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陈高祖

  〖一〗

  自曹魏以迄于宋,皆名为禅而篡者也。盖尝论之,本以征诛取天下,狃于习而假迹于篡者,唐高祖也,其名逆,其情未诈,君子恶其名而已。以雄桀之才起而图功,其图功也,以觊得天下为心,功既立而遂攘之,曹魏、刘宋也,而刘宋之功伟于曹魏矣。受推诚托孤之命,遂启逆心,非不立功,而功不在天下,以威福动人而因窃者,司马氏也。无固获之心,天下乱而无纪,一旦起而攘之者,宋太祖也。无功于天下,天下已乱,见为可夺而夺之者,梁武帝也。既无功矣,蓄奸谋以从人于弑逆,因而夺之者,萧齐也。本贼也,而名为禅者,朱梁也。

  若夫陈氏之篡梁,功劣于曹、刘,而抑有功焉。天下之乱已极,可攘而攘之,亦无固获之心,如是,则不足以颉颃于刘宋,而优于赵宋,有讨平侯景之义;愈于曹、马者,无素蓄之奸;贤于梁武者,无犯顺之兵也。是故其为君也虽微,而其罪亦轻矣。却渊明而复辟于敬帝,非果念武帝之子孙而固立之,然当其时,江左之不能自立甚矣,萧詧称藩于宇文,以杀叔父而保一隅,以号为君,渊明称藩于高氏,以蔑君之遗孙,而拥虚号以为君,皆非君也。宇文,高氏守藩之臣也,使渊明得立,则举江东以属服于高洋,尤惨也。陈高非忠于萧氏,而保中国之遗民,延数十年以待隋之一统,则功亦伟矣哉!

  夫陈高始起岭表之日,逮乎入讨侯景之初,固知其未有妄干天位之志也,萧氏子孙自相戕贼,天下莫适为主,而后思攘之,其罪既轻,虽无赫赫之功,而功亦不可泯,视隋之居中狐媚以夺宇文氏者远矣。若夫君子之有恕于隋者,则以中国代夷狄,得之不以其道,而终不可名为篡也。此陈、隋之后,天下所以定也。惜乎唐之不正名为诛弑父虐民之独夫,而托之乎禅,以自居乎篡也。

  〖二〗

  君子之善善也,豪毛必取,唯其豪毛之果善也。若夫赫然著一善之名而实无,非恶役于其名而取之,则受罔于非其道,为愚而已矣。

  陈氏篡梁,王琳起兵至湓城以伐陈,赫然讨贼之义举也。自君子论之,子之篡燕,齐宣王兴师伐之,而孟子曰:“以燕伐燕。”若琳者,岂但以陈伐陈哉?琳起兵以救元帝于江陵,正也。萧詧导宇文氏以戕元帝,而毁其宗社,詧者,琳之仇雠也;而詧不能独成其恶,元帝死于宇文氏之刃,则宇文氏尤琳之不共戴天者也。侯平不受琳之指麾,琳遂奉表于高洋,去华即夷,恶已大矣,犹曰高氏非吾雠也;以妻子陷入于关中,复奉表称臣而西向,身为盟主,二三其德,荏苒妻子之私爱,北面稽颡于杀吾君、亡吾国之索虏鲜卑;斯人也,陈主所蠭虿视之,不以为人类者也,而何能奉词以讨陈邪?萧詧,琳之雠也,敬帝非琳之雠也,元帝死亡,敬帝以武帝之孙元帝之幼子立于建业,琳既两奉表于二虏,复称臣于敬帝,以縻系于梁,梁征之为司空而不至,何为者也?使琳果有匡复之心,则身既为上流之盟主,应司空之召,人奉敬帝,折陈氏之邪心,夫岂不能?既怀贰心,亲高齐而忘故国,及陈之篡,乃窃讨贼之名,以与陈氏争,倚高氏之援,求萧庄以借为主,一人之身,倏彼倏此,廉耻荡然,而尚可许为讨贼之师乎?幸与陈氏胜矣,陈而败也,高洋乘乱而取江东,琳不能禁,固琳之所不恤也。假令萧庄得入建业而君梁,琳因起而夺之,势所必然,抑琳志之固然者也。无恒之小人,旦夕莫测,而许之以讨贼之义乎?即后事而观之,陈遣谢哲往说,而琳又还湘州,陈高祖殂,复背约而奉萧庄屯湓城以称帝,大败于侯瑱,而奔齐之志决矣,此琳始终变诈之情形也。故曰非但以陈伐陈也。

