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六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七十四

景泰六年秋七月甲戌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门之神

○给庆成王府镇国将军钟锵岁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

○以平阳府废仓并地分赐交成阳曲西河三王从王请也

○乙亥 命故前军都督同知宫聚子恒袭为永清右卫指挥使

○升浙江都司经历延祥为嘉兴府知府从镇守尚书孙原贞等官奏保其有通敏之才也

○ 敕谕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陈循少保兼太子太傅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高榖少保兼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王文太子少师兼户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萧镃兵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商辂曰朕惟古昔帝王盛德大功载诸典谟训诰誓命之文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事著于孔子褒贬之书足为鉴者不可尚矣自周威烈王至梁唐晋汉周五代事书于朱文公通鉴纲目亦天下后世之公论所在不可泯也朕尝三复有得于心独宋元所纪窃有歉焉卿等其仿文公例编纂官上接通鉴纲目共为一书以备观览应编纂官属仍推勤敏有学识者具官职名以闻其尚精审毋忽循等推举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彭时右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讲刘俨翰林院侍讲学士兼右春坊右中允吕原翰林院侍讲学士兼左春坊左中允倪谦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修撰李绍春坊赞善兼翰林院捡讨钱溥詹事府府丞李侃李龄顺天府治中刘实兵部主事章陬中书舍人兼司经局正字刘钺国子监博士陈淮南京通政司参议丁澄南京尚宝司司丞宋怀南京刑部主事张和南京工部主事刘昌南京国子监学录萧士高湖广蕲州知州金铣浙江仁和县学教谕聂大任俱堪任编纂从之

○镇守辽东太监宋之毅奏广宁操备都指挥高飞等年已六十例应代职然在边年久深知虏情尚能披坚执锐乞不拘常例仍留操守从之

○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吴中奏闰六月朔保定府东鹿县大风拔木迅雷雹如鸡子击死鸟鹊狐兔无算本月中顺天府霸州永清大城文安等县暴风骤雨漂溺民居渰没禾稼河间永平等处水患尤甚 命户部覆视之

○筑沙湾决口成沙湾之决垂十年至是黄河南流入淮左佥都御史徐有贞始克奏功凡费木鉄竹石等物累计万计工五百五十五日 帝以河道虽完尚恐未坚命有贞明年春仍往视之

○丙子升尚宝司司丞杨导为本司右少卿以九载任满也

○巡按淮安等处左副都御史王竤奏直隶淮安府邳州海州睢宁山阳县凤阳府宿州蝗巡抚山东刑部尚书薛希琏亦奏东昌兖州济南三府平山济南二卫蝗

○丁丑 仁孝文皇帝忌辰遣官祭 长陵

○免浙江杭州嘉兴湖州三府拖欠药味等料以水旱相仍生民饥窘也给事中徐正言今各处所收夏麦及商贾贩糯米黄米皆为造酒之费淮济间岁造 麴百十万临清通州及都城造酒之家不下千万家一家日费米一石万(万)[家]日费米万石积而论之为费实多今一切禁之恐不能及可重榷其税令少自止息则米麦不耗矣又言都城附郭荒田不下千万余顷而操备官军皆坐食可分屯以省转运又言钱为国家利柄多则物贵可收歛之少则物贱可增铸之如此则物价常平而朝廷享其利奏入 命诸司议行之

○金星画见于未位

○戊寅给清江王府故奉国将军宫佐茂宫眷岁禄四百石米钞中半兼支免绵衣卫将军旗校等所负官马以水灾也

○监察御史倪敬等言自古有圣贤之君必有忠谏之臣然后能成德业之大而致治道之隆近年以来天时失调灾异迭见今年闰六月间雨水霖霪动经半月倾颓墙屋淹没禾稼军民艰难愁叹盈于道路臣等窃思天时之不调由人事之不修近闻各部都察院等衙门累陈减省等事中间举行者少不行者多是以迨今天时尚未开霁人心尚未释然臣等恐辜 陛下任用之意谨直陈所见上闻伏望宥臣等狂妄奋振果断举而行之无安于故常而惮于难为所以省修感天者有其实将见心应而阴阳和五榖熟而人民育矣请以事之当止者言之府库之财皆取于民不宜滥乎游观之事有妨治道不可无节曩因斋僧累出内藏之金易米供给缘京师米价腾贵不免靠损下民且僧人异端惑众非真能兴祸作福况其不耕而食不蚕而衣既无征科又无徭役顾乃厚之如此则遐陬远漠栉风沐雨之穷军荒年歉岁趋事服役之饥民又将何以济之乎近闻起造燕室龙舟游宴之事颇多木石米粮之费不少且游宴欢乐人主为之似不为过但非所以保养圣躬隆盛圣德之道伏望 皇上罢斋僧之费节游宴之乐凡一应土木工作悉皆停止上念 祖宗创立之艰下思小民饥寒之苦则 圣德日新圣躬万福奏下礼部议近日雨水过多米粮艰贵御史所言盖欲撙节以裕国用亦忠爱之意乞 皇上少留睿念 帝曰朕已知之

