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上元

№上元001

【盖】

失。

【志文】

唐故朝散大夫南阳张君夫人陇西李氏志铭并序夫人讳字三娘,陇西成纪人也。相州安阳县令李恭之女。原夫建□佐舜,天轮类马之英;柱史匡周,神降犹龙之圣。洎乎金行御辩,斯乃礼阁元台;火德时乘,广则文昌上将。象贤积庆,家开纳驷之门;组联辉,代袭回龟之樱宏规峻范,斌蔼旗常,茂绩崇班,今可而略。夫人方只祉,禀贞顺於坤元;圆魄ㄨ灵,叶柔明於夜月。逮乎羁岁,誉警闻弦;亦既有行,芳博捧案。朝散大夫,备高冠玉叶,诺重千金,地望清华,门承衮代。南阳材子,雅誉闻於两京;西汉名臣,令问宣於三杰。捎云耸干,未足语其高;括地腾波,无以方其盛。羔雁具礼,爰申百两之仪;凤兆既贞,式展三从之庆。方期偕老,琴瑟无乖;不谓中年,良人奄逝,永徽元年六月十四日遇疾而亡,春秋六十有一。呜呼哀哉!何痛斯甚!鉴鸾宝镜,空存照瞻之明;别鹤瑶琴,无复成双之调。顾柏舟而自诫,之死靡他;对画た以兴哀,终期同穴。孀闺吊影,频徙□光;蓬首无容,屡迁扶景。酆城神剑,化龙之愿遽臻;梦泽灵姿,驱蚁之期俄迥。上元元年十一月七日,终於河南县安全里,春秋七十有九。於是邻姬辍相,恨贞善之无徵,闺妇停梭,悲母仪之永丧。即以其年十一月廿七日,合葬於疏勒之山左也。长子仁廓等,崩心蓼径,痛膝下之长违;雨洒循陔,悲昊天之罔极。将恐日移鲸壑,见火绝申哀之地;谷变峦岑,闻雷无赴告之所。式铭玄琰,用纪黄肠。其词曰:

虞臣周史,如马犹龙,功芬篆素,响蔼歌锺。其一。曰祖曰父,象贤无替,墙仞难窥,波澜莫际。其二。坤灵巽德,克诞贞姿,言芬兰桂,行叶螽斯。其三。

何彼李,于归高族,葛之覃兮,施於中谷。其四。早丧金夫,俄洞玉质,虽殊朝露,终同夜室。其五。用龟既灼,习吉崇丘,葬非古,传闻在周。其六。手泽如慕,目瞿兴哀,崩心陟岵,泣泗循陔。其七。周箫哀怨,楚挽悲酸,吟松风聚,噎野云攒。其八。斜临委粟之岫,遥瞻悬米之川,勒贞徽於翠琬,庶海变而无迁。其九。

上元元年十一月廿七日铭记。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十二册)

№上元002

【盖】

大唐故赠清源县主墓志之铭

【志文】

大唐寿王故第六女赠清源县主墓志铭并序朝散大夫守著作郎秦立信撰 寿王书元气分祥,道含品类,顼帝系傅,真统玄元。袭圣灵长,故得千子会於轮宫,万孙嗣於天府。寿王第六女者,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之侄也。德业应昌,王宫□宠,福高还影,道广移名。丁酉岁建亥月十日,薨于□是郡行顿。桂房哭恸,椒室悲哀。呜呼!寻有宠命,褒赠贵号。星宫耀朗,月殿光圆,宠没逝川,悲沉夜壑。有诏所司法葬。礼褒恒宠,哀备常仪。即以建卯月十八日悬窆於咸宁洪原乡少陵原,礼也。纛引闪仪,需车苦挽,送终之礼,遗念是深。天夺爱情,舍之何亟,痛悼难忍,镌石记铭。铭曰:

魂香望起,浮图不回,舍贵而去,痛往悲来。窀穸冥寞,幽深夜台,石记千古,空余一衣。其二。陵谷有易,存亡何准,望星则飞,奔月为殒。见迹而生,隐福而遁,归根曰常,复命曰本。其三。能事不记,孰为之文。文则至矣,其理可分。少殁不久,哀哀皇孙。永年未永,弃贵弃尊。元气之本,道德之门。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一册)

№上元003

【盖】

大唐薛府君之墓志铭

【志文】

唐故薛突利施匐阿施夫人墓志铭并序十二姓阿史那叶护可寒顺化王男左羽林军上下左金吾卫大将军阿史那从政番名药贺特勤夫人薛突利施匐阿施,元年建卯月十八日染疾,终于布政里之私第,春秋卅有八,以其年建辰月五日迁厝于万年县长乐乡之原,礼也。乌呼哀哉!法伦等痛当擗踊,泣洫难任,恐陵谷之迁变,示以刻贞石,用记徽猷。其铭曰:

皇天无亲,歼我良人,占卜宅兆,而安其神。呜呼哀哉!有去无来,冥冥何往?魂归夜台。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一册)

猜你喜欢
  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五·礼三·张廷玉
  第三卷·王方庆
  ●繆荃孫跋·姚汝能
  春秋别典卷十四·薛虞畿
  宋史全文卷五·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五·佚名
  卷十一·佚名
  卷七十三·张守节
  赵世家第十三·司马迁
  任忠传·李延寿
  野史无文卷十七(阙)·郑达
  梁纪六 高祖武皇帝六普通五年(甲辰、524)·司马光
  卷三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镇·唐圭璋

