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品藻第二十三

尽闻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比翼。若乃商臣、冒顿,南蛮、北狄,万里之殊也;伊尹、霍光,殷年汉日,千载之隔也。而世之称悖逆则云商、冒,论忠顺则曰伊、霍者,何哉?盖厥迹相符,则虽隔越为偶,奚必差肩接武,方称连类者乎?

史氏自迁、固作传,始以品汇相从。然其中或以年世迫促,或以人物寡鲜,求其具体必同,不可多得。是以韩非、老子,共在一篇,董卓、袁绍,无闻二录。岂非韩、老俱称述者,书有子名;袁、董并曰英雄,生当汉末。用此为断,粗得其伦。亦有厥类众伙,宜为流别,而不能定其同科,申其异品,用使兰艾相杂,朱紫不分,是谁之过欤?盖史官之责也。

案班《书古今人表》,仰包亿载,旁贯百家,分之以三科,定之以九等。其言甚高,其义甚惬。及至篇中所列,奚不类于其叙哉!若孔门达者,颜称殆庶,至于他子,难为等衰。今乃先伯牛而后曾参,进仲弓而退冉有,求诸折中,厥理无闻。又楚王过邓,请杀之,邓侯不许,卒亡邓国。今定邓侯入下愚之上,夫宁人负我,为善获戾,持此致尤,将何劝善?如谓小不忍,乱大谋,失于用权,故加其罪。是则三甥见几而作,决在未萌,自当高立标格,置诸云汉,何得止与邓侯邻伍,列在其中庸下流而已哉?又其叙晋文之臣佐也,舟之侨为上,阳处父次之,士会为下。其述燕丹之宾客也,高渐离居首,荆轲亚之,秦舞阳居末。斯并是非瞀乱,善恶纷拿,或珍而贼,或策驽骀而舍骐骥。以兹为监,欲谁欺乎?

又江充、息夫躬馋谄惑上,使祸延储后,毒及忠良。论其奸凶,过于石显远矣。而固叙之,不列妄幸。杨王孙裸葬悖礼,狂狷之徒,考其一生,更无他事,而与朱云同列,冠之传首,不其秽欤?

若乃旁求别录,侧窥杂传,诸如此谬,其累实多。案刘向《列女传》载鲁之秋胡妻者,寻其始末,了无才行可称,直以怨怼厥夫,投川而死。轻生同于古冶,殉节异于曹娥,此乃凶险之顽人,强梁之悍妇,辄与贞烈为伍,有乖其实者焉。又嵇康《高士传》,其所载者广矣,而颜回、蘧瑗,独不见书。盖以二子虽乐道遗荣,安贫守志,而拘忌名教,未免流俗也。正如董仲舒、扬子云,亦钻赞仰四科,驰驱六籍,渐孔门之教义,服鲁国之儒风,与此何殊,而并可甄录。夫回、瑗可弃,而扬、董获升,可谓识二五而不知十者也。

爰及近代,史臣所书,求其乖失,亦往往而有。借如阳瓒效节边城,捐躯花敌,当有宋之代,抑刘、卜之徒欤?而沈氏竟不别加标榜,唯寄编于《索虏》篇内。纪僧珍砥节砺行,终始无瑕,而萧氏乃与群小混书,都以恩幸为目。王文章不足,武艺居多,躬诣戚藩,首阶逆乱。撰隋史者如不能与枭感并列,即宜附出《杨谅传》中,辄与词人共编,吉士为伍。凡斯纂录,岂其类乎?

