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察访干碍藏书情形折
二○一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遵旨察访干碍藏书情形折
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初七日
广西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恭折覆奏事。
准大学士兼两广总督李侍尧札称,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奉上谕:前曾谕令各督抚采访遗书,汇登册府。下诏数月,应者寥寥。彼时恐有司等因遗编中或有违背忌讳字面,惧涉干碍,而藏书家因而窥其意指,一切秘而不宣。因复明切宣谕,卽或字义触碍,乃前人偏见,与近时无涉,不必过于畏首畏尾。朕断不肯因访求遗籍,于书中寻摘瑕疵,罪及收藏之人。若仍前疑畏,不肯尽出所藏,将来或别露违碍之书,则是有意收存,其此戾转大。所降谕旨甚明,并寄谕江浙督抚以书中或有忌讳诞妄字句,不应留以贻惑后学者,进到时亦不过将书毁弃,转谕其家不必收存,与藏书之人并不干涉。至督抚等经手屡送,更无关碍。朕办事光明正大,各督抚皆所深知,岂尚不能见信于天下?该督抚等接奉前旨,自应将可备采择之书开单送馆,其或字义触碍者,亦当分别查出奏明,或封固进呈,请旨销毁,或在外焚弃,将书名奏闻,方为实力办理。乃各省进到书籍,不下万余种,并不见奏及稍有忌讳之书。岂有裒集如许遗书,竟无一违碍字迹之理!况明季末造,野生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词,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营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断不宜置之不办。此等笔墨妄议之事,大率江浙两省居多,其江西、闽粤、湖广,亦或不免,岂可不细加查核?高晋、萨载、三宝、海成、钟音、德保皆系满洲大臣,而李侍尧、陈辉祖、裴宗锡等亦俱系世臣,若见有诋毁本朝之书,或系稗官私载,或系诗文专集,应无不共知切齿,岂有尚听其潜匿流传,贻惑后世?不知各该督抚等查缴遗书时,于此等作何办理,着卽行据实具奏。至各省已经进到之书,现交四库全书处检查,如有关碍者,卽行撤出销毁。其各省缴到之书,督抚等或见其书有忌讳,撤留不解,亦未可知。设或竟未交一关碍之书,则恐其仍系匿而不献。着传谕该督抚等,于已缴藏书之家,再令诚妥之员前往明白传谕,如有不应留存之书,即速交出,与收藏之人并无干碍。朕凡事开诚布公,既经明白宣谕,岂肯复事吹求?若此次传谕之后,复有隐讳存留,则是有心藏匿伪妄之书,日后别经发觉,其罪转不能逭。承办之督抚等,亦难辞咎。但各督抚必须选派妥员,善为经理,毋得照常通行交地方官办理不善,致不肖吏役藉端滋扰。将此一并谕令知之。钦此。
臣查粤西前准部咨,行令采访遗书,惟临桂县查有原任大学士陈宏谋家遗藏《养正遗规》等书八种,经前护巡抚事原任布政使淑宝查出,开列清单具奏,其余各处节次采访,并无一处有书查报。惟是粤西虽系边隅,非江浙等省可比,然所属十一府,直隶一州,地方辽阔,岂无一二家因所藏书内有字句关碍畏惧不缴者。钦奉谕旨,令其卽速交出,与收藏之人,并无干碍,不复吹求,如此圣恩,苟有人心,自无不感戴钦遵,实时交出。惟是转传圣谕之人,必须慎重选委。粤西土司,猺獞杂处,若行令各州县票差出示,在州县事务繁多,不惟所差胥役滋扰,且恐仍属具文。臣与署布政使朱椿、署按察使周升桓酌议,于各属丞倅佐贰教职内,择其为人诚妥通晓文义者,亲往旧绅宦族及素以学问著名乡里之家,遵旨明白传谕,令其卽行交出,并无干碍,并令向各亲友转传遵照。各委员即将所往何家及如何谆切转传之处,据实禀复。臣再札谕各该管道府直隶州知州,不时留心察访所属地方,有无干碍藏书及委员实力奉行与否,另行禀复。
臣谨将接奉谕旨现在办理缘由,恭折覆奏。是否有当,伏候睿鉴训示遵行。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五·志第一百三十八·食货下七·脱脱 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赵尔巽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梁启超 卷四十·吴广成 第三十四回 争濮议聚讼盈廷 传颍王长男主器·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五十二·徐乾学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五·佚名 尚史卷五十六·李锴 靖康要録卷三·汪藻 一一三八 军机大臣奏遵查黄道周着《博物典汇》纂辑情形片·佚名 刘昶女传·李延寿 崔彧传·宋濂 周新传·张廷玉 宋晟传·张廷玉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