○安塞王秋炅以赐葬礼毕俱奏欲诣阙谢恩复书止之

○太子太傅兼吏部左侍郎俞山以久病乞还乡疗治许之仍命有司岁给米十石

○顺天府宛平县奏景泰元年虏寇未靖人民惊移招令复业曾支给通州仓粮赈济给之家既已偿纳内凡九百四十余石皆贫难小户责令秋成偿官今又被灾请暂停徵 帝曰岁既无收姑宜宽恤

○夜月犯氐宿西南星

○庚辰 命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徐有贞暂理本院事以修理河道还京故也

○兵部先因虏寇犯边选在京武职子弟一家或二三名或三四名五各支月粮四斗今边务稍宁乞为疎于以省粮储并起取各处附籍人丁远者万余里近者数千里正遇旱涝时月路途艰窘乞为停解以苏民困从之

○永平卫指挥使朱信奏久雨深河溢坏城垣及漂没军民房屋头畜米榖无算

○诏巡抚右副都御史李宾巡视具处置以闻

○命修大宁都司茂山卫城以本卫指挥同知冯清奏久雨城圮故也

○万全都司都指挥同知梁泰索部军银两及开种荒地不纳税粮事觉都察院请下巡按御史问罪从之

○辛巳刑科给事中徐正有罪谪戌边正素慝邪无学识往往倩人代具奏草条陈时政掩为己能觊得重用先是与冠带军余汪祥谋密奏请 帝御便殿言机事 帝亟召入请屏左右乃言 太上皇帝临御日久威德在人沂王常位储副在天下臣民所仰戴不宜居于南宫宜迁置所封之地以绝人望别选宗室亲王之子育于宫中 帝闻之惊愕大怒指正曰当死当死即叱出之 命调为云南临安卫经历然怒犹不解欲明正其罪又虑骇众乃遣人伺察之正留恋淫妇家久不行遂下锦衣卫狱至是复谪充辽东铁岭卫军

○省管徂徕等处泉源主事各处饥馑恐官多扰民故也

○壬午云南湾甸等州遣头目刀索孟等并广东新会县徭首邓钺等俱来朝贡马及方物 赐钞彩币表里纻丝绢袭衣等物有差

○调浙江处州卫带俸都指挥同知余春于本都司专督屯田事

○直隶无锡县学生张贤先以纳马 赐冠带今复纳麦八百石乞送监读书从之

○癸未升河南布政司右参政王概为河南按察按除广西布政司右参政曾翚于河南布政司尚宝司司丞杨寿仍南京四川道监察御史戈立于南京广东道以亲丧服阕也

○赐云丘王美堣织金衮龙袍服以王奏旧颁袍服敝坏不堪用故也

○甲申擢监生俞诰为工部给事中诰太子太傅兼吏部左侍郎山之子也

○代府安塞王秩炅奏臣年十一而父薨十五而母薨俱殡葬韦州地方相去三百余里自归葬之后不得亲行拜扫于心歉然每思父母之恩心摧肝裂不能自己乞暂诣坟所祭扫少伸悲慕之情不允

○礼科都给事中杨穟等奏 朝廷设置国子监所以作养天下英才以备任用非特为缙绅之家膏梁子弟而设也近年以来有以祖父尝任在京官员今势去财乏无所容身既无科举之才又无岁贡之路輙便陈情乞恩送监读书及至进监义理之不知句读之不明坐堂未久又复夤缘请托写本历事受官罔知稼穑之艰政治之当务卒以取败者多矣玷辱儒风莫此为甚乞 敕所司令有大臣果有功德于民出身特恩遣其子弟入监者勿论其余但有陈情乞恩入监者治之以罪如此则人才有进用之实国学无虚育之名从之

