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附录台湾随笔(见乙未十月闽报)

西历十月十四日,西报云:现刘军门托英领事为鲁仲连,已许日人议和之事四款云:一、军门驻台南,军粮已乏,日人须出四个月军粮给刘军;二、军门之兵欲赴广者,日人须备舟载往;三台南民庶,日人当一视同仁,不可因不服之故,肆厥刑罚;四、日人须照旧载之约,或迁或居,至两年之久,听民自便。各条件请于日人,日人回答军门云:议和之事,或允与否,彼难定之;惟尔愿降与否,限礼拜六下午时回信。时嘉义县已被日人占据数日矣,刘军之势益孤,故有愿和之举。迨至礼拜四夜,约有三、四艘日战舰由澎湖驶至台南,其泊舟处约距安平一百零五里,即打狗港也。日舰至时,打狗炮台即为所占。嗣日军更由该处向南进发,至礼拜六日午后,有日舟四艘驶泊安平之南。台南府贰尹郑文海往见日舰水师提督,仅在英小舟,另遣三人往谒日舟,而日人亦敬迓之,唯不与商和议。后又展至礼拜日十点止。至礼拜六午后三点,安平炮台白旗已挂,意非投降,乃欲日人来其地以商和议也。是夜不见动静,至次晨礼拜日,始遣一官云,彼具有全权议和,唯其所约和限之期已过,因彼是夜十点始往,而日舟已驶他处矣。现尽人皆知军门大势已孤,难以持守,倘能保全性命,彼亦肯降。唯日人所答,尚在摇移。刘军门宁甘战毙,必不甘为所愚。且军门不敢亲造日舟,恐为所拘。以台南四处皆有日兵开仗,难免益自张皇。更兼台南绅民亦不肯军门偶离此地,因刘帅一离,兵民必起争斗。数月来台南之民为军民约束,颇见安堵;虽有日兵至台南开仗,其民情之安静,亦与台地未割以前无殊,皆军门之善于约束也。

又申报云:厦门访事人来信云:九月初三,台南府城因饷绝兵丁譁溃,日本兵乘势入城,土匪又乘势四出抢掠,刘永福大将军亦无用武之地。

谨按:当和议协约之时,台民呼天怆地,电奏乞哀。中朝以渖阳为陵寝重地、京师为宗社攸关答之,是亡一台湾,可以保全东三省,而京师可高枕而卧,中国金瓯微缺而已,无异乎以羊易牛也。上谕云,实缺人员到者仍其官,未曾一语及绅士;是台人为中朝之弃民,痛痒无关,其去留似可以自便也。矧有草莽效忠,如殷之顽民,背城一战,或断将军之头,或效睢阳之烈,肝脑涂地,徒委诸白杨衰草之间,中朝未下旌忠之诏,岂不哀哉!

又按:自日军破新竹以后,战死者不知凡几,如吴汤兴、徐骧辈,始则树义旗于苗栗,一战于大湖口,再战于苗栗头份,三战于八卦山,妻亡子死,破家亡产。旋奉到刘军门之命,领兵守斗六要隘,卒死于乱军之中,尸骸委诸溪谷。些二人既非有官守之责,又非巨富之家,亦欲效愚诚于旧君者,其历境之惨苦,至今人犹悯之!

附录吴统领彭年传(见吴德功「瑞桃斋文稿」下卷)

吴公讳彭年,字季籛;家浙江,后徙广东省。初以贰尹候补,年少英敏,且有干才。

光绪二十年乙未,台湾割让日本,台之绅民立唐景崧抚宪为民主,据守台北。刘军门义据守台南,其兵勇衣服旗帜皆黑色,号为「黑旗军」。公入刘慕,言听计从,司掌营中地方文券,兼参赞军务。刘帅以公韬钤谙熟,胆略过人,甚器重之。

时日军已据新竹。台中太守黎景嵩招立新楚军。苗栗义民首吴汤兴、徐骧欲图恢复,屡战不克。黎府初不依刘,自行整军;然军饷支绌,叠请刘济援,刘亦以支绌辞之。适苗栗县李烇与吴汤兴因粮饷龃龉,互禀于刘;刘令公统带黑旗勇七百余名,以副将李维义副之,并令查办苗栗之事。邀同安平绅士吴汝祥到彰,荐办粮台。到彰数日,黎府用李维义为新楚军统领,分公所带黑旗勇之半,而公之势已孤矣。

公于〔六月〕十五日拔队至苗栗。十八日,日军大队水陆并进。前新楚军蓝翎副将统领杨载云战死于头份,李维义逃回。公在苗栗所募土勇,尚未成军,仓猝遇劲敌。六月二十一日,黑旗亲勇管带袁锡清、副带林鸿贵皆战殁。公于是先骑頳马出阵,悲鸣不行,再易自己白马出阵。日军四面掩至,偕苗绅徐骧、吴汤兴等收合余烬而逃。行至鳌头,公欲就大甲溪边扼险扎营,以待援兵;奈人心瓦解,全无战志,即回驻彰化,飞电请乞师。刘帅回云:饷可向鹿绅支取,许吴汤兴招募敢死军,援兵随至,先行死守。

