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顾觊之传

顾觊之字伟仁,是吴郡吴县人。他的高祖顾谦字公让,是晋朝的平原内史陆机的姐夫。祖父顾崇,是大司农。父亲顾黄老,是司徒左西曹掾。

顾觊之担任谢晦的卫军参军,谢晦喜欢他文雅素净,深深地相知相待。他历任尚书都官郎。殷景文、刘义康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显著,顾觊之不愿意与殷景仁长久地接触,于是就以脚病为理由辞官回家。每天夜里常常在床上行走,家里人暗中诧异而不晓得他的用意。等刘义康免官流放,朝廷中的人有很多都遭了祸,顾觊之终于免遭不幸。

后来做了山陰令。山陰是个难以治理的地方,共三万户,前后任职的长官昼夜不得休息,事情还是办不好。顾觊之用简约的方法来统御复杂的情况,县里因而没有事情。白天垂着帘子,门庭清闲,自从宋朝以来治理山陰,事务简约而局面良好的,没有人能超过他。

后来做尚书吏部郎。曾经在文帝的座位前论说江东人物,说到了顾荣,袁淑对顾觊之说:“你们南方人怯懦,怎么能办作贼的人?”顾觊之严肃地说:“您这是把忠义作为取笑人的理由。”袁淑面有愧色。孝建年间(454~456),担任湘州刺史,以政绩而著称。

大明元年(457),征调他为度支尚书,转任吏部尚书。当时沛郡相县的唐赐前往邻村彭家饮酒回家,就此得了病,吐出毒虫二十多条。唐赐的妻子张氏依照唐赐临终的遗言,死后亲自剖开他的肚子,五脏都糜烂破碎了。郡县官方因为张氏残忍地进行解剖,唐赐的儿子唐副又不禁止,判她为妻子伤害丈夫,服五年徒刑,儿子不孝顺父母,斩首示众。这些都不是法律条文。三公郎刘勰认为:“唐赐的妻子痛心地遵从遗言,儿子明白人死是自然现象,根据事实推究他们的心情,并不在于忍心残害,应该予以同情。”顾觊之认为:“以妻子和儿子的身份而做出残忍苛苦的事情,不应该无原则地疏通小的感情,我认为唐副是不孝,张氏和他一样很不仁道。”诏令按照顾觊之的议论执行。

后来顾觊之担任吴郡太守,得宠大臣戴法兴权力压过皇上,而顾觊之不曾向他低过头。左光禄大夫蔡兴宗与顾觊之友好,嫌他风节过于严峻。顾觊之道:“辛毗说过,孙、刘不过让我不做三公罢了。”他后来死于湘州刺史任上,谥号为简子。

顾觊之家门和睦,被同州郡的人们所尊重。儿子顾绰私人财产十分丰富,同乡的士人和平民有很多人欠他的债,顾觊之禁止他不能奏效。等后来掌管吴郡,诱骗他拿出了文契一大厨,全部让人烧掉。宣告给远近各地的人们,都不需要再来偿还,顾绰懊悔叹息了整整一天。

顾觊之常常认定命运都有固定的职分,不是智力所能转移的,只应该恭守自己的本分,信凭天命。而昏昧的人不明达,妄求侥幸,徒然损坏了雅道,与得失无关。于是便以他的这种意思,让他的侄子顾愿作了一篇《命定论》。

顾愿字子恭,父亲是顾深之,为散骑侍郎。顾愿喜爱学习,有才学和词采,死在太子舍人任上。

猜你喜欢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司马迁
  卷二 元宗本纪第二·陆游
  第六十九回 勘叛案重兴大狱 立战功还挈同胞·蔡东藩
  ●卷二十。诗文一·梁章钜
  卷之二百一·佚名
  卷之六·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十六·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零六·佚名
  卷之八十六·佚名
  卷之六十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纪昀
  卷之九十·祁韵士
  李中传·张廷玉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九·王世贞
  中法北京条约·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参政孛朮鲁翀(菊潭集)·顾嗣立

    孛朮鲁翀,字子翚,其先隆安人。金泰和间,定女真姓氏。属望广平,后徙邓之顺阳,生赣江舟中,釜鸣者三,人以为异。始名思温,字伯和,尝从新喻萧克翁学。克翁夜梦大鸟止其所居,翼覆轩外,出视之,冲天而去,明日翀至,故为易今名字。大德间,由宪

  • 列传第二十六·李延寿

    裴骏 从孙敬宪 庄伯 从弟安祖 裴延俊 裴佗 子让之 孙矩 皇甫和 裴果 裴宽 裴侠 子祥 肃 裴文举 裴仁基裴骏,字神驹,小名皮,河东闻喜人也。父双硕,位恆农太守、安邑子,赠东雍州刺史、闻喜侯。骏幼而聪慧。亲表称为神驹,因以