  呜呼!人至于无恒而极矣,无恒者,于善无恒也,于恶亦无恒也;于恶无恒,而有时乎善,其果善与,犹不可据也,况乎其徒以名邪?为君也忠而死,为父也孝而死,非为君父而忠孝也,吾臣吾子不忍自废者也,岂忍以忠臣孝子为可猎取之浮名乎?失身于异类,则已无身矣,无身而君谁之君,父谁之父,遑及忠孝哉!且若琳者,则又失身于异类而亦无据也,倏而禽,倏而人,妖魅而”矣。今有妖魅于此,衣冠粉泽,而遂乐推之以为人,非至愚者不然。然则假琳以梁臣之名,而嘉予其伐陈之义,又何以异于是?人之别于禽兽,恒而已矣。君子之观人,絜其初终以定其贞邪,持论之恒也;乍然见其袭义之虚声而矜异之,待其恶已败露而又贬之,亦持论之无恒者也;无恒则其违琳也不远矣。善善而无一定之衡,可不鉴与!

  〖三〗

  被征不屈,名为征士,名均也,而实有辨。守君臣之义,远篡逆之党,非无当世之心,而洁己以自靖者,管宁陶潜是也。矫厉亢爽,耻为物下,道非可隐,而自旌其志,严光、周党是也。閒适自安,萧清自喜,知不足以经世,而怡然委顺,林逋、魏野之类是也。处有余之地,可以优游,全身保名而得其所便,则韦、种放是也。考其行,论其世,察其志,辨其方,则其高下可得而睹矣。

  琼者,孝宽之兄,放者,世衡、师道之族也,故二子者尤相肖。其家,赫然著显名、居厚实于天下,而己得以高卧,邀人主之尊奖,则亦何求于一命之荣哉?二子者尤相肖也,此为逍遥公、豹林处士而已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四 牛弘·魏徵
  第一百二十三回 莫荣新养痈遗患 陈炯明负义忘恩·蔡东藩
  卷第二百·胡三省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三十一·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五·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卷之三十七·佚名
  尚史卷二十·李锴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纪昀
  萧摩诃传·姚思廉
  姚景行传·脱脱
  刘一翬传·张廷玉
  卷一百八十三·佚名
  二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康海

    (〔冲末拄杖上〕则俺杖藜老子的是也。俺逃名晦迹,在这深山里隐居,真个无是无非。每日间,到那溪边林下,闲步逍遥。只今暮秋天气,景致煞是佳也。只索倚杖散步一回者。〔末同狼上〕天那!着谁人救俺东郭先生也。呀!远远望见的小桥

  • 朱孝臧·龙榆生

    朱孝臧一名祖谋,字古微,号沤尹,又号彊村,浙江归安人。咸丰七年(一八五七)丁已七月二十一日生。举光绪壬午(一八八二)乡试,明年、成二甲一名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屡擢至侍讲学士、礼部侍郎。甲辰(一九○四),出为广东

  • 御选元诗卷五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五十三七言律诗十一李士瞻甲午嵗题江汉王粲楼和答石蛮彦修韵大江西下思漫漫憔悴王郎旧倚阑貔虎昼嗥沙草白辘轳夜转井梧寒帛书喜托云中雁锦字羞题梦里鸾魏国山河刘社稷可怜无地望长安春日陪防道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七·杨仲良