二十七日,黎府被败勇追索饷银,无可支给,以新楚军统领授公。公斯时兼领重任,饷项更乏,再电信云:自带两月之饷已经用尽,而鹿绅饷项失约;吴汤兴敢死军未集,亦无器械。刘帅甚怒之。

七月初二日,日军百余人到大肚。是夜满城惶恐,官僚欲议去城。公又电闻刘帅。回电云:兵来御之,死守无恐!公于是坚心死守。星夜带勇驻扎茄苳脚,以扼大肚溪咽喉;城内外人民皆蒸饭到营,供给三餐。

初三早,派勇巡哨溪边,见日军驾筏而渡,黑旗勇击之退。翌日,黑旗勇与日军战于李厝庄溪底,斩馘二,获战马一匹、米十余包。公飞电报捷,刘帅奖赏兵勇二百两。

自初三至初六日,台南援兵数营继至。初七日,忽报日军入葫芦墩驻扎,公急派彰化县罗树勳带防军营并郑以金一营、台南勇一营救台湾县,遇日军于头家厝等庄。土人林大春、赖宽亦率土人与战。互驻扎于民间竹围,攻打一日一夜;日军蜂拥而来,即据台湾县。

初八日,罗树勳收军回彰化。是日日军遍扎乌日庄沿溪一带,绕过彰化城之背。时台南兵勇叠至,奈甫到地喘息末定,不能分布驻扎。

初九早,日军山根少将一队乘夜越乌日庄溪而来,大队由大竹围、■〈石巤〉砂坑而进,直捣八卦山,分一队由番仔井包抄;川村少将一队又越大肚溪而来。时黑旗勇驻扎茄苳脚,稍却。公黎明闻知,使其友代理诸务,急上马挥令箭赶进。黑旗勇奋力抵击,日军却退。忽见八卦山上日军爬山飞上,铳声如雷。时徐骧、吴汤兴守八卦山率勇力堵,连发大炮数响,未能中的,喊声震地;日军遂夺八卦山,众勇纷纷奔下。公急由茄苳脚回救。至北坛巷,公拔剑斩退军,挥令上山奋战。忽山上枪子飞下,公身中数伤,血溅衣襟,坠马而殁。其随行壮士三人欲拥公而走,亦被铳毙。日军由东门而来,无梯可倚,即缘轿上城,开门齐入;一由市仔尾入北门。黎太守从西门逃二林。罗树勳率其子罗汝择在中庄仔督战,同奔南门,向燕雾而逃。彰化城陷,犹不知公之何往也。

初十日,(日军)驻城将帅令人民收城内外尸首,适其友吴汝祥潜逃出城,甫至北坛巷,见公尸在焉。其伙阿来亦偕收尸者同至其地,汝祥令集三壮士同埋之。迨汝祥回至厦门,闻客馆主人言:公数日前,曾宿其馆,住歇两日,并言台湾时事不可为。共骇然久之。后数日,闻其家忽见公肃衣冠而入,言吾已不就刘幕,上帝命理某方禋祀矣。倏忽不见,家人嗟讶之,越数日而凶耗至焉,始知前日归来者乃公之魂耶。

初,公之到彰,止带七百余人,兵力已单,而李维义又分其半,其爪牙已失。至苗栗募勇未成军,猝遇劲敌,而林鸿贵、袁锡清相继战殁,其左臂已失。此岂战之罪哉?亦时势使然耳。公至鳌头,思扼溪而守,其见识甚高;无如绅富内渡,人心瓦解,不得已回守彰化;而粮饷支绌,刘帅又令以死守,故公力战捐躯。古之忠臣烈士何以加此?宜乎英灵不泯也。

猜你喜欢
  南匈奴列传第七十九·范晔
  列传第五十六 张轨(子寔 寔弟茂 寔子骏 骏子重华 华子耀灵 灵伯父祚 灵弟玄靓 靓叔天锡)·房玄龄
  列传第九十三 韦王陆刘柳程·欧阳修
  卷三百六十·列传第一百一十九·脱脱
  悔过第二十四·吴兢
  丁集·叶绍翁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佚名
  卷之三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二·佚名
  卷三·韩菼
  二百零四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江南米价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 忠义传二·纪昀
  八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佚名
  傅伏传·李延寿
  第二节 文 字·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五十·彭定求

        卷550_1 【岁暮江轩寄卢端公】赵嘏   积水生高浪,长风自北时。万艘俱拥棹,上客独吟诗。   路以重湖阻,心将小谢期。渚云愁正断,江雁重惊悲。   笑忆游星子,歌寻罢贵池。梦来孤岛在,醉醒百忧随。   戍迥烟

