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史纲》献辞

或曰:“稽古励文,本承平之饰;怀旧寄兴,乃闲逸之娱。值陵谷之倾翻,宜儒柔之丕变。抱孤主而讲《论语》,固无救于沦胥;处围城而习《春秋》,亦奚裨于捍御?况乃巨劫所被,文物斯坠。兰台之守;取作胡囊;石渠之藏,践于羯马。赵德父之仓皇奔命,卷轴尽抛;祁幼文之慷慨捐生,缥缃荡散。守残缺于荒陬,望中兴于来日。尼父之归洙泗,始述麟经;子长之在笮邛,畴稽凤纪?勉赓弦诵,只存告朔之饩羊;宣诲文章,有类禳凶之刍狗。是则史纲之刊,毋亦可以已也?”

对曰:“子言有见于史之华,无见于史之实;有见于史之敝,无见于史之用。若夫明国族绳绳之使命,庶无馁于任重而道艰;表先民烈烈之雄风,期有效于起衰而振懦;斯今日之所急,舍读史而末由。唯我华胄,卓居族群;导中和之先路,立位育之人极;启文明于榛狉,播光华于黯黮。大任既已降于斯民,大难所以鼓其蕴力。屡蛮夷而猾夏,终德义之胜残。否臻极而泰来,贞以下而元起。斯史实所炳垂,凡国民所宜稔者也。若乃势当危迫,志存忠节。蹈东海而死,义不帝秦;抗绝岛而兴,誓将恢汉;耻偷生之辱,血洗孤城;酬故主之恩,身膏敌斧;凛天地之正气,凌日月而永耀。不有述往,何以诏今?某也摧锋无技,深惭择术之乖;操翰为生,爰尽激扬之力云尔。”

原载《益世报·文史副刊》第21期,1942年12月10日

猜你喜欢
  卷七十六 大中祥符四年(辛亥,1011)·李焘
  内篇 称谓第十四·刘知几
  元明事类钞卷三十五·姚之骃
  卷六·陈继儒
  卷之一百二·佚名
  卷之九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 地理略二·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五 辽纪五·纪昀
  仆固怀恩传·欧阳修
  王守澄传·欧阳修
  余珊传·张廷玉
  平江汉颂·童承叙
  卷四十·雍正
  卷之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草堂诗余卷三·佚名

    长调东风齐着力除夕 胡浩然残腊收寒三阳初转巳换年华东君律管迤逦到山家处处笙簧鼎沸防佳宴坐列仙娃花丛里金炉满爇龙麝烟斜 此景转堪夸深意祝夀山福海増加玉觥满泛且莫厌流霞幸有迎春夀酒银缾浸几朶梅花休辞醉园林

  • 二集卷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十八古今体九十九首【庚午五】四月朔日进宫斋戒自昆明湖进舟至万夀寺川路晓烟未泮麦畴宿雾犹浓触景成欣援毫得句雨後明湖潋涨痕爱寻溪路远尘喧馨香饼饵酬殷望澄动川云供静存适为肃斋还内禁得

  • 一一一四 闽浙总督雅德奏覆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十部折·佚名

    一一一四 闽浙总督雅德奏覆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十部折乾隆五十年十月二十八日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臣雅德跪奏,为遵旨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恭折奏闻事。案奉上谕:《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

  • 卷九十六·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九十六 唐 张守节 撰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史记九十六 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郑州阳武县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

  • 樊山政书卷五·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吏房书办张金镜禀词批盩厔县印委关马会禀批商州张护牧家骥详批甘泉县宫令禀批凤翔府杨守禀批临潼县黄令禀批蒲城县民赵金贵控词批长安县民任贵控词批陇州禀批凤翔府详批华阴县印委刘李会禀批华州李令

  • 偏安排日事迹卷十二·佚名

    四月癸丑朔,革御史王孙蕃职为民,刘宪章法司提问。给死难诸臣申佳胤等三代诰命。减临淮侯李祖述禄三之一,以祖券免死。罚朱元臣俸二年。加淮宁侯孙维城太子太傅、襄卫伯常应俊太子太保;应俊仍荫子。准高杰子元爵袭封兴平伯

  • 卷六 西北部族属国叛服·李有棠

    太祖即位之元年春二月,黑车子室韦八部降。冬十月,讨黑车子室韦,破之。二年夏五月癸酉,命皇弟特哩衮萨喇讨乌丸及黑车子室韦。三年冬十月己巳,遣鹰军讨黑车子室韦,破之。西北乌梁海部族进牵车人。四年冬十月,乌满山奚库济及札

  • 待轩诗记卷首·张次仲

    明 张次仲 撰学诗小笺总论班固艺文志曰诗言志歌永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火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

  • 第十四章 4·辜鸿铭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辜讲孔子说:“当国家政府司法公正严明,政局安静有序,百姓在言辞及行动上就显得大胆而高尚。然而如果国家政府司法不公,政局混乱不堪,百姓在行动上就显得大胆而高傲,但是在言辞表达

  • 提要·张大亨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通训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通训六卷宋张大亨撰是书自序谓少闻春秋於赵郡和仲先生考宋苏轼年谱轼本字和仲又苏洵族谱称为唐相苏頲之裔系出赵郡今所传轼题烟江叠嶂

  • (九)·钱穆

    第九目制度。中国人言治平之道,重在制度。杜佑《通典》,马端临《文献通考》诸书,皆详言中国历史上各项政治制度之演变。近代国人,皆言秦以下中国政治为帝皇专制。试读杜马诸书,可知其非。历代各项制度,亦各有是非得失,均当从

  • 宣公·宣公四年·左丘明

    【经】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秦伯稻卒。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赤狄侵齐。秋,公如齐。公至自齐。冬,楚子伐郑。【传】四年春,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非礼也。平国

  • 卷三百六十九·佚名

    △初分遍学道品第六十四之四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观大慈若常若无常。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应观大悲大喜大舍若常若无常。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应观大慈若乐若苦。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应观大悲大喜大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九·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七   復次善勇猛若諸菩薩如是學時不於色學若常若無常若樂若苦若空若不空若我   若無我.亦不於受想行識學若常若無常若樂若苦若空若不空若我若無我.善勇猛  

  • 菩提道次第心论卷第二·宗喀巴

    极尊上师宗略巴造论比丘能海集戊二、此中显示道中心要之正理,即是摄持正行之方法,分别三士道修行之次第也。已一、明与中上共同之下士道。内分三科:庚一、正修下士意乐。庚二、发生意乐之量。庚三、破除邪执。庚一、正修

  •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下·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于是贤者大目揵连。咸请劝发于无央数亿百千垓诸天子众。欲行天人。色行天人。各各疾取华香捣香杂香缯幡。各往诣佛供养世尊。前礼足下却住一面。时目揵连还诣大圣。稽首于地迁住佛前

  • 滇游记·陈鼎

    一名《云南纪游》。1卷。清陈鼎撰。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前后。多记云南山川、草木及古迹,略于人事,凡50余条。其中大理地区资料较详,约占全书之半,系录自《洱海丛谈》。对研究大理白族地区史迹有参考价值。或

  • 滴天髓·京图

    《滴天髓》是古代中国命理学著作,相传为宋朝人京图撰,也有人说是明初刘基所作。清代道光年间,任铁樵毕生研究命学,针对当时命理学偏离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正理,混乱芜杂,偏重于格局和神煞的问题,结合一生命理实践分篇增注,阐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