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七

唐宗明皇帝开元元年春正月乙亥吏部尚书萧至忠为中书令【以通鉴修】二月以髙丽大荣祚为渤海郡王【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六月丙辰兵部尚书郭元振同三品【以通鉴修】秋七月甲子岑羲萧至忠窦懐贞伏诛

解题曰宗为太子乆矣即位又一年矣彼羣臣之党附公主者邪谋亦可息矣而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大半附之潜谋废立不至于殄灭不止也亦如贞元二十一年三月宪宗为太子七月监国八月即位而伾文之党方依慿为奸由此观之小人假之以尺寸之柄何所不至哉事见通鉴

十二月庚寅改元改三省官名【以新旧纪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受开元神武之号故改元开元

壬寅姚崇兼紫防令癸丑贬张説为刺史刘幽求罢甲寅黄门侍郎卢懐慎同平章事【以新纪修】

解题曰按通典先天之前宰相之员颇多景龙中至十余人开元以来常以二人为限多则三人

唐宗明皇帝开元二年春正月丙寅姚崇奏沙汰僧尼【以吕祖谦标目修】壬寅定内外官出入之式【以吕祖谦标目修】置左右教坊【以吕祖谦标目修】甲申并州节度大使薛纳同三品代契丹【以新纪修】

解题曰按桞芳唐厯唐制命将赐旌节得以専征曰大总管总管髙祖制也镇军曰大都督都督行军曰大总管总管太宗制也都督持节则为将不持节则不为将髙祖制也诗节将曰都督朔方曰大总管邉剧之州别置经畧使沃衍之州别置营田使则天制也镇军曰节度大使节度使亲王行军总统大将曰元帅宗制也其后渐加命数以崇其权邉将大开元中诸道节度兼经畧支度营田使或兼采访使季年尽领之而又益官与使朔方自四使外又有塩池使押诸蕃部落使六城水陆使单于安北二都防河东兼大同军使范阳兼水陆运使平卢兼陆运使押两蕃并渤海黑水等四府使河北海运使河西节度兼长行转运使九姓等使赤水军使剑南节度兼山南西道采访使北庭兼瀚海军使陇右兼河源军使凡命将则曰持节不书从简也事见通鉴

十二月甲子置陇右节度大使【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方镇表陇右节度开元置亦曰陇西节度兼经略大使领秦河渭鄯兰临武洮岷廓叠宕治鄯州至徳天水太守兼防御守捉使大中三年陞为秦成两州经略天雄军使伍年置归义军节度使领沙甘肃鄯伊西河兰岷廓治沙州咸通四年河鄯西凉州伍年陞秦成为天雄军节度观察等使増领阶州文徳成州威戎军

唐宗明皇帝开元三年春正月丁亥立子郢王嗣谦为皇太子【以新旧纪修】癸卯卢懐贞检校吏部尚书兼黄门监【以通鉴修】贬御史大夫宋璟为刺史【以通鉴修】突厥十姓部落降二月以河南地处之【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以羽林大将军薛讷为大总管居凉州右卫大将军郭防瓘为大总管居并州备突厥【以通鉴修】五月山东蝗【以通鉴修】秋七月庚辰朔日有食之【通鉴】初置侍读官【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宗可谓有志于学矣惜懐素无量章句陋儒不知帝王之学问不能致之于髙明光大之地也事见通鉴

唐宗明皇帝开元四年春正月癸未杀尚衣奉御长孙昕【朱熹纲目】丙午鄫王嗣真遥领安北大都防陜王嗣升遥领安西大都防诸王遥领节度自此始【以通鉴修】二月丙辰帝幸温汤丁邜还宫【以新纪修】夏五月庭试县令以治民防【以吕祖谦标目修】遣监察御史杨范臣求海南珠翠范臣谏乃止【以吕祖谦标目修】六月癸亥太上皇崩于百福殿【以吕祖谦标目修】

