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二十三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丁未朔以金润复为礼部郎中润湖广人先任礼部郎中坐事谪都察院鞫狱尝奏事殿中应对称旨至是 上顾问廷臣曰向有戴巾奏事者颇有条理久不在列其人何在吏部以其名对 上曰此人才可用遂命复旧职

○山丹卫遣官进瑞麦一茎二穗者凡十一本

○戊申皇第三十五孙有爝生周王第四子也

○敕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等曰昔汉唐之御胡虏每秋高马肥知其入寇乃设谋定策伏兵以待之否则必为边患古今时势虽异而御侮仿患则同今以十万之众捕猎塞上手无尺寸之兵而耕耘田亩可乎故必伏兵甲以自防立斥候以知警则有备无患矣期明年三月发京师壮勇及河南山西锐卒鼓行塞上尔等立屯既成率数十万众飈驰雷击搜猎虏庭耀张威武不亦壮哉敕至毋违朕命

○壬子夜雷

○甲寅朵甘都指挥使司遣指挥锁南监藏卜奉表笺来贡马

○丙辰安陆州知州余彦诚以征税愆期当逮问其州民杨么等七人诣阙言彦诚虽慢于摧科而勤于爱民 上特宥之赐宴加赏遣还任么等亦预宴

○安庆府知事周昌言臣见士人或因小过罢黜然其才有堪用而于例不得举宜垂宽宥令有司得荐起之吏部奏言有罪复用无以示惩昌言不可听 上曰良工琢玉不弃小玼朝廷用人必赦小过故改过迁善圣人与之录长弃短人君务焉苟因一事之失而弃一人则天下无全人矣昌之言诚是其令有司几士人因小过罢黜及迁谪远方者知其才德果优并听举用

○丁巳夜有星黑赤色尾迹有光起自造父东北行至北斗杓没

○庚申琉球国山南王承察度遣使南都妹等贡方物并遣侄三五郎尾及寨官之子实他卢尾贺叚志等赴国子监读书诏赐三五郎尾等钞各五锭襕衫缁巾皂绦靴袜并文绮绢衣各一袭

○都督佥事何福等征蛮还京师诏赏福白金二百两文绮十疋钞二百锭茅鼎白金一百两文绮八疋钞一百锭徐司马陶文俞渊白金各五十两文绮四疋钞一百锭将士二万四千余人俱赏有差

○辛酉升府军右卫指挥佥事陈麟为中军都督佥事

○兵部奏留守中卫百户犯罪死其子当编戍外卫 上曰其父犯法既死其子勿问

○壬戌西河中护卫指挥佥事王福有罪谪戍会川既行其叔父都督佥事宽以疾卒 上遣使追福还俾营葬事寻宽其罪令还职

○癸亥夜太阴犯五诸矦

○甲子升金吾前卫指挥使陈庸为湖广都指挥使湖广都指挥同知许亮为右军都佥事仍以其子杰为留守左卫指挥同知子孙世袭

○广东都指挥使花茂奏东莞香山等县大溪山横琴山逋逃蜑户輂人凡一千余户附居海岛不习耕稼止以操舟为业会官军则称捕鱼遇番贼则同为寇盗隔绝海洋殊难管辖其守御官军冒山岚海瘴多疾疫而死请徙其人为兵庶革前患从之

○乙丑都督佥事杨春讨靖州绥宁蛮寇杨晟礼平之晟礼自洪武十八年拒命不供赋税至是命春率辰州卫指挥陈贵等领兵讨之先遣人谕以祸福逆顺之理晟礼不听春遂督兵进攻斩蛮人数百而俘其男女千人其党遁散

○改制铁券赐颍国公傅友德定远侯王弼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及故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安陆候吴杰西平侯沐英家

○丙寅后军都督佥事韦权卒权合肥人少好骑射喜兵法元季从军淮西为列校岁乙未自采石来归从克太平授银牌先锋累功升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至是以疾卒

