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十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元年。丙辰。春正月。丙申朔。上诣奉先殿行礼。  

○诣堂子行礼。  

○奉皇太后御慈宁宫。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行礼。  

○御太和殿受朝。乐设而不作。不宣表。  

○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  

○至观德殿。更素服。诣雍和宫行礼。  

○丁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甘肃巡抚许容、据刘于义奏、汝赈济固环等处贫民。大口日给米三合。小口日给米二合。不敷度日。难以充饥。目下穷民。尚复逃散四出等语。汝为地方大员。既不能先事豫防于前。又不能竭力赈救于后。而且一经奏报。遂谓了事。恐甘省之灾荒二字。再入朕耳。如此轻视民命。为民父母之谓何。汝意固为国家惜费乎。夫民之元气。乃国家之根本也。传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岂汝未之闻乎。  

○命督抚务休养。戒废弛。谕总理事务王大臣、为治之道。在于休养生民。而民之所以休养。在乎去其累民者。使其心宽然自得。以各谋其生。各安其业。而后富足可期。此在亲民之吏。随事体察。惟恐毫末有累于民而已。朕思我皇考世宗宪皇帝诚求保赤。有孚惠心。蠲免额徵。宽减浮粮。偶有水旱灾祲。即行赈恤。如救焚拯溺。仁心仁政。千载莫并。而民生犹不得宽裕者。大率由督抚大臣不能承宣德意。而有司中刻核居心。昏庸寡识者。或以苛察为才能。或受蒙蔽而不觉。以致累民之事。往往而有也。即如催徵钱粮。而差票之累。数倍于正额。拘讯讼狱。而株连之累。数倍于本犯。抽分关税。而落地、守口、给票、照票、民之受累。数倍于富商巨贾。至于查拏赌博、黄铜。以及私宰、私盐之类。胥役营兵。因缘为奸。佐贰杂职。横肆贪酷。一案而化为数案。一人而波及数人。如此等者。不可枚举。以此扰累吾民。无怪乎民多不得自安其生业。而朝廷之德施。终不能尽致闾阎于康阜也。嗣后各直省督抚。所以董率属员者。务以休养吾民为本。而一切扰累之事。速宜屏除。庶民生可遂而民气以舒。然督抚中之不善会朕旨者。又恐因此而谓诸事可以不办。将转成废弛之习。不知宽大之与废弛。判然不同。不顾民生。专务纷更以矜干济者。外似振作而实则废弛也。勤恤民隐。安静悃愊以培元气者。乃非废弛而真能振作也。其尚各体朕意。  

○以副都统柏修、在刑部侍郎上行走。  

○戊戌。是日起。上以祈谷于上帝。斋戒三日。  

○总理事务王大臣议覆西安将军沁布奏称。汉军生齿日繁。请与满洲蒙古兵丁。一并挑往庄浪凉州驻防。现在西安驻防步甲七百。不敷巡逻。请添设三百名。均应如所请。从之。  

○巳亥。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派出圆明园官兵员缺。或令挑补。或令分当差使。着总理王大臣议奏。寻议、圆明园官兵。应照旧驻劄当差。所有官缺。交各旗拣员带领引见候简。兵缺、于马甲养育兵内挑补。军政点派等事。悉仍其旧。得旨允行。  

○命出征准噶尔之参赞大臣萨木哈回京。尚书性桂、暂留鄂尔昆办理粮饷。俟内阁学士双喜、乌里雅苏台差竣往代。  

○总理事务王大臣议覆户部左侍郎李绂奏。磨勘各省乡试朱墨卷。例用九卿科道。查试卷甚多。九卿科道。各有职掌。往往草率从事。嗣后请兼用中赞以上之翰詹。科甲出身五品以上之京堂各员。并请免今科磨勘。应如所请。从之。  