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我。"光武则受误于庞萌,曹公则见欺于张邈。事列在方书,惟善与恶,昭然可见。不假许、郭之深鉴,裴、王之妙察,而作者存诸简牍,不能使善恶区分,故曰谁之过欤?史官之责也。夫能申藻镜,别流品,使小人君子臭味得明,上智中庸等差有叙,则惩恶劝善,永肃将来,激浊扬清,郁为不朽者矣。

商冒商臣,楚成王太子。王后欲立少子职,商臣以宫甲围王,王缢,遂自立。见《左传》文元年。冒顿,匈奴头曼太子。头曼爱后阏氏子,欲立之。冒顿射杀头曼自立。事见《史记匈奴传》。按:此二逆连举,见宋明帝诏。

伊霍《汉书》:霍光字子孟,位大司马、大将军。昭帝崩,亡嗣。承皇太后诏,迎昌邑王贺。贺即位,行淫乱,光忧懑。田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即白太后,诏归贺昌邑,立孝宣皇帝。《晋景纪》:伊尹放太甲以宁殷,霍光废昌邑以安汉。

三科九等《汉书古今人表叙》云: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智;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可与为善,可与为恶,是谓中人。因兹以列九等之序。

晋之臣佐《左》僖二十七、八:晋文作三军,魏为戎右。围曹,魏举伤于胸,立舟之侨以为戎右。城濮之战,舟之侨先归,晋侯杀之以徇于国。又文五:晋阳处父聘于卫,甯赢从之,及温而还。其妻问之,赢曰:"以刚,天为刚德,犹不干时,况在人乎?是以去之。又:士会见《叙事》用晦篇。

江充息夫躬纂旧注:江充幸于武帝,造巫蛊,杀太子。息夫躬幸于哀帝,上变告东平王云,造诈谖之策。按:《按书》,二人与蒯通、伍被同传。

石显《汉书佞幸传》:石显少坐法腐刑。元帝委以政事。为人巧慧习事,能探得人主微指。内深贼,持诡辩以中伤人。

杨王孙《汉书》:杨王孙者,孝武时人,学黄、老之术。病且终,令其子裸葬,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

秋胡妻《列女传》:洁妇者,鲁秋胡子妻也。纳之王日,去而宦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旁妇人采桑。秋胡子悦之,下车谓曰:"力田不如逢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吾有金,愿以与夫人。"妇人不愿,秋胡子遂去。至家,母唤妇至,乃向采桑者也。妇曰:"子束辞亲,五年乃还,当驰骤疾至。今乃悦路傍妇人而下子之装,是亡母也,不孝。好色淫佚,不义。妾不忍见。遂去,投河而死。按:傅玄诗: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两言最允,刘殊失平。

古冶《晏子春秋》:公孙栖、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勇而无礼。晏子言于公,馈之二桃。公孙栖、田开疆皆曰:"吾勇不若子,功不逮子,敢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契领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 吾独生不仁。"亦契领而死。

曹娥《后汉列女传》:孝女曹娥,上虞人。父盱,为巫祝。五月五日,于县江涛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尸。峨年十四,沿江号哭,旬有七日,投江死。县长度尚为立碑。《注》:《会稽曲录》曰:度尚弟子邯郸淳作碑文。后蔡邕题八字曰:"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晋隐逸传》夏统曰:曹娥德过梁、宋,国人为歌《河女》之章。

识二五不知十《梁书刘峻传》:峻着《辩命论》曰:"言而非命,有六蔽焉。靡颜腻理,哆,形之异也。朝秀长终,龟鹤千岁,年之殊也。闻言如响,智氏菽麦,神之辨也。知三者定乎造化,荣辱之境,独曰由人,是知二五而未识于十,其蔽一也。"盖用《越世家语》。

阳瓒《宋书索虏传》:永初三年,虏悉力攻滑台城,城东北崩坏,王景度出奔。景度司马阳瓒,坚守不动。众溃,抗节不降,为虏所杀。

刘卜《宋书齐康祖传》:太祖大举北伐,康祖军出许、洛。会厍仁真相及于尉武,大战一日一夜,矢中颈死。虏传康祖首示彭城,面如生。又《元凶传》:元凶劭,文帝长子也。元嘉三十年,劭斋帅张超之手行弑。劭进至合殿中阁,太祖左细仗主卜天与攻劭于于东堂,见杀。

