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唐南天竺三藏金刚智依梵本于中天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妙善成就如来金刚住持平等性智、种种希有殊胜功德,已能善护一切如来无上法王灌顶宝冠,过三界;已能善得一切如来遍金刚智,摩诃瑜伽自在无碍,决定清净一切如来妙法智;已善圆证一切如来毕竟空寂平等性印,所作事业皆得善巧成办,余一切有情种种希愿,随其无罪皆能满足;已善安住三世平等,常无断尽广大周遍身语心性,犹若金刚等诸如来无动无坏。是薄伽梵住欲界顶他化自在天王宫中,一切如来常所游处,咸共称美大宝藏殿。其殿无价摩尼所成,种种珍奇间杂严饰,众生交映放大光明,宝铎金铃处处悬列,微风吹动出和雅音,绮盖缯幡花幢彩拂,宝珠璎珞半满月等,种种杂饰而用庄严,贤圣天仙之所爱乐。与八十亿大菩萨俱,一切皆具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无碍妙辩,如是等类无量功德,设经多劫赞不能尽。其名曰: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虚空库菩萨摩诃萨、金刚拳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发心即转法轮菩萨摩诃萨、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降伏一切魔怨菩萨摩诃萨。如是上首,有八十亿大菩萨众前后围绕。宣说正法,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

尔时世尊,为诸菩萨说一切法自性清净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法门。此门即是菩萨句义。云何名为菩萨句义?所谓:“极妙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诸见永寂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微妙适悦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渴爱永息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胎藏超越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众德庄严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意极适悦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意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色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声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香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味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触清净句义是菩萨句义。何以故?乃至一切法自性清净故。一切法自性清净,即般若波罗蜜多最胜清净。”

佛说如是菩萨句义般若理趣清净法已,告金刚手菩萨等言:“金刚手菩萨!若有得闻此一切法自性清净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法门,一经于耳,所有烦恼障业极重诸罪皆自消灭,乃至菩提,不生恶道。若能日日受持读诵正念思惟,即于此生定得一切法平等性金刚三摩地。经十六大菩萨生,定得如来执金刚性,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即说密语:

“吽”

尔时世尊,复依毗卢遮那如来之相,为诸菩萨说一切如来寂静法性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理趣现等觉门。所谓:“金刚平等成正觉,大菩提坚固性如金刚故;义平等成正觉,大菩提一义性故;法平等成正觉,大菩提自性清净故;一切业平等成正觉,大菩提离一切分别故。”

佛说如是法性门已,告金刚手菩萨言:“金刚手!若有得闻此四种寂静性成正觉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现等觉门,信解受持读诵正念思惟,则能超越一切恶道,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说密语:

“闇(引)”

尔时世尊,复依一切如来能调伏难调有情释迦牟尼之相,为诸菩萨说一切法普胜平等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法门。所谓:“贪无戏论性;嗔无戏论性;爱无戏论性。何以故?乃至一切无戏论性故。一切无戏论性,即般若波罗蜜多无戏论性。”

佛说如是调伏众恶般若理趣普胜法已,告金刚手菩萨等言:“金刚手!若有得闻一切法普胜平等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法门,信解受持读诵正念思惟,假使杀害三界一切有情,终不因斯堕于恶道。何以故?已受调伏心律仪故。常生善趣,修菩提行,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说密语:

“吽”

尔时世尊,复依一切如来自性清净相,为诸菩萨说一切法平等性观自在智印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法门。所谓:“一切贪性清净、嗔性清净;一切贪性清净故,一切垢性清净、罪性清净;一切垢性清净、罪性清净故,一切法性清净、有情性清净;一切法性清净、有情性清净故,一切智性清净;一切智性清净故,即般若波罗蜜多最胜清净。”

佛说如是平等智印般若理趣清净法已,告金刚手菩萨等言:“金刚手!若有闻此一切法平等观自在智印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法门,信解受持读诵正念思惟,虽在五欲尘中,不为客尘烦恼诸过所染,譬如莲华虽在淤泥终不染著,乃至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说密语:

“颉唎(二合、长声)”

尔时世尊,复依一切如来为三界之相,为诸菩萨说一切如来灌顶出现智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法门。所谓:“灌顶施,令得一切三界法王位故;财宝施,令得一切所愿满足故;净法施,令得一切法宝性故;饮食施,令得一切身口意获安乐故。”

佛说如是灌顶般若理趣智藏已,告金刚手菩萨等言:“若有得闻如是灌顶甚深理趣智藏法门,信解受持读诵正念思惟,速能满足菩萨行,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说密语:

“怛嚂(二合)”

尔时世尊,复依一切如来常住智印密藏相,为诸菩萨宣说一切如来金刚智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法门。所谓:“执持一切如来金刚身印,得一切如来真实体性故;执持一切如来金刚语印,得一切门自在故;执持一切如来金刚心印,得一切三摩地具足故;执金刚持一切如来金刚智印,得最上身语心如金刚故。”

