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九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六十九

朱批王世琛奏摺

提督山东学政【臣】王世琛谨

奏为奏

闻事雍正四年十一月初八日【臣】接准部劄钦奉上谕二道一饬励士习一荐举优行【臣】跪读之下仰见皇上加意作人敦崇实行之

圣心【臣】职司学政敢不夙夜殚心正已率属宣扬圣化除通行各属晓谕外即每於各学生童试文後令伊等当堂公举品行优劣并采访平日乡评合之敎官所报分别惩奨应俟岁试毕造册送部任满之日缮疏彚

题至於有猷有为有守之士固未可多得【臣】现在悉心体访确实亦俟通省试毕後择其材品尤异灼然可信者方敢登诸荐牍不敢草率滥举以负

皇上鼓励学校化民成俗之意所有微【臣】现在钦遵上谕奉行绿由合行奏

闻谨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者焉若能虚公采访莫虑时无真才也勉之毋忽

提督山东学政【臣】王世琛谨

奏为敬陈武生敎演之法以收实用事窃查武生原以储干城之选文义虽不可阙尤当以骑射膂力为重但入学之後敎官止能考课文义不能敎演武艺平日无事必至怠惰荒废或更恣其勇悍之气游手生事为害乡里势所必然【臣】愚以为宜就附近标营春秋开操时令该教官督率伊等一体演习该标营官加意敎导如有怠惰不率敎者该敎官责惩顽抗者详革处治如有弓马嫺熟为人勤谨可用者该弁与敎官呈送【臣】衙门考验确实即移咨抚镇衙门效用并酌定效用年分择其中材力出羣者比照年满千总例咨部引

见恩赐擢用如此则武生益加鼓舞不致怠废而每岁操演亦必无游手生事之患矣【臣】愚昧之见伏候

圣裁谨

武生随营操演之说且缓至其为害乡里岂止於此而已

提督山东学政【臣】王世琛谨

奏为谨陈东省监谷积贮事窃惟常平仓谷每岁出陈易新存七粜三所以平谷价杜朽蠧法至善也而东省昔年所收捐纳备赈之谷分贮各道府州县仓者独未议及出陈易新之例【臣】闻初收捐时原止谷价後将价分发各处籴谷贮仓至今巳十余年久贮之谷恐至霉烂【臣】请

皇上敇部定议照常平仓例令各该管官每岁出陈易新则民间青黄不接时可以平价济民食而仓储亦不致浥烂矣【臣】又闻分发谷价有至今尚未籴足者有因前此亏空後经追出尚未籴谷者此项银两存贮府州县库恐易亏空【臣】愚以为宜分别府州县之大小酌定应贮之数竝查现在贮谷数多足备赈给者将未籴谷之价缴贮藩库其现在贮谷数少者将所存谷价酌量多寡限一二年内谷熟时籴谷入仓如此则两三年内仓皆新谷而存贮之价亦无亏空之虞矣【臣】愚昧之见伏候

圣裁谨

出陈易新便於收贮原属良法系朕夙昔所知者

提督山东学政【臣】王世琛谨

奏为请杜生监干预公事之端事窃东省济兖东三府所属州县俱有漕米定例徵收本色兑运因州县之离水次远者运送维艰又滨海之沙土产米原少山僻之区车行不便此等州县向皆粮户折价与官官遣役往水次籴米兑运漕务无误民亦称便无如州县官明知折价之便民而惧违徵收本色之定例恐地方劣恶生监讦告阻挠故每年於徵漕时先集生监公议折价联名具呈州县乃据以申详上司出示徵收此【臣】所闻徵漕之事一也其他或更有如此类者亦未可定【臣】思此等事旣无误於公有益於民州县官即应详明上司定议奉行何必假借生监以示公论倘欲於公论之中存自利之私则劣恶生监必有逢合意指剥民媚官以为结交把持之端从此妄行生事州县官不复能制矣【臣】请

皇上敕下督抚凡地方公事应随时随地斟酌宜民者皆令地方官据实详明督抚小则批示大则请

旨如有假借生监呈议申详者即系假公济私将地方官生监一并参处如有地方官详议允协而生监故意阻挠者即行褫革从重治罪如此则有司尽职而生监安分干预公事之端可杜抑【臣】更有请者东省向来徵漕折价之州县仰恳

皇上敕下督抚於每年秋收时该州县将米谷时价详报督抚酌定折价数目晓谕粮户输纳州县官仍於水次籴米兑运如有於定价外浮徵者即行参处则州县无违例之嫌漕务易办官民俱沐

皇恩於无既矣谨

九卿速议具奏

提督山东学政【臣】王世琛谨

奏为奏

闻事【臣】学识庸陋蒙

皇上简任督学山东岁试已周现在接行科试通省士

习仰被

圣天子训谕谆诚感激悔悟日就循谨至通省今岁夏秋两熟百谷俱各丰稔瑞麦嘉禾所在多有【臣】廵试所至目覩熙皥之休风沾被光华之

帝治得以策励驽钝勉奉职守实深庆幸兹据所闻士

习钱粮二事不揣愚昧缮摺恭呈

御览伏祈

圣恩裁鉴谨

条陈地方事宜二摺留中至徵收隐弊之奏谅田文镜自能区画得法必另有一番整饬也

提督山东学政【臣】王世琛谨

奏为请杜州县徵收之隐弊事窃查东省州县拆封时皆令本学敎官监拆但新旧钱粮不一每番拆封时户名不啻千万计敎官岂能逐一查算自不得不随州县具文详报且闻柜书隐弊种种不一为今之计必先使现徵之银无可那动又必使粮户实完之数不由州县开报不俟拆封司府先巳知之而後那动之端可杜【臣】酌陈末议伏候