○戊辰置云南沅江府儒学时沅江府言土官子弟编氓多愿读书宜设学校以教之诏从之

○庚午以云南布政司右参议范祖为左参议户部郎中杨大用为右参议祖当涂人故学士常之子在任三考比入觐以疾卒于京大用云南人 上以其习知土俗故擢用之

○山东布政使赵子良奏济南长清东阿兖州济宁河流久涸舟楫不通诏兵部设车辆递运

○赐在京致仕武官都督米一百五十石钞七十五锭指挥米一百石钞五十钞千户卫镇抚米九十石钞四十锭百户所镇抚米八十石钞三十锭

○辛未以北平河间府水灾诏免其田租凡五万五千余石

○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徙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民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计今年所收谷粟麦三百余万石绵花千一百八十万三千余斤见种麦苗万二千一百八十余顷 上其喜曰如此十年吾民之贫者少矣

○哈梅里兀纳失里王遣回回哈只阿里等来贡马四十六匹骡十六只诏赐使者白金文绮有差

○壬申宋国公冯胜等籍民兵还先是 上遣胜等往太原平阳选民丁立部伍置卫屯田至是还以所籍之数奏之凤翔侯张龙徽先伯桑敬籍平陆夏县芮城三县民丁为一卫定远侯王弼籍临汾襄陵蒲县民丁为一卫宣宁侯曹泰都督马鉴籍洪峒浮山二县民丁为一卫会宁侯张温都督李胜籍曲沃翼城绛县三县民丁为一卫都督徐礼籍闻喜安邑猗氏三县民丁为一卫开国公常昇籍霍州灵石赵城汾西四州县民丁为一卫东平侯韩勋东莞伯何荣籍绛州及太平县民丁为一卫江阴侯吴高都督蒋义籍蒲州及稷山万泉临晋荥河四县民丁为一卫全宁侯孙恪籍隰吉二州及石楼永和太宁河津四县民丁为一卫安陆侯吴杰致仕指挥李茂之籍平遥太谷祈县三县民丁为一卫永平矦谢成籍汾州及汾水孝义二县民丁为一卫西凉侯濮玙籍辽沁平定三州及乐平和顺榆社武乡沁源五县民丁为一卫安庆侯仇正都督孙彦籍石州岢岚保德三州及宁乡临县兴县静乐岚县河曲河津七县民丁为一卫都督□暠袁洪籍忯代二州及崞县繁峙五台三县民丁为一卫怀远侯曹兴籍太原清源徐沟交城介休五县民丁为一卫都督刘德籍阳曲榆次寿阳盂县定襄五县民丁为一卫

○甲戌以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兼太子太师曹国公李景隆凉国公蓝玉兼太子太傅开国公常昇全宁侯孙恪兼太子太保詹徽为太子少保兼吏部尚书茹瑺为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任亨泰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修撰杜泽楚樟为詹事府丞徽等以下兼官者并给其俸

○乙亥皇第三十六孙有熹生周王第五子也

○诏狭西都指挥使司甘肃等处回回军民愿还西域者悉遣之还撒马儿罕之地凡千二百三十六人

○丙子诏五军都督府谕各都指挥使司以军马粮储之数及关隘要冲山川险易道里远近悉绘图以闻

闰十二月丁丑朔

○己卯命户部遣官于湖广江西诸郡县买牛二万二千三百余头分给山东屯种贫民

○辛巳 上谕礼部臣曰周制诸侯之妻曰夫人汉制妃以下亦曰夫人今王妃以下有所出者皆称夫人著为令

○甲申擢缙云县税课局大使陈德文为监察御史德文南雄之保昌人性和易有干济才建昌府知府王克敬荐于朝故擢用之

○乙酉高丽权知国事李成桂欲更其国号遣使来请命 上曰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最羙且其来远矣宜更其国号曰朝鲜