纪僧珍《南齐幸臣传》:纪僧真少随萧思话及其子惠开。惠开罢益州,不得志。僧真事之愈谨。惠开曰:"我子弟异才,政是讳耳。"僧真忆其言,乃请事太祖。太祖顿新亭,贼突入东门,僧真与左右拒战。贼退,除南台御史。僧真容貌言吐,雅有土风。按:"真"作"珍",误。讳谓道成也。

王《隋书文学传》:王字景文,通经,晓兵法,有纵横之志。授汉王谅府谘议参军。谅潜有异志,文帝崩,举兵反,多计也。杨素至蒿泽,谓其子曰:"气候殊不佳。"于是自杀。又《庶人谅传》:高祖幼子汉王谅,字德章,出为并州总管。谅自以所居天下精兵处,有异图。既反,王曰:"王所部将吏,家属尽在关西,宜长驱京都,所谓迅雷不及掩耳。及杨素袭蒿泽,谅欲还师,谏,不从。穷蹙,降。除名为民,绝属籍。

庞萌张邈葫见载文篇。《魏志邈传》:邈字孟卓,太祖、袁绍皆与邈友。绍既为盟主,使太祖杀邈。太祖不听,曰:"孟卓,亲友也。"邈畏太祖终为绍击已,心不自安。太祖将陈宫等共谋叛,说邈曰:"此亦纵横之一时也。"邈从之,遂以其众迎吕布,据濮阳。二年间,自为其下所杀。评曰:昔光武谬于庞萌,近魏祖亦蔽于张邈。知人则哲,惟帝虽之。

许郭《后汉书》:郭太字林宗,太原人。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许劭字子将,汝南人。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故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

裴王《晋书》:裴秀从弟楷,字叔则,明悟有识量,少与王戎齐名。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锺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又:王戎字冲,神彩秀彻。裴楷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

猜你喜欢
  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第二·范晔
  卷四十八·黄以周
  纲目续麟卷三·张自勋
  通鉴续编卷十三·陈桱
  辽史拾遗卷十·厉鹗
  卷之九十二·佚名
  大事记卷八·吕祖谦
  卷三十·傅恒
  卷三十七·温达
  绎史卷七十一·马骕
  李汝华传·张廷玉
  卷五十四·阿桂
  梁纪二十 太宗简文皇帝下大宝二年(辛未、551)·司马光
  卷一百六十九·雍正
  第三十八章 中西文化的交通·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七舟类四言古舟楫铭         【汉】李 尤舟楫之利譬犹舆马辇重歴逺以济天下相风视波穷防川野安审惧慎终无不可舟赞          【宋】王叔之致逺任重各因

  • 卷一百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五滩濑类五言古严陵濑         【梁】任 昉羣峰此峻极参差百重嶂清浅既涟漪激石复奔壮神物徒有造终然莫能状石头濑         【唐】崔国辅怅矣秋风时余临石头

  • 第十四回 失兵机陈王毙命 免子祸婴母垂言·蔡东藩

      却说秦将章邯,自击退周文后,追逐出关。文退至曹阳,又被章邯追到,不得不收众与战。那知军心已散,连战连败,再奔入渑池县境,手下已将散尽,那章邯还不肯罢休,仍然追杀过来。文势穷力竭,无可奈何,便即拚生自刎,报了张楚王的知遇

  •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七·王祎

    唐宗明皇帝开元元年春正月乙亥吏部尚书萧至忠为中书令【以通鉴修】二月以髙丽大荣祚为渤海郡王【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六月丙辰兵部尚书郭元振同三品【以通鉴修】秋七月甲子岑羲萧至忠窦懐贞伏诛解题曰宗为太子乆矣

  • 六朝通鉴博议卷六·李焘

    (宋)李焘 撰宋论臣焘曰臣尝谓宋武帝以英特之资锐意征伐之事先定巴蜀乃鸣金击鼓驱江南之众以与夷狄从事于中原义旗东举则慕容出降天戈西指则姚泓就缚中国之气至是亦以振矣故臣论六朝之君惟吴善守而武帝善攻善守故曹氏虽