佛说如是智印法已,告金刚手等言:“金刚手!若有得闻此一切如来金刚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法门,信解受持读诵正念思惟,即得成就最上金刚智印,于一切智及众事业皆得圆满,身语心性犹若金刚不可破坏,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说密语:

“恶”

尔时世尊,复依一切无戏论法如来之相;为诸菩萨说文字转轮品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法门。所谓:“一切法空,无自性故;一切法无相,离众相故;一切法无愿,离诸愿故;乃至一切法自性清净,即般若波罗蜜多自性清净。”

佛说如是离诸戏论文字法已,告金刚手菩萨等言:“若有得闻此无戏论般若理趣轮字法门,信解受持读诵正念思惟,于此一切法得无碍智,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说密语:

“暗(上声、引)”

尔时世尊,复依一切如来入广大转轮相,为诸菩萨说入广大转轮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理趣平等性门。所谓:“入金刚平等性,得入一切如来转轮故;入义平等性,得入一切菩萨法转轮故;入法平等性,得入妙法转轮故;乃至入一切法平等性,得入一切法平等性,得入一切法轮转故。”

佛说如是入广大转轮般若理趣平等性已,告金刚手菩萨等言:“若有得闻如是轮性甚深理趣平等性门,信解受持读诵正念思惟,善能悟入诸平等性,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说密语:

“吽”

尔时世尊,复依一切如来广大供养种种供具,为诸菩萨宣说最胜第一广大供养种种供具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理趣无上法门。所谓:“发菩提心即成广大供养一切如来;救护一切有情即成广大供养一切如来;住持妙法即成广大供养一切如来;乃至书写受持读诵正念思惟供养般若波罗蜜多,即成广大供养一切如来。”

佛说如是真净供养甚深理趣无上法已,告金刚手等言:“若有得闻如是供养般若理趣无上法门,信解受持读诵正念思惟,速能圆满诸菩萨行,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说密语:

“唵”

尔时世尊,复依一切如来能调伏一切有情相,为诸菩萨宣说能伏一切有情秘密智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法门。所谓:“一切有情平等性,即忿怒平等性;一切有情调伏性,即忿怒调伏性;一切有情真法性,即忿怒真法性;一切有情如金刚性,即忿怒如金刚性。何以故?调伏一切有情令得菩提故。”

佛说如是能善调伏甚深理趣智藏已,告金刚手菩萨等言:“若有得闻如是调伏般若理趣智藏法门,信解受持读诵正念思惟,能自调伏忿怒等过,亦能调伏一切有情常生善趣受诸妙乐,现世怨敌皆起慈心,善能修行诸菩萨行,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说密语:

“郝”

尔时世尊,复依一切如来住平等相,为诸菩萨说一切法最胜平等性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法门。所谓:“一切法即平等性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即平等性;一切法即第一义性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即第一义性;一切法即法性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即法性;乃至一切有业用性故,当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有业用性。”

佛说如是性平等性甚深理趣最胜法已,告金刚手菩萨等言:“若有得闻如是平等甚深般若理趣最胜法门,信解受持读诵正念思惟,则能通达平等法性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诸有情心无挂碍,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说密语:

“颉唎(二合、引)”

尔时世尊,复依一切如来为诸有情作加持相,为诸菩萨说一切有情加持故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法门。所谓:“一切有情即是如来藏,普贤菩萨性遍故;一切有情即是金刚,灌顶圆满性故;一切有情即正法藏性,能转一切正法语轮故;一切有情即是事业藏性,能作一切事业相应故。”

佛说如是加持有情甚深理趣胜藏法已,告金刚手菩萨等言:“若有得闻如是遍满般若理趣胜藏法门,信解受持读诵正念思惟,则能通达胜藏法性,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说密语:

“底利(二合、引)”

尔时世尊,复依一切如来无量无边际究竟尽相,为诸菩萨宣说一切法无量无边际究竟尽平等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法门。所谓:“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量故,一切如来亦无量;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边故,一切如来亦无边;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一性故,一切诸法亦一性;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究竟尽故,一切诸法亦究竟尽。”

佛说如是无边无际究竟理趣金刚已,告金刚手菩萨等言:“金刚手!若有得闻如是究竟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金刚法门,信解受持读诵正念思惟,所有一切障碍皆得消灭究竟无余,定得如来执金刚性,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说密语:

“毗药(二合)”

尔时世尊,复依一切如来离戏论秘密法性毗卢遮那相,为诸菩萨宣说普贤大乐金刚不空神咒,无量决定入诸法性,无初中后最胜第一,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法门。所谓:“诸菩萨能广大承事供养故,得最上大乐;能得最上大乐故,能得诸佛无上大菩提;得诸佛无上大菩提故,悉能降伏一切魔军;降伏一切魔军故,得于三界自在最胜成就;于三界自在最胜成就故,能遍饶益一切有情,悉与究竟最上安乐。”

