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十五      宋 邵雍 撰观易吟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於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体用【又云造化】人於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义【又云事】道不虚行只在人

观书吟

吁嗟四代帝王权尽入区区一旧编或让或争三万里相因相革二千年唐虞事业谁能继汤武功夫世莫传时既不同人又异仲尼恶得不澘然

观诗吟

爱君难得似当时曲尽人情莫若诗无雅岂明王教化有风方识国兴衰知音未若吴公子润色曾经鲁仲尼三百五篇天下事後人谁敢更讥非

观春秋吟

堂堂王室寄空名天下无时不战争灭国伐人虽恐後寻盟报役未尝宁晋齐命令炎如火文武资基冷似氷惟有感麟心一片万年千载若丹青

观三皇吟

许大乾坤自我宣乾坤之外复何言初分大道非常道才有先天未後天作法极微难看蹟收功最久不知年若教世上论勲业料得更无人在前

观五帝吟

进退肯将天下让着何言语状雍容衣裳垂处威仪盛玉帛修时意思恭物物尽能循至理人人自愿立殊功当时何故得如此只被声名类日中

观三王吟

一片中原万里余殆非孱德所宜居夏商正朔犹能布汤武干戈未便驱泽火有名方受革水天无应不成需详知【又云请观】仁义为心者肯作人间浅丈夫

观五伯吟

刻意尊名名愈亏人人奔命不胜疲生灵劒戟林中活公道货财心里归虽则饩羊能爱礼奈何鸣凤未来仪东周五百余年内叹息惟闻一仲尼

观七国吟

当其末路尚纵横仁义之言固不听肯谓破齐存即墨能胜坑赵尽长平清晨见鬼未为恠白日杀人奚足惊加以苏张掉三寸扼喉其势不俱生

观嬴秦吟

轰轰七国正争筹利害相磨未便休比至一雄心底定其如四海血横流三千宾客方成梦百二山河又变秋谩说罢侯能置守赵高元不是封侯

观两汉吟

秦破河山旧战塲岂期民复见耕桑九千来里开封域四百余年号帝王剥丧既而遭莾卓经营殊不念高光当时文物如斯盛城复何由更在隍

观三国吟

桓桓鼎峙震雷音絶唱高踪没处寻箫鼔一方情未畅弓刀万里力难任论兵狼石宁无意饮马黄河徒有心虽曰天时亦人事谁知虑外失良金

观西晋吟

承平未必便无忧安若忘危非善谋题品人材凭雅诮雌黄时事用风流有刀难剖公闾腹无木可枭元海头祸在夕阳亭一句上东门啸浪悠悠

观十六国吟

漙天之下号寰区大禹曾经治水余衣到敝时多虮蝨瓜当烂後足虫蛆龙章虽复悲怀愍象魏何尝属石苻尼父有言堪味处当时欠一管夷吾

观南北朝吟

方其天下分南北聘使何尝絶往还偏霸尚存前典宪小康未靖旧戈鋋洛阳雅望称崔浩江表奇才服谢安二百四年能并辔谩将中外互为言

观隋朝吟

始谋当日已非臧又更相承或自戕蚁蝼人民贪土地泥沙金帛悦姬姜征辽意思縻荒服泛汴情怀厌未央三十六年都扫地不然天下未归唐

观有唐吟

天生神武奠中央不尔羣凶未易攘贞观若无风凛凛开元安有气扬扬凭高始见山河壮入夏方知日月长三百年间能浑一事虽成往道弥光

观五代吟

自从唐季坠皇纲天下生灵被扰攘社稷安危悬卒伍朝廷轻重系藩方深冬寒木固不脱未旦小星犹有光五十三年更五姓始知除扫待真王

观盛化吟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山川寻常巷陌犹簪绂取次园亭亦管弦人老太平春未老莺花无害日高眠

吾曹养拙赖明时为幸居多宁不知天下英才中遁迹人间好景处开眉生来只惯见丰稔老去未尝经乱离五事历将前代举帝尧而下固无之【一事革命之日市不易肆二事以据天下在即位後三事未尝杀一无罪四事百年方四叶五事百年无腹心患】

