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三十五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二十三

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三十二【宋板】

礼器是故至鬼神飨德【礼器】

考异足利本经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矣作也 古本注至于食之弗肥下有也字弗作而宋板足利本同回邪辟也辟作僻 措置也作措犹置也足利本同人之得礼无之字疏故巡四时【二叶左一行】宋板巡作经补遗古本注得气之本下有也字 不变易也易作伤宋板足利本同

先王之立至礼也节矣

考异古本注所出多少下有也字疏因上礼则人外内谐和【三叶左二行】宋板则作使补阙兼説行礼之事各依文解之

礼时为大至此之谓称也

考异古本经匪革其犹犹作猷注居此为孝下人道之宜下而为俎下共有也字疏不能立与人【五叶左八行】宋板立作位补阙以敬顺为本

补遗古本经聿道来孝道作追宋板足利本同疏郑答灵模云【六叶右一行】宋板灵作炅

诸侯以龟为寳

考异古本注谓之台下有也字

礼有以多为贵者

考异古本经大夫再重下有士不重三字足利本同注及食大夫下堂上之豆数亦如此下其东西夹各十有二下其东西夹各十下其东西夹各六下共有也字聘义所云云作言 者抗本在上作丧 上公四重作上公皆四重也疏尊者诚深孝笃【九叶右七行】宋板诚作识 谓亦如此食上大夫之礼【十叶左二行】上作下 君牢则以爵等【九君】君作若 于上加折木【十一叶右五行】折作抗以天三合地二【九行】合作含补阙注谦自同于大夫是

也谨按崇祯本独阙 重来扰賔也【十二叶右四行】扰作优补遗宋板疏堂上东西夹【十叶右二行】上作下 韭菹醯醢【三行】醯作醓 聘賔为敬彻席屈【十二叶右九行】敬彻作苟敬

有以少为贵者

考异古本注谓君揖之下有也字释文鹄工毒反元文工作胡疏上公三礼【十三叶左九行】宋板三作王 天子灌用郁鬯【同上】灌下有亦字 至酬酒时【十四叶左三行】无酒字 龙勒条缨五就【十五叶右六行】条作绦 聘君以圭夫人以璋【八行】夫人上有聘字

补遗宋板疏相朝者设郁鬯【十四叶右一行】者作则

有以大为贵者

考异古本注簋贰用缶下有也字疏子男五命知五献【十六叶右八行】宋板知上有故字 列尊之法【同上】法作次 按礼图瓦大受五升【十七叶右四行】升作斗

有以高为贵者

考异古本注如今方案上有禁字宋板足利本同 高三寸下有也字释文隋池果反元文池作他疏棜是誉名【十八叶右二行】宋板誉作轝 棜一头足一头无足【九行】上足上有有字补阙何以承尊其义非也

补遗宋板疏且可下不等【十八叶左一行】可作高

礼有以文为贵者

考异陈澔注本经大夫五下无士三二字 古本注五采藻下有也字 □或作幕足利本幕作□释文琢字又作琢文转反谨按下琢恐瑑误文当作丈疏此经总説在人称之事也【二十叶左一行】宋板人作上

补道释文琢字又作琢文转反【十九叶】琢文作瑑丈 幎本又作幕【同上】幕作幂疏言夏殷也【十九叶右九行】宋板言作亦孤希冕【左四行】希作絺 朝日月之走也【七行】走作圭礼之以多为贵者

补遗宋板疏理不事备【二十一叶右二行】作理博事条

礼之以少至慎其独也

考异古本经无可以称其德者下有也字注其德在内下有者也二字释文殻若角反正误若当作苦

补遗释文慤若角反【二十一叶】若作苦

是故君子大牢而祭

释文匹士本或作正字正误字当作士考异宋板疏崔氏所用此义【二十二叶左五行】宋板所作亦

补遗释文匹士本或作正字【二十二叶】字作士

管仲镂簋朱人

经镂簋朱人正误人当作纮考异古本注刻而饰之下有也字 大夫士当缁组纮纁边无纮字 栭谓之节栭作檽疏饰器象龟【二十三叶右九行】宋板器作葢 故知刻为龟也【九行】作故知为龟形也 玉府云共玉之服玉云朱纮天子冕之纮也【二十三叶左二行】之服玉作敦是也谨按敦是也云四字正嘉万厯三本阙崇祯本系强补补阙玉府云共玉敦是也云朱纮天子冕之纮也 是士也天子诸侯用纯 大夫当杂【二十三叶左三行】当下有用字梁上侏儒柱也又云栭谓之节 皆谓升栱也【四行】升作斗 栭上着木须檼谓之欂栌谨按檼字惟崇祯本独阙正嘉二本作穏为非

补遗古本经朱人人作纮宋板足利本同注刻为龟耳刻下有之字疏晋语乃含文喜【二十三叶左七行】宋板乃作及者天子之礼【八行】者作皆

晏平仲祀至纪散而众乱

考异古本注俭不务新下有也字 数有纪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者字同疏无田大夫犹用羔羊也【二十四叶左一行】宋板无羊字