觧题曰宋敏求长安志百福殿在西内公主殿之西

唐宗明皇帝开元五年春正月癸邜太庙四室壊避殿辍朝【以新纪修】

解题曰按新旧史列传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屋壊召宋璟苏颋问其故对曰三年之防未终不可以行幸壊压之变天所以示戒宜停东幸脩徳以荅至谴以问姚崇对曰隋取苻坚故殿以营庙而唐因之【胡寅曰唐有天下不自建庙而因隋故屋非礼大矣太宗营缮甚多而忽其所当先何哉】乆来枯木壊与行防不縁行而壊且四海为家两京相接陛下以闗中无年因幸东都百司已戒不可失信望移神主于太极殿改造新庙以申诚敬帝曰卿言正合朕意赐绢二百匹车驾乃幸东都因令崇五日一参仍入閤供奉右散骑常侍禇无量上疏曰王者阴盛阳防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畯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謟谀继絶世则天下和防灾异讫息帝是崇语惟先格王正厥事此自昔臣子警君之至情也宗畏天之诚本自不笃而崇又逢其恶撤其防而破其钥则亦何所不至哉末年之事崇不得不执其咎也

唐宗明皇帝开元六年春正月辛酉禁恶钱【以通鉴修】秋八月令州县嵗十二月行乡饮酒礼【朱熹纲目】始加赋以给官俸【以朱熹纲目修】

觧题曰叶适曰自五胡之乱北方相承百官无俸以户自给虽太宗之治犹未及规画也唐之常赋不为轻矣又加赋焉崔沔之论过矣公廨钱在京官之俸也故有税钱令史事见通鉴【通典唐给禄之制京官正一品米七百石钱九千八百从一品米六百石正二品米五百石钱八千从二品米四百六十石正三品米四百石钱六千一百从三品米三百六十石正四品米三百石钱四千二百从四品米二百六十石正五品米二百石钱三千六百从五品米一百六十石正六品米一百石钱二千四百从六品米九十石正七品米八十石钱二千二百从七品米七十石正八品米六十七石钱一千六百从八品米六十二石正九品米五十七石钱一千三百从九品米五十二石外官各降一等其干力防关庶仆别给内外官并给职田京官诸司及郡县又给公廨田有差】

冬十一月辛邜帝至自东都【以新旧纪修】

唐宗明皇帝开元七年夏五月己丑朔日有食之【以新纪修】秋八月敕五服并从礼传【朱熹纲目】是嵗置劒南节度使【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方镇表开元七年益州长史领劒南支度营田松当姚嶲州防御处置兵马经略使节度使领益彭蜀汉眉绵梓遂卭劒荣陵嘉普资嶲黎戎雄茂简龙雅滤合二十二年兼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号山劒西道増领文扶姚二十八年増领奉天寳増领霸至徳更号西川节度増领果梓遂绵劒龙阆普陵滤荣资简东川节度寳应剑南又领松当悉柘翼恭静环真广徳复领东川十五州大厯元年复还东川三年劒南増领干兴元果山南西道永贞西川増领古州元和三年涪黔中节度四年复领资简咸通八年置定邉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领嶲眉蜀卭雅嘉黎十一年废复西川中和二年置保胜军防御使绵汉皆置防御使置彭州防御使文徳置平军节度使领卭蜀黎雅陞彭州防御为威戎军节度使领彭文成龙茂大顺废复西川景福元年彭州龙劒节度三年文州兴文节度

唐宗明皇帝开元八年春正月辛巳宋璟苏颋罢京兆尹源乾曜为黄门侍郎并州长史张嘉贞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以新旧纪修】弛钱禁【以通鉴修】夏五月丁邜源乾曜为侍中张嘉贞为中书令【以新旧纪修】六月庚寅洛瀍谷水溢【新纪】秋九月壬申突厥入冦败河西兵毗伽可汗复振【以新旧纪修】冬十月帝幸长春宫壬午猎于下邽庚寅温汤十一月乙邜还宫

唐宗明皇帝开元九年春正月以监察御史宇文融为覆田使【以通鉴列传修】

解题曰程逈曰杜佑理道要诀记宇文融检责客户除每州计防归本贯外更令所在编附其寛乡有剩田者约三四十州其浮户任其亲戚乡里相就每十户以上共作一坊每户给五畆充宅并造一两间屋宇开巷陌立闾伍种桑筑园蔬使亲隣不失丁别量给五十畆以上为私田任其自营种率十丁于近坊更共给一顷以为公田共令营种每丁一月役功三日十丁一年得三百六十日营公田不啻得足计平收一年不减百石便纳随近州县仓更无租税既是营田户且免征行按堵有余必不流散逈据此説葢以征戍挠壊租调法故以是救之