○巡抚淮安等处左副都御史王玄□宏奏近因各处灾伤敕臣设法抚安赈恤已赈给过直隶淮安等四府和滁二州并直隶芦十八口共粮二十二万一千八百二十四石有奇

○乙酉赏工部营缮司主事孔诩山东布政司参议陈云鹏按察司佥事陈兰及同知等官张方等一十五人各绢二疋钞三百贯以修治沙湾河道功也

○丙戌赐提督松藩兵备刑部左侍郎罗绮 诰命并封赠其祖父母父母妻绮先任大理寺寺丞坐事谪戌边后以少保于谦等奏保复任累升是职以前过例不得诰命至是绮以为请 帝念其在边日久特赐之

○命修直隶容城县白沟河杜村口及固安县杨家等口决堤

○河南布政司左参议高信以老疾乞致仕从之

○丁亥 命各边关总兵等官修理城垣壕堑屯堡墩台

○镇守甘肃太监蒙泰奏撒马儿罕地方使臣言亦力把里也咩力火者王领人马来劫哈密兵部议哈密与甘肃为邻窃虏扰边境乞移甘肃及治边总兵官昼夜密切哨探以备不测

○戊子中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户部奏近以天时淫雨车脚不通米价翔踊廷臣建议请在京官军俸粮俱于京仓预关两月矣今通州仓庾复充各处运至者无处收受司出纳者复请官军九月十月分俸粮更于通州预支二月宜从所拟从之

○提督宣府军务右佥都御史李秉奏直隶隆庆卫原拨土木榆林二驿摆站军士月粮有室家者给八斗无者六斗而原卫月粮或有重报冒给者此等军士走递之外既无别差又不出战请从撙省照口外站军例有室家者给六斗无者四斗五升俱于附近怀来仓关支原卫月粮明白开除不许重冒其家口畏惧边城不肯随住者如例发遣从之

○夜有流星大如杯色青白有光出文昌东北行近浊

○庚寅 敕南京守备及五府六部等衙门官曰朕惟自灾祥皆由乎人事得失所致南京实朕 祖宗肇迹之地其重与京师等庶府百司设置惟一既命尔等分任其职则凡所以致灾祥者厥有攸归近闻所在灾异荐臻或水旱相仍或饥疫竞起火盗累作人用怨咨尔等安能辞其责乎兹特敕尔等各务修省改弥毋苟禄以怠政毋临事以乖方毋避患以偷安毋循情以坏法毋假公以私己毋恃势以凌人并以朕言通谕尔属一体奉戒脩职庶以回天心尔等其慎之勉之

○巡抚贵州副都御史蒋琳奏都指挥佥事魏英初受操军赂私放之归后惧事发妄称其在逃宜循例发英立功 诏以逃军不及数姑宥之

○辛卯 皇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 长陵

○免顺天府文安县景泰六年被灾秋粮四千八百一十余石

○壬辰云南木邦军民宣慰使司土官宣慰使罕落法住守孟定地方土官宣慰使弟罕郭法遣头目刀邦闷等来朝贡马及金银等皿等物 赐钞彩币表里纻彩袭衣等物仍命刀邦闷等赍敕并彩币表里归赐其土官及妻

○癸巳 赐南和伯方瑛 诰券赠封其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妻

○以武冈州东偏执塘为江州王刘阳县主弟从王奏请也

○命南京并各布政司官吏人等杂犯死罪并流罪以下并免解京详审就彼照例纳米经发为民以四方水旱荐臻从文渊阁大学士陈循请也

○甲午 命南京浙江等道试监察御史程景云陈林黄瑾康麟高宗本史瓘熊俊徐毅徐宗李益胡德盛王春曾清俱实授监察御史先是景云等以吏部考选为试御史至是理刑一年本院考称故有是命户部先奏准在京法司并北直隶囚米运米赎罪例则永平山海一带关塞城堡官吏军民于喜峰口仓上纳保定真定顺天府卫所属于倒马关仓上纳河间大名广平府卫所属并顺天府霸等州县于紫荆关上纳其后岁歉米贵逋负连年至是巡按监察御史吴中以为言命减其则例杂犯死罪九十石三流并徒三年七十石俱减二十石杖九十徙二年半六十石减其十五石杖八十徒二年五十石杖七十徒一年半四十石杖六十徒一年三十石俱减其十石杖罪每一十二石减作一石五斗笞罪不减

