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孟子卷四

宋 朱子 集注

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古之明目者公输子名班鲁之巧人也规所以为员之器也矩所以为方之器也师旷晋之乐师知音者也六律截竹为筒阴阳各六以节五音之上下黄钟大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阳大吕夹钟仲吕林锺南吕应钟为阴也五音宫商角徵羽也范氏曰此言治天下不可无法度仁政者治天下之法度也〉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闻去声○仁心爱人之心也仁闻者有爱人之声闻于人也先王之道仁政是也范氏曰齐宣王不忍一牛之死以羊易之可谓有仁心梁武帝终日一食蔬素宗庙以面为牺牲断死刑必为之涕泣天下知其慈仁可谓有仁闻然而宣王之时齐国不治武帝之末江南大乱其故何哉有仁心仁闻而不行先王之道故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徒犹空也有其心无其政是谓徒善有其政无其心是谓徒法程子尝言为政须要有纲纪文章谨权审量读法平价皆不可阙而又曰必有关雎麟趾之意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正谓此也〉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诗大雅假乐之篇愆过也率循也章典法也所行不过差不遗忘者以其循用旧典故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胜平声○准所以为平绳所以为直覆被也此言古之圣人既竭耳目心思之力然犹以为未足以遍天下及后世故制为法度以继续之则其用不穷而仁之所被者广矣〉故曰为髙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丘陵本髙川泽本下为髙下者因之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矣邹氏曰自章首至此论以仁心仁闻行先王之道〉是以惟仁者宜在髙位不仁而在髙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仁者有仁心仁闻而能扩而充之以行先王之道者也播恶于众谓贻患于下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朝音潮○此言不仁而在髙位之祸也道义理也揆度也法制度也道揆谓以义理度量事物而制其宜法守谓以法度自守工官也度即法也君子小人以位而言也由上无道揆故下无法守无道揆则朝不信道而君子犯义无法守则工不信度而小人犯刑有此六者其国必亡其不亡者侥幸而已〉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辟与辟同丧去声○上不知礼则无以教民下不知学则易与为乱邹氏曰自是以惟仁者至此所以责其君〉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蹶居卫反泄弋制反○诗大雅板之篇蹶颠覆之意泄泄怠缓恱从之貌言天欲颠覆周室群臣无得泄泄然不急救正之〉泄泄犹沓沓也〈沓徒合反○沓沓即泄泄之意葢孟子时人语如此〉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非诋毁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范氏曰人臣以难事责于君使其君为尧舜之君者尊君之大也开陈善道以禁闭君之邪心惟恐其君或陷于有过之地者敬君之至也谓其君不能行善道而不以告者贼害其君之甚也邹氏曰自诗云天之方蹶至此所以责其臣○邹氏曰此章言为治者当有仁心仁闻以行先王之政而君臣又当各任其责也〉○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至极也人伦说见前篇规矩尽所以为方员之理犹圣人尽所以为人之道〉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己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法尧舜以尽君臣之道犹用规矩以尽方员之极此孟子所以道性善而称尧舜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己矣〈法尧舜则尽君臣之道而仁矣不法尧舜则慢君贼民而不仁矣二端之外更无他道出乎此则入乎彼矣可不谨哉〉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幽暗厉虐皆恶谥也苟得其实则虽有孝子慈孙爱其祖考之甚者亦不得废公义而改之言不仁之祸必至于此可惧之甚也〉诗云殷鉴不逺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诗大雅荡之篇言商纣之所当鉴者近在夏桀之世而孟子引之又欲后人以幽厉为鉴也〉○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三代谓夏商周也禹汤文武以仁得之桀纣幽厉以不仁失之〉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国谓诸侯之国〉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言必死亡〉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恶去声乐音洛强上声○此承上文之意而推言之也〉○孟子曰爱人不亲友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治人之治平声不治之治去声○我爱人而人不亲我则反求诸己恐我之仁未至也智敬放此〉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不得谓不得其所欲如不亲不治不答是也反求诸己谓反其仁反其智反其敬也如此则其自治益详而身无不正矣天下归之极言其效也〉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解见前篇○亦承上章而言〉○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恒胡登反○恒常也虽常言之而未必知其言之有序也故推言之而又以家本乎身也此亦承上章而推言之大学所谓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为是故也〉○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巨室世臣大家也得罪谓身不正而取怨怒也麦邱邑人祝齐桓公曰愿主君无得罪于群臣百姓意葢如此慕向也心恱诚服之谓也沛然盛大流行之貌溢充满也葢巨室之心难以力服而国人素所取信今既恱服则国人皆服而吾德教之所施可以无逺而不至矣此亦承上章而言盖君子不患人心之不服而患吾身之不修吾身既修则人心之难服者先服而无一人之不服矣○林氏曰战国之世诸侯失德巨室擅权为患甚矣然或者不修其本而遽欲胜之则未必能胜而适以取祸故孟子推本而言惟务修德以服其心彼既恱服则吾之德教无所留碍可以及乎天下矣裴度所谓韩

