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缙云集钞

冯时行

重阳登翠围亭亭废十年竹柏蓊然殊蔽远眼命寺僧芟除剪伐屏翳豁开林峦杳霭殆丹山之绝胜处也与同游分韵赋诗以老杜开林出远山为韵得远字

林樾失洗沐,丛灌老偃蹇。坐令轩豁地,雍穆成奥阃。千年李峨眉,孤调绝攀挽。径欲划君山,笑看湘水远。我来此亭上,造化阅舒卷。何堪浩荡意,郁郁仰若俯。兰蕙生当门,尚尔付锸畚。大材廊庙具,顾此何衮衮。石角砺霜斧,一斩三百本。图事欲大快,不复计小损。天地英气归,川原胜魂返。镜开水滟滟,龙转山蜿蜿。卧虹踏归市,融雪护春垦。晴光荡芳酌,中筵舞蹲蹲。黄花压客帽,胡床秋风稳。万象竞参揖,相见一何晚。通塞有时会,明晦理相反。干戈天地闭,抚事切深悃。痛浇磈磊胸,不复效老阮。

和嘉州通判贾元升见赠

山城鸟鹊喜,佳句来春风。浣手三过读,散我磈磊胸。当年《过秦论》,千载犹为雄。今观妙好辞,蹀<虫变>追前踪。文章信有种,字字含征宫。少城初识面,软语开春融。秋月耿高怀,春冰莹清衷。俱堕人事海,烦促难舂容。况乃燕雀卑,未易参鸾鸿。别来邛筰外,一笑畴与同。羡君对贤牧,快饮如渴虹。何当款斋阁,馀沥借衰红。所幸九河润,密迩千乘封。臭味譬草木,我辈情所钟。梦随沫若水,下与九项通。更愿洗老眼,见君攀翔龙。

中秋饮张仁甫家探韵得玉字

数日及中秋,迎月试新醁。清晖困屏翳,顽阴费驱逐。广座迷樽俎,高堂灿灯烛。未用恤一眚,何妨纵百沃。见人如见月,张家呼小玉。

至日

至日家无赖,今朝愁奈何。两宫黄屋远,二老白头多。圣主今尝胆,皇天忍荐瘥。乾坤为回首,慷慨一悲歌。

自行在解维宿长安闸下回望天竺诸山依依在目微臣去园抚事感伤因成此诗

归家岂不好,去国意如何。主圣忧思切,时危习俗讹。山高更回首,天阔阻悲歌。一寸丹诚地,馀生感愤多。

和子应游万州岑公洞

泉细或疑雨,岩深微见天。暂来如可老,长往不难仙。石髓层层落,松声树树传。欲归重回首,明月傍船舷。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七十六·彭定求
  吴奕·唐圭璋
  姜个翁·唐圭璋
  卷十一·阮阅
  ◆杨提举敬惪(仲礼集)·顾嗣立
  远山堂剧品·祁彪佳
  第四折·佚名
  第一本·杨景贤
  吕祖师度何仙姑因果卷(下卷)·佚名
  毒药·徐志摩
  第十五歌 姐倪姐倪十指尖·刘半农
  卷七十六·陈邦彦
  卷七十五·徐倬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三·康熙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三·黄庭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周王邓陈齐赵二杨顾·欧阳修

    周宝,字上珪,平州卢龙人。曾祖待选,为鲁城令,安禄山反,率县人拒战,死之。祖光济,事平卢节度希逸为牙将,每战,得攻鲁城者,必手屠之。历左赞善大夫,从李洧以徐州归天子。父怀义,通书记,擢累检校工部尚书、天德西城防御使,以徙城事不为

  • 卷三百一十七·列传第七十六·脱脱

        邵亢 冯京 钱惟演   邵亢,字兴宗,丹阳人。幼聪发过人,方十岁,日诵书五千言。赋诗豪纵,乡先生见者皆惊伟之。再试开封,当第一,以赋失韵,弗取。范仲淹举亢茂才异等,时布衣被召者十四人,试崇政殿,独亢策入等,除建康

  • 元经原序·王通

    元经始晋惠帝终陈亡,凢三百年。盖闻夫子曰:春秋,一国之书也,以天下有国而王室不尊乎,故约诸侯以尊王政,以明天命之未改[夫子文中子也周王法];元经,天下之书也。以无定国而帝位不明乎,征天命以正帝位,以明神器之有归[春秋一国总

  • ○附录三·陶希圣

    ◎高陶致大公报函记者阁下:武圣一介书生,行能无似,然自束萎受书,略闻爱国大义,认为国民报国,当不辞牺牲一切以赴之,中日国交失调以还,奔走国事,一秉此旨。抗战既起,私念日方当不乏悔祸之识者,战争应终有结束之途径,苟能贯彻抗战目