○庚子。总理事务王大臣议覆易州城守尉玛哈拉、奏请将易州官兵旗人贮谷七万余石。每岁春散秋还。应如所请。并请敕下盛京将军。饬知各副都统、城守尉。贮谷备荒散给。丰岁徵还。如遇歉收年分。不得科派积聚。得旨、所议甚是。依议。  

○辛丑。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  

○诣皇太后宫问安。  

○壬寅。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上诣奉先殿行礼。  

○诣雍和宫梓宫前供奠。  

○癸卯。是日起。上以孟春享太庙。斋戒三日。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初次恭谒陵寝。所有随往大臣、侍卫、官员、拜唐阿、护军、兵丁人等。除支领路费外。应如何赏赉之处。着总理事务王大臣议奏。寻议、大臣等不敢仰邀恩赏。至扈从侍卫、护军参领、司员、旗员、委护军参领、请各赏银二十两。护军校、骁骑校、小京官、笔帖式、各项拜唐阿达、步军校等。请各赏银十两。各项拜唐阿、护军、领催、马甲、匠役、食钱粮人等。请各赏一月钱粮。从之。  

○又谕、前据高其倬参奏年希尧司榷淮关。苛索商民一案。比降旨交与该督、抚、会同总漕顾琮、秉公严审。今闻年希尧、于上年出京回淮候审。将家口及衣装。搬移出署。在板闸地方。赁房暂住。该督抚等恐其寄顿家资。檄行查究。而地方官即在板闸地方搜查。且将无辜之挑夫脚夫人等。严行夹讯。至于埠头船户。亦并株连。年希尧苛刻商民。且纵容仆役。恣意妄行。自有应得之罪。若有隐匿寄顿等弊。祇应严审伊之家人。自无遁情。何得牵连佣工驾船之小民。为地方扰累。该督抚谅不如此办理。但朕既有所闻。可传谕知之。  

○直隶总督李卫、疏请出蚕省分。建立先蚕坛。总理事务王大臣议覆。为坛以祀先蚕。经传未闻。未便各省城通立。应于京师。建祠奉祀。至期、遣礼部堂官一员承祭。从之。  

○甲辰。上诣大高殿行礼。  

○乙巳。苗疆经略张广泗奏、报逆苗侵扰内地。在在设立卡寨。恃众猖獗。官兵三路进剿。捣其巢穴。各逆求请招安者。不下数百寨。得旨、贵州逆苗侵扰内地。从前办事诸臣。措置失宜。历时甚久。毫无就绪。朕是以特命张广泗为经略。专其事权。俾得悉心办理。据奏现在分兵三路。合力并进。其上九股、与鸡讲、首逆各寨。分布弁兵四千余名。下九股首逆各寨。分布弁兵四千余名。清江下流各逆寨。分布弁兵五千余名。同时进剿。三方首恶。众悍巢固。为各处逆苗所倚恃者。俱已捣毁。其附从党羽。皆知畏慑。纷纷求请招安者。不下数百寨等语。张广泗办理苗疆军务以来。一切调度。俱合机宜。其在事官弁兵丁。奋勇戮力。甚属可嘉。着详记档案。俟事竣之日。分别议叙具奏。该部知道。  

○又奏称、黔省军需银。张照任意糜费。今支用将完。军需未竣。请拨银八十万两。来黔接济。得旨、从前张照办理苗疆事务。将拨解黔省军需银一百万两。收贮贵东道库。总不令本省藩司与闻。及元展成因军需紧急。司库无项可支。咨明张照。促其协济。乃张照覆称与伊全无干涉。并不理论。身为总理。而公然膜视如此。诚不知其是何肺肠。及其动用钱粮。又复错杂舛谬。如运送军粮。并不按程途里数。以致夫役任意延挨。所运米数递减。而运费日增。徒滋糜费。其采买马匹。则将草料银两。俱给马夫承领。以致马匹倒毙疲瘦者甚多。种种任意乖张。甚属可恶。今据张广泗参奏前来。着该部查明前项糜费应赔钱粮。勒限严追。在张照名下。赔还十分之八。德希寿名下。赔还十分之二。又据张广泗奏称、现在军需未竣。请拨银八十万两来黔。以资接济等语。着户部即拨银一百万两。交与张广泗料理动用。其应动何省钱粮。作何运送之处。着该部速议具奏给发。  