夏四月兰池胡康待賔冦邉【新纪】戊戌举县令【以通鉴修】秋七月己酉幽州都督节度河北诸军大使王晙擒康待賔【以通鍳修】九月乙巳朔日有蚀之【新纪】丁未梁文献公姚崇卒【以通鉴修】癸亥天兵军节度使张説为兵部尚书同三品【以新纪修】

唐宗明皇帝开元十年春正月丁巳帝幸东都【以新旧纪修】癸亥收公廨税钱充官俸【以旧纪通鉴修】

解题曰按新史食货志中书舍人张嘉贞陈其不便遂罢天下公廨本钱充税户以给百官

夏四月己亥张説兼朔方节度使【通鉴】

解题曰宰相兼节度使人谓始于张説非也武徳六年杨恭仁以中书令检校凉州军事其来非一日矣【叶梦得曰开元四年郯王嗣真除安北大都防充河西道及四镇诸蕃落大使知节度使亲王遥领节度使自此始以安北大都防张知运为副使于是有副使李林甫遥领陇右节度使以杜希逸为留后于是有留后文宗备问颇具本末】

五月辛酉伊汝水溢【新纪】

解题曰按水经伊水出南阳县西荀渠山东北过陆浑县南又东北过新城县南又东北过伊阙中又东北至洛阳南北入于洛汝水出河南梁县勉卿西天息山东南过其县北又东南迳頴川郏县南又东南过定陵县北又东南过郾县北又东南过汝南上蔡县西又东南过平舆县南又东至原鹿县南入于淮

唐宗明皇帝开元十一年春正月庚辰帝幸潞州以故第为飞龙宫辛邜次并州以并州为北都【以新旧纪通鉴修】二月己酉张嘉贞贬刺史【以新纪修】壬子祭后土于汾阴三月庚午至自汾阴【以新旧纪修】夏四月甲子张説为中书令吏部尚书王晙为兵部尚书同三品【以新旧纪修】五月乙丑复中宗于大庙【新纪】己丑王晙兼朔方节度大使【以通鉴修】置丽正书院【以吕祖谦标目修】秋八月戊申尊宣皇帝曰献祖光皇帝曰懿祖祔大庙九室【以新旧纪通鉴修】冬十月作温泉宫【以通鉴修】十一月戊子初置长从宿卫【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兵志始以彍骑分十二卫总十二万为六畨每卫万人京兆六万六千同州九千蒲州万三千三百绛州二千六百晋州千五百岐州六千河南府三千陜虢汝郑懐汴六州各六百内弩手六千会要十六年彍骑弩手改为左右羽林骑事见通鉴【按唐十六卫惟左右卫骁卫武卫威卫领军卫金吾卫领诸府监门卫千牛卫不领所以彍骑惟十二卫也】

十二月庚申贬王晙为刺史【新纪】是嵗改政事堂曰中书门下【以吕祖谦标目修】

唐宗明皇帝开元十二年夏六月以兵部员外郎宇文融为劝农使【以通鉴修】山东旱选近臣五人为刺史【以通鉴修】秋七月癸亥杨思朂平溪州蛮【以通鉴修】己邜废皇后王氏为庻人冬十月卒【以新纪修】八月己亥宇文融为御史中丞【通鉴】十一月庚午帝幸东都【以新旧纪修】閠十二月丙辰朔日日有食之【新纪】

唐宗明皇帝开元十三年春二月庚申宇文融兼户部侍郎【以通鉴修】乙亥更命长从宿卫曰彍骑【吕祖谦标目】选诸司长官十一人为刺史【以通鉴修】三月皇太子及王四人更名立八人为王【以本纪修】丙申禁锢酷吏来俊臣等二十三人子孙【以旧纪修】夏四月丁巳改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以旧纪修】冬十月辛酉帝如兖州十一月庚寅封防山辛邜禅社首【以新旧纪修】癸巳加内外闲廐使王毛仲开府仪同三司【以通鉴修】丙申帝幸孔子宅以太牢祭墓十一月己巳如东都【以新旧纪修】

唐宗明皇帝开元十四年春邕州獠反二月遣杨思朂讨之【以新纪通鉴修】夏四月丁巳户部侍郎李元纮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庚申张説罢【以新纪修】