○掌狭西行都司事右军都督佥事任启奏年已七十三乞令孙俊代职 诏不允以兵部言其精力未衰公勤廉干下人服信服故也

○己未朵颜卫都指挥阿儿乞蛮遣鞑子薛薛歹等来朝贡马 赐宴并彩币表里等物

○丙申满剌加国遣使臣端麻古凌钉等奉表来朝贡马及方物 赐宴并彩币表里金织纻丝袭衣等物仍命赍 敕并彩币表里赐其王及妃凌钉等奏其王原赐冠服毁于火 诏复赐皮冠弁服红罗常服及纱帽犀带

○顺天府直隶河间广平等府涿鹿宁山兴州前屯天津并大宁都司营州后屯等卫俱奏六月以来天雨连绵所辖地亩淹没无收 帝命户部勘实以闻

○夜有流星大如杯色青白出七公西北行至右摄提星

○丁酉 赐襄陵王镇国将军范土□见子名曰徵金□癸

○户部奏京城军民狥利逐末屠宰耕牛请命都察院榜示禁约仍令御史兵马司捕问追牛给贫民耕种之

○木星昼见于未位

○戊戌 命故府军卫指挥同知李昂子北斗奸府军左卫指挥同知王福子得府军后卫指挥同知马镛叔英金吾左卫指挥佥事祝林子胜南京金吾左卫指挥同知何通侄恺俱袭职旗

○辛丑秦王志洁薨王秦隐王第三子母唐氏永乐二年生二十年封为富平王宣德三年袭封秦王至是薨享年五十二讣闻辍朝三日谥曰康遣官致祭命有司营葬

○壬寅礼部奏灌顶国师赞善王班丹坚锉等言守获边方盗贼宁息屡遣人臣入贡求食茶坐船廪给未蒙允赐近日达贼屡寄书相诱为恶不肯从 朝廷若允所求则仍朝贡护边若不允则边民为恶臣难以禁阻惟班丹坚锉本以蕞尔小夷僻处遐壤过蒙 朝廷厚恩封以王号正宜敬修臣职抚允番夷以图报称今乃蔑弃礼法大肆狂言欲结连丑虏以开边畔请移文狭西四川镇守总兵等官务要整饬边备防其奸宄仍 赐敕开谕祸福俾其安守礼法毋听小人诱惑为非从之

○癸卯 敕都察院曰 朝廷置都察院所以扬振风纪表著公论警官邪明宪度纠察奸慝扶翼善良所贵正己以律人奉公以行法知无不言言无不当庶几可称其任近闻监察御史中有不得其人或素行不端廉名少著或持宪失体处事乖方或文移欠通轻浮少实或假公济私不畏清议此皆尔等素所见闻而知者也似此之徒难居是职特 敕尔等严加考察具名以闻毋狥私曲乃惬群情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赵尔巽
  卷八·毕沅
  卷四十三·黄以周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六·阿桂
  卷三·严有禧
  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 载记七·纪昀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卷一·吴大廷
  卷三十九·张守节
  提要·陈次升
  民国五年(1916)四月十八日至七月廿一日·胡适
  穆宁传·刘昫
  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第二节 豪强、游侠·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八折 忠臣被逮·冯梦龙

    【越调忆莺儿】[众]【忆多娇】[外官服,丑、贴扮校尉携锁随上]神不识,鬼不识,平地一声大霹雳,丞相传言拿活的。【黄莺儿】须潜行屏息,防他走失。[外]还防他使个拖刀计,要机密,我单人独马,只做访相知。你每权且退后。我只做相访,待他

  • 第十一出 合谮·叶宪祖

    〔副净上〕但知丞相贵。无奈秀才乔。空驰千里道。笞骂恐难饶。自家令狐丞相府中一个院子。蒙丞相爷差我去见温庭筠。要他与我公子场中代笔。我见他时节。虽然略大样了些。也不道这温庭筠这等傲撇。竟把我呵叱了一场。

  • 卷二十四·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二十四    宋 陈起 编施枢芸隐横舟稿 枢丙申冬趋淛漕舟官戍小廨泊崇新门外傍河依柳髣髴家居刳剡之余时作一二解殊自适丁酉郁攸挻变塲地焦土转徙不常修缮御前诸

