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摩诃传
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人。其祖父萧靓,梁右将军。父亲萧谅,梁始兴郡丞。摩诃随父到始兴郡,他数岁丧父,姑夫蔡路养当时在南康,收养了他。年龄稍大,他果敢坚毅勇力过人。侯景之乱,高祖赶赴京师援助,路养起兵拦截高祖,摩诃当时才十三岁,单槍匹马出战,军中没人能与他相比。等到路养失败,摩诃归附侯安都,安都待他甚厚,从此常随安都征讨。到了任约、徐嗣徽勾结北齐兵寇掠陈境,高祖遣安都北进在钟山尾部和北郊坛阻截北齐军。安都对摩诃说:“卿骁勇有名,百闻不如一见。”摩诃回答说:“今日让公见识见识。”交战后,安都坠马被围,摩诃独骑大呼,直冲北齐军,齐军惊慌失措,很快撤退,安都因而获救。天嘉初年,任本县县令,因平留异、欧陽纥乱有功,累迁至巴山太守。
太建五年(573),众军北伐,摩诃随都督吴明彻渡江攻打秦郡。当时北齐派大将尉破胡等率十万兵众救援,北齐军前锋为有“苍头”、“犀角”、“大力”之称的猛士,全都身长八尺,体力超群,锋芒势不可挡。又有西域胡,工于箭矢,弦无虚发,众军尤其害怕他。交战前,明彻对摩诃说:“若能射死此胡人,齐军丧气,君有关羽、张飞之名,可斩杀此人。”摩诃说:“请描述其人外形,必当为公取。”明彻便召投降之人中认识西域胡的人,说胡着深红色衣,持桦皮装的弓,弓两端有骨弭。明彻派人窥视,看到胡在军列中,便亲自给摩诃酌酒。摩诃饮罢,骑马直冲齐军,胡挺身而出离开队列十多步,弓已拉满未发,摩诃遥掷铣钢,击中其头,胡人随即倒下。齐军“大力”十多人出战,摩诃又斩杀了他们,于是齐军退逃,因功授职为明毅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封为廉平县伯,食邑五百户。不久晋爵为侯,转任太仆卿,其他没变。七年又随明彻围攻宿预,击败齐将王康德,因功任晋熙太守。九年明彻进军吕梁,与齐人大战,摩诃率七骑为前锋,亲手夺走齐军大旗,齐军大败。因功授职为持节、武毅将军、谯州刺史。
周武帝灭北齐后,遣其将宇文忻率众军争夺吕梁,战于龙晦。当时宇文忻有数千精骑,摩诃带十二骑兵深入北周军,纵横驰骋奋力拼杀,斩首甚众。到了北周派大将军王轨来援,兵连成长围封锁吕梁下段,截断大军退路。摩诃对明彻说:“听说王轨才封锁下段,他两头筑城垒,现未完全筑好,公若现在遣兵攻他,周军一定不敢抗拒,我军水路未断,贼军阵势不够坚固,等到周军城垒建好,则吾等将为俘虏。”明彻振髯便说:“拔取敌旗冲锋陷阵,是将军你的事;运筹帷幄深谋远虑,乃老夫之事。”摩诃不好意思地离开。十天之内,北周兵众剧增,摩诃又请示明彻说:“今求战不行,进退两难,如若潜军突围,不足为耻。愿公率步兵,乘马车慢行,摩诃率数千铁骑兵,于前后护卫,必当让公安全抵达京都。”明彻说:“弟之计,乃为良策。然而老夫受帝命征伐,不能取胜,今被围逼,惭愧得无地自容。且步兵多,吾任总督,必须位居军后,率军同行。弟骑兵应该为前锋,事不宜迟。”摩诃便率骑兵连夜出发。在此之前,北周军包围之势已形成,又在交通要道埋伏重兵,摩诃挑选精骑八十,率先突围,其后大部骑兵紧随,天亮时刻到淮南。高宗诏令征召回京,授右卫将军。十一年,北周兵寇掠寿陽,萧摩诃和樊毅等率众军支援,无功而回。
十四年,高宗崩,始兴王陈叔陵在宫内亲手杀后主,后主伤而未死,叔陵逃奔东府城。当时人心犹豫不决,没有讨贼之人,东宫舍人司马申启请后主,速召摩诃,摩诃入见受敕,便率骑步兵数百,首先直赴东府城西门驻军。叔陵惊慌失措,从南城门出逃,摩诃率兵追杀他。因功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封为绥建郡公,食邑三千户,叔陵所蓄聚的巨万金帛,后主全都赐给他。不久改授侍中、骠骑大将军,加任左光禄大夫,旧制三公听政之所黄阁用鸱尾装饰,后主特赐摩诃建黄阁,门以行马装饰,处理政务之所以及寝堂都以鸱尾装饰。接着立其女为皇太子妃。
到了隋总管贺若弼镇守广陵,对江南蠢蠢欲动,后主委派摩诃负责防御,授任南徐州刺史,其他不变。祯明三年(589)正月初一,征陈书摩诃回朝,贺若弼乘虚渡江,袭击京口,摩诃请求出兵作战,后主不答应。到了若弼进军钟山,摩诃又请战说:“贺若弼孤军深入,援军又远,且其军城垒战壕不坚固,人心惶惶,出兵偷袭,定能大败若弼军。”后主又不答应。到了隋大军已到,要出战,后主对摩诃说:“公可替我决一死战。”摩诃说:“我从来带兵打仗,为国为己,今日作战,同时为妻儿。”后主拿出众多金帛,赏给众军,令中领军鲁广达陈兵白土岗,位于众军之南,镇东大将军任忠在其后,护军将军樊毅、都官尚书孔范次之,摩诃军居最北边,众军南北长二十里,首尾进退,各不相知。贺若弼未战之前,带轻骑兵,登山观望阵势,见了众军后,便迅速设阵。广达首先率军进攻若弼军薄弱之处,若弼军屡次被击退,旋即又振阵列,分兵往北突击诸将,孔范出战,则一交战便退走,于是诸将分散,阵列不合,步骑溃败,人马停止不前,摩诃无可奈何,被隋军俘获。
京城陷落后,贺若弼把后主囚在德教殿,令兵把守,摩诃请求若弼说:“今为囚虏,性命由你们主宰,希望能见一眼旧主,死而无憾。”若弼同情摩诃就答应了他。摩诃拜见后主,伏地痛哭,接着在旧厨中取食吃,辞诀而去,守卫者都不敢仰视。同年入隋,授任开府仪同三司。不久随汉王杨谅到并州,与谅一同谋反,被杀,时年七十三岁。
摩诃不善言辞,恭敬长辈,至于在戎寇面前,义气奋发,一往无前。他未成年随侯安都住京口,酷爱射猎,每天必田猎。到了安都东征西伐,战胜攻取,摩诃居功最多。
猜你喜欢 孝桓帝纪第七·范晔 卷二百九十·列传第一百七十八·忠义二·张廷玉 卷四百五十三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第十四回 抗清廷丹忱报国 屠扬州碧血流芳·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六·徐乾学 卷之六百十一·佚名 卷之五百四十·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一百八十六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江宁雨泽摺·佚名 第一三四比单(堂谕)光绪十年四月十八日一一三一四—九·佚名 七二五 军机大臣奏呈《明季奏疏》拟选各篇目录并将原书缴进销毁片(附清单)·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三上·袁枢 卷四十八·高士奇 愍帝纪·房玄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