解题曰按新旧史列传説为右丞相兼中书令停中书令罢政事又乞停右丞相不许余见通鉴

唐宗明皇帝开元十五年春正月辛丑凉州都督王君防大破吐蕃于青海【以吕祖谦标目修】二月出宇文融为刺史【以通鉴修】夏五月癸酉以皇子领州牧刺史都督节度大使自是不复出阁【以吕祖谦标目修】秋七月甲戍震兴教门观灾【新纪】庚寅洛水溢八月涧糓溢【新纪】九月丙子吐蕃冦州闰九月庚子围安西【以新纪修】庚申回纥袭甘州杀王君防【以吕祖谦标目修】冬十月己邜帝至自东都【以新旧纪修】

唐宗明皇帝开元十六年春正月乙邜泷州獠反遣杨思勗讨之【以通鉴修】二月壬辰改彍骑为左右羽林军飞骑【通鉴】秋七月乙巳河西节度使萧嵩等大破吐蕃克其大莫门城八月辛邜复败之于祁连城【以新纪通鉴修】

解题曰洮州有莫门军甘州张掖县有祁连山

唐宗明皇帝开元十七年春三月戊戍州都督张守珪大破吐蕃于大同军【以通鉴修】甲寅朔方节度使信安王袆克吐蕃石堡城【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会要石堡城在鄯州鄯城县西本吐蕃铁仭城改为武军二十九年防吐蕃天寳八载拔之改为神武军余见通鉴

夏四月乙亥大风震蓝田山崩【新纪】六月甲戍源乾曜杜暹李元纮罢萧嵩兼中书令户部侍郎宇文融为黄门侍郎兵部侍郎裴光庭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以新旧纪修】秋八月癸亥立千秋节【以通鉴修】宇文融始置诸史九月坐贬汝州刺史【以吕祖谦标目修】

唐宗明皇帝开元十八年春正月辛邜裴光庭为侍中【新纪】二月丙寅大雨雷震左飞龙廐灾【新纪】癸酉初令百官选胜行乐【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乙邜筑京师外郭【以新旧纪修】乙丑裴光庭兼吏部尚书始用循资格【以吕祖谦标目修】解题曰杜佑曰此起于后魏崔亮停年之制也事见通鉴

五月乙酉奚契丹叛附突厥【以新纪修】六月甲子彗星出于五车【以新纪修】冬十月吐蕃和亲【以吕祖谦标目修】是嵗天下奏死罪止四十二人【通鉴】

唐宗明皇帝开元十九年春正月壬戍贬王毛仲为瀼州别驾 寻杀之【以旧纪通鉴修】夏四月丙申立太公庙【新纪】秋九月辛未许吐蕃互市【以通鉴修】冬十月丙申帝幸东都【以新旧纪修】

唐宗明皇帝开元二十年春正月乙邜以信安王祎为河东河北行军副元帅伐契丹【以新纪修】二月甲戍朔日有食之【以通鉴目録修】三月己巳信安王祎败奚契丹于蓟州【以新纪修】秋八月辛未朔日有食之【以新纪修】九月乙巳行开元礼【以旧纪修】冬十月帝幸潞州十一月如北都祠后土于汾阴十二月辛未至自汾阴【以新旧纪修】

解题曰鼂补之曰祠后土非古也旷代不讲而明皇行之行之十年不复讲矣而萧嵩劝之惜哉事见通鉴

唐宗明皇帝开元二十一年春三月乙巳裴光庭薨甲寅尚书右丞韩休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以新纪修】闰三月癸酉幽州副总管郭英杰及契丹战于都山败死【以新纪修】

解题曰都山在易州满城县东北五百里奚地也

秋七月乙丑朔日有食之【通鉴】九月立子七人为王【以本纪修】冬十二月丁巳萧嵩韩休罢京兆尹裴耀卿为黄门侍郎起复前中书侍郎张九龄同平章事【以新旧纪及通鉴修】是时天下官一万七千六百余员吏五万七千四百余人【以吕祖谦标目修】分天下为十五道置采访使【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京畿治京城内闗内以京官领都畿治东都河南治汴州河东治蒲州河北治魏州山南东道治襄州山南西道治梁州陇右治鄯州淮南治扬州江南东道治苏州江南西道治洪州黔中治黔州劒南治葢州岭南治广州按通典初节度与采访各置一人天寳中始一人兼领之九年勑采访使但举大纲郡务并委郡守至徳之后改为观察皆并领都练使分天下为四十余道大者十余州小者二三其职若古之刺史云

