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折

(〔冲末拄杖上〕则俺杖藜老子的是也。俺逃名晦迹,在这深山里隐居,真个无是无非。每日间,到那溪边林下,闲步逍遥。只今暮秋天气,景致煞是佳也。只索倚杖散步一回者。〔末同狼上〕天那!着谁人救俺东郭先生也。呀!远远望见的小桥流水、茅舍疏篱,敢是人家的村落?俺只索向前去者。)

【双调新水令】看半林黄叶暮云低,碧澄澄小桥流水。柴门无犬吠,古树有乌啼。茅舍疏篱,这是个上八洞闲天地。

(呀!那林子里有个老儿,扶杖走来。求他救俺者!〔末拜科〕丈人,早些儿救俺咱!〔老〕兀那先生,为着甚来?〔末〕这中山狼,被赵卿所射,带箭走了。他赶的来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向俺求救。想起俺墨者以兼爱为道,只得把书囊救他一命。才出囊来,反要吃俺。苦苦求他,不肯相饶。俺和他说问个三老,可道是该吃不该吃。打头来遇着株老杏,那无知的朽木道是该吃俺。再来遇着个老?,那个泼禽兽又道是该吃俺,险些断送了性命也!今来遇着丈人,这是俺命儿里,该有救星。天幸得逢丈人,望赐一言,救俺则个!)

【驻马听】枉煞心痴,向猛虎丛中来救你;无端负义,这鬼门关上诉凭谁!遇着顽禽蠢木总无知,道是屠牛伐树都差异。这搭儿难回避。丈人呵!俺不道救星儿恰撞你。

(〔老举杖打狼科〕哎,世上有你这般负恩的!他好意儿救得你,便要吃他。那有你这没天理的畜生!你快走!迟呵,俺便杖杀你也!〔狼〕丈人不可听信他,这都是虚言。他见俺被箭射伤,把俺缚了足,曲在囊中,受了多少苦楚。他又支吾赵卿,说俺恁的贪狠,延捱了这一会。他假意儿救俺,却是要囊中谋害了,自己独受其利。这般欺心的,道是该吃那不该吃?〔老〕这般说来,先生你也有些不是处。〔末〕哎哟!丈人不知,俺只因救他,险被赵卿看出破绽来,几乎送了一命。这是俺的热心儿,图他甚么来?)

【雁儿落】俺为他冲寒忍肚饥,俺为他胆颤心惊碎。把他来无情认有情,博得个冷气淘热气。

(〔狼〕丈人莫信他!俺被他缚在囊里,好不苦也!〔老〕你两个说来都难凭信。如今依旧缚在囊中,把那受苦的模样,使俺亲见一番。若是果然受苦呵,先生你也说不得,只索与老狼吃下者。〔狼〕恁的说得有理。俺肚里饿得慌了,快些缚起来!看可是苦也那不苦么。丈人,俺定是要吃那先生的,你莫哄俺来!〔末缚科〕〔置囊中科〕〔老〕先生,你可有佩刀么?〔末〕俺带得有佩刀也。〔出刀科〕〔老〕如今怎的还不下手么?〔末〕虽然是他负俺,俺却不忍杀了他也。)

【得胜令】光灿灿匕者雪花吹,软ㄉㄉ力怯手难提。俺笑他今日里真狼狈,悔从前怎噬脐?须知跳不出丈人行牢笼计。还疑也是俺先生的命运低。

(丈人,只都是俺的悔气。那中山狼且放他去罢!〔老拍掌笑科〕这般负恩的禽兽,还不忍杀害他。虽然是你一念的仁心,却不做了个愚人么?〔末〕丈人,那世上负恩的尽多,何止这一个中山狼么!)

【沽美酒】休道是这贪狼反面皮。俺只怕尽世里把心亏。少什么短箭难防暗里随,把恩情番成仇敌。只落得自伤悲!