  • 一九 子京的末路·周作人

    子京的精神病严重起来,他的末路是很悲惨的。书房散伙之后,有一个时候他还住在蓝门里,后来到近地庙里去开馆,自己也就住在那里了。他的正式发呆是开始于留居蓝门的期间,因为在上学的那时期总还没有那种事情,否则就该早已退学

  • 杨靖传·张廷玉

    杨靖,字仲宁,山阳人。洪武十八年(1385),中进士,选拔为吏科庶吉士。第二年提升为户部侍郎。当时担任诸司者,一般是进士和太学生,但经常有不法者。太祖御制《大诰》,举通政使蔡蠧、左通政茹王常、工部侍郎秦逵及杨靖赞扬说:“这

  • 胜莲社约·虞淳熙

    西湖,南宋放生池也。丰碑屹立道上。第飞泳亭废耳,亭以飞泳名,将取山光悦鸟,濠游鱼乐。然异熟果成樊笼镝釜中,几许能全,即不幸复投网罟,犹冀重赎更生,便令折翮困鳞,随放随灭,托文漪而如蜕,不愈糜烂沸汤地狱乎!昔有胎生之类,梦乞免胎

  • 唐纪三十五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中之上至德元载(丙申、756)·司马光

    唐纪三十五唐肃宗至德元载(丙申,公元756年) [1]冬,十月,辛巳朔,日有食之,既。 [1]冬季,十月,辛巳朔(初一),出现日全食。 [2]上发顺化,癸未,至彭原。 [2]肃宗从顺化郡出发,癸未(初三),到达彭原。 [3]初,李林甫为相,谏官言事皆先白宰相,退则

  • 卷八·马文升

    钦定四库全书端肃奏议卷八明 马文升 撰陈情乞恩罢归田里以弭天变事照得弘治十一年十月十一日夜清宁宫灾烟焰障天其势甚大此非常之变异也仰惟皇上嗣登宝位以来敬天法祖励政勤民声色之不迩货利之不殖无一事而不合乎正

  • 绪言·戴震

    问:道之名义。曰:古人称名,道也,行也,路也,三名而一实,惟路字属途路。《诗》三百篇多以行字当道字。大致在天地则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谓道;在人物则人伦日用,凡生生所有事,亦如气化之不可已,是谓道。故《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 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孔子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贤贤易色: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贤人来代替(易)爱好美色,也就是新生

  • 卷三十·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三十礼运第九之一正义孔氏頴达曰案郑目録云名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隂阳转运之道此於别録属通论 张子曰礼运本是一片段文字混混然一大意须是据

  • 不退地祥瑞品第十七·佚名

    此品摄普遍光明佛,地。时须菩提瞻仰问,不退菩萨何殊胜。离言声相云何说,愿佛说彼功德藏。不住沙门婆罗门,及行十善离三涂。大智离於种种相,如山谷响声相应。若欲法无碍行化,一向善说诸言教。行住坐卧四威仪,一念观心悉通达。

  • 致中国佛教会书(三通)·太虚

    一敬复者:承询班师请定释尊纪念日,虚意可定国历五月月圆日为佛教纪念日,以开会、献花、演讲等新仪式举行纪念;而四月初八等降生、出家、成佛、涅槃等,可仍旧贯。(见海刊十八卷六期)二中国佛教会公鉴:敬启者:顷晤宁波徐专员,倾谈

  • 十二门论·龙树

        十二门论序  十二门论者。盖是实相之折中。道场之要轨也。十二门者。总众枝之大数也。门者开通无滞之称也。论之者。欲以穷其源尽其理也。若一理之不尽。则众异纷然。有或趣之乖。一源之不穷。则众涂扶疏。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十(本)·窥基

    随喜功德品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解妨来意有三。一者七品学行流通中。后六品明能行人。分四。自下第三有二品。明傍修行及正依行功德多少。此品明傍修行之福。故此品兴也。二者一乘果中。上二品明已满果。自下

  • 辩伪录 第二卷·祥迈

    辩伪录 第二卷元道者山云峰禅寺沙门祥迈奉 敕实录撰偷佛经教伪第七第三十化云。胡王见太上徒众甚多。疑见鬼魅。遂积薪焚之。火起冲天。老君放身光明。火中为王说金光明经。胡王益怒。纳之大镬煮之三日。老君镬汤之

  • 玉隆集·白玉蟾

    道士文集。南宋白玉蟾著。6卷。收入《修真十书》卷三十一至三十六。前2卷为诗文,多记江西各地道教宫观及其殿堂亭阁。中2卷为净明道祖师许逊传记及历代崇拜许真君之史实。后2卷为神仙传记,即《逍遥山群仙传》与《诸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