圣明俯赐裁择

一徵收之法设流水号簿连三串票而此每日徵收之数直俟拆封始行总报上司则改多为少司府何从查察【臣】以为宜於连三串票中再添解上司一票当粮户完银时柜书将给粮户解上司两票一并写交粮户亲齎赴学敎官验明骑缝号印始将两票截开一给粮户一存敎官再於流水簿外设日收簿每本百页骑缝用府印该县每日查对流水串根挨号钞入日收簿分晰新旧欵项算明总数钤印就所钞之若干页拆开於次日移送该学敎官将昨日粮户所交之票与该县所送日收簿挨号查对明晰即将所收之票若干张簿若干页每日各自封固钤用学印积至五日票解知府簿解藩司是不由州县开报不待拆封司府已皆知其实徵之数俟至半月或一月知府彚计总数一面详司一面委员监拆如数起解倘有不符即行严?如此则徵拆之数丝毫难以那动官役无从侵隐矣

一州县新旧交代查核完欠全凭流水串根今闻竟有揑造隐匿托言遗失者新任无凭查核若欲传集粮户细查蠧书等即贿买里民诡名承认新任信以为实便行接受後虽觉察而接受在前恐干处分转为掩护矣【臣】请嗣後离任官有将流水串根揑造隐匿托言遗失者新任官即行掲参先议处分查出实弊照例追?如【臣】所陈票解知府簿解藩司之处蒙

恩准行则新任官详请府司将收存票簿发出查对便

完欠了然奸蠧无所售其欺矣

一东省钱粮有粮户将银面交柜书秤估如式然後眼同封固入柜者有粮户自已封固入柜柜书据所开银数写给串票者此自已所封之银当拆封时或致低潮短少其中固有粮户作奸而柜书乘间偷换之弊亦多【臣】以为收银时宜悉令柜书秤估如式眼同粮户封固入柜倘有低少责之柜书赔补不得滥拘粮户则柜书偷换与粮户作奸之弊俱可杜矣

一敎官所有书役亦止办学政文移如【臣】所陈蒙

恩准行则每日收发串票缮写文牒其事较繁应另行募选书役专管照州县总吏例满考职以酬其劳如有於验票时收发迟延勒索纸笔费用者州县不时查察其查对不实遗漏票簿详解迟延并勾通州县柜书作弊者司府不时查察役则革处官则?参

以上诸欵在州县官吏必以为繁琐难行但钱粮关系重大若能不厌烦劳使蠧役无能作奸将行之渐熟竝亦不觉其烦上清

国课下恤民生而官之受益鸿多矣谨

东省新命田文镜兼辖以田文镜之历练老成总督其地自必一一清理何庸汝未逹吏治之书生管见为耶且阅汝条奏内有许多窒碍难行处即或可行於简僻之州县而繁剧之处则万不能行夫既不能通行无碍止於简僻地方不论如何施设皆可又何必多此一番烦扰迂腐之诮汝何以免

朱批谕旨卷一百六十九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九 汝南文成王亮(子粹 矩 子祐 羕 宗 熙) 楚隐王玮 赵王伦王冏(郑方) 长沙王乂 成都王颖 河间王颙 东海孝献王越·房玄龄
  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一·赵尔巽
  卷十六 開寶八年(乙亥,974)·李焘
  卷八·吴广成
  第四十三回 中逆谋途次暴崩 得御宝驰回御极·蔡东藩
  卷之一千九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纪昀
  宇文护传·李延寿
  韩晋明传·李延寿
  许古传·脱脱
  朝鲜传·张廷玉
  陈茂烈传·张廷玉
  书介庵王公奏稿后·王恕
  卷二十一·纪昀
  第三章 基督教和西方科学的传入·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六章 圣力降魔·屠隆

    〔外领众上〕叫众将校。前面阴风黑雾之中。是魔军屯札所在。木道者已战败成擒。我们放阵杀上去。〔两军相接科外〕你那魔鬼。生前依凭血气。播恶生灵。死后自署魔王。宣淫宫殿。嫉妒炽盛。罪恶贯盈。广积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七·杨仲良

      徽宗皇帝   道学   大观元年二月己未,御笔批:『道士序位令在僧上,女冠在尼上。』   二年三月庚申,诏以《金篆灵宝道场仪范》四百二十六部降天下有道观处,令守令选道士依按奉行。   五月辛亥,御笔:『道门近添试经

  • 通志卷一百七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儒林传第一前汉丁寛 施讐 孟喜 梁丘贺 京房 费直髙相 伏生 欧阳生 林尊 夏侯胜 周堪张山拊 孔安国 申公 王式 辕固生后苍 韩婴 赵子 毛公 鲁徐生【孙延襄】