猜你喜欢
  辨惑第十三·桓谭
  困知记卷下 凡三十三章·罗钦顺
  卷一四二·邱濬
  蒙斋中庸讲义卷三·袁甫
  卷九十九·山井鼎
  卷九十六·山井鼎
  卷十六·乾隆
  乐者,天地之和也(1)·戴圣
  勒令第十三·商鞅
  卷五十五·道世
  卷二·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六·欧阳竟无
  碧岩录卷第七·圆悟克勤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三十一·吴景旭

      戊集中之下  汉魏六朝  泉明  诗话类编曰靖节先生以义熈元年秋爲彭泽令冬遂觧绶去后十六年晋禅宋又七年卒晋史谓名潜字元亮南史谓名潜字渊明今按先生义熈中作孟传及祭程氏妹文俱称渊明元嘉中对檀道济乃称云

  • 第四出 应诏·姚茂良

    【菊花新】〔生上〕赏春宴罢醉颜酡。蜀锦征袍喜暂脱。兵甲洗天河。待一统中原方可。勇出万人敌。威风不可当。功因多难立。身为太平闲。昨日分付两个孩儿教场操演人马。想必回矣。【前腔】〔小生扮岳云上〕少年威武

  • 第二折·郑光祖

    (净扮陶去南领乔卒子上,云)我做元戎实是美,见阵交锋敢对垒。昨日教场去点军,吊下马来跌了腿。某姓陶名去南,在于履癸部下,为元帅统军之职。今有天乙,在履癸手下,为方伯之职。此人背了履癸之恩,自领一枝人马,与俺交锋,量你湫洼之

  • 卷二·吴当

    ●钦定四库全书学言稿卷二(元)吴当 撰○五言古诗四月朔都门别友昨日送春归今朝送君去君去几时来春归向何处都门栁千行晴空正飞絮祇恐尊酒空离情渺无据拂云堂修竹临緑水高堂散清阴猗猗岁寒操皎皎君子心不承春阳媚已觉秋

  •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陈寿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也。令音郎定反。支音其儿反。为郡门下书佐。有姿仪,大音声,侯太守器之,以女妻焉,典略曰:瓒性辩慧,每白事不肯梢入,常总说数曹事,无有忘误,太守奇其才。遣诣涿郡卢植读经。后复为郡吏。刘太守坐事徵诣廷

  • 卷四百六十四·列传第二百二十三·外戚中·脱脱

        ◎外戚中   ○王贻永 李昭亮 李用和 李遵勖 曹佾 高遵裕 向传范 张敦礼任泽   王贻永字季长,溥之孙也。性清慎寡言,颇通书,不好声技。初生十余岁时,其舅魏咸信见而奇之,曰:"后当类我。"   咸平中,尚郑