复说密语:

“萨梵

“有最胜者智,常在生死中,

广度诸众生,而不入涅槃。

般若波罗蜜,究竟方便智,

能成清净业,普净于诸有。

又以于贪等,调伏诸世间,

乃至有顶天,清净无为果。

在于生死中,世法不能染,

如莲华妙色,尘垢所不污。

大欲清净人,大施安乐人,

于三界自在,作坚固利益。”

 

复说密语:

“诃

“唵娜么萨婆没驮母地萨埵喃

“唵步地质多跋折嚟(二合)

“唵三曼多跋陀罗(二合)者利耶

“唵真多么抳(埵)

“唵过你嚧提(陀)

“唵 若(引)底尾[竺-二+戍]帝(空)

“唵么诃啰伽达[繼-糸+言]

“唵寐(引)哩耶迦嚩制(王)

“唵萨婆伽弭你

“唵跋折罗(二合)你哩茶迦嚩折坻吽

“唵萨婆怛他孽帝(藏)

“唵婆嚩婆(去声、引)嚩秫提(光)

“唵达么多娘娜尾秫提(幢)

“唵羯么尾戌(引)达(你)唵(笑)

“唵你苏皤跋折哩抳吽泮

“唵羯么逻霓(利)

“唵惹呼跋折囇(因)

“唵萨婆娜(一引)以你

“唵 顿唎(二合)羯

“唵 阿迦罗目契护

“唵 钵利若波罗帝(叉)郝(拳)鑁(去声)吽(刚)

“唵([土*缶])闇(磨)

“唵萨婆怛他孽多么(引)只尾戍(引)达你(语)

“唵萨婆怛他孽多迦孽囇(佛)

“唵萨婆怛他孽多质多跋折囇(心)

“唵跋折啰萨埵微塞普吒耶萨婆播耶满驮娜你钵啰慕乞叉耶萨婆播耶[薜/女]底弊萨嚩萨怛晚萨嚩怛他[薜/女]多三昧耶跋啰吽怛啰吒”

佛说如是秘密语已,告金刚手菩萨秘密主言:“若诸有情得闻此二十五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秘密法门,信解受持读诵正念思惟,现世即得一切如来金刚秘密最胜成就,不久当得一切如来大执金刚法性之身。”

尔时世尊谓诸菩萨,宣说如上诸法门已,复告金刚手菩萨言:“金刚手!我此经典难可得闻,乃至极少至于一字,应知是人过去已曾供养诸佛,于诸佛所种诸善根。何况具足听闻受持读诵正念思惟,当知是人决定已曾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八十亿那庾多恒河沙等诸佛。若是经典所在之处,此地则为有诸佛塔。若诸有情爱重此经,常随守护不离身者,是人应受一切世间恭敬供养;是人当得宿命智通,能知过去无量劫事;不为一切诸天魔波旬之所扰乱,四天大王及诸余天常随卫护;一切诸佛及诸菩萨恒常供养摄受,十方净土随愿往生。金刚手!我今略说般若波罗蜜多理趣法门功德如是,若广说者穷劫不尽。”

佛说此经已,金刚手等诸菩萨,天、龙、夜叉、乾闼婆、阿素罗、孽噜拏、紧那罗、摩护啰伽、人非人等,一切众会,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猜你喜欢
  卷第十·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六·佚名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五·佚名
  卷第十四·佚名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三·佚名
  监院请启·如玺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一卷·佚名
  卷二·佚名
  一二 露遮经·佚名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道谦
  卷第十八·智旭
  卷第二十五·李通玄
  卷二百二十四·佚名
  传法正宗定祖图卷第一(并序十作卷)·契嵩
  卷第九·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大食惟寅·隋树森

    大食惟寅,生平不详,元代后期人。古称阿拉伯为大食,或许系阿拉伯人,惟寅是他的名字。从其仅存的小令看,他具有深厚的汉文化素养。明代天一阁抄本《小山乐府》附其〔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小令

  • 卷425 ·佚名

    项安世 和黄醇甫将行赴范侍郎海棠夜宴八韵 花阄酒令不须控,但对此花须醉酣。 花头露重春的的,花树云暗天昙昙。 美人醉后欲无力,小妇困来微带惭。 蜀王宫畔客当去,召伯堂前人罢参。 离歌未动酒如

  • 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范晔

    桓荣 子郁 郁子焉 焉孙典 郁孙鸾 鸾子晔 郁曾孙彬 丁鸿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也。少学长安,习《欧阳尚书》,事博士九江朱普。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至王莽篡位乃归。会朱普卒,荣奔丧九江,负