  • 卷二百七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七卢纶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因寄关中弟张评事时遇黄花古城路上尽见青山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野情随卷幔军士【一作事】隔重关道合偏多赏官微独不闲鹤分琴久罢书到鴈应还

  • 第四十五出 收监送饭·佚名

    【水底鱼儿】(净)我是都牢头,做人爱欧留。有人落(洛)牢门,定是落我阄。骗得钱银,诸般都齐到。返去还我都牢娘,叫我实是爻,叫我实是爻。我做都牢有名声,因人见我尽着惊。面前叫我都牢叔,背后叫我充军兄。小人不是别

  • 卷第二百八十九 後漢紀四·司马光

      上章閹茂(庚戌),一年。   隱皇帝乾祐三年(庚戌、九五0年)   春,正月,丁未,加鳳翔節度使趙暉兼侍中。   密州刺史王萬敢請益兵以攻唐;詔以前沂州刺史郭瓊為東路行營都部署,帥禁軍及齊州兵赴之。   郭威請勒兵北臨契丹

  • 卷八十四 后凉录四·崔鸿

    吕纬 吕纬纂之弟也封陇西公镇北城初秃髪傉檀率众袭姑臧纬固守北城兵不得入及纂为超等所害或说纬曰超陵天逆上士众不附明公以介弟之亲仗大义之名投戈而起且姜纪焦辩在南城杨桓田诚在东苑皆吾党

  • 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绎史摭遗卷十三·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文学、儒行列传傅山应撝谦林时对黄宗羲顾炎武李容黄宗炎(弟宗会)于戏!当其残山剩水之局,不有志节之士以品行励人心、以文章维世道,则一线之源几于沦矣。夫啬庐、潜斋暨二曲者,皆诸生耳;其孤介绝俗,惟知以斯

  • 郑覃传·刘昫

    郑覃,是原宰相郑王旬瑜的儿子,因其父勋劳的恩荣所及,补弘文校理,历任拾遗、补阙、考功员外郎、刑部郎中等职。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二月,升为谏议大夫。宪宗任用五名宦官为京西北和籴使,郑覃上奏疏论析应予取消。穆宗不忧虑

  • 论晚明“流寇”·吴晗

    明末“流寇”的兴起,是一个社会组织崩溃时必有的现象,像瓜熟蒂落一样,即使李自成、张献忠这一班暴民领袖不出来,那些由贵族太监官吏和地主绅士所组成的统治集团,因为已经腐烂了,僵化了,肚子吃得太饱了,搜括到的财富已经堆积得

  • 第十八章·王夫之

    所云&ldquo;无忧者其唯文王&rdquo;,亦但以统论周家一代之事,前自太王、王季而开王业,后至武王、周公而成王道,以见积数世圣贤之功德以建治统,而文王适际夫俟命之时也。初非上下古今帝王,而但谓文王为无忧。则海陵、云峰之说

  • 潮音草舍诗存续集·太虚

    ──己卯至丁亥──  己卯元旦试笔  从来第一义谛,心言都所不及,岂唯观无可观,亦复说无可说。  安宁温泉试浴  天下第一汤泉,清华差可比拟,大宾池上留题,老僧亭间延伫。  由碧鸡游金马  暂辞西郭碧鸡,来访东郊金

  • 小诵经·佚名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一 三归文我归依佛,我归依法,我归依僧伽。我再归依佛,我再归依法,我再归依僧伽。我三再归依佛,我三再归依法,我三再归依僧伽。二 十戒文一、禁杀生学处我受持。二、禁不与取学处我受持。三、禁非梵

  • 仪礼小疏·沈彤

    七卷。清沈彤(1688-1752)撰。彤字寇云,一字果堂,江苏吴江人。诸生,乾隆初试博学鸿词科不遇,编修三《礼》及《大清一统志》,授九品官,以亲老不受,辞归故里。笃志群经,尤精三《礼》。着有《周官禄田考》、《仪礼小疏》、《春秋左

  • 圣法印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说三解脱门为圣法印。说空无欲无我无常清净之业,出杂阿含第三卷。

  • 宝持总禅师语录·佚名

    清玄总(尼)说,明英等记。二卷。卷上收录序、住禾域妙湛禅院语、任海盐南询禅院语录;卷下收录机缘、颂古、真赞、书问。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五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