○初昏太白入垒壁阵

○庚寅初昏有太星赤色尾迹有光起自天苑西南流三丈余炸散至游气没

○辛卯更定巡检考课之法先是巡检考满给由无私过者升正九品犯私笞者本等用杖罪降襍职吏部言巡检之职当以捕获逃军逃囚盗贼等项多者为称职若止拘过名不考功迹则侥幸者多有在任三年获军囚三二百名之上为犯私罪而降者有全无所获依例而升者似此功过弗明陟罚未当乞更定其法自今巡检考满捕获军囚盗贼等项二百名之上无私杖者升一级有私杖者对品用一百名之上无私杖者对品用有私杖者降杂职三十名之上无私杖者降杂职有私杖者降边远杂职不满三十名者发边远充军若有强贼及逃军聚众劫略能擒获以除民害者二十名之上无私杖者升一级有私杖者对品用一十名之上无私杖者对品用有私杖者降杂职九名以下无私杖者降杂职有私杖者降边远杂职若擒强贼逃军六十名之上或止二十名而又能获军囚二百名之上及擒伪造宝钞及伪印者具奏升陟从之著为令

○壬辰户部尚书赵勉有罪下狱

○甲午免翰林院学士刘三吾官时三吾诣吏部自陈壻户部尚书赵勉夫妇坐赃罪法当死皆缘素失教诲致负深恩近被御史紏劾虽蒙恩宥窃思职居近侍自当引退以励廉耻吏部以闻遂免其官

○命僧录司造知周册颁于天下僧寺时京师百福寺隐囚徒逋卒往往易名姓为僧游食四方无以验其真伪于是命造周知文册自在京及在外府州县寺院僧名以次编之其年甲姓名字行及始为僧年月与所授度牒字号俱载于僧名之下既成颁示天下僧寺凡游方行脚至者以册验之其不同者许获送有司械至京治重罪容隐者罪如之

○乙未置会川卫迷易守御千户所

○戊戌命宋国公冯胜为总兵官颍国公傅友德为之副往山西河南训练军马及领屯卫其余公侯都督悉听节制

○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高铭卒铭凤阳人 上起兵于濠州招募勇敢士铭仗戈来从授百户洪武元年授千户四年 上见铭年老且念其从征日久多著劳绩命其子亮袭职特授铭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致仕食其禄以优之俾归凤阳至是卒

○甲辰户部尚书赵勉伏诛

○丙午享太庙

○是月刑部尚书杨靖逮一武官将鞫之门卒检其身得大珠一颗卒持至靖前僚属方骇愕靖徐曰安有许大珠此以伪物侮人命椎碎之因以上闻 上嘉叹曰靖此举有四善他人见奇物必以献朕以求容悦而靖不然所谓以道事君一善也其人藏珠于身苟穷诘之必谓有所投献是以一珠而起大狱靖有阴德于人二善也若门卒得是珠因而嘉奖之由是快意求获人将受法外之苦靖能杜小人侥幸三善也且人处常易而应变难今千金之珠卒然至前略不动心迺斥以为伪物而碎之靖有过人之智应变之才四善也

○姚安军民府同知高保以袭职遣弟高胜贡马谢恩

○是岁建端门承天门楼各五门复于承天门外建长安东西二门

○计内外武官并兵马总数在京武官二千七百四十七员军二十万六千二百八十人马四千七百五十一匹在外武官万三千七百四十二员军九十九万二千一百五十四人马四万三百二十九匹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三

责任编辑:颜兵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五 宋翻 辛雄 羊深 杨机 高崇·魏收
  列传第八十九 归奚三崔卢二薛卫胡丁二王殷·欧阳修
  卷一百十·毕沅
  ●卷中·姚汝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三·李心传
  第一百五十六回 失厦门臧杨败北 进仙霞万姓哀鸣·蔡东藩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五·佚名
  ●卷三·夏仁虎
  福建通志列传选卷四·陈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纪昀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 第五十二·班固
  卷一百十·佚名
  科场例·佚名
  卷四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刘唐卿

    (卜儿抱病同蔡员外领净兴儿、旦儿上)(卜儿云)四肢老弱身无力,呵吁,两鬓斑皤病已深。老身延氏,为因上庙烧香去,我赶头香,起的早了些儿,感了些寒气,一卧儿不起,饮食少进,睡卧不宁。争奈老身年纪高大,肌体尫羸,我那里耽的这般病证?这

  • 滕王阁序 注释·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豫章是汉朝设置的,治所在南昌,所以说“故郡”。唐初把豫章郡改为“洪州”,所以说“新府”。“豫章”一作”南昌”。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

