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邑里第十九

昔《五经》、诸子,广书人物,虽氏族可验,而邑里难详。逮太史公始革兹体,凡有列传,先述本居。至于国有驰张,乡有并省,随时而载,用明审实。案夏侯孝若撰《东方朔赞》云:"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魏建安中,分厌次为乐陵郡,故又为郡人焉。"夫以身没之后,地名改易,犹复追书其事,以示后来。则知身生之前,故宜详录者矣。"

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洛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由是斗牛之野,郡有青、徐;吴、越之乡,州编冀、豫。欲使南北不乱,淄、渑可分,得乎?系虚名于本土者,虽百代无易。既而天长地久,文轨大同。州郡则废置无恒,名目则古今各异。而用者为人立传,每云某所人也,其地皆取旧号,施之于今。欲求实录,不亦难乎!

且人无定质,因地而化。故生于荆者,言皆成楚;居于晋者,齿便从黄。涉魏而东,已经七叶;历江而北,非唯一世。而犹以本国为是,此乡为非。是则孔父里于昌平,阴氏家于新野,而系纂微子,源承管仲,乃为齐、宋之人,非关鲁、邓之士。求诸自古,其义无闻。

且自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竞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若仲远之寻郑玄,先云汝南应劭;文举之对曹操,自谓鲁国孔融是也。爱及近古,其言多伪。至于碑颂所勒,茅土定名,虚引他邦,冒为己邑。若乃称袁则饰之陈郡,言杜则系之京邑,姓卯金者咸曰彭城,氏禾女者皆云钜鹿。此乃寻流俗之常谈,忘着书之旧体矣。

又近世有班秩不着者,始以州壤自标,若楚国龚遂、渔阳赵壹是也。至于名位既隆,则不从此列,若萧何、邓禹、贾谊、董仲舒是也。观《周》、《隋》二史,每述王、庚诸事,高、杨数公,必云琅琊王褒,新野庾信,弘农杨素,渤海高,以此成言,岂曰省文,从而可知也。

凡此诸失,皆由积习相传,寝以成俗,迷而不返。盖语曰:"难与虑始,可与乐成。"夫以千载遵行,持为故事,而一朝纠正,必惊愚俗。此庄生所谓"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言",斯言已得之矣。庶知音君子,详其得失者焉。

江左侨立《晋地里志》:晋都河南,仍魏名为司州。元帝渡江,侨置于徐,非本所也。后于寻阳侨立弘农郡,于武陵侨立河东郡。兖州则侨置于京口,后改广陵为南兖州,又侨置青州,又分立陈留郡、山阳郡。雍州则侨立于襄阳,又于襄阳分立京兆、扶风、河南、广平等郡。至志徐、荆、扬三州,则凡幽、冀、青、并、雍、凉、兖、豫诸州邑名,错寄其中,多不胜录。

居晋齿黄嵇康《养生论》:处头而黑,麝食柏而香,颈处险而瘿,齿居晋而黄。推此而言,凡所食之气,蒸性染身,莫不相应。按《文选》善《注》,、麝、颈,并有义证,而齿黄独无,盖当时已莫详矣。《史通》直用康语也。

昌平《史记》世家:孔子生鲁昌平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索隐》:《家语》曰:宋微子之后。宋襄公至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至防叔,畏华人氏之逼而奔鲁,故孔氏为鲁人。

阴氏《通鉴光武纪》:帝在宛,纳新野阴氏之女丽华。胡三省《注》:《风俗通》云:"管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其后氏焉。"《氏族大全》:修,管仲七世孙也。《后汉阴识传》:秦、汉之际,始家新野。《汉地里志》:新野邓,属南阳郡。

应劭孔融《后汉郑玄传》:袁绍要玄,大会。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太山太守应仲远,北面称弟子,何如?"《杨彪传》:曹操奏收彪,孔融往见操,曰:杨公四世清德,公今横杀,孔融鲁国男子,便当拂衣而去。融本传:融字文举。

龚遂赵壹《汉书》: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后汉书》: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按:遂非楚国而曰楚国,壹非渔阳而曰渔阳,标所望也。

王颖高杨《后周书》:王褒字子渊,琅琊临沂人。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隋书》:高字昭玄,渤海人。杨素字处道,弘农华阴人。按:《史通》本节引萧、邓、贾、董,汉世称其人皆不举地望。而近时王、庾、高、杨,必以郡称,文滋烦重矣,故曰"岂曰省文"。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三·刘昫
  卷一百七十四 皇祐五年(癸巳,1053)·李焘
  关于《邵氏闻见后录》·邵博
  卷九正监蒙难纪略·刘若愚
  宋史全文卷三十六·佚名
  名山藏卷之九十六·何乔远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九·佚名
  ◎道尹署·费行简
  皇王大纪卷四十二·胡宏
  六四一 谕内阁着国史馆会同理藩院编辑各蒙古扎萨克功绩表传·佚名
  九三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得经史各书开单呈览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七·阿桂
  纲鉴易知录卷四七·吴楚材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补遗 卷一·袁枚

      《诗》始于虞舜,编于孔子。吾儒不奉两圣人之教,而远引佛老,何耶?阮亭好以禅悟比诗,人奉为至论。余驳之曰:“《毛诗三百篇》,岂非绝调?不知尔时,禅在何处?佛在何方?”人不能答。因告之曰:“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