      镇字子山,号方叔,温州乐清县人。政和四年(1114)生。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通判隆兴府。   贺新郎   翠葆摇新竹。正榴花、枝头叶底,鬥红争绿。谁在纱窗停针线,闲理竹西旧曲。又还是、兰汤新浴。手弄合欢双彩索,笑偎人

  • 第十出 讲武·李渔

    〖鹊桥仙〗(小生冠带,引众,末扮中军随上)弭奸无策,养痈贻悔,忧国丹心如坠。一方有事万邦危,患不止东南半壁。庸儒个个说修身,大事临头辨始真。若使力行无实效,从前讲学尽欺人。下官王守仁是也。自蒙圣恩,特简授以副都御史之职,巡

  • 第二十七出 拆书·陆采

    〔生上〕〔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帏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郞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几万重。小生用千方百计。方才渭桥下瞥见小姐。他把昨夜明珠。依

  • 帝纪第三 武帝·房玄龄

    武皇帝讳炎,字安世,文帝长子也。宽惠仁厚,沈深有度量。魏嘉平中,封北平亭侯,历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假节。迎常道乡公于东武阳,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及晋国建,立为世子,拜抚军大将军,开府、副贰

  • 卷二百九·毕沅

      ◎元纪二十七 ∷起柔兆掩茂二月,尽上章摄提格十二月,凡五年。   ○顺帝   至正六年年   春,二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辛未,兴国雨雹,大者如马尾首。   是月,山东地震,七日乃止。   司天监奏:“天狗星坠地,血食

  • 卷七·金履祥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七 丙戌周成王元年周公相践阼而治 记文王世子篇周公践阼章曰成王幼不能涖阼周公相践阼而治抗世子法於伯禽欲令成

  • 卷第二十八·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二十一瞿式耜(徐高)瞿式耜(徐高)瞿式耜字起田,常熟人;礼部侍郎景醇孙、湖广参议汝说子也。举万历丙辰(一六一六)进士,授永丰知县;有政声。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调江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毛忠传·张廷玉

    毛忠,字允诚,初名哈喇,西陲人。曾祖父哈喇歹,洪武初年归附,从一名士卒升到千户,后来战死。祖父拜都从征哈密时,也战死。父亲宝因骁勇而充任总旗,任到永昌百户。毛忠袭职时,已经二十岁,臂力过人,善于骑射。他曾随从太宗北征。宣德

  • 曹兴传·张廷玉

    曹兴,另一名叫兴才,不知是何许人。从大军平武昌,授予指挥佥事。攻取平江,晋升为指挥使。攻克苏九畴炭山寨,晋升为都督佥事,兼太原卫指挥。又晋升为山西行省参政,统领卫事,担任晋王相。洪武十一年(1378),跟从沐英征讨洮州羌,降服

  • 卷四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四十二礼部一纲领诸司职掌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礼仪祭祀宴享贡举之政令其属有四曰仪部曰祠部曰膳部曰主客部後改仪部为仪制祠部为祠祭膳部为精膳主客仍旧俱称清吏司仪制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郎主

  • 卷七·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七安溪 李光坡 撰曾子問第七注曰曾子孔子弟子曾參也以其所問多明於禮故著姓名以顯之曾子問曰君薨而世子生如之何孔子曰卿大夫士從攝主北面於西階南註曰變於朝夕哭位也攝主上卿代君聽國政 疏

  • 卷六 女/孙/伯叔父/侄·司马光

    女子也应学诗书【原文】《礼》: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

  • 佛法悟入渐次·太虚

      一 明业果不断故有情续生  二 明唯有根尘故人我本空  三 明诸法本空故唯识所变  四 明本非空有故入佛知见  佛教以圆寂以大觉为究竟目的。藏海虽渊,但求由之而能开悟;法门固多,但求由之而能证入。拈花一

  • 阿育王经 第六卷·佚名

    阿育王经 第六卷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佛记优波笈多因缘第六是时佛欲涅槃化阿波罗啰龙王。及瞿波啰旃陀利龙王竟。至摩偷罗国。于彼国告阿难言。于此摩偷罗国我入涅槃百年后。当有卖香商主名笈多。有儿名优波笈

  • 小亨集·杨弘道

    元代诗文别集。6卷。杨弘道撰。《小亨集》原本15卷,今已不存。《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辑成6卷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己酉(1249)秋元好问序。据此序,可知15卷本《小亨集》编成于本年。元好问和杨弘道结识于金宣宗定

  • 述庵秘录·王钟麒

    《述庵秘录》,清末王无生撰,所记多为晚清官闱辛秘,如“同治帝之轶事”、“孝贞后之暴薨”、“珍妃坠井”等。 据民国《满清野史丛书》本标点整理。

  • 阴符经·佚名

    道教经典。全称《黄帝阴符经》。唐李筌注 曰:“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暗合于事机,故曰阴 符”。旧题黄帝撰,实为借黄帝之名而作。关于其著者世 说纷纭,有说为唐李筌撰,有说为魏道士寇谦之作,有 说为吕望作。《四库提要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