  • 志第十 天文上·范晔

    王莽三 光武十二《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庖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象于天,谓日月星辰。观法于地,谓水土州分。形成于下,象见于上。故曰天者北辰星,合元垂耀建帝形,运机授度张百精。三阶九列,二十七

  • 卷之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北京官场之笑柄·吴虞公

    警察厅热心花选。日前有警署中人语余,以新世界将发行花国选举券。该券分派各妓院,于中提出二千四百元赠警厅充慈善事业。当为外右五区拒却,余以为此举既已根本反对。不至发生事实,不谓近十日来。北京八大胡同之妓院叫苦连

  • 三三七 军机大臣奏拟写传询海成闵鹗元谕旨进呈候定片·佚名

    三三七 军机大臣奏拟写传询海成闵鹗元谕旨进呈候定片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一日查给还遗书一事,各省督抚于乾隆三十九年八、九、十等月,陆续附奏,共十六处。惟查海成、裴宗锡折内,有现在确查各家领状,另行具奏之语。嗣后未

  • 二六三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情形折·佚名

    二六三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年五月十三日陕甘总督臣勒尔谨、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旨覆奏事。窃臣等钦奉上谕:今日海成奏到搜罗遗书一折,据称:绅士明理之人,现在宣扬恩旨,伊等天良难泯,自当

  • 一二一、屈原于怀王十六年前被谗见绌十八年使齐非即放逐辨·钱穆

    《史记 屈原传》:“上官大夫欲夺屈平宪令稿,屈平不与。因谗之,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乃令张仪事楚。及楚败蓝田之明年,张仪复如楚。怀王听郑袖释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

  • 孟子纂疏卷十三·赵顺孙

    <经部,四书类,四书纂疏__孟子纂疏钦定四库全书孟子纂疏卷十三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尽心章句上凡四十六章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语录曰这个神明不测至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春秋通义一卷不着撰人名氏考宋史艺文志蹇遵品王晢家安国邱葵皆有春秋通义其书均佚不传蹇氏王氏书各十二卷家氏书二十四卷此本仅存一卷凡四十八条编端冠以小序称孔子之修春秋也因其旧文乘以新义正例笔之常

  • 卷三十九·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三十九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仪礼防服第十一○子夏传【下注字衍】衣服年月亲疎降杀之礼也防必有服所以为至痛餙也【也防以下一十二字脱从释文及考注挍降误隆】已弃亡之耳【脱弃字从疏挍】疏

  • 卷一百六十八·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十一乡饮酒礼汉书成帝本纪鸿嘉二年三月博士行饮酒礼续汉书礼仪志明帝永平二年郡国县道行乡饮酒于学校祀先圣先师周公孔子牲以犬

  • 第二十二卦:《贲卦》·佚名

    贲:亨,小利,有攸往。【白话】《贲卦》象征装饰:亨通,利于柔小者前去行事。《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白话】《象辞》说:“《贲卦》的卦象是离(火)下艮(山)上,为山下燃烧着火焰之表象。山下火焰

  •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五·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四無畏第三十九   四無所畏者.佛作誠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   衆如實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

  • 卷第一百三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大种蕴第五中执受纳息第四之三有二受。谓身受心受。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说。受即是心分位差别。复有说言。唯

  • 一 蛇品·佚名

    一 蛇经一 体中漫蛇毒 药草能消除 心中生忿恚 比丘须调伏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一)二 池中生莲华 子等潜入折 比丘须弃断 爱欲尽无余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二)三 轮回如急流 务须使涸竭 比丘须弃断 

  • 元朝秘史·佚名

    原名《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蒙古秘史),作者佚名。十三世纪蒙古官修史书。主要依据宫廷所藏“脱卜赤颜”(蒙古语“历史”)撰修,原文为畏兀儿体蒙古文。明初,四夷馆以它作为学习蒙文的教材,用汉字音写蒙古语原文,逐词旁

  • 省心录·林逋

    《省心录》是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所著,宋仁宗在其去世以后追封谥号“和靖先生”,所以后世也常称其为和靖先生。林逋自由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但性情却恬淡无争,隐居于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之上,一生未做官也未娶妻生子,林逋喜好养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