○总理事务王大臣议覆张广泗奏称、借给民间牛具耔种。请于田土多者量增。田土少者递减。应如所请。从之。  

○丙午。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太岁之神。  

○署宁远大将军查郎阿等奏。巴里坤彻兵后。请仍于哈密地方。驻兵五千。应即于甘、凉、西、肃、安西、各提镇兵内。派出更换。布隆吉、赤靖等处。应分驻五千。于内地标营兵内。轮班派往。安西镇营向有分防汛守。加以肃州甘凉原设战兵。及分驻凉庄满兵。以之接应口外。兵力已属宽裕。原不在安西防兵之多寡。俟数年后边界大定。或应量减。则将布隆吉、赤靖等处防兵。陆续议彻。哈密距安西甚远。不可无重兵弹压。此五千驻兵。应永远分驻。以靖边徼。下总理事务王大臣议行。  

○准噶尔噶尔丹策凌、遣使吹纳木喀、额塞、奉表贡方物至京。  

○丁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躬此次谒陵。着总理事务果亲王。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朱轼。尚书海望。在京总理一切事务。着庄亲王、履亲王、平郡王、公讷亲。领侍卫内大臣常明。尚书来保。随往总理一切事务。  

○命除晋省营伍弊端。谕曰、朕闻山西将弁。每将长随窜入营伍食粮。遇有头目外委千把等缺出。即将长随拔补。而该营目兵之实在出力者。转为阻滞。不得上进。又闻将弁等于属兵内。挑取伴当、传宣、旗牌、书吏、军牢、夜不收等项差使。且将亲戚家人。滥入兵额。侵占兵粮。并不当差。以致额设之兵。不能实有其数。又闻提镇大员驻劄地方。尚知操演。其分防都守千把外委之处。兵数原多寡不等。有经年累月。不知操演者。或所设炮手。有名无实。竟不能施放炮位。种种弊端。虽未必人人如此。而通省标营。亦未必能尽行革除也。王大臣等、可寄信山西提督。令通饬所属将弁。嗣后务宜痛改旧习。整饬营伍。倘敢阳奉阴违。仍蹈前辙。该提督等、即行指名严参。毋得玩忽徇隐。  

○又谕、河南孟县地方。有小金堤一道。捍御黄河。向系民修民筑。朕思民力不齐。工料欠缺。则修筑多不坚固。即使果能坚固。而每岁摊派银钱。民间亦未免竭蹶。着河东总河、将此项堤工。确实勘估。委员承修。其需用银两。统于岁抢修项下动支报销。毋得丝毫派累。  

○纂修玉牒。以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充总裁。礼部侍郎木和林、充副总裁。会同平郡王纂修。  

○戊申。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国家式崇太庙。并奉先殿。妥侑列祖神灵。岁时祇荐明禋。典礼允宜隆备。今庙貌崇严。而轩棂榱桷。年久未经增饰。理宜敬谨相视。慎重缮修。以昭黝垩示新之敬。着该部会同内务府详议具奏。寻议、缮修奉先殿。择吉恭请列祖、列后神牌、于黄舆内。暂奉安于太庙中殿暖阁。自兴工以至告成。奉先殿朔望暂停祭祀。每月仍荐新于太庙。遇时享。请太庙神牌至前殿。照常行礼。工竣。恭请神牌。还御奉先殿供奉。礼成。次择吉缮修太庙。恭请中殿、后殿、列祖、列后神牌、于前殿黄幄内供奉。先行缮修中殿、后殿。告成。恭请神牌。还御中殿、后殿。次缮修前殿。自兴工以至告成。遇时享。即于中殿。照前殿仪致祭。设乐舞于庭。其请神牌于前殿。并请神牌还御。均择吉遣官祇告。并祭后土、司工之神。奉先殿、太庙。既缮修增饰。暖阁神龛内陈设器物。亦应修饰维新。敬谨制造。得旨、是。依议。  