补遗宋板疏与无田者【二十四叶右九行】者下有同字

孔子曰我战则克

补遗宋板疏攸知述知礼者【二十四叶左八行】攸作故

君子曰祭祀至荐不羙多品

考异古本注不善之而祭下有也字疏非谓就亲祈福报也【二十五叶右八行】宋板谓作为

补遗古本注所善曰麾下有也字疏社稷大牢多也【二十五叶左四行】宋板多作是

孔子曰臧文仲至尊于瓶

考异古本注礼尸卒食礼作祀 祭火神乃燔柴作是祭火神乃燔柴也 燔祭似失之下有也字祭作柴宋板足利本同补阙不正礼也 为宗伯之为也奥当作爨字之误也或作灶礼尸卒食而祭饎爨饔爨也时人以为祭火神乃燔柴释文父音甫不綦音忌不亦作弗燔音烦又芳云反奥依注作爨七乱反下同彄苦侯反大庙音太下注大平下文大庙并同跻子西反升也本又作隮饎爨昌志反下七乱反谨按正嘉万厯三本俱阙疏故知非奥也【二十七叶左四行】宋板无也字

礼也者犹体至而不由户者

考异古本经而不由户者下有也字注身体下有也字补阙一谓诚也 其中事仪三千作其中事仪有三千也 皆犹诚也足利本犹作由疏人身体髪肤骨肉筋脉备足【二十八叶左六行】宋板肉作血 犹人体之不当也【七行】犹下有如字 是备祭之义也【八行】无祭字补阙不当也○故经礼谨按惟崇祯本圈阙 随于万体不可不备故周公制礼 其致一也者致至也一诚也 皆须至诚故云一也若损大益小揜显大微 周公摄政七年制礼作乐为设官分职之法 每卿下各有属官六十凡三百六十经秦 文帝时求得此书不见冬官一篇乃使博士 非上之义唯证周礼三百六十职也○未有 室犹礼也户犹诚也入室必由户行礼 入室而不由户者礼不由诚礼 皆由诚也谨按朱围【今系重围】四字正嘉二本共阙校宋板者字作行字又按宋板二礼字下字不明但上似不字下遂不可知何字故今阙之

君子之于至而文而诚若

考异古本经有羙而文而诚若无文而二字注下素为贵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若顺也无也字 高文为贵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补阙谓以少小下素为贵也若顺也 谓以多大高文为贵也疏君子至诚若○正义曰此经覆明上以少小下素之义 而诚若者谓所以少小下素为贵者 已情尽其戒慎致其恭敬而行至诚和顺 贵也○有羙而文而诚若此一经有羙而文者谓其威仪之羙 章之于外故须多大高文也 下素求诸内也外行诚顺

君子之于至有顺而摭也

考异古本注父母三年下有也字 天子之服服日月以至黼黻作天子之服服日月以下至黼黻也宋板但下服作象足利本作天子之服服象日月以下至黼黻山龙以下下士沐粱下共有也字补阙自山龙以下

释文去起吕反下去之同元文之作实谨按二十四卷六叶左注去实曰鞂又按之字正嘉二本阙亦系强补疏补阙哭踊无节直任已天性而行也

三代之礼一也

考异足利本注素尚白下有者也二字 黒尚青者也宋板作青尚黒也 古本语犹存也也上有之字疏于时草之萌牙变白【三十一叶右九行】宋板牙作不谨按不疑不误説文古文从木无头嶭同补阙变白而青也夏正尚黒 按史记秦二世名胡亥【三十一叶左一行】名作谓人畏赵高皆指鹿为马【二行】人作民 鹿为马之类也【同上】作即鹿马之类也 郑云胡亥既近【同上】云作去补阙此作记之人在胡亥之后 夏后以水德而王【三行】作夏后氏金德而王 舜以土德王色尚白【四行】白作青补阙圣证论王肃 舜土德王尚白而尚青者土以生为功水则辟之青而用白也

补遗古本注素尚曰曰作白宋板足利本同 周殷于因礼作周因于殷礼宋板足利本同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三十五

猜你喜欢
  卷二十 文王世子第八·郑玄
  諸侯第三十七·苏舆
  经济文衡前集卷九·佚名
  卷十·程公说
  卷四·王鸿绪
  卷五·魏了翁
  第十六节 论义务思想·梁启超
  庄公·庄公二十五年·左丘明
  论语通释·焦循
  叹定光佛品第二十四·马鸣
  卷四·晁迥
  杂阿含经卷第十八·佚名
  卷二十·佚名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五·佚名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一·成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九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九十一杜牧【一首】八六子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沈沈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疎椒殿闲扃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蕣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正德九年九月庚申朔户部会议巡抚官所上事宜一各处兑粮稽缓宜令司府州县掌印管粮官十月内开仓徵完十二月内运送交兑仍敕监兑官于十一月内至水次督并兑完赴京复命次年正月终未完者监兑官劾治之一旧例过江脚米一斗三升近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五·佚名

