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解酲语

元 李材  

泰定间中夜,忽召集贤学士邓文原,仓卒不备手诏,就以帝所佩玉从容召之,至晓着二朱衣送出,人以为荣。

京朝官获美除者,僚友设酒于披云楼以为贺,因名“披云宴”。六部得堂署,则争相馈遗,谓之“烘堂”,南台权重百僚,正堂限号斧口限人,不得轻越。

平章李孟,汉中人,始家居,不欲事仕。因事至京师,右丞杨吉荐留辅导仁宗,仁宗敬重之,尝与之对奕便殿,赐食雪肤饼、彻骨员,又冬月赐宴暖阁。

国初序朝,执政大臣谓之“擎天班”,玉堂清署谓之“焕璧班”,言官法司谓之“剑锷班”,外戚谓之“椒兰班”,亲王谓之“琼枝班”,功臣将帅谓之“豹首班”,其余朝臣谓之“随班”。

长春殿宴群臣,供事内臣进馔,有咳病。帝恶其不洁,命为叠金罗半面围之,许露两眼下垂至胸,自是进馔者以为此例。

宫中临幸,以黄金妆肩舆,使宫人衣贴绣铺翠襦扛之。

至元间,马人儿国入贡国,近占城。二十二年,遣使至其国求奇宝,得吉贝衣十袭。吉贝树名“其华”,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亦染成五色,织为班布宝花冠十项。冠以金作花,七宝装缨络为饰。虾百颗形如珠,而成龙纹,大者过于弹丸。国有虾濑,隐沙中,常抱珠戏于濑上,土人俟其去,取之绣丝,绞百假金颜香千团,香乃树脂,白者为佳。五香七宝床一只(床可坐不可睡者)。鸳耨瓢十枚,以之贮食,经月不败。庵萝树数十枝,花叶似枣,实似李,味佳。大珊瑚百株。鳞睛石百枚,又有血竭褊桃、浮金瓶等物。

僧嗣占妙高,上言欲毁宋会稽诸陵,西僧杨琏真伽又请,乃如所请,发陵取宝器,以诸帝遗骨建浮屠于杭之故宫,截理宗顶以为饮器。时会稽有六陵(徽宗、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发掘搜取诸宝器殆尽。徽宗陵获走花乌玉笔箱,又同凉泼绣管(外国所进);高宗陵真珠戏马鞍(岭南刘钅长所结以献于太祖者);光宗陵交加百齿梳、香骨案;理宗陵伏虎枕(七宝合成伏虎之状)穿云琴(金猫睛为徽,龙肝石为轸)、绿玉磬(唐杨妃物);度宗陵五色藤盘、影鱼黄琼扇柄,其余器物不可尽举。大抵陵中物无定式,惟视平生所玩何如也。

世祖猎于滦河,一鸟摩于青云之表,世祖以<矢曾>下之,形大于鹤,羽皆五彩成斑。有西夷人云:“此是卢隆鸟,宿于西海荻草中。”

成宗春暮命宫人扫落花,铺兰苕殿,施金帐,诸嫔衣碧鸾朱绡半袖衫,头缠吉贝锦,臂系秋云紫条帕,着白ふ裤,成群相逐,滚蕊翻花,斗腕飞蹄,戏狎弥日。帝曰:“上灿黄金,下设萼席,使美人为鞠弋流跄之戏。”

处州陈绎曾为国子助教,口吃。一日集诸生曰:“车生极(极欲言诸生习业也)。”中有数人不觉葫芦绝倒。问之,皆官生恩荫也,绎曾不能容,解官南还。

有臧侍郎者,素畏其妻,妻怒即行跪礼,俟其怒解乃起。御史中丞视公有张京兆之风,尝为妻合脂与粉,调以涂之,号“桃花面”,京中好事者争相效焉。当时语云:“侍郎惨,夫人屈(夫人作细君)。夫人面,中丞炼。”

抚州吴澄名重至治、泰定间,贵族巨贾莫不愿得一文以为子孙传宝。凡求文,先修贽礼,后复以金帛致谢,谓之“采珍”。在翰林数年,几于巨万。张平章曰:“吴学士身居玉堂而抱奇货,求文章者日以千数,孰谓文章不可以荣身发家哉?”