  • 钱习礼传·张廷玉

    钱习礼,名干,以字行,吉水人。永乐九年(1411)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不久被授予检讨。习礼与练子宁是姻亲。他当了官后,乡人说他是奸党,使他常惴惴不安。杨荣找机会告诉皇上,皇上笑着说“:如果子宁还在,朕还要用他呢,何况习礼。”仁

  • 166.颜真卿刚强不屈·林汉达

    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从强盛转向衰落。各地节度使乘机割据地盘,扩大兵力,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代宗死后,他的儿子李适(kuò)即位,就是唐德宗。唐德宗想改变藩镇专权的局面,结果引起了藩镇叛乱。唐德宗派兵讨伐的结果,叛乱不

  • 咸丰十年七月廿九日·曾国藩

    早起,至沈宝成营内一查,辰刻归。饭后清理文件。旋小睡。写杨厚庵信一件。阅韩文。中饭后热极,小睡。习字一张,清理各文件。酉刻与王壬秋久谈,又与牧云谈。夜与牧云、少荃在楼上乘凉。早睡。本日思求人约有四类,求之之道,约有

  • 卷七十八 尚书一·黎靖德

      ◎纲领   至之问:"书断自唐虞以下,须是孔子意?"曰:"也不可知。且如三皇之书言大道,有何不可!便删去。五帝之书言常道,有何不可!便删去。皆未可晓。"〔道夫〕(以下论三皇五帝。)   陈仲蔚问:"'三皇',所说甚多,当以何者为是?"

  • 自警编卷七·赵善璙

    宋 赵善璙 撰事君类下忧国杜正献公衍一日忧见于色门生曰公今日何以不悦公曰适覩朝报行某事行某事非便所以忧尔又一日喜见于色门生未及问公曰今日朝报某人进用某人进用社稷之福也公又曰孔子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第衍荷

  • 卷三十三·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三十三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缁衣甫刑曰苗民匪用命制以刑集说应氏曰命当依书作灵善也窃案古人引书诗多有字句小异者得其大指所在借以发明吾意而已尚书吕刑本文匪用灵此改为命未尝不可通郑

  • 卷六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十五僖公二十二年考异足利本传丁丑楚子入飨于郑飨作享注及下文飨毕夜出同 庭实旅百百作伯注同今本注须句虽别国而削弱不能自通谨按别国诸本皆

  • 士容论第六 辩土·吕不韦

    辩土原文:五曰:凡耕之道,必始於垆,为其寡泽而后枯。必厚其靹,为其唯厚而及。饱者{艹纴}之,坚者耕之,泽其靹而后之。上田则被其处,下田则尽其污。无与三盗任地。夫四序参发,大甽小亩,为青鱼胠,苗若直猎,地窃之也。既种而无行,耕而不

  • (六)朱子为集儒学之大成者·钱穆

    首当先述朱子之集理学之大成。理学在北宋,惟伊洛程门有其传。及至南宋,所谓理学传宗,同时亦即是伊洛传宗。朱子亦从此传统来。但至朱子,乃始推尊濂溪,奉为理学开山,确认濂溪之学乃二程所自出。吕希哲原明尝谓二程初从濂溪游

  • 四 中华五祖旁出尊宿简介·正果法师

    禅宗正传旁传的关系,犹如中国封建时代一家之嫡庶关系,虽然嫡庶有别,但其血脉系统则是一。得其传法,直下相承,则为正传,显其尊贵。旁传者虽得其同一之法,则称为支派,表示其有别于正传,不如正传尊贵。在印度第二祖阿难尊者,就旁传

  • 卷第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自闲觉禅师语录自闲觉禅师语录卷第二住荆溪芙蓉寺嗣法门人 住古尧乾明寺嗣法门人洪暹 编住明州奉川岳林禅寺语录上堂问江山千里目举意便知有秪如未举意前请师端的师云袖里金槌当面掷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薛致玄

    五卷。元薛致玄 (生卒年不详)撰。薛致玄,字庸斋,官至河南路提学,赐号太霞老人 (见 《道德真经集义》卷中)。此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杨仲庾《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和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十卷。《道德真经

  • 研经言·莫枚士

    医论。清末莫枚士撰。四卷。枚士字文泉,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原致力于古代经学,精于训诂,后转习岐黄之术。著有《神农本草经校注》、《经方例释》等,以考证、释经、训诂为长。是书亦为解经之作,成于同治十年(1871)。

  • 雨旸气候亲机·佚名

    雨旸气候亲机,撰人不详。约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言雷法,主要讲述如何观察气候变化。全篇包括《诸雷气侯》、《妙洞引》、《先天一炁雷霆玉章》等诗文。以及「雷牌」等三十九图;主要根据上天云气在日

  • 出师表·诸葛亮

    三国蜀诸葛亮著。诸葛亮出师征魏,以图中原,出师前上表于后主刘禅。表凡二上,故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之谓。《前出师表》,劝诫后主发扬“先帝遗德”,用贤纳谏,刑赏无私,“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