喜老吟

几何能得鬓如丝安用区区镊白髭在世上官虽不做出人间事却能知待天春煖秋凉日是我东游西泛时多少寛平好田地山翁方始会开眉

瞻礼孔子吟

执卷何人不读书能知性者又何如工居天下语言内妙出世间绳墨余陶冶有无天事业权衡治乱帝功夫大哉赞易修经意料得生民以後无

还圆益上人诗卷

缾锡相从更一巾一巾曾拂十州尘心通佛性久无碍口道儒言殊不陈吴越江山前日事伊嵩风月此时身闲行闲坐松隂下应恃眼明长笑人

天人吟

知尽人情天岂异未知何啻隔天地少时气锐未更谙不信人间有难事知尽人情与天意合而言之安有二能推已心达人心天下何忧不能治

锦幈春吟

锦幈山下有家园每岁家园过禁烟早是三春天气好那堪百里主人贤同於一派水边饮醉向万株花底眠明日归鞍遂东指上阳风景更暄妍

乐春吟

四时惟爱春春更爱春分有暖温存物无寒着莫人好花万蓓蕾美酒正轻醇安乐窝中客如何不半醺

观物吟四首

日月无异明昼夜有异体人鬼无异情生死有异理既未能知生又焉能知死既未能事人又焉能事鬼莺蝉体既分安用苦云云气盛有余力声销无异闻时来由自已势去属他人莫非伤心事伤心不益身古今情一也能处又何难识事事非易知人人所艰多疑亏任用轻信失防闲尧舜其犹病何尝无大奸人之耳所闻不若目亲照耳闻有异同目照无多少并弃耳目官专用舌口较不成天下功止成天下笑