(〔老〕先生说的是。那世上负恩的,好不多也!那负君的,受了朝廷大俸大禄,不干得一些儿事。使着他的奸邪贪佞,误国殃民,把铁桶般的江山,败坏不可收拾。那负亲的,受了爹娘抚养,不能报答。只道爹娘没些挣挫,便待拆骨还父,割肉还母。才得亨通,又道爹娘亏他抬举,却不思身从何来?那负师的,大模大样,把个师傅做陌路人相看。不思做蒙童时节,教你读书识字,那师傅费他多少心来?那负朋友的,受他的周济,亏他的游扬,真是如胶似漆,刎颈之交。稍觉冷落,却便别处去趋炎赶热,把那穷交故友,撇在脑后。那负亲戚的,傍他吃,靠他穿,贫穷与你资助,患难与你扶持。才竖得起脊梁,便颠番面皮,转眼无情。却又自怕穷,忧人富,戋刂地的妒忌,暗里所他。你看,世上那些负恩的,却不个个是这中山狼么?〔末〕)

【太平令】怪不得那私恩小惠,却教人便叫唱扬疾。若没有个天公计,险些儿被么么得意!俺只索含悲忍气,从今后见机、莫痴。呀!把这负心的中山狼做傍州例。

(〔杀狼科〕业畜这回死了!你如今还想吃俺么?把他撇在路上罢!多幸遇着丈人救俺,索谢了你去也!〔同下〕)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八·彭定求
  第二十八回 情义堪嘉谢恩赵女·佚名
  争报恩三虎下山·臧懋循
  提要·吕本中
  五集卷十四·乾隆
  四集卷八十二·乾隆
  卷十七·陆游
  卷72 ·佚名
  卷三百三十一·陈思
  卷三百二十八·陈思
  卷四百十五·陈廷敬
  卷四百七十二·佚名
  卷二百七十三·佚名
  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簪花髻·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甄龙友·唐圭璋

      龙友字云卿,永嘉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国子监簿。尝游天竺寺,集诗句为大士赞,书壁间。孝宗临幸,赏之,诏侍臣物色其人,召见不称旨,遣还。   水调歌头   西风新叶堕,南国九秋初。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片云无。上有

  • 附录·周权

    此山集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周权撰权字衡之号此山处州人尝游京师以诗贽翰林学士袁桷桷深重之荐爲馆职竟报罢然诗名日起唱和日多集中有赠赵孟頫诗云瓣香未展师道敬擕琴暂出松萝中赠虞集诗云远游非涉声利途愿谒国文开

  • 列传第二十二 张融周颙·萧子显

    张融,字思光,吴郡吴人也。祖祎,晋琅邪王国郎中令。父畅,宋会稽太守。融年弱冠,道士同郡陆脩静以白鹭羽麈尾扇遣融,曰:“此既异物,以奉异人。”宋孝武闻融有早誉,解褐为新安王北中郎参军。孝武起新安寺,傣佐多儭钱帛,融独儭百钱。

  • 卷二百十八 列传五·赵尔巽

      ◎诸王四   △太祖诸子三   睿忠亲王多尔衮 豫通亲王多铎子信宣和郡王多尼、信郡王董额、辅国恪僖公察尼、多尼子信郡王鄂紥 费扬果   睿忠亲王多尔衮,太祖第十四子。初封贝勒。天聪二年,太宗伐察哈尔多罗特

  • 第六十七回 议迁都董卓营私 遇强敌曹操中箭·蔡东藩

      却说郎中令李儒,受了董卓的密嘱,依言行事。看官道是何谋?原来卓因关东兵起,檄文指斥罪恶,第一件便是废去少帝。暗思少帝虽已废为弘农王,但尚留居京邸,终为后患,不如斩草除根,杀死了他,免得他虑;乃嘱李儒往鸩弘农王。儒即携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七·乾隆

      周  景王  【戊辰】十有二年使詹伯【詹桓伯周大夫】如晋晋使赵成【赵武之子谥景子】来致阎田【氏族畧唐叔虞之后晋成公子懿食采于阎春秋彚纂注阎属晋与甘相近之邑】甘人【甘大夫襄】与晋阎嘉【阎大夫】争阎田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六十三·徐乾学