  • 卷四恭纪今上瑞征第四·刘若愚

    今上万岁爷诞生后,婴年失恃,奉神庙圣旨,托付西李老娘娘,即光庙弥留之际传封皇贵妃未行,后封康妃者看视。至泰昌元年九月内移宫之后,奉先帝圣旨,改托光庙选侍东李老娘娘即曾封庄妃者看视,同居于慈庆宫,后之勖勤宫。今上每日晨兴

  • 今献备遗卷一·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徐达徐达濠州人元至正癸巳滁阳王郭子兴据濠达与太祖髙皇帝以兵属焉达委心事太祖从授镇抚勇略冠军位诸将上乙未太祖为孙徳崖军所执郭子兴亦方系徳崖达身易太祖归而郭亦归徳崖以易达由是宠信日隆从渡江下采

  • 卷四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一兵制志十马政【太仆寺马政 上驷院马政 八旗牧马外省牧马 直省营马谨按我朝马政游牧有所饲育有方】【太和翔洽物遂孶生凡天闲良骥特立专司】【皇城南苑诸处分设有内廐外廐其掌於太

  • 乐器篇第十五·张载

      乐器有相,周召之治与!其有雅,太公之志乎!雅者正也,直己而行正也,故讯疾蹈厉者,太公之事耶!诗亦有雅,亦正言而直歌之,无隐讽谲谏之巧也。  象武,武王初有天下,象文王武功之舞,歌维清以奏之。大武,武王没,嗣王象武王之功之舞,歌武

  • 管子轻重六·马非百

    国蓄元材案:本书凡十九篇,亡三篇,实存十六篇。十六篇中有十四篇皆为问答体,独本篇及《轻重己篇》不用问答体。此可注意者一也。又其他各篇皆用具体写法,本篇及《轻重己篇》独用抽象写法。即前者多以具体故事(虽是假託之词)为

  • 天官第一·尉缭

    本篇主要论述战争胜败的根本因素,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反对当时兵阴阳家所散布的“天官、时日、阴阳、向背”等迷信说法。明确指出“先神先鬼,先稽我智。谓之天官,人事而已”。`1、梁惠王问尉缭子

  • 犍陀国王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国王。号名犍陀。奉事婆罗门。婆罗门居在山中。多种果树。时有采樵人。毁败其果树。婆罗门时见之。便将诣王所言。是人无

  • 梵语杂名·佚名

    翻经大德兼翰林待诏光定寺归兹国沙门 礼言集睿山沙门 真源较有情身分天泥嚩又素罗人摩拏史也二合又娜罗众誐你难又若曩肉么娑皮折[口*束*頁]么血噜地罗脓布野筋萨曩庾骨阿悉地你髓末热[日*若]毛噜去引忙唾施[款-欠+

  • 石霜楚圆禅师语录·楚圆

    师初住袁州南源山广利禅院语录住筠州黄檗山嗣法小师赐紫 慧南 重编师在崇胜院开堂曰。大众迎至法座前。僧官宣疏罢。遂升座拈香云。此一炷香。奉为今上 皇帝。伏愿。龙图永固。玉叶弥芳。又拈香云。此一炷香。奉为

  • 乾道四明图经·张津

    南宋地方志。知明州张津等以《大观明州图经》为蓝本纂修。十二卷。乾道五年(1169)成书。四明是明州(治今浙江宁波市)的别称。原书久佚。今本乃清咸丰四年(1854)徐时栋自李孝谦《四明文献录》中辑出,已非足本,图亦亡佚

  • 凡物流形·佚名

    《凡物流形》是1994年发现的战国道家古佚书,是上博简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曹锦炎整理,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甲本第三简背有“(凡)勿(物)流型(形)”四字,故名。《凡物流形》大概作为早期黄老著作,在继承战国南方道家著作《太一生水》所

  • 金川妖姬志·佚名

    不著撰人名氏。清野史三编本。全一册。主要记述四川大金川安抚使莎罗奔之女阿扣嫁小金川泽旺而后悔,引起大、小金川不合。岳钟琪也曾为阿扣的绝世姿色动心。阿扣离开泽旺后,莎罗奔劝她嫁明正土司,泽旺之弟良尔吉又插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