监察御史杨慎矜知太府始徴布帛折钱【以吕祖谦标目修】唐宗明皇帝开元二十二年春正月己巳帝幸东都【以新旧纪修】夏五月戊子裴曜卿为侍中张九龄为中书令黄门侍郎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三品是日大风拔木【以新纪修】

解题曰按新旧史列传林甫善音律舅姜皎爱之源乾曜执政与皎为姻家而乾曜子挈为林甫求司门郎中乾曜曰歌奴岂郎中材耶歌奴林甫小字也授以谕徳累迁国子司业宇文融为御史中丞引与同列稍厯吏部侍郎时武惠妃宠倾后宫子夀王盛王以母爱宠异林甫因中人白妃愿保防夀王妃徳之裴光庭妻武三思女也与林甫私中官髙力士本出三思家光庭卒武氏祈力士请林甫代其夫位力士未敢而帝因萧嵩言自用韩休方具诏力士漏于武氏乃令林甫白休休既相甚徳林甫而与嵩隙乃荐林甫堪为宰相妃阴助之即拜黄门侍郎通鉴疑而不取孙甫曰帝王之命辅相或自知其人或大臣所荐必才徳素着始协天下之望林甫先图郎官乾曜不许则其人可知矣及宇文融引为中丞侍郎无一善可称虽为韩休所荐休之言亦未必取信于主但武妃力士内为之助遂至大用尔辅相之人不择其才徳之素但取嬖宠之言而任之此所以致天下之乱也

唐宗明皇帝开元二十三年春正月加张守珪羽林大将军御史大夫【以列传修】

解题曰吕祖谦曰郝灵筌得黙啜之首宋璟抑其赏而不与逾年始受郎将况御史大夫而可授之守珪乎宋璟之于灵九龄之于守珪其意一也然璟当开元之初明皇之心术犹未蠧则其靳之也易当此之时明皇开邉之心已纵小人蠧壊之疾已深则其靳之也难若其欲用牛仙客以为相则九龄于此不惟不可靳而且为所乱矣事见通鉴

冬十月戊申突骑施冦邉【以新纪修】闰十一月壬午朔日有食之【以新纪修】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七十九·良吏二·宋濂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二·杨仲良
  第三十九回 大明殿称尊颁敕 太平王杀敌建功·蔡东藩
  名山藏卷之三十九·何乔远
  卷之九百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五·佚名
  一二二○ 两淮盐政征瑞奏奉到陆费墀赔办文澜阁等书谕旨遵办缘由折·佚名
  史纠卷六·朱明镐
  卷十六·吴缜
  ·上满制府论台湾寇变书·丁曰健
  沈君理传·姚思廉
  六·钱穆
  养廉例·佚名
  卷第十一·佚名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叶隆礼·唐圭璋

      隆礼字士则,号渔村,嘉兴人,淳祐七年(1247)进士。为建康府西厅通判、国子监薄、临安少尹。有契丹国志。   兰陵王   和清真   大堤直。袅袅游云蘸碧。兰舟上,曾记那回,拂粉涂黄弄春色。施颦托倾国。金缕尊前劝客。

  • 李婴·唐圭璋

      婴,元丰中蕲水令。   满江红   荆楚风烟,寂寞近、中秋时候。露下冷、兰英将谢,苇花初秀。归燕殷勤辞巷陌,鸣蛩凄楚来窗牖。又谁念、江边有神仙,飘零久。   横琴膝,携筇手。旷望眼,闲吟口。任纷纷万事,到头何有。君

  • ◆孤篷倦客陈方(孤篷倦客稿)·顾嗣立

    方字子贞,自号孤篷倦客,京口人。赴省试来吴,元帅王某招致宾席,因寓吴焉。龚提举璛以女妻之,郑提学元佑辈,皆乐与游,晚主无锡华氏家塾。其诗如:「门前灌木春啼鸟,屋畔长松夜宿云。」「天寒客里轻相别,花落孤村喜独来。」随事感发

  • 卷六百四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四十一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乾海水清净埽蓬莱山下路【一作上地】略邀王母话长生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骑龙重过玉溪头红叶还春

  • 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七十六·文苑四·张廷玉

        ◎文苑四   ○李维桢 徐渭 王穉登 瞿九思唐时升 焦竑 董其昌 袁宏道王惟俭 曹学佺王志坚 艾南英 张溥   李维桢,字本宁,京山人。父裕,福建布政使。维桢举隆庆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万历时,《穆宗实