○总理事务王大臣议准工科给事中永泰奏请、续修雍正六年、至十三年、八旗志书。从之。  

○己酉。总理事务王大臣议覆广东道监察御史蒋炳奏请、升契神主于崇圣祠中。与五王并祀。查契为明伦敷教之始。应入祀典。惟契为商之始祖。于孔子有君臣之分。祖孙之派。其请升主于崇圣祠中。恐有未安。请敕部详议具奏。寻议、自商以后。契祀无徵。盖契为有商配天之祖。未便以从祀帝王庙而列于两庑。于上世有敷教之功。其祀典不便亚于孔庙。世远年湮。教泽不似孔子之亲。不便埒于孔庙。契未与祀。前人实有深意。律以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之义。孔子虽自谓殷人。断不敢以有商配天之祖为始祖。又不便升契于崇圣祠中。祀典固宜于备。礼制亦求其合。迁就附会。于典礼反有未协。应将御史蒋炳所请无庸议。得旨、依议。  

○庚戌。上诣奉先殿、大高殿、寿皇殿、行礼。  

○诣雍和宫梓宫前供奠。  

○礼部题。朝鲜国王李昑、遣使表贺万寿、冬至、元旦、三大节。及进岁贡方物。赏赉如例。停止筵宴。卷之十

猜你喜欢
  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范晔
  卷九十四 天禧三年(戊午,1018)·李焘
  东都事略卷六·王称
  第三十一回 诱叛王杯酒施巧计 弹权戚力疾草遗言·蔡东藩
  卷一·陈康祺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一·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第一二八申光绪九年九月廿六日一一三一二-二四·佚名
  第四十二卷 仕绩 三 三·缪荃孙
  九五五 户部为再行酌定续办四库全书事致稽查房移会(附黏单)·佚名
  八八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各馆纂修拟定各书完竣日期等清单进呈片(附清单)·佚名
  卷七十二·班固
  孔奂传·姚思廉
  第十九章权宜问题·孙中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六百九十六·佚名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冬。十月甲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遣官祭孝贤皇后陵。端慧皇太子园寝  ○颁乾隆二十九年时宪书  ○谕、自来内外大

  • 卷之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满文老档》人名、地名索引·佚名

    《满文老档》人名、地名索引凡 例一、本索引包括《满文老档》全部人名、地名。下列太祖朝人名索引,太宗朝人名索引、太祖朝地名索引、太宗朝地名索引四部分。二,全部索引共有8860条。其中太祖朝人名3270条,地名872条,太宗

  • 第三十七册 天命七年二月·佚名

    第三十七册 天命七年二月二月十八日,汗降书谕副将蒙噶图曰称:“尔所迁之户口,如指定之地可以容纳,即酌情安置。若不能容纳,则可更换驿递,至奉集堡处酌量送至边外居住,直至避荫、尚间崖、洞等处。”汗自三河堡还,过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十七·纪昀

    列传宋 【二十一】○宋二十一张鉴姚坦索湘宋太初 卢之翰 郑文宝王子舆 刘综卞衮许骧 裴庄韩国华慎知礼【从吉】张鉴姚坦索湘宋太初卢之翰郑文宝王子舆刘综卞衮许骧裴庄韩国华慎知礼 【慎从吉】△张鉴张鉴字德明瀛

  • 卷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七 【起丙寅周元王元年○止丁丑周威烈王二十有二年】凡七十二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史记因秦记起周元王元年表魏韩赵楚燕齐之事曰六国年表但魏韩赵至威烈王二十三年始受命为诸

