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五

滩濑类

五言古

严陵濑         【梁】任 昉

羣峰此峻极参差百重嶂清浅既涟漪激石复奔壮神物徒有造终然莫能状

石头濑         【唐】崔国辅

怅矣秋风时余临石头瀬因高见逺境望尽此州内羽山一防青海岸杂花碎离离树木小淼淼湖波大日暮千里帆南飞落天外湏防遂入夜林色有微霭寻逺路已穷遗荣事多昧一身犹未理安得济时代且泛朝夕潮荷衣蕙为带

下陵阳沿高谿三门六刺滩 【唐】李 白

三门横峻滩六刺走波澜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何慙七里濑使我欲垂竿

八节滩         【宋】欧阳脩

乱石泻谿流跳波溅如雪徃来川上人朝暮愁滩濶更待浮云散孤舟弄明月

将至地黄滩       【宋】杨万里

未到地黄滩十里先闻声樯竿已震掉未敢与渠争舟人各整篙有如大敌临搴篷试一望溅雪纷琮琤乃是水硙港为滩作先鸣真滩定若何老夫虚作惊

苏木滩          杨万里

滩雪清溅眸滩雷怒醒耳落洪翠壁立跳波碧山起船进若战胜船退亦游戏若非篙师苦进退皆可喜忽逢下滩舟掀舞快云驶何曽费一棹才瞬已数里防有上滩时得意君勿恃

辽车滩          杨万里

东岸上不得西岸上更难五船徃复来经纬滩两间一船初竟进当流为众先涛头打澎湃退缩不敢干一船作后殿忽焉突而前瞬息越湍险回头有矜顔老夫与寓目亦为一粲然

柴歩滩          杨万里

江濶水不聚分为三五滩遂令客子舟上滩一一难小沙已成洲大沙已成山山有树百尺树围屋数间水底复生洲沙湿犹未干从此洲愈多安得水更寛忆从严陵归水落不能湍拖以数童仆折却十竹竿今兹过吾舟念昔犹胆寒

七言古

沧滩          【宋】陆 游

百夫正讙助鸣艪舟中对面不得语湏防人散寂无哗惟闻百丈转两车呕呕哑哑车转急舟人已在沙际立雾敛芦邨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故郷回首已千山上峡初经第一滩少年亦慕宦游乐投老方知行路难

五言律

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  【唐】刘长卿

南归犹谪宦独上子陵滩江树临洲晩沙禽对水寒山开斜照在石浅乱流难惆怅梅花发年年此地看暮发七里滩夜泊严光台下 【唐】方 干

一瞬即七里箭驰犹是难樯边走岚翠枕底失风湍但讶猿鸟定不知霜月寒前贤竟何益此地误垂竿

七言律

宿查濑         【宋】杨万里

寒流一带槛前横落日诸峯霞外明水断新洲添五里客寻旧路却重行江车自转非人踏沙碓长舂彻夜鸣畴昔稚桑今秃树如何白髪不敎生

过查滩          杨万里

眼底常山一武中上滩更得半船风青天以水为铜镜白鹭前身是钓翁旧日防头浑改尽数尖山觜忽搀空老夫只费五六日行尽浙江西复东

五言絶句

白石滩         【唐】裴 廸

跂石复临水弄波情未极日下川上寒浮云澹秋色

石濑          【宋】朱 子

疏此竹下渠漱彼涧中石暮馆绕寒声秋空动澄碧

七言絶句

新小滩         【唐】白居易

石浅沙平流水寒水边斜挿一渔竿江南客见生郷思道似严陵七里滩

滩声           白居易

碧玊斑斑沙歴歴清流决决响泠泠自从造得滩声后玉管朱弦可要听

七里滩         【唐】胡 曽

七里清滩映碧层九天星象感严陵钓鱼台上无丝竹不是高人谁解登

竹节滩         【宋】朱 子

船下清江竹节滩长烟漠漠水漫漫人家断岸斜阳好客子中流薄暮寒

澑港滩         【宋】杨万里

此去严州只半程一江分作两江横忽惊洲背青山下却有危樯地上行

上章戴滩         杨万里

脱巾枕手仰哦诗醉上诸滩总不知回看他船上滩苦方知他看我船时

明发韶州过赤水渴尾滩   杨万里

船下惊滩浪正喧花汀水退走沙痕一峯忽自云端出只见孤尖不见根

过建封寺下鲢鱼滩     杨万里

江收众水赴单槽石壁当流鬪雪涛将取危舟飞过去黄头郎只两三篙

侯滩          【宋】沈 辽

江流激激过侯滩更上山头看打盘百嵗老人亲击鼔城中忧乐不相干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五

猜你喜欢
  李光·唐圭璋
  曾纡·唐圭璋
  补遗 卷一O·袁枚
  今传是楼诗话 九·王揖唐
  ●卷二十·葛立方
  百正集卷下·连文凤
  巻八·黄昇
  卷二十九·徐世昌
  卷341 ·佚名
  卷二百四十三·陈廷敬
  总目三·佚名
  巻九·佚名
  卷三·贺铸
  古潭的声音·田汉
  卷三·杨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八 陈师道 规禅停云斋 净居衆天人宫殿随所适少仕老不归重门闭榛棘道人秀丛林妙语出禅寂是身如浮云随处同建立平生与二子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鞠台集秀録》·张次溪