  • ●卷七·魏泰

    熙宁八年,吕惠卿为参知政事,权倾天下。时元参政绛为翰林学士、判群牧,常问三命僧化成曰:“吕参政早晚为相?”化成曰:“吕给事为参政,譬如草屋上置鸱吻耳。”元曰:“然则其不安乎?”成曰:“

  • 第一一八札光绪七年八月二日一一三○九-一·佚名

    福建巡抚岑,禁止书差需索札太子少保、头品顶戴、兵部尚书、巡抚部院、一等轻车都尉岑为通行查禁事。照得本部院,奉命渡台,督办防务,不惟备御外侮,举凡害民之人,皆宜随时殄灭,以安民生。兹据经过地方绅民

  • 沿边招民垦荒章程·周树模

    谨拟黑龙江省沿边招民垦荒章程,敬缮清单,恭呈御览。计 开:第一章 招徕一、本省沿边兴垦情形,恐内地农民未及周知,拟俟此次章程奏奉允准之日,由本省刊印成册,并绘其荒段图说,咨行奉天、吉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

  • 崔彭传·魏徵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 祖父崔楷,西魏殷州刺史。 父亲崔谦,北周荆州总管。 崔彭小时即成孤儿,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 他生性刚毅,有武略,工于骑马射箭。 爱读《周官》、《尚书》,略通大义。 北周武帝时,他任侍伯上士,累次升迁

  • 王焘传·张廷玉

    王焘,字浚仲,昆山人。年少无父,家境贫寒,九岁时过继与人。族中有人图他的财产,焘拱手让出,自己克勤克谨地奉养过继家的祖母和母亲。万历末年中乡举,由教谕官至随州知州。州遭战乱之后,户不满千,焘训练民兵,修缮守城器械。当地人

  • 魏观传·张廷玉

    魏观,字杞山,薄圻人。元末时隐居蒲山。太祖攻下武昌,聘请魏观,授为国子助教,又升为浙江按察司佥事。吴元年(1367),魏观升为两淮都转运使,入宫编写起居注。又奉命偕同吴琳持钱币、丝帛广求元朝遗留的贤才。洪武元年(1368),建立

  • 卷九·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九       明 黄佐 撰御前讲论经文己亥年正月圣祖克婺州置中书分省召诸名儒会食省中日令二人进讲经史敷陈治道此论道讲学之始也即王位则设博士厅令博士许存仁等日讲尚书等书及有天下令文

  • 三○、孔门传经辨·钱穆

    《弟子列传》有商瞿,记传《易》系统。余考孔子以前,无所谓六经也。孔子之门,既无六经之学,诸弟子亦无分经相传之事。自汉博士专经授受,而推以言先秦,于是曾、思、孟、荀退处于百家,而孔子之学乃在六艺,而别有其传统。而孔门之

  • 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九·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九子张第十九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子夏为多子贡次之【勉斋黄氏曰此篇所记不过五人曰子张子夏子游曽子子贡皆孔门之髙弟盖论语一书记孔门师弟子之答问于其篇帙将终而特次门人髙弟之所言自

  • 卷二十七·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二十七宋 魏了翁 撰成公三年至十年【一】宋卫未葬称爵接邻非礼僖九年传曰宋?公卒未葬而襄公会诸侯故曰子文八年八月天王崩九年春毛伯来求金传曰不书王命未葬也彼王既踰年矣犹不得称王命

  •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佚名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本际、尊者正愿、尊者正语、尊者大号、尊者仁贤、尊者离垢、尊者名闻、尊者善实、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优楼频螺迦叶、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五·代智旭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二对治邪执二。初总标二见。二别释二见。今初。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莫不皆依我见而起。若离我见。则无邪执。我见有二种。一人我见。二法我见 若达前所显示一心二门实义。决不起于二种我见。以

  • 徐文长集·徐渭

    三十卷。明徐渭(1521—1593)撰。徐谓著有《笔元要旨》等。据陶望龄所作徐渭小传载,渭尝自称:“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书画流传,时称一绝,其诗亦受人推崇。徐渭所著有《文长集》、《阙篇》、《樱桃馆

  • 黄帝阴符经夹颂解注·王道渊

    黄帝阴符经夹颂解注,原题「南昌修江混然子王道渊注」。王玠字道渊,元末明初全真派道士。原书三卷,《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收入,合为一卷。是书经文取四百余字本,分卷而不分章。其注皆先释经义,后附颂语,故日「夹颂解注」。

  • 百正集·连文凤

    诗别集。南宋末连文凤撰。三卷。文凤字百正,号应山,三山(今属福建)人。入元,改姓名为罗公福,为“月泉吟社”中人,相传:至元二十三年,吴渭邀谢翱、文凤等,举月泉诗社,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征诗四方,得二千七百余首,文凤名列第一