  • 何澹·唐圭璋

      澹字自然,括苍人。绍兴十六年(1146)生。乾道二年(1166)进士。淳熙二年(1175),授秘书省正字。三年(1176),武学谕。四年(1177),校书郎。九年(1182),秘书丞。十二年(1185),将作少监。十五年(1188),国子祭酒。绍熙元年(11190),右谏议大夫。庆元

  • 卷一·孟郊

    钦定四库全书孟东野诗集卷一     唐 孟郊 撰乐府上列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狥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灞上轻薄行长安无缓步况值天景暮相逢灞滻间亲戚不相顾自叹方拙身忽随轻薄伦常恐失所避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六·焦竑

      都察院三(僉都御史)   ◆僉都御史   僉都御史凌公漢傳(朱睦■〈木挈〉)   僉都御史程公本立傳(戚元佐)   右僉都御史魯公穆傳   維風編   僉都御史祝公暹傳(李濂)   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左鼎傳   中憲大夫都

  • 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洪武十四年十一月壬午朔○甲申遣吉安侯陆亨镇成都○黑气亘天○赐国子生钞人二锭绵一斤○丙戌置马驿一十八自岳州至辰州府凡一千八十一里以六十里为一驿岳州府三巴陵县曰岳阳曰临江华容县曰华容荆州府四石首县曰通化公

  • 卷之一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哭而不去的傀儡·陶希圣

    ◎一、哭也许哭去却不去汪集团于三月三十日“上台”之后,除了四月下旬,迎阿部,庆“还部”一度热闹之外,再也没有听说他们有什么作为,最近他们以温宗尧为发言人,在中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字,说日方不“和”他们的和平倡导,他们只

  • 葛乾孙传·张廷玉

    葛乾孙,字可久,苏州府长洲县人。父亲葛应雷,以医术著名。当时北方刘守贞、张洁古之医学流行于南方。有个姓李的人,是中州名医,在苏州做官,与应雷谈论医术,大为惊奇,送他张、刘二人医书,从此江南医学有两派。乾孙体貌魁伟,好击剑

  • 卷一百五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王礼考【二十六】山陵【臣】等谨按汉时始有山陵之名诸陵皆有园寝四时致祭後代因之马端临王礼考於国恤之後立山陵一门自初丧至殷奠则入之国恤门自卜宅至虞祭作主则入之山陵门盖以典

  • 卷六·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六 论语【上之三】 述而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此一章书是孔子自叙其立言之有本也孔子曰凡前人所己言已行而於我传之谓之述前人所未言未行

  • 卷七十·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七十     婺源江永撰名器上   通禮二十三補小宗伯掌五禮之禁令與其用等【用等牲器尊卑之差鄭司農云五禮吉凶賓軍嘉】辨吉凶之五服車旗宫室之禁【五服王及

  • 卷二百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七十九体国经野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锥指传曰泉始出山为漾水东南流为沔水至汉中东流为汉水易氏曰漾水东流百八十里经兴元之南郑县名

  • 卷二十一·佚名

    △被甲庄严会第七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悉从种种佛刹来集。尔时世尊,无量百千众所围绕供养恭敬。时彼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无边慧。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稽首作

  • 在加尔各打印度教某君欢迎茶会上谈话·太虚

    ──一月十六日──某教授:从前玄奘法师到印度来,把印度教的许多教义都传到中国,所以现在的印度教,包括了很多的佛教教义。师:将才所讲的,令中国佛教与印度教的关系更加密切。不过玄奘法师那时的佛教,与印度教的界限分得很显

  •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佚名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  五盖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摩竭提国清净法处自然金刚座。光影甚明无所不遍照。与众摩诃萨等无央数菩萨共会坐。三曼陀跋陀罗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最第一。文殊师利菩萨问三曼陀跋陀罗菩萨言。

  • 第三十九則 雲門金毛獅子·胡兰成

    第三十九則雲門金毛獅子舉:僧問雲門禪師:如何是清淨法身?門云:花藥欄。僧云:便恁麼去時如何?門云:金毛獅子。記得是司空圖的詩有:「僧院藥欄靜」,我卻想給他添上一句:日午花影正。此時旁邊走過一個來禮佛的女孩子,她就是清靜法身

  • 陈清端公文选·陈瑸

    陈瑸,病逝后,追授礼部尚书,谥“清端”,入祀贤良祠。此为 《陈清端公诗文集》选编。

  • 江南闻见录·佚名

    一卷。(明末清初)不著撰人。此书逐日记顺治二年 (1645)南京迎降前后二十日间事。首记弘光帝潜行出城,不知所往,城中混乱,马士英出逃,赵城忻迎降,献太子于豫王多铎,又记寻到弘光,豫王设宴,嘲笑之语。书中录有当时明太子硃笔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