      真宗皇帝   庄献垂帘 杨太后附   景德元年正月乙未,以后宫刘氏为美人,杨氏为才人。刘氏华阳人,杨氏郫人也。上初为襄王,一日,谓左右曰:『蜀妇人多才慧,吾欲求之。』刘氏始嫁蜀人龚美,美携以入京。既而家贫,欲更嫁之。

  • 卷之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二○一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察访干碍藏书情形折·佚名

    二○一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察访干碍藏书情形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初七日广西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恭折覆奏事。准大学士兼两广总督李侍尧札称,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奉上谕:前曾谕令各督抚采访遗书,汇

  • 一八九 我的工作六·周作人

    但是在翻译中间也有比较觉得自己满意的,这有如式亭三马的滑稽本《浮世风吕》,译本名“浮世澡堂”,和《浮世床》,译本名“浮世理发馆”。前者已于一九五八年出版,只译出了初二两编四卷,因为分别叙述女澡堂和男澡堂两部分的事

  • 孟子精义卷八·朱熹

    <经部,四书类,论孟精义__孟子精义>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八 宋 朱子 撰 离娄章句下 孟子曰舜生於诸冯章 杨曰舜之事瞽瞍与文王之事纣其揆一也易地则皆然故曰若合符节 尹曰道一而已 子产听郑国之政章 尹曰孟子

  • 卷八·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西山读书记卷八宋 真德秀 撰义论语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朱子曰适专主也春秋传曰吾谁适从是也莫不肯也比从也○谢氏曰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茍无道以主之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九   訶棃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一]道諦聚智論中智相品第一百八十九   真慧名智。真者謂空無我.是中智慧名爲真智.假名中慧名想非智.所以

  • 佛教戒杀与弭战·太虚

    主张全国皆僧上海不愧先进,不论国内任何事故发生,上海必首先倡议对付。其专司此项对付事宜的,不消说只有著名的几个团体,这几个团体也好像专为对付需要而设立的。管他对付得有无效果,好在只消发一派议论电达各国就得了。最

  •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佚名

    唐南天竺三藏金刚智依梵本于中天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妙善成就如来金刚住持平等性智、种种希有殊胜功德,已能善护一切如来无上法王灌顶宝冠,过三界;已能善得一切如来遍金刚智,摩诃瑜伽自在无碍,决定清净一切如来妙法智;已善

  • 卷之四十·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四十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曹洞宗 大鉴下第三十七世 博山来禅师法嗣 广信府博山雪关智誾禅师 本郡上饶傅氏子。父丧早。八岁辞母。依景德传出家。传矜师体羸。令顶礼大士号。一夜获大士摩顶

  • 卷第三十八·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三十八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头首四节秉拂 大慧杲禅师结夏秉拂。声前逈逈一路子。黄面瞿昙不知。一句明明百草头。碧眼胡儿罔措。闹浩浩处静悄悄。静悄悄处闹浩浩。直下如王宝剑谁敢当头

  • 卷第三(从第一经五纸至第四经四纸)·澄观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宣雕造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三(从第一经五纸至第四经四纸)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有十一分。本会九分。末会二分。本会九分者。一第二如来三昧分。二第三净土现相分。三第四

  • 卷第八·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八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自下归敬请加。钞归敬三宝者归必归三要须尽寿及未来际等敬但随於一宝容暂敬故归必兼敬敬未必归二相不同问既请威加护何不序前致敬答序但兼述非为正故所以前云并序。▲钞

  • 老舍小说集外集·老舍

    短篇小说集。曾广灿、吴怀斌编。北京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收录了老舍生前未入集的短篇小说14篇和长篇小说残篇《蜕》和《民主世界》。书前有胡絜青的《前言》和编者的《编选者的话》

  • 御定执中成宪·佚名

    八卷。清爱新觉罗·胤祯敕撰。是书于雍正六年(1728)始撰,雍正十三年(1735)书成奏进,宣付武英殿校刊,乾隆三年(1738)完成,御制序文颁行。前四卷录尧以来至明孝宗之嘉言善政,后四卷为唐虞至明诸臣之论说,皆关于治国之道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