  • 卷二十二·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二十二叶赫地方纳喇氏金台石      布扬古苏纳额驸     舅舅阿什达尔汉柏尔赫图     瑚锡布克锡讷      固

  • 一六一 北大感旧录七·周作人

    十一,胡适之 今天听说胡适之于二月二十四日在台湾去世了,这样便成为我的感旧录里的材料,因为这感旧录中是照例不收生存的人的,他的一生的言行,到今日盖棺论定,自然会有结论出来,我这里只想就个人间的交涉记述一二,作为谈话的

  • 二 屈原和鲁迅·许寿裳

    鲁迅在弘文学院时,已经购有不少的日本文书籍,藏在书桌抽屉内,如拜伦的诗、尼采的传、希腊神话、罗马神话等等。我看见了这些新书中间,夹着一本线装的日本印行的《离骚》&mdash;&mdash;这本书,他后来赴仙台学医,临行时赠给我

  • 萧干传·脱脱

    萧干,乳名项烈,字婆典,北府宰相萧敌鲁之子。生性朴实正直。当初,察割之乱发生时,察割党人胡古只与萧干交好,派人召见他。萧干说:“我怎能附从叛逆之臣!”将胡古只捆绑送到寿安王处。贼乱平定,皇上嘉赏其忠心,拜为群牧都林牙。又

  • ●雪交亭正气录卷二·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乙酉纪檗庵曰:「天醉」之说,迩来论者多援之。然以先皇帝而使之亡国,天则醉矣;然以酣淫贪戾之君若臣,而能上之可参于建武、次亦不失为建炎,亦必使天醉而后可也。乃论者谓虏乘建瓴之势,即非马、阮之奸,恐亦难支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 洪武二十四年三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周世子有燉受册宝,上表谢。 遣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凉国公蓝玉、徽先伯桑敬、都督马鉴、指挥严麟、朱铭、徐质、陈义、勋卫、徐增寿往陕西等

  • 序·李光地

    御制日讲春秋解义序尝考春秋经文不过万有六千三百余言自三传以后羣儒义疏累数千万言而微词隐义之难眀者犹十有六七盖是经乃孔子所手定也辞约而义深圣心之所运用毎举一事其义必贯于全经非若他经一章一节各指一事虽有

  • 卷七·黄镇成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通考卷七     元 黄镇成 撰禹敷土随山刋木奠高山大川朱子曰禹贡所记地理治水曲折多不甚可晓窃意当时治水毕总作此一书故自冀州王都始禹自言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浍距川此数语极好细看今人説禹

  • 卷一·张虙

    钦定四库全书月令解卷一       宋 张虙 撰孟春之月孟春者斗建寅之辰也汉志云引达於寅则寅引也夏正爲正月日在营室正月之中三统历云日在室十四度元嘉历云日在室一度疏谓月令据其大略不细与历同日与斗建常相合

  • 卷下·王应电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传__周礼图说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图説卷下明 王应电 撰井邑丘甸 通成终同 同封畿 侯封实封食禄攷比闾族防州乡   伍两卒旅师军【已上图并见六卷上治地事宜】字学六义贯珠图  乐舞

  • 卷十一 教学·张伯行

    此卷论教人之道,见师之所以教者,即弟子之所以学,惟在辨邪正,定从违,使之循循焉由下学而个达,将希贤希圣,自可广其传于无穷也。朱子曰:后生初学,且看小学书,是做人底样子。朱子曰: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学先圣之礼乐焉,非独教之。固将有

  • 三水小牍·皇甫枚

    传奇小说集。唐皇甫枚撰。原三卷,今本二卷。枚字遵美,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于懿宗、僖宗两朝任官,咸通末任汝州鲁山令。僖宗出奔梁州,赴调行在,后梁开平四年(910)旅居汾、晋撰此书。三水为安定属邑,故以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