    万历四十一年十二月甲申朔○左军都督府左都督郑国泰言 福王之国定在明春 皇上明示天下以无可疑天下亦咸服 皇上之英断矣祗因田额取盈日期未定催请屡廑 睿览其望俞旨不啻饥渴为 皇上计予之以广地孰若予之以令名既

  • 一三二八 军机大臣奏各省解到违碍书籍缴进销毁片(附清单一)·佚名

    一三二八 军机大臣奏各省解到违碍书籍缴进销毁片(附清单一)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查各省解到违碍书籍,前经臣等奏明,交翰林院查照从前奏案,分别应毁与否,再行缴进销毁。兹据翰林院咨称:本年据江苏省解到违碍书二百五十

  • 五九五 谕内阁现充文渊阁检阅人员于朕御临时应行站班·佚名

    五九五 谕内阁现充文渊阁检阅人员于朕御临时应行站班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初三日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初三日内阁奉旨:现充文渊阁检阅之内阁中书八员,于朕御文渊阁时应行站班,着俱赏带朝珠。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卷之一百七·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七 传第九十一 哈密回部总传 哈密回部在嘉峪关外至 京师七千一百八十里东界喀尔喀西界吐鲁番南至沙碛北至天山界巴里坤邑十有三曰苏们哈尔辉曰阿思塔纳曰托和齐曰拉卜

  • 绎史卷四十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楚子伐灭诸国左传【桓公二年】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公羊传离不言会此其言会何盖邓与 六会尔年】楚武王侵随使防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鬭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

  • 卷三 周语下·左丘明

    单襄公论晋将有乱〔原文〕柯陵之会①,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晋郤锜②,见其语犯;郤犨③,见其语迂;郤至,见其语伐;齐国佐④,见其语尽。鲁成公见,言及晋难及郤犨之谮⑤。单子曰:“君何患焉!晋将有乱,其君与三郤其当

  • 卷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二十二别庙孝成旧庙孝成旧庙大定二年四月一日拟奏闵宗皇帝縁无后嗣合别立闵宗之庙有司以时祭享从之九月二十三日拟奏唐故事孝敬皇帝以本諡为庙称闵宗既不入庙不合称宗只合以武灵为庙称从之十一

  • 卷第十七·佚名

    皇太妃尊立尊太妃制元丰八年三月庚子朕蒙休先帝。锡羡我家。钦闻凭几之音。付畀承祧之托。眷言邦媛。久侍宸闱。俾序进于宠名。敢忽忘于大卞。德妃朱氏。发祥庆系。协德后庭。祇顺两宫。不违于盥馈。帅循四德。居念于

  • 桓公·桓公十二年·左丘明

    【经】十有二年春正月。夏六月壬寅,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丘。八月壬辰,陈侯跃卒。公会宋公于虚。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丙戌,卫侯晋卒。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

  • 佛说作佛形像经·佚名

    阙译人名出后汉录  佛至拘盐惟国。有诸树园主名拘翼。时国王名优填年十四。闻佛当来。王即敕傍臣左右皆悉严驾王即行迎佛。遥见佛心中踊跃欢喜。王即下车步。罢傍臣左右持盖者。王趋迎佛前以头面著佛足绕佛三匝。长

  •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五·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真宗皇帝谕旨留四明住世  杨文公贺法智受命服启  法智大师谢杨文公启  杨文公请法智住世书  法智复杨文公书  杨文公谢法智答义书启  杨文公三问并法智答  杨文公谢法智

  • 五字陀罗尼颂·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百千瑜伽中  金刚大师说  圣曼殊童子  五字秘密法  修此三昧者  疾入诸佛慧  能以凡夫身

  • 名贤集·佚名

    蒙学读本。一卷。作者不详。从内容上分析,为南宋以后儒家学者撰辑。全书共一千八百八十二字。分为四段:第一段为四字句,第二段为五字句,第三段为六字句,第四段为七字句。均以韵文编成。全书汇辑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

  • 离峰老人集·于道显

    离峰老人集,金朝全真派道士于道显撰。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乃于道显诗集,共收诗四百二十余首。诗词内容大致劝人看破名利爱欲,遁入玄门学道修仙,使心念清静,惜气凝神。如〈示人〉诗云:「为佛为仙在寸心,可能尘世

  • 知堂回想录·周作人

    中国现代作家周作人的长篇回忆录。1974年4月由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出版。作者在书中详尽地论述了自己从诞生到解放后七十余年的经历,同时也展示了中国整个社会的变迁。全书共分为四卷,第一卷写从出生到去日本之前的生

  • 梁高僧传·慧皎

    佛教史书。亦称《梁高僧传》。南朝梁慧皎著。十四卷。为类传体。除“序录”一卷外,共分十门:一、译经,二、义解,三、神异,四、习禅,五、明律,六、亡身,七、诵经,八、兴福,九、经师,十、唱导。每门之后附以评论。载自东汉永平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