
  道行经随品第二十七·佚名
  所谓“六祖呈心偈”的演变·胡适
  致满智书(四通)·太虚
  明报应论原文·慧远
   第七十九則 投子一切聲是佛聲·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雍·唐圭璋

      雍,绍兴中乞试。有梅词。   如梦令   池上数枝开遍。临水幽香清浅。楼上欲黄昏,吹彻一声晴管。零乱。零乱。衣上残英都满。   生查子   帘栊月上时,寂寞东风里。   又是立黄昏,梅影临窗绮。   玉梅清夜寒

  • 卷十八·阮阅

      ●卷十八&middot;纪实门中  赵平叔客涟水军,郡守召置门下,数年,平叔以馆职守涟水。后守以所居为豹隐堂。石曼卿有诗云:&ldquo;熊非清渭逢何暮,龙卧南阳去不还。年少客游今郡守,蔚然惟在立谈间。&rdquo;士大夫留诗甚多

  • 卷二·杨慎

      ○夭邪  唐诗:&ldquo;钱唐苏小小,人道最夭邪。&rdquo;又:&ldquo;长安女兒双髻鸦,随风趁蝶学夭邪。&rdquo;夭音歪。  ○不嫁惜娉婷  杜子美诗&ldquo;不嫁惜娉婷&rdquo;,此句有妙理,读者忽之耳。陈後山衍之云:&ldquo

  • ●卷二五·陈衍

    一、弢庵太保诗多有本事可资史料者。如《吴柳堂御史围炉话别图,为张仲昭侍读题》云:&ldquo;侍御席藁争失刑,一斥归卧兰山陉。当年廷议孰主者,斫伐直木新发硎。(廷议成禄罪名,疏稿已具。醇贤亲王后至,袖一稿,以牵合天时、刺听

  • 唐诗三百首卷十一七言乐府·蘅塘退士

    《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解】:1、渭城:就是咸阳,现今陕西省西安市。2、浥:湿润。3、客舍:旅馆。4、柳色:柳象征离别。5、阳关: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

  • 第三十一回 曹公子剑斩狂寇 伏秀才改书赖婚·萧晶玉

    方才说话的是黑面贼人,人叫:“众兄弟将这厮围住,千万莫放,等我去干那件要紧的大事!”说罢强人催战马,如飞似箭赶高公。安宁听见这句话,心下着忙吃一惊。欲透重围去保主,怎奈人多不透风。鞭叉斧钺如雨点,棍棒刀枪

  • 楔子·佚名

    (正末同旦上,云)自与姐姐相会,可早半年光景也。谁想老虔婆狠毒,接过我许多银两,如今要赶我出去。他敢是将你另接个甚么人那?(旦叹云)嗨!元来你还不知道?如今西延边上高常彬,在此收买军需。俺那母亲爱钱,待要将我嫁与他去哩。(

  • 提要·柴望

    【臣】等谨案柴氏四隠集三巻宋柴望及其从弟随亨元亨元彪之诗文也望有丙丁龟鉴已著录随亨字瞻屺登文天祥榜进士歴知建昌军事元亨字吉甫与随亨同举进士歴官朝散大夫荆湖防制元彪字炳中号泽曜居士尝官察推宋亡以后兄弟俱

  •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总评·吴正子

    旧点长吉诗固喜其才亦厌其澁落笔细读方知作者用心料他人观不到此也是千年长吉犹无知已也以杜牧之郑重为叙直取二三歌诗而止始知牧亦未尝读也即读亦未知也微一二歌诗将无道长吉者矣谓其理不及骚未也亦未必知骚也骚之荒

  • 与优昙书(五通)·太虚

    一优昙法师览:巨赞法师来,带来你的信及香一盒,又密持居士港币百元,心尊居士银耳与参各一盒,均收谢!另舫法师与妙吉祥一书已付海刊。巨赞面告各节,大致均由其函覆。唯闻你与心尊居士等议移设巴利文学院于港,且可购地造屋,诚胜事

  • 李石岑的未来哲学·太虚

    ──二十二年春作──去年来读到东方杂志,觉到与前年已大不相同;一到今年,觉得完全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了。无论政治、经济、学术和文艺等各方面,其叙述和批判的思想,皆充分表示著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东方杂志

  •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七卷·佚名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七卷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受生品第二十一造十恶业道最极重者。生大阿毗止地狱。若次造轻恶次生余轻地狱。若复轻者次生阎罗八轻地狱。若复轻者次生禽兽道。若复轻者次生鬼道。若造最轻十善业

  • 卷第三十八(优婆夷部)·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三十八(优婆夷部)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优波斯那割肉救病比丘一&middot;阿凡和利至心请佛库中自然皆备二&middot;苏曼女产十卵卵成十男并其往缘三&middot;孤母丧子遇佛慈诱厌爱得道四&middot;妇

  • 霁山文集·林景熙

    宋代诗文别集。5卷。林景熙著。包括诗歌集《白石樵唱》3卷,散文集《白石稿》2卷。林景熙的诗歌主要抒发对故国的怀念和对元统治者的愤恨。吴之振等编的《宋诗钞》说他的诗“大概凄怆故旧之作,与谢翱相表里,翱诗奇崛,

  • 淮关小志·冒广生

    本书为《淮安文献丛刻》丛书第三部,《淮安文献丛刻》有选择地点校出版淮安地方旧的府、州、县志,以及记述淮安历史上漕、河、盐、榷、驿等方面内容的专志、乡镇志、关志、山水志等。同时,对淮安地方的野史杂记、风土记、

  • 药鉴·杜文燮

    本草类著作。明杜文燮撰。二卷。共五万字。卷一为药性总论,首载二百四十四种药物“寒热温平四赋,增补东垣未尽之意”,继载:用药分根梢、制药资水火、药性阴阳论、论各经补泻及专主泻火药、引经药性、十八反药性、五郁

  • 末日的受审判者·张资平

    本书收录短篇小说七篇:《性的屈服者》、《晒禾滩畔的月夜》、《不平衡的偶力》、《约伯之泪》、《蔻拉梭》、《末日的受审判者》、《三七晚上》。前五篇小说是恋爱小说,写知识青年男女的恋爱,后两篇是“身边小说”。

  • 慈氏菩萨陀罗尼·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纯咒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