  • 第四折·佚名

    (诸葛亮领卒子上,云)贫道诸葛孔明。因周瑜要取荆州之地,请玄德公拜门,不肯放过江来。我着刘封送暖衣,就带一个锦囊去。我料孙权定放主公即日回来也,早遣三将军江边接应去了。贫道安排下筵席,与主公、夫人拂尘。这早晚敢待来

  • 二回 晓谕各国·佚名

    (二手下同杂上)(排子)(杂曰)小王姬辇,奉了兄王之命,下召一十七国往临潼赴会。到过一十五国,还有吴楚未到。来!(手下白)有!(杂白)押表前行!(排子下)(生上)【引】鄂楚封江管九郡,乐享安宁。孤楚平王,镇守楚邦。内侍!(太白)有!(生白)闪放龙门!(太白)闪放

  • 卷一·吴雯

    钦定四库全书莲洋诗钞卷一蒲州吴雯撰五古行行重行行离亭送君去三里闻马声五里马无迹十里云树平嗟彼云树繁不知人有情乾坤静如掌万里见君行遥题王咸中石隖山房积水浮九州东南益荡潏人家半洲岛萝筱互蒙密具区我旧游石隖

  • 卷二十八·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二十八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黄庭坚山谷诗钞上黄庭坚字鲁直分寜人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胜自号山谷老人天下因称山谷以配东坡过涪又号涪翁第进士历知太和哲宗召为校书郎神宗实録检讨官起居舍人除

  • 卷八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十三陈子昂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少以富家子尚气决好弋博後游乡校乃感悔修饬初举进士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子昂顾左右辇千缗市之衆惊问子昂曰余善此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入宣阳里如

  • 卷之五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李轨传·欧阳修

    李轨字处则,是凉州姑臧县人。略知书籍,颇有智辩。其家以财富称雄于边郡,喜好周济别人,受到乡人称赞。隋大业年间,补任鹰扬府司兵。薛举作乱于金城郡时,李轨与同郡人曹珍、关谨、梁硕、李斌贝、安..仁等人商议说:“薛举残暴凶

  • 高模翰传·脱脱

    高模翰,又名松,渤海人。颇有膂力,擅长骑射,喜欢谈兵。起先,太祖平定渤海,模翰逃至高丽,高丽王将女儿嫁给他。因为有罪逃回。后因酗酒杀人获罪入狱,太祖知他有才,宽恕了他。天显十一年(937)七月,唐遣张敬达、杨光远率兵五十万进

  • 天方性理图传卷二·刘智

      概言  第二卷,乃发明第一卷未尽之意。其言理也,足乎其前所未尽言之理、其言象也,足乎其前所未尽言之象。然非理自理、象自象也。象,即理也。言象,正所以申明其理之所不可见者耳。有心者,若能于当体求之,则理象皆得;不能

  • 第四章 23·辜鸿铭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辜讲孔子说:“没有欲望的人极少犯错误。”(或许,最好翻译为:He who fines his sphere——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的人。“一般而言,会发现在整个国家来说,懂得经营的人要比小镇上少很多;而小镇要比大镇

  • 卷四·佚名

    忉利天品第九佛语比丘。须弥山王顶上。有忉利天。广长各三百二十万里。上有释提桓因城郭。名须陀延。广长各二百四十万里。七重壁。七重栏楯。七重交露。七重行树。周匝围绕姝好。皆以七宝作之。金银琉璃水精赤真珠车

  •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道宣

      习禅五 本传十四 附见五。   唐相州寒陵山寺释道昂传一(灵智)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道哲传二(道成 静安)   唐潞州法住寺释昙荣传三。   唐京师弘法寺释静琳传四。   唐京师弘福寺释慧斌传五。   唐

  • 卷八十六·佚名

    释遍学品第七十四【经】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大智慧成就,行是深法,亦不受果报!”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菩萨摩诃萨大智慧成就,行是深般若波罗蜜,亦不受果报。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诸法

  • 斜阳·太宰治

    中篇小说。作者〔日本〕太宰治。发表于1947年。作品是二次大战后的畅销小说,曾在一部分读者中产生共鸣,并由此产生代表没落阶层的流行语“斜阳族”。作者在小说中写了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书信

  • 艺术与生活·周作人

    现代评论集。周作人著。 上海群益书社1931年2月初版。收文章21篇,另有序文两篇。为1917至1926年间所作,除3篇文字外,其余大部分作于1924年以前。其中《人的文学》一文发表于1918年12月15日《新青年》5卷6号。他说,“我对

  • 金液大丹诗·佚名

    金液大丹诗,撰人不详。从内容上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收录五律诗九十余首,论述七返九还金液大丹,似为内丹法。其说宗承《参同契》,谓「龙虎还丹本,夫妻喻药基」。其修炼次第为:「一正药根源,二关

  • 法华玄论·吉藏

    凡十卷。隋代嘉祥大师吉藏(549~623)撰。又称法华经玄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乃吉藏依三论教旨,以阐释法华经之要义。内容包括:(一)弘经方法,阐明弘传法华经之方法。(二)大意,说明佛说法华经之十六种因缘。(三)释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