天历中,一人着紫花草裤,束斑竹枝冠、蝉翼巾游市上,或时至寺中听讲连日,或吟饮酒肆三宿而去,市上儿至呼以“痴汉”,亦不为意。京中大姓异之,相与承接弥月,忘归。人问其姓名,但云“浮生子”。平时诗句近于鄙俚,人所难处反露警拔,盖文而隐者也。凡数年,忽遁去。

燕帖木儿奢侈无度,尝屠百羊以会僚吏,又于第中起水晶亭,亭四壁皆水晶镂空,贮水养五色鱼其中,剪彩为白苹红蓼等花置水上。壁内置琥珀栏杆,镶以八宝奇石,红白掩映,光彩玲珑,前代无有也;洞房设楼床广褥,择美姬温软少骨者,枕籍而睡,谓之“香肌席”。脂红粉白之娇罗列左右,随其所取,以为花嬉玉乐也。

尚书范谷英赐食帝前,食韭芽面,旨之一箸而止,帝曰:“不中食乎?”英曰:“臣岂敢但天厨珍味?臣已领恩矣,山妻久厌糟粕,将以遗之,使知官家有人所不见之物也。”帝令尽服之(“服”作“食”),复赐一帖以归。

倒剌沙贿赂通行,卖官鬻狱,家有金窖宝海,以藏所得金帛珍异,时人讥之曰:“庸才计穷(作极),披靡于势门(“靡”作“倚”);金玉运穷,朝宗于宝海。”

唐驸马宠于太后,所赐厨料甚盛,乃开回仙厨以市,厨极馨香,使仙人闻之,亦当驻也(“回”作“驻”)。

柳贯至正间待制翰林,与虞集、揭奚斯、黄氵晋齐名,号“儒林四杰”。

黄氵晋为文章,如澄湖不波,一碧万顷,凡朝廷大诏令,皆出其手,京师人呼为“玺口学士”。

许谦孙从宗言上方珍异库有虎头砚、鱼肌笺、猿臂笛、金丝箪、鸣玉系腰等,以尝提点库,故知之悉云。

词客马文友别墅在彰义门,内有春香亭,每百花开时置酒亭下,会都之文人吟士赏花赋诗,谓之“锦绣会”,预是会者,各轮一席。又有饮山亭,夏日避暑于此;又有婆娑亭,玩月之所,并聚诗人作会,如春香故事。因号其墅曰“长乐园”。

国初起圆殿于西宫中以居西僧,僧官皆着茜帽。

闲闲真人尝于帝前称天台山多仙果,帝曰:“可致乎?”真人曰:“可。”因取金盒覆之,少顷有水晶李十枚、鹤珠枣三十枚、甘竹实四枚。

吴元节至元中至京师,从张留孙见世祖。成宗召见,赠“玄德真人”,临终作诗,有一联云:“睨视乾坤轻世界,辟开山岳上天门。”举棺如无人,乃是尸解也。

商人获利者曰“遂心”,不得利曰“犯耗”,买酒脯禳之。至极贱行商,呼为“货脚”,行商亦谓坐贾曰“匏汉”,盖相讥也。

有军人早出,月色朗然,见一独足者桥栏上卧。军人少壮无畏惧,乃抱之。其鬼即云:“放我,当有相酬。”军人曰:“得何物?”曰:“有银盏。”一问居处,云“少间送来”。军人又贪进,遂舍之。其妻见一年少扣门云:“贤夫令将盏归。”授其妻而去。至晚军人回,将盏示之,夫乃说今日之事,妻曰:“神灵物不可驻之。”令将货之,易酒肉祭之,夫从其言。祭毕,夫曰:“适看其盏有似家内样,莫不偷我者将来否?”妻亦疑之,往取,果失之矣。夫妻愕然,曰“大是俊鬼子”。

吴殷文圭举进士,途中遇一叟,目文圭久之,谓人曰:“向者一人绿眉,拳入口,神仙状也。如学道当冲举,不尔有大名于天下。”而文圭拳实入口,乾宁中擢第。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七 突厥 铁勒·李延寿
  第二十八回 使西域班超焚虏 御北寇耿恭拜泉·蔡东藩
  第九十四回 余制使忧谗殒命 董丞相被胁罢官·蔡东藩
   第十节 望北平·老舍
  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五十七·佚名
  五七○ 江西巡抚郝硕奏缴续获应毁书籍并开单呈览折·佚名
  二三 新生·周作人
  文襄纪·李百药
  耶律官奴传·脱脱
  卷二百五十九·佚名
  卷三十八·佚名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同治三年五月廿五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刘履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风雅翼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风雅翼十四卷元刘履编履字坦之上虞人入明不仕自号草泽间民洪武十六年诏求天下博学之士浙江布政使强起之至京师授以官以老疾固辞赐钞