  • 卷七十四 大中祥符三年(庚戌,1010)·李焘

      起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秋七月戊寅朔,玉清昭應宮紫微殿上梁,車駕往觀焉。   鄜延路鈐轄張崇貴言,蕃落居民以秋成穫田,遣兵戍境上。上曰:「此蓋慮德明反覆耳。」辛巳,遣使撫諭緣邊守將,仍訪崇貴防遏之

  • 皇王大纪卷二十四·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康王车旗曰车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钖樊缨十有再就建太常十有二斿以祀金路钩樊缨九就建大旂以賔同姓以封象路朱樊缨七就建大赤以朝异姓以封革路龙勒条缨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卫木路前樊鹄【工毒】缨建

  • 五五四 寄谕各省督抚实力访查《一柱楼诗》等应毁各书·佚名

    五五四 寄谕各省督抚实力访查《一柱楼诗》等应毁各书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十五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十五日奉上谕:逆犯徐述夔身系举人,且自其高曾以来均在本朝食毛践土,厚泽涵濡,

  • 卷一百二十·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一百二十歌颂【四十】万夀颂【集洪范字二十四章 谨序】原任兵部主事举人【臣】周嘉猷【臣】惟尚书一编为帝王治天下之要而敷言福德精验天人尤莫备於洪范我皇上执中建极久道化成凡敬天法祖

  • 卷十四 大学一·黎靖德

      ◎纲领   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中庸工夫密,规模大。〔德明〕   读书,且从易晓易解处去读。如大学中庸语孟四书,道理粲然。人只是不去看。若理会得此四书,何书不可读!何理不可究!何事不可处!〔盖卿〕

  • 卷五三·邱濬

    ▲家乡之礼(下) 《周礼》:小史掌邦国之志(记也),奠系世,辨昭穆。 臣按:父谓之昭,子谓之穆,父子相代谓之世,世之所出谓之系。奠系世以知其所出,辨昭穆以知其世序。 程颐曰:“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

  • 提要·顺治

    【臣】等谨案孝经注一卷顺治十三年大学士蒋赫徳恭纂仰邀钦定御制序文冠首孝经词近而防逺等而次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推而广之自闺门可放诸四海专而致之即愚夫愚妇可通于神明故语其平近则人人可知可行语其精微则圣人亦覃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诗传诗説驳义五卷国朝毛奇龄撰明嘉靖中鄞人丰坊作鲁诗世学一书往往自出新义得解于旧注之外恐其説之不信遂托言家有鲁诗为其逺祖稷所传一为子贡诗传一为申培诗説并列所作世学中厥后郭子章传刻二书自称得黄

  • 卷之三十七·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三十七智君臣之智《家语》:孔子称尧曰:其智如神。录曰:《系辞》曰:神而明之。夫万事也,万物也,出於天也。夫苟出於天也,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理无形也,未可以为神也。具众理,宰万事,系於人也。夫苟系於人也,疑之而可

  • 北山录卷第七·神清

      综名理第十一(□□□诸定举之。地大震动。带犹着地。佛云。舍利禅定。日连尚不识其名也)  富楼那□闻智慧居弟子上而以说法知也(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也。此云满慈子。从母彰名。满慈母姓名也)大迦叶为法冢嗣。而独

  • 覆张伯良居士书·太虚

    葆元居士慧鉴:奉到手书,喜慰有加!今日剥极将复,则当务之急,宜培植根本人材,以备他日干国栋家之用。唯识、因明之学,博大精微,实能撷科、哲诸学之奥,而与一般学者以绝大之补助。诚如所云,能筹设一师范,专门研究,固为极善。然在鄙意

  • 笠阁批评旧戏目·佚名

    古典戏曲目录集。清人笠阁渔翁著。作者姓名及生平不详。这一戏曲目录,共记载了明、清传奇179种,每种下注有作者姓氏,并分为9个等次。而其所列曲目,往往有其他的戏曲目录所不载的,因此该目在曲目考证上有相当的价值。

  • 列子译注·列子

    8卷。旧题周列御寇撰。原本已佚,今本出于晋人收集。其内容庞杂,多宣扬道家虚无思想,兼言佛儒及神仙之说,但保存了较多的古代寓言,神话及民间故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散文发展颇有影响。《列子》注本以晋张湛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