    (清)佚名 撰●目录鞠台集秀録光绪十二年作 绮春主人时小福少主人德保 春馥主人郑秀兰少主人丫头三儿禄儿喜儿金寳□□ 丽华主人沈芷秋 颕川主人陈石头 芝秀主人陈根棣 瑞香主人张天元 嘉颕主人李艳侬少主人官保

  • 志第六 礼仪六·魏徵

    梁制,乘舆郊天、祀地、礼明堂、祠宗庙、元会临轩,则黑介帻,通天冠平冕,俗所谓平天冠者也。其制 ,玄表,硃绿里,广七寸,长尺二寸,加于通天冠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前圆而后方。垂白玉珠,十有二旒,其长齐肩。以组为缨,各如其绶色,傍垂

  •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四·阿桂

      太宗文皇帝【崇徳二年丁丑三月至十二月】  崇徳二年三月甲辰朝鲜国臣洪翼汉等伏诛先是朝鲜国王李倧屡上书乞降  太宗谕令送首谋败盟三四臣当正国法以儆后人李倧奏言首倡浮议之台諌洪翼汉当大军到境时用为平

  • 卷之一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五百四十四·佚名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夏四月。癸卯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外记注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乙巳皆如之。外记注  ○谕内阁、前据翰林院代递编修赵炳麟条陈、并御史张世培条

  • 一五八 谕着杭州织造寅着亲往宁波询察天一阁房间书架具样呈览·佚名

    一五八 谕着杭州织造寅着亲往宁波询察天一阁房间书架具样呈览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奉上谕:浙江宁波府范懋柱家所进之书最多,因加恩赏给《古今图书集成》一部,以示嘉奖。闻其家藏书处曰天一

  • 六八 河南巡抚何煟奏续购获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六八 河南巡抚何煟奏续购获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初二日河南巡抚臣何煟跪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钦奉谕旨,购访遗书,业将先后送到书目及委员分路采访情形,恭折具奏。兹复据委员并各地方官敬宣圣训,谆切开导

  • 卷之二十九  李侍郎使北錄(明)李實 撰·邓士龙

    (李侍郎使北錄,亦名北使錄或使北錄,明李實撰。實,字孟誠,四川合川人。正統七年進士,累官至右都御史。其事迹附見明史卷一七一楊善傳。景泰初,實為禮科給事中,被擢為禮部右侍郎往使瓦剌。是錄記其在漠北見英宗及與瓦剌首領辯論

  • 汉纪五十三 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194)·司马光

    汉纪五十三 汉献帝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 [1]春,正月,辛酉,赦天下。 [1]春季,正月,辛酉(十三日),大赦天下。 [2]甲子,帝加元服。 [2]甲子(十六日),献帝举行加冠礼。 [3]二月,戊寅,有司奏立长秋宫。诏曰:“皇妣宅兆未卜,何忍言后宫之选

  • 卷一百三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二王礼考【八】上尊号徽号   【尊封附】乾隆十六年十一月乙酉以皇太后六十万夀加上崇庆慈宣康惠敦和皇太后徽号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夀皇太后先是九月辛卯谕礼部朕惟合九州以致

  • 提要·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唐大诏令集      诏令奏议类一【诏令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唐大诏令集一百三十卷宋宋敏求编敏求字次道赵州平棘人参知政事绶之子进士及第官至史馆修撰龙图阁直学士事蹟具宋史本传

  • 序·杨士聪

    盖闻载笔善讹,杂摭一时之论;折衷贵当,力祛千古之疑;矧兹感寄兴亡,兼以品分芳秽。事虽已往,鉴在将来;治乱有原,历之始终而皆应;奸贤一定,参以爱憎则婿移。惟随事辄书,第还所本有;因人为纪,不益所本无。如衡斯平,毋度或爽。粤惟寇氛孔

  • 第七·佚名

    △三法品第三之二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於此世间。子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等子。二者胜子。三者劣子。云何等子。谓有一类父母。具戒成调善法。能离杀生。离不与龋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饮诸酒生放逸处。子亦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六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六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十六时左右六军使睹此庆云陈表奉贺。永泰元年九月三日特进右龙武大将军知军事上柱国徐国公臣刘仙智等上表。臣仙智等言。昨日迎新译仁王护国般若

  • 谲觚十事·顾炎武

    清朝顾炎武撰。时有乐安李焕章,伪称与炎武书,驳正地理十事,故炎武作是书以辨之。其论孟尝君之封於薛,及临淄之非营邱诸条,皆於地理之学有所补正。《谲觚十事》一文是顾炎武针对李焕章《与顾宁人书—辩正地理十事》而作。李

  • 准斋杂说·吴如愚

    二卷。南宋吴如愚撰。此书亦久无传本,唯散见于《永乐大典》中。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共得四十余篇,皆为研究理学之文,基本上恢复原貌。据《行状》记载,早年留心于道教,凡三四年既而幡然醒悟,尽弃所学而

  • 播般曩结使波金刚念诵仪·佚名

    译曰步掷。金刚神之名也。有播般曩结使波金刚念诵仪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