  • 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二十四·宋濂

        察罕   察罕,西域板勒纥城人也。父伯德那,岁庚辰,国兵下西域,举族来归。事亲王旭烈,授河东民赋副总管,因居河中猗氏县,后徙解州。赠荣禄大夫、宣徽使、柱国、芮国公。察罕魁伟颖悟,博览强记,通诸国字书,为行军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五十五·乾隆

      唐  元宗明皇帝  【戊寅】开元二十六年春正月令天下州县里皆置学夏六月立忠王璵为皇太子改名亨【先更名绍又更名亨】  李林甫数劝上立夀王瑁上以忠王璵年长孝谨好学意欲立之犹豫不决常忽忽不乐髙力士请其故

  • 卷之五百二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十一月。辛巳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己酉皆如之。记注  ○吉林将军长顺奏、吉林停战议和。请将办理善后各员。分别奖励。得旨、所保各员着俟三

  • 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九月。己亥。谕军机大臣等。庆志奏、凉州副都统崇志任意妄为。每于酒后商办公事。毁骂属员。协佐等官不敢分辩。本年三月闲阅看庆志步射。该副都统称其精神强健。办事妥协。甚为褎奖。至七月军政时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九·纪昀

    刑法畧 【六】历代刑制 【明下】○历代刑制六明下△明下英宗正统元年正月命自今各处奸徒以妇女残疾老幼诬告平民者追坐壮丁又令重囚三覆奏毕仍请驾帖付锦衣卫监刑官领校尉 诣法司取囚赴市临决时囚有诉冤者直登闻鼓给

  • 一二○一 吏部为知照办理《诸史同异录》人员分别议处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一二○一 吏部为知照办理《诸史同异录》人员分别议处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十七日吏部为查议具题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会题前事等因。乾隆五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题,五月初三日奉旨:皇八子永璇着销

  • 王锡爵传·张廷玉

    王锡爵,字元驭,太仓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在京师会试中获第一名,廷试又得第二名,授职为编修。逐渐官至国子监祭酒。万历五年(1577),以詹事身份负责翰林院。张居正服丧期限未满,即出仕为官,准备对吴中行、赵用贤等人施以廷杖

  • 凡封爵·朱元璋

    职制凡封爵皇太子授以金册、金宝。(妃止授金册,不用宝)亲王授以金册、金宝。(妃止授金册,不用宝)公主授以金册,婿皆称驸马都尉,赐诰命。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女皆封郡主,赐诰命

  • 论语学案卷九·刘宗周

    (明)刘宗周 撰○下论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徃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懐其寳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归如字一

  • 卷十四·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内则衍义卷十四大学士傅以渐恭纂让之道待外戚内则曰妇或赐之饮食衣服布帛佩帨茝兰则受而献诸舅姑舅姑受之则喜如新受赐若反赐之则辞不得命如更受赐藏以待乏妇若有私亲兄弟将与之则复请其故赐而后与之

  • 卷第五·佚名

    祖堂集卷五 祖堂卷五 大颠 大颠和尚嗣石头,在潮州。元和十三年戊戌岁迎真身,元和皇帝于安远门躬自焚香,迎候顶礼。皇帝及百寮俱见五色光现,皆云是佛光,百寮拜贺圣感。唯有侍郎韩愈一人独言不是佛光,不肯拜贺圣德。帝问:&ld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五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五卷释有余无余偈义 论施阐提无福义大众问品之第二世尊一切契经说有余义(至)亦有余义亦无余义案。僧亮曰。昔说契经。具二种。如法华中。说一解脱。是无余也。复倍上数。是有余也。其余

  • 卷第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十一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多界品第二十之余云何欲界。谓于欲境诸贪等贪。乃至贪类贪生。总名欲界。复次欲贪及欲贪相应受想行识。并所等起身业语业。不相应行。总名欲

  • 卷第二十八·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八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十一世 天台德韶禅师法嗣 杭州永明延寿智觉禅师(凡四) 初住雪窦。示众云。雪窦这里。迅瀑千寻。不停纤粟。奇岩万仞。无立足处。汝等诸人。向甚么处进

  • 林忠宣公集·林熙春

    二十卷。明林熙春(约1598前后在世)撰。林熙春,字志和,别号仰普,龙溪 (今福建龙海)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一年 (1583)进士,授巴陵令,擢户部给事,转礼部、兵部,历太仆寺卿,晋户部左侍郎,卒谥忠宣。事迹俱详郭之奇撰传

  • 敝帚斋馀谈·沈德符

    是书《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著录。今有《砚云乙编》、《申报馆丛书续集》本等,其中《香艳丛书本》题《敝帚斋馀谈节录》。今据《学海类编》本整理。(选录《敝帚斋馀谈》十五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