人贵有精神吟

人贵有精神精神多不醇有精神而醇为第一等人不醇无义理是非随怒喜怒以是为非喜以非为是怒是善人踈喜非小人比败国与亡家鲜有不由此娶妻娶柔和嫁夫嫁才美安得正妇人作配真男子

义利吟

贲於丘园束帛戋戋义既在前利在其间舍尔灵龟观我朶颐义既失之利何能为尚义必让君子道长尚利必争小人道行

小车初出吟

物外洞天三十六都疑布在洛阳中小车春暖秋凉日一日止能移一宫

府尹王宣徽席上作

留都三判主人翁大第名园冠洛中又喜一年春入手万花香照酒巵红

纷纷又过一年春牢落情怀酒漫醇满眼暄妍都去尽樽前惟忆旧交亲

春暮答人吟

相违经岁意何如漫说为隣德不孤咫尺洛阳春已尽过从能忆旧时无

天津闻乐吟

名园相倚洛阳春巷陌无尘罗绮新何处青楼隔桃李乐声时复到天津

春暮吟

有意杨花空学雪无情榆荚漫堆钱穷愁不服春辜负酒病依还似去年

自问二首

因甚年来可作诗奈何人老又春归流莺不忍花离披啼到黄昬犹自啼

年来因甚可吟诗桃李无言莺有辞啼到黄昬犹自啼奈何人老又春归

和成都俞公达运使见寄

前年车从过天津花底当时把酒频此日锦城花烂漫何尝更忆洛城春

吴越吟二首

乙未阖庐凌楚岁戍辰勾践破吴时正如当日乘虚事三十四年人不知

夫差丁未曾囚越勾践戊辰还灭吴二十二年时返复一如当日却乘虚

属事吟

鹪鹩分寄一枝巢不信甘言便易骄当力尚难超北海去威何足动鸿毛愿将情意分明谢肯把恩光取次烧天宠居多为幸久春花无奈正天饶

兴亡吟

孙陈李三人亡国体相似虽然少有文何复语英气曹刘孙三人兴国体相似虽然小有才何复语命世

文武吟

既为文士必有武备文武之道皆吾家事

善恶吟

瞽鲧有子尧舜无嗣余庆余殃何故如此

尧舜无子瞽鲧有嗣福善祸淫何故如此

责已吟

不为十分人不责十分事既为十分人须责十分是

无疾吟

无疾之安无灾之福举天下人不为之足

四者吟

财色名势为世所亲四者不动然後见人

恩怨吟

人之常情无重于死恩感人心死犹有喜怨结人心死犹未已恩怨之深使人如此

秦川吟二首

当时马上过秦川倏忽于今二十年因见夫君话家住依稀记得旧风烟

秦川两汉帝王区今日关东作帝都多少圣贤存旧史夕阳惟只见荒芜

和绦守王仲贤郎中

为郎得绦分铜虎见寄诗中非浪夸地土尚传唐草木山川犹起晋云霞园池富有吟供笔风俗淳无讼到衙太守下车民受赐一心殊不负官家

日月吟

月明星自稀日出月亦微既有少正卯岂无孔仲尼

水旱吟

尧水九年汤旱七载调爕之功此时安在

九年洪水七年大旱非尧与汤民死过半

老去吟

使吾却十岁亦可少集事奈何天地间日无再中理吾今六十六衰老何可拟志逮力不逮人共知之矣

人事吟

索链无如事难知莫若人人情随手别事体到头均

不同吟

求者不得辞者不能二者相去其远几程

贪义吟

贪人之恶其过莫大贪人之善是亦为罪

月新吟

月新与月残形状两相似奈何人之情初见自欢喜

和内乡李师甫长官见寄

虽未似神仙能逃暑与寒何尝无水竹未始离林峦道不同新学才难动要官时和岁丰後亦自有余欢岁丰时又康为邑在南阳不废吏民事得游云水乡春输桃李艳风荐蕙兰香太守兼贤杰且无奔走忙

内乡天春亭

内乡有园名天春春时桃李如彩云邑民携觞连帘幕或歌或舞何欢欣县尹中间意自若直谓前世无古人牡丹百品红与紫华而不实徒纷纭

内乡兼隐亭

兼隐诧来书於时特起予民淳无讼听县僻类山居簿领盃盘外官联谈笑余不知当此际傍邑更谁如

李少卿见招代往吟

洛城春去会仙才春去还惊夏却来微雨过牡丹初谢轻风动芍药才开緑杨隂里拥樽罍身健时康好放怀

病酒吟

年年当此际酒病掩柴扉早是人多感那堪春又归花残蝴蝶乱昼永子?啼安得如前日和风初扇微

争让吟

有让岂无争无沿安有革争让起于心沿革生于迹羲轩让以道尧舜让以德汤武争以功桓文争以力

谢王谏议见思吟

西斋前後半松筠万虑澄余始见真不谓天光明浄处又能时忆旧交新

依韵和任司封见寄吟

王侯贵盛不胜言图画中山得一观不似夫君行坐看贪嵩又更爱天坛

高楼百尺破危空天淡云闲看帝功更上一层情未快思君不见见乔嵩

辞麾来此住云霄闻健登临肯惮劳紫陌事多都不见家山围遶是嵩高

击壤集卷十五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十九·彭定求
  翠微翁·唐圭璋
  梁安世·唐圭璋
  ●卷九·潘德舆
  ●续编卷二·况周颐
  第四折·尚仲贤
  人境庐诗草·卷四·黄遵宪
  五集卷七十四·乾隆
  二集卷五十九·乾隆
  初集卷四十三·乾隆
  卷四·乾隆
  卷四十八·郭元釪
  卷二百十二·陈廷敬
  笺注陶渊明集目録·李公焕
  雍熈乐府卷之十一·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杂论第三十九上·王骥德

      (系纵笔漫书,初无伦次)   词曲小道。遏云、落尘,远不暇论。明皇制《春光好》曲而桃杏皆闻,世歌《虞美人》曲而草能按节以舞,声之所感,岂其微哉!   南、北二调,天若限之。北之沉雄,南之柔婉,可画地而知也。北人工篇章,南人

  • 卷二十一·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二十一 唐 释贯休 撰 七言律诗 春 自来自去动洪罏无象无私无处无回鴈不多消气力染花应最费工夫溟蒙偏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荣枯 闻迎眞身 四海无波八表臣恭闻今岁

  • 原序·赖良

    大雅集原序古者天子廵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葢将以探民生之休戚以知王政之得失此周人所以不能已于采诗之官也欲观民风而必采诗以陈者民之情因言以宣犹物因风之动以有声也则诗者志之所存情之所感而言之所从以出者乎但上