  • 列传第三十七 柳元景 颜师伯 沈庆之·沈约

    柳元景,字孝仁,河东解人也。曾祖卓,自本郡迁于襄阳,官至汝南太守。祖恬,西河太守。父凭,冯翊太守。元景少便弓马,数随父伐蛮,以勇称。寡言有器质。荆州刺史谢晦闻其名,要之,未及往而晦败。雍州刺史刘道产深爱其能,元景时居父忧,未

  • 志第十八 符瑞中·沈约

    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不刳胎剖卵则至。麕身而牛尾,狼项而一角,黄色而马足。含仁而戴义,音中钟吕,步中规矩,不践生虫,不折生草,不食不义,不饮洿池,不入坑阱,不行罗网。明王动静有仪则见。牡鸣曰“逝圣”,牝鸣曰“归和”,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佚名

    万历四十七年三月甲申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官祭 裕陵○大学士方从哲题顷接经略杨镐手书原拟二十一日大兵出边剿贼适十六日天降大雪跋涉不前复改于二十五日当此进兵之时胜败安危决于一举而前日之风变若彼连日之阴霾又若

  • 卷之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廉吏传卷上·费枢

    (宋)费枢 撰○周列国尝观周官以六计弊羣吏之治皆以廉为言夫察其治而谓之廉则吏治以廉为本也然当是时为吏者不闻有可纪之人何也盖上以节俭化臣下下以行义励风俗人有士君子之行况于在位乎是则人人皆廉吏也自周之东礼义废

  • 卷一百二十四·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二十四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集解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

  • 春秋属辞比事记卷一·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经解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夫辞何以属谓夫史文之散漶者宜合属也事何以比谓夫史官所载之事畔乱参错而当为之比以类也此本夫子以前之春秋而夫子解之如此是以夫子之春秋亦仍以四字为之解汉儒谓属合辞令比

  • 原序·高闶

    原序吾乡四明庆历皇佑间杜杨二王及我高祖正议号五先生俱以文学行谊表率於乡杜先生又继之讲明经术名公辈起儒风益振厥後伊洛二程先生之兴得其传以归者惟故礼部侍郎高公公天资纯笃济以勤敏师友渊源学问精诣入上庠登舍选

  • 音乐发悟品第十三·佚名

    尔时佛告诸比丘,菩萨处在深宫将欲出家。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娄罗紧那罗摩睺罗伽梵释四王。常以种种供具供养菩萨。欢喜赞叹。又於异时。诸天龙神乾闼婆等。各自思惟。菩萨长夜成就众生。以四摄法而摄受之。是诸众生

  •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六·陈梦雷

    明太祖洪武四年。诏征高僧广荐佛会 按宋濂蒋山寺广荐佛会记。洪武四年。冬十有二月。诏征江南高僧十人。钦天监择日。於蒋山太平兴国禅寺。建荐法会。上宿斋室。却荤肉弗御者一月。复勅中书右丞相汪广洋。左丞相胡惟

  • 毗尼后集问辩·智旭

    明菩萨戒弟子藕益智旭述问。梵网云。于未受戒人前说七佛教戒者。犯轻垢罪。若谓但遮诵时。不遮讲时者。诵时仅宣文句。讲时备解义理。重筌轻鱼。有何意旨。答。比丘戒法。关系僧轮。为防贼住。故一切俱遮。菩萨戒法。

  • 卷第二十七·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七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小乘经藏之二 中阿含经(六十卷) 作圣德建名立 东晋罽宾国沙门瞿昙僧伽提婆译 七法品第一 一善法经。谓知法,知义,知时,知节,知己,知众,知人胜

  • 以真俗二谛破诸执见·印光

    世人执空执有,妄生己见,故迷而不觉。世尊设教,即欲令众生破此二见,特设一念佛法门,俾其从有而至空,得空而不废有,则空有二法,互相资助,得益甚大。况仗弥陀愿力,故其力用,超过一切法门,而为一切法门之所归宿也。世有一种下劣知见人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八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八卷 (长寿品第四卷上)合老少二人譬 多罗聚落迦叶问长寿品第四佛复告诸比丘汝于戒律(至)我当解说令汝心喜案。道生曰。欲令问长寿因也。长寿本是入生死。济物之良津。以慈心为本矣。慈之为济

  • 竹岩集·柯潜

    诗文集。明柯潜(1423—1473)撰。二卷,补遗一卷。潜字孟时,号竹岩(一作喦)。莆田(今属福建)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第一。官至詹事府少詹事。邃于文学,性高介。为学士时即于院中构清风亭,植柏两株于后堂,人称为柯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