    元纪十一【起着雍涒滩正月尽上章掩茂十二月凡三年】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哈尚顺宗达尔玛巴拉之长子母曰兴圣皇太后鸿吉哩氏至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生成宗大徳三年代寕逺王库库楚总兵北边与叛王海都战数败之海都不得志而

  •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九·刘恕

    周纪七逢困敦凡十五年起上章阉茂尽阏敬王下二十九年春蔡昭侯将朝于吴大夫恐其复迁令贼利杀昭侯诛贼利以解过昭侯子成侯朔立夏楚围蛮氏蛮氏溃蛮子赤奔晋阴地冬十一月齐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是岁滕顷公薨子隠公

  • 第十九卷元至正·缪荃孙

    按:是卷自明大祖起兵后起,其事迹应分隶前卷,惟主体不同,兹仍照原书另立一卷。(校印委员会附注)元至正十四年冬十月,元将脱脱攻高邮,分兵围六合,六合遣使求救。十五年五月壬寅,上帅舟师攻蛮子海牙于峪溪口,敌舟高大,不利进退,永安等

  • 七八九 谕着添派和珅同办《日下旧闻考》·佚名

    七八九 谕着添派和珅同办《日下旧闻考》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乾隆四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奉旨:《日下旧闻考》,着添派和珅同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刘熙古传·脱脱

    刘熙古字义淳,宋州宁陵人,是唐朝左仆射刘仁轨十一代孙子。他的祖父刘实进,曾经任汝阴县令。熙古十五岁时,精通《易》、《诗》、《书》;十九岁时精通《春秋》、诸子、历史。避祖父的名讳,不考进士。后唐长兴年间,以《三传》受

  • 卷三·吴师道

    <史部,杂史类,战国策校注> 钦定四库全书 战国策校注卷三    宋 鲍彪 原注 元 吴师道补正 秦【苏张说外自弘农故关以西京兆扶风冯翊北地正郡西河安定天水陇西皆秦地南有巴蜀广汉犍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张掖酒泉

  • 卷二百八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一舆地考【十三】湖南省【臣】等谨按禹贡荆州先之以江汉朝宗而即继之九江孔殷水经谓九江在长沙下隽县西北楚地记谓巴陵潇湘之渊在九江之间至

  • 卷五·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畧卷五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晋【下】稷【见上 臣谨按杜注又云晋时新破狄土地未安权秦师之弱故别遣魏颗距秦而东行定狄地后汉志闻喜县有稷山亭刘昭曰在县西五十里隋置稷山县唐属绛州至今因之今县

  • 卷一百·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四十八昭公十七年考异足利本传故使穆子帅师献俘于文公公作宫谨按惟万厯与崇祯本同误 星孛天汉汉水祥也天作及宋板永懐堂同注鴡鸠王鸠也下鸠作鴡

  • 观心诵经法记·智顗

      天台大师 说  荆溪尊者 述大师以无碍辩力。无缘慈力。随机益物使不空过。故於诵习。别施方便纲格。虽即不逾大旨。而於别行网目还殊。故更寄之以具诸行。余霟承宗匠。颇揽异同。以理冠之事无不可。但根缘不等

  • 余冬序录·何孟春

    明何孟春撰。六卷。成书于嘉靖七年(1528)。孟春,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本书记述内容广泛,涉及明朝以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生活及民族、宗教诸方面。对科举、学校问题亦有收录。诸如卷五记教

  • 八十八祖道影传赞·德清

    简称《八十八祖传赞》、《诸祖道影传赞》、《诸祖道影》、《诸祖传赞》等。佛教传赞。明德清撰,高承埏补。四卷。卷首为各名家序、题辞及目录,附录一卷是袾宏、真可、德清三人和附入的圆信的传赞。卷二、卷三为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