  • 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五十四·赵尔巽

      张玉书 李天馥 吴琠 张英子廷瓒、廷璐、廷瑑 陈廷敬温达穆和伦 萧永藻 嵩祝 王顼龄   张玉书,字素存,江南丹徒人。父九徵,字湘晓。顺治二年,举乡试第一。九年,成进士。博学砺行,精春秋三传,尤邃于史。历吏部文选郎中。

  •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秋。七月。戊辰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福善、行礼。  ○谕兵部、近闻直隶各省经制额兵、虚冒钱粮者甚多。殊干法纪。嗣后须痛加省改、严行禁止。如有仍前滥行冒支扣克者、事发定行从

  • 通志卷一百十九·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二吴刘繇【子基】太史慈 士夑【爕弟壹 防 武燮子徽 壹子匡】 张昭【子承 休弟子奋】顾雍【子邵 邵子谭 谭弟承 雍族人悌】诸葛瑾【子融】歩骘【子阐】张纮

  • 绎史卷一百三上·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杨朱墨翟之言【上 墨者并附】列子杨朱南之沛老耼西游扵秦邀扵郊至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杨朱不答至舎进涫漱巾栉脱履戸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夫子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

  • ●皇朝通典卷四十·佚名

    職官十八 ○職官十八 文武官階 祿秩 秩品 △文武官階 文職正一品曰光祿大夫從一品曰榮祿大夫正二品曰資政大夫從二品曰通奉大夫正三品曰通議大夫從三品曰中議大夫正四品曰中憲大夫從四品曰朝議大夫正五品曰奉政大夫從

  • 第五十四章 武汉保卫战·李宗仁

    一我长官部一行,脱离了敌人包围圈,随行的中央机关人员和新闻记者无不喜气洋洋,向我申谢保护之劳,随即分头赶路,向武汉而去。长官部则经阜阳、三河尖,入河南的固始,至潢川暂驻。潢川遂暂时成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所在

  • 奉天等门官职名·朱元璋

    (掌晨昏启闭关防出入)门正(正四品) 门副(从四品)

  • 卷三·佚名

    复次善男子,云何是离诸烦恼烧然戒行。谓若菩萨或贪火烧然。或瞋火烧然。或痴火烧然。或馀烦恼之火烧然。或馀诸受用侵害火烧然。若欲不烧然者,当起贪之对治。及应远离贪所起缘。何谓贪之对治。即不净观是贪对治。不净观

  • 折疑论卷第四·佚名

    金台大慈恩寺西域师子比丘述注殊见第十四(此篇因所见差异而殊别。故曰殊见)客曰。子之所言。佛道尊崇无圣可上(此因第二第三篇中。言佛之法身广大证圣极尊以为问也)。或有人曰。佛之为教也。其文富赡。其说宏远。义句

  • 飞行村·凡尔纳

    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全书共18章。一支在非洲腹地满载象牙而归的商队回程却并不顺利。惊魂一夜之后,整个商队只剩下美国人约翰·科特、法国人马克斯·于贝尔、土著男孩朗卡,还有土著向导卡米。他们被迫深入

  • 都官集·陈舜俞

    宋代诗文别集。14卷。陈舜俞著。陈舜俞,字令举,历官都官员外郎。此书是作者生平所著诗文的汇集,由其婿周开祖所编。初为30卷,蒋之奇为之序。庆元六年(1200)其曾孙陈杞复刻,始名《都官集》,楼钥为作后序。原书失传。《四库全

  • 诗筏·贺贻孙

    诗论著作。清贺贻孙著。一卷。先立总论以阐明其诗学观,然后依时代先后评议历代诗人诗作。论诗以“化境”为极则,又以养气为基本前提。其语云:“清空一气,拢之不碎,挥之不开,此化境也。然须厚养气始得,非浅薄者所能侥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宗泐

    亦称《金刚经注解》。佛典注疏。明宗泐、如玘奉敕撰。一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注释书。成书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内容为两部分,先明《金刚经》五重义:一初释法名、二辩实相体、三明无住为宗、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圆瑛

    圆瑛著。二十四卷。1951年出版,分五册。是对《楞严经》的论释,分十门:初总释名题;二教起因缘;三藏乘摄属;四义理浅探;五能诠教体;六所被机宜;七宗趣通别;八说时前后;九历代传译;十别解文义。此书主宗贤首,同时会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