  • 卷三十·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三十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艺文志第十 昔仲尼没而微言絶【李奇曰隐微不显之言也师古曰精微要妙之言耳】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师古曰

  • 附录·佚名

    附录台湾随笔(见乙未十月闽报)西历十月十四日,西报云:现刘军门托英领事为鲁仲连,已许日人议和之事四款云:一、军门驻台南,军粮已乏,日人须出四个月军粮给刘军;二、军门之兵欲赴广者,日人须备舟载往;三台南民庶,日人当一视同仁,不可

  • 上元·周绍良

    №上元001【盖】失。【志文】唐故朝散大夫南阳张君夫人陇西李氏志铭并序夫人讳字三娘,陇西成纪人也。相州安阳县令李恭之女。原夫建□佐舜,天轮类马之英;柱史匡周,神降犹龙之圣。洎乎金行御辩,斯乃礼阁元台;火

  • 附录一 台湾东部碑志·佚名

    新建埤南天后宫碑记新建埤南天后宫捐题碑记(甲)新建埤南天后宫捐题碑记(乙)埤南天后宫置产碑记.新建埤南天后宫碑记(光绪十七年)国朝敕封天上圣母,由来旧矣。神灵显应,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纬地,固无往不在,亘古为昭者也。俎豆馨

  • 卷三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征榷考【五】榷酤康熙二十八年饬禁盛京多造烧酒縻费米粮奉谕旨近闻山海关外盛京等处至今无雨尚未播种万一不收转运维艰朕心深为忧虑且闻彼处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一 洪武二十七年春正月辛丑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宴群臣于奉天、华盖二殿。 云南麓川平缅宣慰使司宣慰使思伦发及元江府土官知府那荣、因远罗必甸长官司长官白文玉等五十处土官来朝,各贡马

  • 17.愚蠢的宋襄公·林汉达

    宋襄公见齐国发生内乱,就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多数诸侯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一边,只有三个小国带了点人马前来。宋襄公率领四国的兵马打到齐国去。齐国一批大臣一见四

  • 《中国史纲》献辞·张荫麟

    或曰:&ldquo;稽古励文,本承平之饰;怀旧寄兴,乃闲逸之娱。值陵谷之倾翻,宜儒柔之丕变。抱孤主而讲《论语》,固无救于沦胥;处围城而习《春秋》,亦奚裨于捍御?况乃巨劫所被,文物斯坠。兰台之守;取作胡囊;石渠之藏,践于羯马。赵德父之

  • 凡例·乾隆

    凡例一本朝崇尚经术周易折中奉圣祖御纂後诗书春秋次第成编兹特命儒臣纂修三礼钦定折衷於是五经炳备咸正无缺惟礼记经文既多注释繁富故简帙逾旧今勒成七十有七卷图五卷共八十二卷一说礼诸家或专尚郑孔或喜自立说而好排

  • 卷首上·张廷玉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首上綱領一【此篇論春秋經傳源流】班氏固曰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爲春秋言爲尚書杜氏預曰周禮有史官掌邦國四方之事逹四方之志諸侯亦各有國史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孟子曰楚謂之檮杌晉

  • 雜阿含經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二]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結所繫法隨生 味著顧念心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 苦聚集。如人種樹初小[三]

  • 卷第十二·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十二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书下 复林得山农部 屡承宝札。谆谆挽留。且急以开堂为劝。足见为法心勤。非浪称檀越者比也。但某思。时当末运。魔鬼为害。到处妄据师席。力谋开堂。破灭宗风。莫此为甚

  • 医医小草·宝辉

    医论。清宝辉编。一卷,附一卷。辉字玉珊,自号西湖钓叟,荆州(今湖北江陵)人。为扬州名医叶子雨门生。曾游历川、广、闽、浙等地,博览古籍。撰有《易知录》、《医籍选》等。认为金元诸家对寒、温、疫三证的治法各有所偏,故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